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内的海军力量?
这个问题一句话还真的说不明白。作为单独的兵种来说,海军作战主要是军舰在海上作战,或者说舰队作战能力;至于岸防部队就不讨论了,虽然这也是是海军力量的一部分,但它是防御性的、近海防御力量。按照马汉《海权论》里的说法,我们对照着所谓的存在舰队、要塞舰队的标准,看看我们是什么样的舰队;按照我们海军发展的路径,看看我们是什么样的海军;按照实际能力的威胁性,看看我们的力量如何。
一、我们是存在舰队吗对于存在舰队有不同的说法,英国和美国认为这是一支可以完全脱离基地、要塞而存在的舰队,它强调的是它对海域的控制;我个人的理解是:就存在形式来说,这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是存在于港口还是存在于区域,或者像现在美国海军那样,以前的两洋存在、现在的全球存在,这些都是“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海军力量还不是一个能达到全球的力量,只能说是在西太平洋有一定控制能力、在其它区域有一定的执行任务能力。这是一支在特定区域存在的海军。
二、我们是要塞舰队吗所谓要塞舰队就是将舰队认为是也仅仅是要塞防御的一种手段。对于我们海军来说,以前是这样的,为此我们还有许多的要塞,比如舟山要塞、外长山要塞。但是,现在我们显然不是要塞舰队,要塞的防御也由多种力量组成,海军舰队在里面反而不是很起眼。就连马汉也认为:无论是存在舰队还是要塞舰队都是强调一面,并不是很全面,有点极端,一个国家的海军建设应该是这两种思想的折中,要塞和舰队不是相互隶属的关系而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海军模式就是一种均衡的、折中的,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
三、我们是威胁舰队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虽然没有在战争中取到决定性作用,但他们的做法和思想值得研究。所谓“威胁舰队”就是德国海军元帅提尔皮茨提出的,意思就是德国当时的公海舰队要发展成对英国又实际且巨大的威胁,他们在规模上不用达到英国的水平,但要保证做到英国不敢随便和自己开战,如果开战,即使英国最后能赢,其海军也会消耗得不值一提。这就是德国的威胁舰队策略。实际上,在日德兰海战里,德、英两军为了避免损失、保持舰队战力,都不敢不冒险出战。
威胁舰队的策略也是一种存在舰队的策略:由于威胁的实际存在,敌人的力量不能他顾,这就是存在舰队的意义所在。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俾斯麦号牵制了大半个英国皇家海军兵力;提尔皮茨号在大西洋北部和北冰洋让英国海军必须结集其战力,没法转战其他地方。我们的海军实实在在具有强大的威胁力量,比德国这样的威胁舰队要强许多,也全面的多。
四、我们是什么样的海军中国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21日,当时什么都没有。国家一穷二白时,海军是谈不上任何发展的,无论是技术还是军费都没办法支持海军发展,所以我们的海军几十年如一日都是“黄水海军”。所i谓黄水海军,指只能在近岸黄色水域内活动的海军。这个名字看是自嘲,实为无奈。真正的发展是从1996年后,台海危机惊醒了我们、伊拉克战争警示了我们、科索沃战争刺激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摆在国人的面前。
外人是指望不上的,一切只能靠自己。我们的现代化大型作战舰只从112开始、我们的对海战术导弹从鹰击开始、我们的数据链从基本的XXX型开始、我们的航空母舰建设从改造瓦良格号开始、我们的潜艇力量建设从改造老型号开始···实事求是地讲,在不依靠陆地兵力的支持下,我们现在的海军在世界上只是一支勉强能挤进前五的海上力量;在第一岛链内,如果不考虑自己本土的损失,我们的海上力量是不怕和任何敌人开打的。当然我们并不希望这样,因为受到损失最大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并不能威胁到远处的别人领土。
中国海军的特点是:成立晚、发展忙、能忍耐、很能打。建立不久就用有限的小艇打了许多漂亮的海战,形成了“小艇打大舰,海上拼刺刀”的精神。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发展时停滞的,但作为一个兵种,海军自己并没有停滞不前,在战术战法上始终瞄准强敌抓研究,在训练上也是带着问题找方法。现在我们的海上力量还是很有限的,甚至不足以保护我们的海上战略通道,这就是现实;但我们也看到现在国家重视海军建设,我们的海军很有希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