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有人说是美军的痛?

硫磺岛战役美国战死了六千多人,负伤二万多人,当然很痛。但这个痛是美国自找的,因为死伤人数太大,出乎预料,所以痛;还因为他们本可以不用死这么多人,但他们做出了损失最大的选择,所以想起来就痛;从指挥上讲,美国人料到了日本会抵抗,但没想到日本人这么不要命地抵抗,因为他们没有结合日本当时指导后续战争的方针来看,贸然组织了硫磺岛战役,所以想起来就痛。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进行的一次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3,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里,只有1083人生还;美军则有6812人死亡,19,189人负伤。后来双方为了政治需要,都把这场战争赋予了某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美国还把在该岛折钵山上插入国旗的照片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其实这就是场攻守战,一个不攻下来不算完,一个只要不死就守到底;就是这么一回事。

一、硫磺岛位置及价值

硫磺岛位于西太平洋的日本火山群岛,面积20Km²,目前由日本管辖,行政区划隶属于东京都(小笠原支厅)小笠原村。硫磺岛位于东京以南1080千米,南距关岛1130千米,几乎是东京和塞班岛的中间。全岛南北长约8千米,东西最宽4千米,最窄的地方只有800米,大约不到21㎞²,因为岛上覆盖着一层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硫磺而得名。硫磺岛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即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

虽然是弹丸小岛,硫磺岛却处在战略要津。它正当东京与美军新占领的塞班岛之间,距二地各约1200公里。美军占领塞班岛以后,一直以塞班岛为基地空袭东京。但因硫磺岛的报警作用,美军对东京的空袭一直效果不佳。驻硫磺岛的日军战斗机还不时升空拦截,冲散美国机群。为总攻日本,美军势必要夺占硫磺岛。而为东京安全,日军也势必要死守硫磺岛。

二、美国人为什么要打硫磺岛战役

美军自从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可以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差不多1500海里,B-29轰炸机只能携带3吨炸弹,在战斗机无法护航的情况下长途奔袭,在8000至9000米高度投弹轰炸,效果当然很不理想。而硫磺岛北距日本东京650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0海里,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既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还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可以出动轰炸机对美国机场进行轰炸。所以美军拿下硫磺岛是势在必行的战术选择。

其实美国当时有机会绕过硫磺岛的。马里亚纳海战后对于下一步的选择,尼米兹希望从台湾方向进攻日本,这样还可以依靠中国大陆,避开日本从一战就开始经营的南太平洋许多小岛,包括硫磺岛。但麦克阿瑟当年被日本人从菲律宾赶走后,心里实在是不甘,说“我会回来的”,这话都成了美国电影里常用语了,他就坚持从菲律宾方向攻打日本,理由是美国不能放弃菲律宾人民。麦克阿瑟的父亲就是菲律宾总督,他自己还是个菲律宾元帅呢,在菲律宾有八九个情人,此人口碑吗,在美国也是两极分化。我们有时候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西方美化了的他们的人物。

美国人通过太平洋战争发现,日军真的不经打。一开始偷袭珍珠港,美国吃了个闷亏;后来渐渐地,日本越大越衰,到马里亚纳大海战,基本是日本是靶子,美国军舰在搞射击训练,他们居然把那场战争叫“猎火鸡比赛”。这么看来一个小岛算什么。后来作战开始,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日本人拼命了,他们一方面在执行战略收缩,一方面找机会“一击媾和”,就是找个打痛美国的机会,让美国人坐到谈判桌边来。硫磺岛真是个好地方,一个凸出的高地、一片无所依靠的滨海平地,在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让美国人痛的地方了。

三、硫磺岛战役

1、美方的军力

其实美军在力量上也有所准备,只是火力准备不足,人员准备还是不少的至于其怎么攻岛有点想当然。兵力有:

硫磺岛派遣军、第51特遣队、第53特遣队、第54特遣队、第58特遣队;

第56特遣队第5两栖军(总兵力61,000名)第3海军陆战师(第9、21团、第12炮兵团、第3坦克营);

第4海军陆战师(第23、24、25团、第14炮兵团、第4坦克营);

第5海军陆战师(第26、27、28团、第13炮兵团、第5坦克营)。

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

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

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

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2、日方的军力

日本人决心死守,他们也知道守不住,因为没有海空力量支援,增援都办不到,岛上的兵力只有一个归宿。至于撤出岛上兵力,那不是选项,首先这里是日本收缩后的第一道防线,没法撤了;其次这是他们“一击媾和”的理想场所,他们已经没有战争主动权了。

日军力量

陆军 (总兵力 13,586名):

第109师团(师团长:栗林忠道中将):

小笠原兵团(兵团长:栗林忠道中将,兼任第109师团长)、混成第2旅团 (旅团长:千田贞季少将);

海军 (总兵力 7,347名):

第27航空战队(司令:市丸利之助少将)

硫磺岛警备队 (司令:井上左马二 大佐)

海军乙航空队

第204设营队大队

小笠原兵团

3、日军的准备

重点要说一下日军的准备,因为是防守的一方。以前日军根本没把这个小岛当回事,马里亚纳失守后,日本人慌了,这个小岛一下子重要起来,成了他战略收缩的第一道防线。于是他们大力向岛上增兵。1944年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栗林忠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日军把海军第27航空战队调至岛上,将所有非战斗人员撤出了硫磺岛,修建了地下工事,将主要火力集中到山脚,射程覆盖到滩头;同时又把从父岛调来的5,000人和从塞班撤回2,700人都集中到硫磺岛,到8月份,岛上已经达到12,700人。

后来又来了1,233名海军工兵修建工事,8月10日,又加上2,216名海军到达。武器弹药当然管够的,尽管在运输是遇到不少麻烦,美国鬼子在海上干沉了许多日本船,但是好在岛小,到达的漏网之鱼带的就已经够了,食品最起码两个半月没问题。指挥官栗林忠道中将知道,海空支援是不用想了,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栗林的方案是: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前沿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栗林忠道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主要防御地带和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作为重点防御阵地;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大都建成半地下式,牺牲射界换取生存能力。但是,由于时间不够,原计划修筑28公里长的坑道工事只完成了18公里,美国人就急吼吼地打来了。栗林忠道规定:美军先头部队进入陆地500米再发起反击,利用隐蔽工事近距离地大量杀伤美军有生力量,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

四、开打

战斗从空袭开始。

美军因为掌握了海空权,他们一面组织对硫磺岛的炮火准备,一面对日本本土进行了轰炸,期望给日军全方位压力。

1945年2月14日,美军的6艘战列舰、12艘护航航母、5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离开塞班岛前往硫磺岛,他们计划对岛炮击十天,但带的弹药只够三天所用,登陆指挥特纳将军认为三天炮击够了,这么小的岛。

1945年2月16日清晨,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一些军舰甚至在距岸边仅3000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由于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750个目标只摧毁了17个,炮击效果很不理想。日军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各一艘,大口径火炮出于隐蔽考虑,一炮未发。

1945年2月17日,美军水下爆破队在12艘登陆炮艇的掩护下探测海滩礁脉的航道,并清除水下的水雷和障碍物,日军以为这是美军在登陆,立即用大口径火炮开轰,12艘登陆炮艇被击沉9艘,击伤3艘,艇员阵亡、失踪44人,伤152人。岛上的日军竟然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美军大为震惊之余立即对这些刚暴露出的目标进行轰击。从16日至18日三天里,硫磺岛几乎是美军的天地,天上飞机轰炸,海上舰炮齐鸣,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1200吨弹药;日军龟缩在坑道里既不还击也不逃走,他们也没法还击和走动。

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也是在1945年2月16日展开的,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000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由于天空中阴云低垂,攻击效果并不理想;2月17日,美军又出动两个攻击波舰载机500余架次,对关东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锚泊船舶等目标进行了轰炸。两天的空袭虽然效果有限,但却极大吸引了日军注意力,给日军以非常剧烈的心理震撼。当天下午,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开始硫磺岛作战。

三天的火力准备,美国人以为可以了,他们开始登陆。

1945年2月19日凌晨02:00时,美军先出动100架轰炸机对岛上进行轰炸;06:40分,天刚放亮,美军舰炮支援编队的7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开始直接火力准备,因为是清晨,看得非常真切,所以炮击的效果也非常理想;

08:30,美军开始登陆,只有零星抵抗,虽然因土质松软给履带登陆车造成一定困难,但整体还是异常顺利的;

10:00整,日军突然发动反击,美军被完全压制在滩头,伤亡惨重,前进受阻,每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12:00时许,美军陆战4师伤亡严重,毫无进展;

日落时,美军已有6个步兵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共约3万人上岸,占领了宽约3600米,纵深从650米到1000米不等的登陆场,全天有566人阵亡,1858人负伤,伤亡总数约占登陆总人数的8%;

就第一天的战况而言,还不算太糟糕,但随后的战斗将更加艰巨。

1945年2月20日,从凌晨开始,美军舰炮就根据登陆部队的要求进行火力准备;

8:30,美军登陆部队发起了进攻,28团进攻折钵山,其他三个团向元山方向进击。但遭到日军顽强抵抗,他们寸土必争,28团几乎无法前进,直到黄昏,才总共前进了180米。

1945年2月21日,岛上的激战仍在继续,进展十分有限,日军32架飞机从千叶县香取基地起飞对美军展开敢死攻击,击伤美军航母萨拉托加号,击沉护航航母俾斯麦海号,美军当日死亡644人,伤4,108人,失踪560人。

1945年2月22日,因大雨美军登陆部队被迫停止进攻,抓紧进行战地休整。

1945年2月23日,美军陆战4师以2号机场为目标发起总攻,但在日军在永备发射点、坑道、地堡和岩洞工事组成的防线工事里不顾一切地反击,只要有生命在,美军就不能通过,全天,美军只有右翼前进了约300米,左翼和中间几乎毫无进展。

10:20,经过4天的血战,陆战5师28团由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4人组成的小分队,终于攻上了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

12:15,哈罗得.希勒中尉带领的小分队的6名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美国旗,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Joe Rosenthal)将插旗时的情景拍摄下来,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美军士兵在硫磺岛竖起国旗》。

1945年2月24日,战斗更为激烈残酷,日军使用战车26联队防守元山机场;美军的陆战3师21团在海空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由坦克开道,终于突破了日军在元山机场南侧的防线,推进730米,拔除了日军近800个碉堡,日军随即发动了一次逆袭,二十一团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后退,随后在舰炮支援下拼死反击,才将阵地巩固。

随着地势的逐渐升高,日军依地形构筑了密如蚁穴的地堡和纵横交错的坑道网,凭借着这些工事日军的抵抗是既顽强又有很好的效果,给美军造成巨大的杀伤,到当天为止,美军伤亡总数已达6000人,不得不考虑投入预备队。

1945年2月26日黄昏美军占领元山机场,至此日军死伤过半,弹药只剩原来的1/3。

硫磺岛上的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战斗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时一整天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

日军在元山的正面由千田少将率领混成第2旅团防守,在对岛上第二制高点382高地的争夺中,陆战4师屡屡陷入日军的交叉火网,伤亡极其惨重,382高地因此被称为“绞肉机”,战斗部队的伤亡高达50%以上,有经验的连、排长和军士长伤亡殆尽,许多部队连长由少尉或上士担任,而排、班长大都由普通士兵担任。

美军必须逐一消灭侧翼的日军的阵地,解除侧翼威胁,才有可能向前推进,所以战斗异常残酷、激烈,直到1945年3月2日,24团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伤亡是巨大的,有好几个连的官兵非死即伤,几乎全连覆没。

左翼的5师,攻击362高地的遭遇与4师在382高地如出一辙:刚攻上山头,侧翼日寇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美军的退路,再以纵深火力和凶猛的反击将攻上高地的美军尽数消灭,美军死伤枕籍,却毫无收获,只得先消灭最突出部的日寇阵地,再步步为营艰难向前推进。

日军早已掌握了美军的攻击程序,先是航空火力准备,再是舰炮火力轰击,接着是地面炮火射击,最后才是步兵冲击,所以日军总在坑道里躲过美军的炮火,再进入阵地迎击步兵的进攻,美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势都落空了。

1945年3月7日拂晓,美军改变战术,没进行任何炮火准备,借助黎明前的黑夜,悄然接近日军阵地,突然发起冲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362高地。

1945年3月7日,美军发动总攻,担负中央突破的陆战三师势如破竹,进展神速,遇到难以克服的日军阵地就设法绕过去,继续向前推进,尽管给后续的陆战4师、5师留下不少“钉子”,但3师突破了日军的防线,并于两天后攻到了西海岸,占据了一段约800米长的海岸,将日军分割为北、东两部分并切断了联系。

1945年3月9日美军占领了尚未完工的三号机场。栗林中将得知美军突破了防线将日军一分为二时,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但美军依托工事顽强抗击,给予反击的日军重大杀伤,天亮时,日军的反击被彻底粉碎,伤亡至少一千人,徒劳无功,反而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给以后的作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945年3月10日,陆战3师将日军防线截为两段后,随即开始向两面扩张战果,9团向东,21团向西,分别策应陆战4师、5师的攻击。尽管日军的防御态势已经相当不利,但日军仍依托工事死战不退,尤其是陆战5师面对的是由栗林直接指挥的部队,遭到的抵抗更为激烈,陆战5师的伤亡超过75%,许多战斗部队失去了战斗力,师部的文书、司机甚至炊事员等勤杂人员都投入了战斗。

美军的3师、4师的伤亡也很严重,鉴于这种情况,陆战4师师长凯兹少将向粟林忠道中将和硫磺岛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145联队队长池田增雄大佐发出劝降信,信中首先向他们无畏精神和英勇作战表示了尊敬,接着说明了无法取胜的处境,最后要求他们指挥所属部队停止抵抗,美军将根据《日内瓦公约》保证投降的日军受到人道待遇。但劝降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1945年3月16日,美军在硫磺岛的东北部歼灭了约800多日军,当日18:00时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

败局已定,同日,栗林中将命令步兵第145联队长池田大佐烧毁军旗,并向东京大本营发出诀别电:面对数量和质量占优的陆海空攻击,卑职已尽全力,然险要尽落敌手,卑职万分抱歉。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死反击。

1945年3月17日,日军大本营晋升栗林为大将军衔,以表彰他的英勇作战。

同日粟林对残余部队下达总攻击指令:

一、战局已无可挽回。

二、兵团于17日晚上发动总攻击。(实际上17日晚并没有发起总进攻,而是等到了26号清晨)

三、各单位于本夜午时,向各方面的敌军进攻,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四、我将一如往常在诸位前头。

1945年3月26日凌晨,栗林忠道亲自率领约350名日军向二号机场的美军发起了最后反击,许多美军在睡梦中被杀,天亮后,美军组织扫荡,四处追杀这股残余日军,激战三小时,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日军仅遗留在美军阵地前的尸体就有250具,栗林负伤后在岛上剖腹自杀,美军伤亡172人。美军于当天9:00时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但残余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4月底。

五、战役结局

美军本来计划五天拿下硫磺岛,但结果整整打了一个月的硬仗。

1945年3月16日,美军宣布硫磺岛已被占领。1945年3月21日,日军大本营发布硫磺岛日军玉碎的报告:战局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17日午夜最高指挥官胸怀必胜的信念和对皇国安泰的祝福率领全军向敌人发起冲锋,随后音讯皆无,硫磺岛守备部队的玉碎壮举,必将成为一亿国民的典范

1945年3月24日,美军正式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至此,硫磺岛战役美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双方伤亡

日军硫磺岛战役,守备部队阵亡22,703人,被俘1,083人,共计23,786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美军从1945年2月19日至1945年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六、战役影响

硫磺岛,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

在太平洋战争中,只有两场在日本本土发生的战役,一场是在东京市京桥区政府管辖的硫磺岛,另一场就是冲绳岛战役。

由于硫磺岛重要的地理位置,对此后美军的军事行动产生巨大的作用。轰炸机在护航战斗机的保护下可以在中低空轰炸日本本土的城市,大大提高了攻击效率。

夺取硫磺岛之后,美军迅速组织了东京大轰炸(3月10日),名古屋大空袭(3月12日)和大阪大空袭(3月13日)。

而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也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中的巨大伤亡也间接促成了美军最终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决定。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有人说是美军的痛?

谢谢相邀!

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上兵员损失很严重。美军由于狂妄自大惯了,根本看不起日军的整体能力。就是因为美军的轻敌,才导致美军被日军吊打。

硫磺岛战役不得不说是美军永远地痛,美军伤亡太大了才使用火焰喷射器,躲在地洞里不投降的日军活活被烧死的不计其数。日军的顽强震慑了美军的冲锋,美军不想让士兵每前进一步就出现死亡的气息。有些美军碰到这种血肉横飞的场景,见到自己战友一个一个在日军的“武士道精神”倒下就有厌战心理。美军指挥官只能动用火力比较猛杀伤力较大的火焰喷射器来对抗比自己更勇猛的日军,对日军不杀光,日军就会引爆手榴弹与美军同归于尽,日军一旦为“天皇”效忠玉石俱焚,就会视死如归和美军拼命,直至战死。

经过美日硫磺岛战役之后,双方阵亡有如下:

(美军图)

1、美军从2月19日至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日军图)

2、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有人说是美军的痛?

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中伤亡惨重。虽然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占领了仅21平方公里的硫磺岛,但是却付出了2万多名美军伤亡的代价。这一战,之所以成为美军心中永远的痛,主要有两点:

1,美军所获战果不大,但战损太过严重!

2,充分暴露了美军的重大缺陷,美军不擅长打攻坚战,不擅长打阵地攻防战。

硫磺岛战役以后,美军在攻坚战、阵地攻防战、应对游击战方面,一直很糟糕。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一直到阿富汗战争丶索马里战争丶叙利亚战争,美军一直在继承着陆战战五渣的传统。这是美军心中的痛。这个痛始于硫磺岛战役,一直延续到如今。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有人说是美军的痛?

简单说,美军付出2万多人的性命,说不痛是假的。硫磺岛战役,直接响影美国,是否动用原子弹来报复日本,这是日本人,为了保留天皇之位,利用全国民众来对抗同盟国,甚至更为极端的方式,那可谓是“全民玉碎”。1945年2月,美国对日本正在反攻阶段,但是,在太平洋夺岛之战中遭遇了日本顽强扺抗,令其付出惨重代价,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尝到了日军为其泡制的神风特攻队、肉弹等恶劣手段,各种手法层出不穷,让美军尝尽了苦头,美国人受到切肤之痛,他们在悲观之中也是非常清楚,如果日本境内没受到太大打击,是很难打掉日本人的锐气。那么,硫磺岛之战,有多么惨烈,下面来讲解下。

首先,来讲下,日军谁在硫磺岛任命指挥官?他是美国人憎恨的栗林忠道,栗林忠道是个美国热,他在1927年到1931年任职于加拿大驻美国的武官,他是一名外交官,在于美国哈佛上过学,甚至研究美国军事,对于美军战术战法,可谓了如指掌。曾经,栗林忠道对日本向美国开战,表示反对,甚至不同意偷袭美国珍珠港,这样一来,日军的其他军官对于他,所谓不够“帝国”,所以,只能由他来驻守硫磺岛。硫磺岛重不重要,栗林忠道是很清楚,他是有研究过美军,在他眼里,美军最厉害是炮战。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美军会参太平洋战区?首先,日本干了件愚蠢事件,偷袭美国珍珠港,包括他盟友,纳粹德国对日军所作所为,也是极之无言。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同时对欧亚两大战区宣战,美军为了轰炸日本本土,必须是从中寻找,中间点的跳板,美军称之为不沉航母,美军第七舰队对于太平洋最为熟悉,经过他们的分析,目标将锁定了硫磺岛,硫磺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的距离日本更近些。硫磺岛的面积仅有20平方千米,但是,距离其本土仅有六百多公里,此海岛对日本更为重要,所以本军派出重兵力,驻守该海岛。

美军派出约七万兵力,而驻守硫磺岛的日军仅有2.3万防御兵力,双方兵力悬殊,即便如此,日军还是坚持了36天,甚至让美军付出代价比日军还要多。如此神奇是如何做到的?

硫磺岛战役是美军胜利,却收到效果是惨痛的,这次让美军领悟到了悲惨教训,美军的优势如此之多,未能以小代价赢得大胜利,美军手握重兵,有重炮利舰,但是,伤亡高出于日军,重要因素是栗林忠道,直接利好于日军,日本天皇拒绝降投那一刻起,栗林忠道被命为团长,坚守于硫磺岛的防御,为了日本本土争取更多时间准备,他身为半个军事研究学者,知道硫磺岛之战必须是恶战,如果,硫磺岛抵抗失败,那么,意味着日本境内,会被美军轰到稀巴烂,总而言之,栗林忠道和其他士兵,必须放手一搏。

之前美日海岛战中,日军还是釆用了保守战法,此战法是让敌人战死在海滩外,未登陆之前让他们倒下,但是,面对美军的狂轰滥炸,传统战术失去了意义。对此,栗林忠道釆用新的战术,利用反思维去预测战时如何,当美军抢滩时,放弃扺抗,简单说,关闸放狗,让美军进入距离还有500米,所有隐蔽点开始一气呵成的反击,在最近距离放倒美军,让他们进退两难。硫磺岛地下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目的是让火力集中于硫磺岛折砵山的山脚,射程覆盖到陆水交界处,要知道,整座折砵山被掏空了,地下遂道,成了路路通,要是美军主攻一次,都会付出很大的伤亡。

美军利用5天时间夺取硫磺岛,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终出现了栗林忠道,在于他的指挥下,让日军足足坚守了36天,此时,日军没有任何增援或补给,就算有日军火速到来,也没法登陆海岛,海岛外围都是美军炮舰。如果,美军不是急于攻打日本本土,是可以围而不打,把日军困死在海岛上,断其所有补给,让他们不打而降。此时,日军已经弹尽粮绝,没有任何可以充饥食物,他们没有淡水,只能喝苦涩的海水,甚至黄色的尿液、有毒的硫磺水,他们的如此坚持就是不肯放弃驻守,也是坚决不投降。1945年3月26日,栗林忠道再次出招,策划了自杀式袭击,利用约300名日军,对美军进行玉碎行动,此次,袭击造成美军伤亡惨重,一怒之下,美军对海岛上剩余的日军,进行报复性的猎杀。最终,栗林忠道在地道中进行剖腹自杀,这是他最好的死去方式,如果,美军把他抓活的,那么,他是生不如死。

此次硫磺岛战役,日军2.3万人,有千余人被俘,其他全部战死,美军伤亡2.8万人,比日军总和还要多,这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区中死伤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因为硫磺岛战役,加速了美军向日本本土投下的原子弹。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有人说是美军的痛?

那次美军立功了,算是正义之举。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有人说是美军的痛?

硫磺岛战役确实是美国的痛。因为,硫磺岛战役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个非常新的战法。只不过美国急于求成,而没有能够采取到最好的方案而已。

因为,美国希望能够迅速的占领该岛,而对它发动了全面性的攻击,将这些藏在洞穴里和地下的日军消灭。而这些日军往往利用自己藏在暗处,对美军构成了巨大的杀伤力,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成为了世界战争中的一个特殊战役。

像硫磺岛这样的特殊战役,应当采用的是唯恐战术而不是歼灭战术。当然,这样的战术是需要长期性的军事行动,将围困的日军围困,并严厉坚持,一旦日军主动出击,就将其彻底的消灭。如果长期下去,躲藏在洞穴和岩石中的日军得不到生活方面的资源,终究一天会坐食山空,而感到绝望,并且,对其进行宣传,让其最终必将会出现内讧,而不得不自动出来投降。而对其主动发起进攻,显然是一个最笨的办法。而造成的损失,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美国称之为美国的“痛”的主要原因。

当然,当时的指挥者处于自己的主观原因,以及根据自己的国际形势的判断,恐怕是不容许将其围困,而与日军打时间消耗战的,因此结于消灭硫磺岛的日军而出现的损失是现在我们难以理解的,我们所理解的是,事件出现过后的主观性认识而不是当时情况下的现实是认识,因此,个人的观点,不一定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政治)情况。但是,给美国造成的痛,却是实实在在的。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