最近印度为何不陪美国玩了?

印度为何不陪美国玩了?

最近,印度的确不怎么热衷于陪美国玩了,四个原因:

首先,他看出来,油水不大了;

其次,美国并不是很重视它,印度想当区域老大当不了;

再次,印度也要吃饭啊,你看他们现在乱的;

最后,印度人实际知道,真的不能把人惹急了,以前有教训。

一、油水不是很大了

国家之间,“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这是千古不变的,只是当今世界,做得更明显。

印度是个文明古国,但是她一直被英国殖民统治着。英国人殖民时期,为了控制幅员辽阔的印度,在各个小土邦之间进行利益引诱,分化瓦解他们,让他们内部互相争斗,这样就不能形成合力对抗殖民统治者。

正因为这样,印度人养成了一些非常不好的习惯和做法,比如:内部不团结、从心底里对西方的认同和崇拜。

而印度人也利用英国殖民者的心思,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在生意场上,印度人常常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提出让人没法接受的要求。这就是当年和英国人周旋的习惯:能要到就要到,要不到也不丢人,反正你管着我。

印度独立以来,他们在对外关系上也秉承了一贯的做法,“甘蔗两头吃”,谁要利用他,他先吃一口再说。冷战期间,印度这一套做法很管用,首先他是不结盟国家,不会一边倒;其次,他自己可以决定和谁处得好一些。

因为地缘位置特别好,美国和苏联都花力气拉拢他。于是,在美、苏之间,印度混得很舒服,两个大国都给了印度不少援助。援助的目的都是希望印度靠向自己,最起码不要倒向对方。

苏联解体后,印度这种做法一下子失去了一个支点。于是他们就在边界问题上找点事,迎合美国全球战略需要;美国也很给力,在武器上给了印度不少帮助,各种援助也不断。

比如当年的“洞朗事件”,配合了希拉里重返亚洲,印度前后收到了美国十几个亿援助。问题是印度太现实了,好处到手,立刻灭火,不再继续恶化局势,这一点让美国有点头疼。

特朗普上台,为了遏制东方大国,在周边搞了很多事,印度当然不能少,于是出现了很恶劣的边境对峙事件。印度就这么吊着美国,等着美国援助。但是特朗普真的会做生意,真金白银绝不出手,访问印度时轻飘飘地说:印度是好朋友。然后就没有下文,让莫迪很失望。

现在拜登上台,实际在印度人眼里,这是个过度总统,光是国内问题就够他喝一壶的,何况还要处理特朗普留下的外交烂摊子。好处不多,油水不大,这是明显的。印度不能再陪他玩了,必须转头。

于是,和邻国谈判、军队脱离,然后大声疾呼:欢迎你们来投资。

二、想当领导当不了

印度还是有点抱负的,他们觉得在太平洋,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在印度洋,印度是个唯一的大国。美国一直想搞“印太战略”,想把美、日、澳、印捏和在一起,那么印度的地位应该最重要。

但是,气人的是每次开会,都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这一点印度非常不服气。搞这个泛太平洋、四国合作机制,起码印度是个领导吧,没想到别的国家都不把他当回事。

印度之所以想当这个印太战略的领导,有自己可爱的想法:印度洋就是印度的洋。为了保住印度洋,他们在战略上要前移;另外,为了策应北边态势,在海上取得一些优势,给对手以战略上的压力。

也就是说,印度希望把这个四方合作的战略往有利于自己战略需要上引,这与美国的出发点和关注点大相径庭,起码他们的优先顺序是不一致的。而日本和澳大利亚是美国的腿子,哪里在乎印度的想法。这就导致印度在这个战略中威信不高,存在感不强。

连个普通成员都是排名最后的,还想当领导,怎么可能。所以印度很苦恼,他们认为这是美国不重视,以印太为幌子,谋取自己的利益。一句话,就是把印度当枪使,还没有一点好处,印度哪里愿意。俄罗斯一直呼吁印度:“别被人当枪使”,也是这个道理。

印度现在看起来不陪美国玩,实际也是在吊美国胃口。他们在四国机制里泡着,也不说什么大话,就等着别的国家给好处。这不,刚刚结束的四国会议,就给了印度一点好处,包括给一点疫苗。但是这点东西远远不够,美国如果真的希望印度发挥大的作用,就必须给印度大一点的好处。

三、印度现在国内也很麻烦

印度是个联邦制国家,各方利益错综复杂。莫迪上台后,利用自己的威望,进行了很多激进的改革,比如钞票面值的变更等,实际就是想搞点集权,争取把印度经济搞上去。

但印度的利益又是如此的分化,怎么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简单举例:印度想建铁路,他们引进了日本帮助建设,技术、资金都没有问题,日本为了抢这个订单,不赚钱也干。

但是,偏偏在土地问题上卡住了。印度的土地都是个人私有的,想征地,难上加难。同样的,印度想引进外资建厂,土地也是问题,厂子建偏了成本高,靠近城市地征不来。

一个国家,政府再怎么有想法,落实不了,也是一场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莫迪政府不断地想办法,但每一个政策出台,必定引起一场骚乱。

比如在2019年,莫迪政府先是推出一个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地区地位的法案,立刻导致了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对峙;

随后他们又搞了一个《新身份证法案》,一下子引发了全国14个邦的骚乱。哪个国家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看着节节下滑的经济,莫迪能不糟心吗。

去年的新冠疫情,印度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感染大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国库捉襟见肘。为了省点钱,莫迪想改变农业补贴政策,这又侵犯了农民的利益。

好家伙,印度全国农民暴动起来了,目前,印度农民与莫迪政府的对峙已经造成无数的冲突,至少有250多名印度农民死亡;

问题是骚乱已经一百多天,仍没有平息的迹象,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新的一年开始了,印度何去何从?所以暂时不要陪美国闹,缓解一下内外压力总是没有错的,毕竟人是要吃饭的,不能自己快没饭吃了,还跟在美国屁股后面,为美国“火中取栗”。

四、印度人实际知道,真的不能把人惹急了,以前有教训

印度周边的矛盾很多,基本都是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东西。偏偏印度人又“特别信服”英国人,以为英国人以前殖民时期画的大饼就是印度的利益,他也不想想,英国人办不到的,凭什么印度人就要得到。

于是,和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不丹、锡金等,一直纠纷不断。锡金已经被印度吞并了,当时冷战时期,两个世界霸权都在拉拢印度,没有人说话,这进一步刺激了印度的胃口。

也是这些小国力量弱,总是让印度在冲突中取得“辉煌的胜利”和“压倒性战果”。以前英国殖民,一直对向东、向北有想法,于是印度也就天真地认为,这些都是他的。

但是北边大国虽然不愿意和印度叽叽歪歪,明显不会退步。发生了战争,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印度算逮着理由了,本来在加尔各答有许多华人,印度政府把那里的华人都赶跑了。

在边境,他们一直想打又实在不敢。印度军方实际知道,绝对不能打,打起来就是个“笑话”。

印度的政客和印度的媒体却不嫌事大,其中有许多人是为外国势力服务的,他们天天鼓噪打,要“一雪前耻”。

印度政府知道,打起来,输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得好处的就是美国等。所以,不能再这么玩下去了,如果真的把人惹急了,吃不了兜着走。还是离美国远点吧。

总之,我认为,以印度人一贯的秉性,他们还会再惹事的,只要美国给的好处够多,只要印度国内稍微安定些。他们是讨价还价的高手。

最近印度为何不陪美国玩了?

印度之所以不陪美国玩了来制衡中国,最主要原因在最近和中国交手后知道了中国实力,知道和中国抗衡会输的很惨,从加了河谷中的冲突,和中国撤军时百量重装设备快速撤出,无一不看到中国军队的英勇和强大,印度知道自己大军在高原生存是靠不起中国的。因为高原地带的后勤补给是大量真金白银。

第二个原因印度疫情非常严重,导致自己经济一蹶不振,在加上国内农民抗议潮,使印度政府更是无心无力对抗外部矛盾。

第三是印度的经济需要中国,只有中国是从疫情中走出最快的国家,中国对于印度有资金有市场,有中国的帮助印度经济才可能快速提升,所以看到印度最近放开了不少中国的投资项目。

第四印度知道和美国走的太近,俄罗斯是不会高兴的,从近期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军演和对巴基斯坦出售武器,就是俄罗斯在告诫印度不要和美国走的太近,走的太近俄罗斯是真的不高兴的。

赞同的老铁们评论区点赞留言加关注,谢谢

最近印度为何不陪美国玩了?

前两天拜登总统欲召集印太“小北约”的四国机制峰会,布局抗衡中方“疫苗的”,在印太地区展开“疫苗分配外交”的战略,新德里政府方面却始终不予回应,只有一位智库人员代表新德里表了态,印度不大可能立即追求深化“四国机制”的军事合作,印度有点警惕将“四国机制”转变为某种方式的反华同盟。

而真正的原因是谁疼谁知道,确实玩不起了,就不陪它玩了呗!

随后美防长奥斯汀又亲自“空降”新德里,意在面对面说服新德里,继续制造加勒万河谷冲突,与印太战略的对手玩对抗,估计这位曾经神牛自信上天的三哥,在去年6月15号自己率先挑起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撞上铁板,高于对手近百倍的兵员损失让三哥心有余悸,如果继续相信华盛顿的怂恿煽动,再玩冲突的后果就必然是拿20万山地军送人头,比59年前更可怕惨败,这种玩法新德里玩不起怎么玩?

拉达克对峙新德里明知不可为,也瘦驴拉硬屎囧态百出的硬挺了一个冬天,但毕竟硬挺不等于就是胜利,加勒万河谷600多“精锐”偷袭对方的谈判,方式仅限于械斗,尚且不顾死伤战友如此狼狈逃窜,上百官兵逃跑中被冰冷的河水送进地府,遭此惨败,如果是我真的开战,以双方部队天壤之别的装备、战略战术、兵员素质、作战意志的巨大差距,自己的20万山地军只配给对方送人头!

一旦接受华盛顿的忽悠玩出这种结果,三哥这个南亚霸主就会立马现出吃草的原形,别说入常当世界一极大国,就是眼下控制的身边这些弱小也会造他的反,不受控制的走上自主政治的国际舞台,三哥那颗威加四邻一方雄主的玻璃心,从此也就彻底碎了,这种结果三哥当然不可能接受。至少之前冲突事态没那么严重,三哥家里低种姓兵员多的是,损失那几百也无所谓,只要不公开承认就不算败,三哥还照样当南亚霸主。

关键自己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同样世界王炸的新冠疫情,人家超级有美元货币霸权支撑,暂时还可以靠印钱纾困,可叹南亚霸主新德里的卢比没那个资格,自己疫情下更严重经济萎缩的困境,靠冲突挑战对手,只能越陷越深演变成更恐怖的灾难;而那个华盛顿要求新德里在“印太小北约”机制下,制造冲突的对手,却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全控制了疫情,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在战疫中展现的无与伦比的国家行动力,连那个“小北约”盟主也望尘莫及,综合国力也即将甩开盟主,三哥拿什么跟这个不把自己放眼里的“对手”玩冲突?

华盛顿大国竞争政策的印太战略,拉拢几个价值观同盟马仔、傀儡拼凑的印太“小北约”招揽三哥挑战对手,其实最重要的操作就是,忽悠三哥的“大国雄心”当炮灰,其它的马仔只配用嘴炮火力支援盟主;而被新冠疫情摧残的债务濒临危机、美元开始大幅贬值,经济逼近崩溃边缘,被国内种族矛盾、社会阶层矛盾,党派争权狗斗的白热化深度撕裂联邦体制;新冠疫情下暴露的蜗牛一样的国家行动力,根本无力与对手面对面较量!因此才极其迫切期待三哥入局接受摆布。

这样的盟主在三哥的心里,可以可多已经不配领导自己,也根本就不是三哥争夺亚洲霸主地位能依靠的外援,这段时间对三哥的笼络、忽悠只是想让三哥当自己的炮灰,替自己的大国较量战略与对手血拼,华盛顿要的是独善其身的坐收渔人之利,三哥凭什么还陪它玩?

最近印度为何不陪美国玩了?

现实让印度不敢再玩。印度东方大国雄心犹在,他不是不想和美国玩,而是本想借美国实力狐假虎威,结果反被美国当枪使;本想加入四国联盟就能和美日澳印平起平坐,结果是美日澳才是真正的盟友,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玩不起也玩不下去;本想八面玲珑,结果是俄罗斯不愿意,印尼、巴铁对着干,和中国斗狠更是蚍蜉撼树;面对自己国家的疫情蔓延,经济下滑,民众的抗议,再玩只能玩死自己。

美国

历史让印度害怕和美国玩。美国自翎民主、自由、人权的祖师爷称霸全世界,用意识形态渗透、武力干涉,搞垮了苏联、搞乱了中东,搞乱了全世界。美国所做的一切只为称霸全世界,连盟友都是抢,非盟有的印度还能幸免?尽管还有国家不知死活地陪着美国玩,但随着美式民主、自由、人权外衣一层层剥去,剩下的只有“撒谎、欺骗、偷盗”的美国裸体。越来越多的国家不陪美国玩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印度不再和美国玩,只是玩不过美国而已。

印度

印度爱玩,是民族特性。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号称左右逢源的高手,他既想和俄罗斯关系保持不变,又想紧抱美国的大腿,去实现大国的春秋之梦,结果是左被美国人踢,右被白极熊咬,结果是左右不是人;印度人善于见风使舵,乘人之危。查看历史,62年的中印战争实际上起于抗美援朝期间,他们瞅准了中国的困难,瞅准了抗美援朝的牵制,就是没有考虑中国人的血性。自以为中国自顾不暇,不断侵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中印边境中段和东段领土。在忍无可忍的背景下,到62年毛主席才发起自卫反击命令的。今天的中印领土之争,也是印度瞅准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反华浪潮的兴起时机,才趁火打劫的。其结果是围堵中国不成,自己反被陷入中国、巴铁、印尼的四面楚歌。

美国人

中国人民一直不愿意和印度玩。一方面中印同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友好历史记忆,既是邻居,还都是人口大国,面临的任务一样,都是亟待改善民生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两国都是“不结盟”的倡导者,中印两国领导人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 “不结盟运动”的基础;再一方面,中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尤其是对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贸易纠纷,总是主张协商解决而不用武力解决。去年六月中印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严重冲突,中方今年才公布,就是避免民族情绪引发战争,是抱着极大的诚意,解决领土纠纷的善意之举。如果印方再一意孤行,就是重演62年的雷霆反击,印方就是找死。

印度人

总之,中印边境矛盾的缓解,有利于两国人民。无论印度是处于无奈,还是想蓄势再发,重新接纳来自中国的投资,都可视为印度释放的积极信号。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也是消费市场大国,政治协商、经济合作空间无限,紧抱美国大腿,狐假虎威既吓不倒今天的中国人民,也占不到中国人民的便宜,结果只能玩死自己。希望印度的美梦能被再次唤醒。

最近印度为何不陪美国玩了?

(原创)

一是不好玩,二是玩不起。

首先谈下不好玩。

莫迪本来是想趁特朗普时期中美关系紧张搞下投机,充当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制华棋子,以便捞取些好处。哪成想好处还没捞到,美国风云突变,川普解甲归田了,龟缩在海湖庄园。本来盼着拜登上任后美印能重续前缘,没想到拜登甫上台,中美关系就出现了缓和迹象,特别是当印百万农民大军为抗议印新出台的农业法案而涌上新德里街头时,美国政府马上祭出人权大棒,指责印政府侵犯人权,并威胁对印进行制裁。莫迪这个窝心呀:山姆,你真是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当初你利用我制华的时候,我可是老卖力气了!挑起中印边境冲突、与你沆瀣一气禁华为5G、下架中国APP、抵制中国货,凭良心说,我干的不赖吧?现在你居然翻脸不认人!竟然攻击我们这个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不讲人权,还要制裁我们!我阿三算是看透了你山姆翻云覆雨、霸道霸凌的本色,算了,割袍断义!

再来谈谈玩不起。

中印是搬不走的邻居,远亲不如近邻。这就是印面临的地缘现实。印度要和美国玩,就要和中国斗,它承担不起与中国斗的代价。

从军事实力看,印度的武器装备是“万国牌”,中国却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量大杀器,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中国先进的导弹、坦克、无人机,哪一样是吃素的?怎么斗?特别是在军人的血性上或者说战斗力上,中国的一个排在加勒万河谷击垮阿三一个营,印度还能斗下去吗?

从经济实力上看,中国与印度人口相当,但印度的GDP只是中国的五分之一,怎么斗?特别是印度形成了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症,一边喊着扺制中国货,一边在大街上玩中国产手机,嘴上说不要,但身体很诚实。中国现在仍然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与印度交好的俄罗斯、伊朗都是中国的朋友,与中国反目,意味着什么?特别是中印都是“金砖”成员,合作的理由有千万个,争斗的结果只能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渔翁得利。

印度不陪美国玩了,说明印政府保持了战略清醒,选择了一条符合印度核心的正途。

最近印度为何不陪美国玩了?

印度最近的表现有点反常,我们先梳理一下,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的交火事件已经持续二十多年了,印度态度非常强硬,誓不罢休。另外,印度突然开始对北方大国出手,挑起边境地区冲突,印度败的很惨,但是,印度依然表现强硬。为了能够展示决心,印度甚至是采取了长期驻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高寒地区的做法,导致士兵被冻死。通常情况下,印度军队是会在大雪封山前撤离边境地区。然而,几乎是突然之间,印度强硬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从主动挑起边境事端,态度强硬到突然认怂了。不但与巴基斯坦签订了边境停火协议,而且主动从与大国的边境事端地区撤军。

印度只所以挑起边境事端和美国脱不了干系,美国一直都在忽悠印度,让印度觉得自己很强大,同时又有美国做靠山,增长了印度的自信心。然而,印度经过边境挑事失败后,终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看明白了对手的实力远远大于自己,继续挑战下去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印度想想都觉得后背发凉,于是,借坡下驴,撤军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

印度在边境地区挑战大国,时间不长,却让印度已经疲惫到了极限,后勤保障困难,作战物资短缺,投入到了印度无法承受之重的程度,无奈之下,印度只能是想法缓和与大国的关系,印度明白,要发展还是需要与大国搞好关系的。

印度与巴基斯坦达成边境地区停火共识,是二十多年来首次向巴基斯坦低头,足见印度是遇到了大麻烦。

印度的表现并不是印度放弃了领土扩张政策,也不是印度清醒了,而是利益因素。印度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主要就是是否加入到美国牵头的美日澳战略同盟小圈子。特朗普执政时,极力拉拢印度加入这个小圈子,形成美日澳印战略同盟,印度也积极与美国签署了只有美国盟友才有资格签署的多个军事合作协议。以此同时,印度与美国逐渐温暖起来,印度有倒向美国的意思。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印度与大国的边境冲突中的惨败而让印度不得不思考起来。

印度确实是态度有所改变,印度对加入美日澳印战略同盟小圈子的兴趣出现了冷淡。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印度不信任美国。特朗普执政时积极推行大国竞争战略,与大国对抗极端严重,特朗普对大国的打压是全方位的,经济压制,军事挑衅,一波接一波的轮番上阵。印度是用心在看的,看看美国能否把大国搬倒。然而,四年过去了,美国的招法黔驴技穷了,大国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是日本过的风生水起,全球都让新冠疫情打垮,唯独大国一枝独秀,经济增长不受影响,而美国则陷入重重矛盾中。印度似乎看懂了什么。

特朗普这样折腾都奈何不了大国,拜登又能奈何得了大国吗?因此,印度不相信美国有这个能力。虽然美国是超级大国,但是,亚洲这个地盘上美国不是主场,美国注定无法撼动大国崛起。

美国拉印度进入美日澳印战略同盟小圈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对抗大国。这就让印度不得不思考,是做美国对抗大国的一支小枪,成为美国手下的马前卒,去鸡蛋碰石头,还是坚持印度奉行的不结盟运动,做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老板。

印度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根本原因还是印度的梦想因素,不想做美国的马仔,不想被美国绑架,印度希望与美国相互利用,而非听从美国的指手画脚。而且,印度也是美国潜在的对手,因此,美国与印度本身就不是同道中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