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为何没与刘备生下一男半女?
孙尚香之所以没有为刘备生育子嗣,我推测原因可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备的孙夫人,本文我们权且称她为“孙尚香”。因为正史中对她的记载很简略,通篇只称她为“孙夫人”,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孙尚香这个名字源自马派京剧经典折子戏《甘露寺》,因为此剧口碑极好、流传较广,再加上此名起得悦耳,所以被民间广泛喜爱,但这并不代表孙夫人真的叫孙尚香。
孙尚香肯定是孙权的妹妹无疑,她曾嫁给过刘备这事也是真的。那么,为何二人没有子嗣呢?要我说这不能怪孙尚香,而要怪孙权这个当哥哥的。
孙刘同盟:搭上亲妹才能放心的合作当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孙刘同盟击退了有望统一天下的“曹大老板”,对于天下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不过对孙刘二人来说,肯定算是死里逃生,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在合力击退曹操后,刘备、孙权共同沿水路进兵追击。曹操留曹仁镇守南郡,但曹仁最终不敌刘备、周瑜的围攻,被迫撤出南郡,周瑜由此占领南郡,屯驻在江陵。
而刘备在此期间,出兵拿下荆南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且有庐江郡的雷绪带领部曲数万人投奔刘备。在刘琦死后,刘备被推举为荆州牧,治所在公安。
面对已气候小成的刘备,孙权稍感畏惧,毕竟曹魏还在虎视眈眈,南方局势一定要稳。因而孙权将自己的亲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以维系同盟关系。
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三国志》
而对于刘备来说,自己也没有不接受这桩婚事的道理。甘夫人、糜夫人都已去世,刘备身边正好有缺。何况联姻是政治同盟常用的手段,如果不接受,孙权就会怀疑刘备的用心。而刘备也需要发展喘息的机会。
就这样,孙尚香成了孙刘联盟的互信筹码,刘备和孙尚香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孙尚香
同盟下的阴影,夫妻间的鸿沟原本政治联姻也是有夫妻恩爱的可能,比如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等等,但前提是夫妻互相对眼,两情相悦,这样两颗心才能逐渐靠在一起,然后有子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不巧的是,历史上的刘备和孙尚香很不对付。
△刘备与孙尚香
看诸葛亮的回忆,你会惊讶地发现刘备对孙尚香畏之如虎,生怕有变。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三国志》
刘备当时是“惊弓之鸟”不假,毕竟刚被曹操逼上绝路,虽然在赤壁翻盘了,但是还远没有到达安全的地步,曹操和孙权依然对他有所图谋。可以理解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令刘备压力很大,但如何理解刘备忌惮孙尚香呢?
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三国志》
孙氏一门,虎将作风。孙尚香也传承了这一点,身边一百多侍婢居然都是带刀的,刘备每次去见孙尚香,都心中忐忑,生怕被害了性命。孙尚香把家里搞成了“白虎堂”,你说刘备还能对她亲近起来吗?肯定全是后悔“入手”此女的心思。
再加上,孙尚香娇蛮豪横,经常放纵手下行不法之事。刘备脸上无光,不得不让铁面无私的赵云来做内部纪检官,从而制约孙尚香。
由此我推测,这夫妻二人可能都彼此提防嫌恶,所以就没怎么同房过甚至是压根就没有同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不怪乎没有子嗣了。
孙夫人城的存在或可侧面证明此论:
《舆地纪胜》卷65江陵府上记载:孱(chán)陵故城,又名孙夫人城。
《元和郡县志》云:“孙夫人城在公安县。相传此乃刘备妻孙夫人所筑。夫人,权之妹,疑备,故别作此城,不与备同住。”
同盟破裂,天各一方后来周瑜病逝,刘备向孙权借南郡,然后西征伐吴。这一动作气得孙权直跳脚,这事还真不能怪孙权。起初两家联姻,关系正融洽,孙权就提议一起取西川。结果刘备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了,并表示自己也不会取西川。其实,刘备从一开始就怀着独吞西川之心,说的话都是忽悠孙权的。
△刘备借南郡
东窗事发,孙权一气之下决定翻脸,他召孙尚香回国,而孙尚香可能觉得在刘备这里也不幸福,婚姻毫无前景,所以选择离去。临走前,她还把阿斗带上,应该是拿回去作质子,好让刘备还荆州。但是被张飞、赵云带兵在江面上拦下,没有得逞。
但看张飞、赵云毫无劝阻地放孙尚香离去,可以推测刘备集团内部也知西征开始,必然得罪孙权,孙尚香则是去留随意吧,这明显是毫无情分的表现啊!孙尚香回东吴后,史书上便再无她的记录,但民间仍有各种关于她的传说。
刘备与孙尚香结婚三年,本就因利结合,互相提防猜忌,彼此感情疏远,聚少离多、虚情假意之下,又何来的子嗣?等孙刘联盟破裂,孙尚香回国后,二人更是天各一方,此生别过了。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分享历史,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
孙尚香为何没与刘备生下一男半女?
事实上,孙尚香之所以没有为刘备生下一儿半女,并非是刘备身体有问题,而是另有缘由!具体答案,你得看诸葛亮是怎么说的!
孙尚香与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和刘备两人也算是爱情的典范了,刘备打了一辈子仗,终于娶到了一个美娇娘,天天和孙尚香颠鸾倒凤,把荆州的事宜都完全搞忘了,要不是赵云在一边提醒刘备,什么王图霸业,什么匡扶汉室,估计都得被刘备抛之脑后!套用网络中的那句热门话语,刘备此时的心理就是这样的:我打了一辈子仗,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从刘备沉迷于孙尚香的温柔乡,忘记了荆州霸业这件事情,可以看到,刘备是真心喜欢孙尚香的,之后刘备把自己的独子刘禅交给孙尚香照料,也是刘备喜欢孙尚香的明证!而孙尚香这边呢,对于刘备也是充满了感情的!演义中的刘备比孙尚香至少大二十岁,算是成熟大叔,且刘备的仁义早已名满天下,对于孙尚香来说,刘备就是英雄,而自古美女爱英雄,孙尚香对刘备的爱自然也不是虚的。
孙权原本是想用孙尚香迷惑刘备,把刘备软禁在东吴,但是在孙尚香的帮助下,刘备成功地逃出了东吴,回到了荆州,由此可以看到,孙尚香是为了自己的爱情背叛了家族利益,她对刘备也算是有情有义了。而且当孙尚香听闻刘备去世的消息后,她选择了殉情,这也说明孙尚香对于刘备,是真心的喜欢。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孙尚香和刘备二人,是真心地互相喜欢,为啥他俩没能生出个一男半女呢?
许多人说,孙尚香之所以没有生出子嗣,是因为刘备年纪大了!当时的刘备,都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且经常打仗,导致身体虚弱,生不出孩子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过我们从后续的故事可以看到,刘备在入主益州后,又娶妻生子了,这说明刘备的身体是没有问题的!那既然刘备的身体没问题,难不成是孙尚香的身体有问题?
事实上,关于“孙尚香为何没给刘备生下一男半女”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三国演义,而需要回到正史中去寻找答案!而在正史中,诸葛亮曾经无意中透漏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时刘备已经入主益州了,诸葛亮也跟着来到了成都,开始在成都办公。刚刚打下益州,刘备需要整顿内部,于是刘备把法正提拔了起来,让法正掌握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而法正这个人呢,虽然非常有才,被称作为刘备的“谋主”,但是他这个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在被刘备提拔起来后,他搞出了许多麻烦,以至于不少人告状都告到了诸葛亮这边。
法正原本是刘璋的手下,不过刘璋昏庸,并没有看出法正的才华,没有对他委以重任,而法正在刘璋手下时,也受到了不少的欺负,所以法正得到刘备的重用后,开始报复当年那些看不起自己、欺负自己的人了,甚至搞出了人命,令众人非常不爽,于是大家找到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向刘备反映一下,管一管法正。
《三国志》: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法正办事确实有点不地道,睚眦必报的行为其实并不妥当,至少对于他这种身在高位的人来说,这种行为的打击面太广了,很容易搞得人心惶惶。而诸葛亮是以公正严明的执法出名的,法正的这种行为,诸葛亮必定是需要出面管管的。可当手下人给诸葛亮打小报告时,诸葛亮却拒绝处理法正,并把打小报告的人数落了一顿!
《三国志》: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不得不说,诸葛亮真的是非常“心机”,他整段话翻译下来,就是这样的:你是不是傻,竟然让我去打法正的小报告,你不知道法正此时正得老板(刘备)的恩宠吗?
老板(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向北畏惧曹操,向东畏惧孙权,即便是在荆州自己的地盘,还得担心孙尚香生变,他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惨!现在老板(刘备)能够摆脱困境,攻占益州,扩充实力,有一统天下的希望,这全靠的是法正啊。可以说,法正就是老板(刘备)身边的红人,说法正的坏话,就是让刘备不爽,此时干嘛要去惹法正呢?
说白了,诸葛亮虽然执法严明,但是他也知道此时的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不可撼动的,所以不愿意去惹法正。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不愿意去惹法正,和刘备与孙尚香没生下子嗣,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就在诸葛亮阐述为啥不要去得罪法正的时候,他就已经透漏了刘备和孙尚香的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孙尚香互相喜欢,双方是真正的爱情,但是正史中,刘备却是非常忌惮孙尚香的,他们俩人之间,根本没有爱情!“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这句话中,诸葛亮将孙尚香和曹操、孙权相提并论,恰恰是说明当时的孙尚香,对刘备的威胁非常大,使得刘备时常担心孙尚香会生变。那么孙尚香一个弱女子,凭什么能够使得刘备忌惮呢?
在三国志中,陈寿在记录诸葛亮告诫手下人不要去招惹法正之后,补充了这么一段话。
《三国志》: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这一段话,充分说明了刘备面对孙尚香的尴尬处境!在大多数人看来,孙尚香是个大美女,然而据正史记载,孙尚香刚强勇猛,有她各位兄长的气质。孙家人多么能打我们不用多说吧?孙策被称为江东小霸王,武力非凡,就连被众人诟病的孙权,那也是经常打猎射虎的,可见孙家人是多么的勇猛。说白了,正史中的孙尚香根本就不是我们心中所想的柔弱美女,而是一个金刚芭比,试问一下,面对一个金刚芭比,你能泛起多少情欲?
刘备虽然落魄,虽然没有曹操和孙权的势力大,但人家好歹也是一方诸侯啊,身边是最不缺美女的,乍然之间,你让他去和一个类似张飞一样的女人亲近,你说刘备会怎么想?
除了外表的刚猛,孙尚香本身的性格也非常强势,按正史记载,孙尚香有上百的侍婢,正常人家的侍婢都是帮你端茶倒水的,都是些小美女,但是孙尚香的侍婢不同,她们都是舞枪弄棒的好手,每当刘备去到孙尚香的房间,这些侍婢都会执刀侍立,仿佛监视刘备一样,只要孙尚香下令,估计她们会立马冲过来砍了刘备,令刘备心中经常担心。
试想一下,你的妻子是一个长得类似张飞一样的金刚芭比,然后她身边还有一堆这样的金刚芭比,且每次你去,她们都拿着刀在旁边看着你,试问此等场景,谁能受得了?就算是吕布在世,他也得被吓傻吧?这种情况下,别说让刘备生孩子了,估计他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提裤子跑路!
总的说来,正史中的刘备和孙尚香之间,根本没有什么爱情,孙尚香就是孙权派来监视刘备的,且孙尚香本身凶悍勇猛,手下也是一堆猛人,所以刘备也不敢跟孙尚香亲近,只能保持着距离。发展到后面,刘备甚至下令专门给孙尚香修造了一座城池,让孙尚香搬过去,他再也不愿意看到孙尚香了,心理阴影都要被吓出来了。
《舆地纪胜》:孱陵故城,又名孙夫人城,在县,相传此乃刘备妻孙夫人所筑。夫人权之妹,疑备,故别作此城 不与备同住。
据说孱陵故城就是当年刘备修建的,用来安置孙尚香的,试问一下,刘备宁愿修座城池安置孙尚香,也不愿意和孙尚香共处一室,两人之间还能有什么感情呢?这种情况下,两人之间没有子嗣也是非常正常的吧?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孙尚香还能帮刘备生下个一男半女,那么我们不得不说,刘备真的是条汉子!
当然了,除了孙尚香勇猛异常,吓得刘备不敢亲近意外,刘备也不愿意让孙尚香生个孩子,日后来要挟自己,毕竟刘备和孙权之前,虽然暂时是和平的,但最终始终会分道扬镳,有了孩子的牵绊,多多少少会影响刘备的决策,所以他干脆就不和孙尚香生孩子了。
结语
孙尚香嫁给刘备3年,为何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你看诸葛亮是怎么说的!在诸葛亮告诫手下不要去招惹法正时,他曾说刘备非常忌惮孙尚香,并将孙尚香对刘备的威胁,上升至和曹操、孙权同一水平,可见当时的孙尚香,对刘备的伤害是多么的大!正是因为孙尚香刚猛,且刘备知道他和孙权早晚会分道扬镳,所以他不敢也不愿意亲近孙尚香,最终自然没能留下共同的子嗣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孙尚香为何没与刘备生下一男半女?
三国时期,吴主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之后,为什么没能给刘备生下一男半女?这个原因存在多种,但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孙小妹带来的陪嫁丫鬟太多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根据《三国志》及相关的史料来分析一下。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的数十万大军,刘备趁机夺了荆州一多半的地盘。原本就被认为非池中之物的刘备,此时算是真正发家致富了。孙权自此,再也不敢轻视刘备。他为了拉拢刘备,就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
从年龄上看,刘备和孙尚香结婚时,都处于可生育期。
208年,刘备和孙尚香成婚,孙权这时26岁。以孙权的年龄来推测,孙小妹此时的年龄不会超过25岁。孙权兄妹的父亲孙坚,去世于191年,即便是遗腹子,孙尚香最晚也应该出生于192年。综合推断一下,孙小妹嫁给刘备时,年龄应该在16岁到25岁之间,正好是待嫁生育的好年华。
刘备当时48岁。赤壁之战前,刘禅刚刚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之中,说明刘备至少在赤壁之战前,是具备生育能力的。刘禅是刘备的庶长子,刘备还有两个儿子刘永、刘理,在长坂坡时,并没有两子的记录,最大的可能是刘备后来生的。刘备此时应该也具备生育能力。
那为什么孙尚香自嫁给刘备之日起,直到212年被孙权派大船将她接回东吴为止,跟刘备一起生活了至少三年,却没能生育呢?推测应该是刘备被吓到了。
《三国志》及裴松之所做的引注中说,孙小妹“才捷刚猛”,颇有其兄长孙策、孙权之风,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行事强悍。正因为孙小妹举止行为,乖张霸道,刘备最后都不得不请赵云替自己看管孙小妹。
刘备自己虽然身高七尺五寸,有个1.78米的个头,而且“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长的跟大猩猩似的。但是,因为他在荆州长期养尊处优惯了,早已经发福。他自己就曾经神伤的说,大腿上的肉长了不少呀,早已经没了当年的英气。让此时的刘备跟孙尚香对打,刘备没有打赢的信心呀。
最主要的是,孙小妹出嫁时,还带来了一百多名陪嫁丫鬟。咦,这么多陪嫁丫鬟,是不是要双眼放光,兴奋的不得了啦。如果这些丫鬟一个个都是腰若扶柳,朱唇粉黛,弱不禁风的纤纤小女子那就应该是狼一样的兴奋了。可是,孙小妹带来的这些丫鬟,却个个是身着戎装,“执刀侍立”,随护在孙小妹左右。刘备每次去孙小妹的内房,这些丫鬟们就站在内房门口之外,“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矣。估计刘备一想到房门外站立的武装丫鬟,心肝肺就直打颤,每次去孙小妹那里整个人都是战兢兢,软趴趴的,躺在那里,什么都不敢做。
这个状态下,刘备即使能折腾出个什么事,孙小妹受孕的几率也很小呀。刘备派出的亿万将士,在孙小妹和她带来的上百丫鬟的威慑之下,活力严重不足,别说游到目的地了,估计刚出发,就已经纷纷阵亡了。
所以,孙尚香没能怀孕生子的要原因,最大可能是出在刘备身上。而且,法正在得知孙尚香带来了上百名武装丫鬟之后,也劝刘备要跟孙尚香保持距离。加上孙小妹倚仗孙权的势力,带着手下,多有不法,刘备被迫给孙尚香另外在公安城西筑了一座新城。之后,刘备将孙尚香托付给了赵云管护,刘备自己应该很少去孙小妹那里了。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孙小妹生育的可能。估计正是因为刘备对孙尚香的冷落,所以,三年后,孙权才派人去接孙小妹回东吴。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备经历过长坂坡大战之后,被吓到了,跟后来的宋高宗赵构类似了。再加上孙小妹的威吓,导致刘备的问题更加严重。而在取得益州之后,刘备心情放松了,病情开始好转。可是,孙小妹却完美错开了。
当然,也不能排除孙尚香自己身体有问题,不过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吧。
古代的政治婚姻,原本多数都是惨淡收场。孙小妹回到了江东之后,史料上虽然再无记载,但作为孙权的妹妹,应该过得不会太差,至少比嫁给刘备会好点吧。
孙尚香为何没与刘备生下一男半女?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孙尚香之所以没有为刘备生下一男半女,主要原因一是时间太短,二是刘备的体质属于不容易让女人受孕的体质。
赤壁之战是在公元208年12月份结束的,在公元209年一年中发生了南郡之战,等到孙刘联军占领南郡赶走曹仁已经用了一年,可以推算出刘备娶孙尚香已经是公元210年了!
刘备娶了孙尚香一年后,就接受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实际上刘备与孙尚香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年。
这一年中,刘备也为了公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出差,已知的就有到京口见孙权,巡视荆州各地,总不能都带着孙尚香,这样算下来,刘备与孙尚香晚上能在一起的时间只有240天左右。
这一年,刘备已经五十岁了,而孙尚香尚只有20岁左右,古代50岁算高龄了,就算刘备身体好,一周有2次同房,那240天就有68次同房,换句话说,刘备与孙尚香所有在一起的时间只有68次同房。
这还是理论上的,还存在刘备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和孙尚香对刘备不好,或两人感情不好的时间,所以同房次数绝对小于68次。
再来看刘备的生育能力。刘备在此之前只有刘禅一个儿子,在211年才四岁,当然刘备女儿很多,但不是被俘虏了就是被俘虏了。
刘禅的生母是甘夫人,甘夫人是在194年嫁给刘备的,直到207岁才生下刘禅,这中间有13年时间,甘夫人才生下刘禅,当然前面可能有女儿,但儿子只有刘禅。
己记录的刘备在荆州的七年间,与甘夫人只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刘禅,女儿是之前生的,七年只生了一个儿子,看出来没,刘备让女人怀孕的能力确实很一般。
刘备有生育能力,但是生育能力太差,在201年到207年只生了个儿子,在刘备入川后,于215年又娶了吴氏为皇后,直到刘备去世前的223年前,刘备又生了2个儿子。
从这些结果推断,刘备与孙尚香在一起至少要四年以上,才能生育孩子,可实际上他们在一起还不到一年。
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再加上刘备生育能力较差,因此没有孩子。当然还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
孙尚香压根就没有让刘备碰!
为啥?
因为孙尚香尚武,两人又是政治联姻,所以孙尚香不喜欢刘备,普通人不喜欢也不妨碍传宗接代,但孙尚香不是普通人,又带着一帮拿刀剑的手下,恐怕刘备也不敢碰!
孙尚香为何没与刘备生下一男半女?
“老年吃嫩草”的刘备,他有生理问题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末,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胜曹操后,刘备占据半个南郡(江陵)、江夏的夏口,以及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等荆州之地。当时,26岁的孙权对47岁的刘备有点害怕,因此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史称“孙夫人”,别名:孙尚香、孙仁、枭姬。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夫人返回东吴,婚后三年,二人竟然未生下一男半女。但是,刘备除了长子刘禅外,另有二子,刘永和刘理,生母不详,且非一母所生。
以此来看,如果说刘备的生理没有问题,为何纳寡妇吴懿之妹吴夫人多年,依旧没有子嗣。所以,也不能排除刘备的生育能力存在问题。
难道是孙尚香生理有问题?古人言:“皇帝的儿女不愁嫁。”以孙尚香的身份地位,就算与刘备有过短暂的婚姻,但已然返回东吴,等于孙尚香已经背叛丈夫刘备,所以在《三国志·二主妃子传》中,一句也没有提及孙尚香,也就相当于刘备并不承认这段婚姻。
因此,如果孙尚香想要择夫改嫁,应该一点都没有问题。同时,汉唐时期风气开化,国家鼓励离婚女子改嫁,以增加国家的人口实力。所以,从当时的大环境上来讲,就算孙尚香改嫁,并不会引来太多的闲话。在三国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位女性,为何没有史料提及孙尚香的结局呢?原因并不排除孙尚香存在生理问题,就算改嫁也没有后代,因此也难有人提及。
情感问题当时,孙权跟刘备的年龄差距就有21岁,便何况他的妹妹孙尚香,年龄差距绝对更大。正常情况下,悬殊的年龄差距是诱发婚姻情感问题的主要因素。身体的青春活力,思想的成熟程度等,是绝对存在代沟的。除非是普通女子想攀高枝,才会屈身相就。但是,孙尚香的身份又岂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
《三国志》陈寿评孙尚香:才捷刚猛,多有诸兄之风;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一方面,说明孙尚香有大丈夫风范,才思敏捷、性情刚猛,气度不凡;另一方面,说明驭下不严,造成手下兵吏多做犯法之事。如果说她真有第一方面的优点,又是大家族出身,做事岂会不知进退,又怎么可能纵容手下去做犯法之事。这只能说明一点,陪同孙尚香前来的这些官兵,都是孙权安排的,她并不一定能够使唤得动。
据《三国志·法正传》记载,孙尚香的身旁总是站立一百多名持刀侍婢,刘备每次进她的房间,心中都恐惧不安。那也就是说法,刘备经常会进入孙尚香的房间,二人不但存在夫妻之名,也绝对存在夫妻之实。
同时,据《三国志》、《舆地纪胜》、《云别传》等史料上讲,后来夫妻二人闹到了分居的地步,刘备在孱陵筑了一个城,让孙尚香和她带来的人住在哪里。期间,刘备在进入益州前,特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就是为了制约孙尚香等人的犯法行径。后来,孙夫人带着阿斗准备返回东吴,“幸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表面看,刘备和孙尚香的感情问题很大,或纯粹就没有感情,但又有谁能保证这一切不是孙权所逼迫呢?或许,孙尚香对于这样的政治婚姻非常反感,并做出“打算携带阿斗返回东吴”的小人行径,好似与陈寿对她 “才捷刚猛,多有诸兄之风” 的评价,又不相符。
所以说,她只不过是被刘备和孙权夹在中间的一枚棋子而已,只要是为了各自一方的利益,就会拿她出来说事。从而引发刘备对她提防,她也对刘备反感,或许也有二人生理的问题,最终造成婚姻三年没有一男半女的结局。
图片来源网络
孙尚香为何没与刘备生下一男半女?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按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不仅破了周瑜的“美人计”,而且还毫发无损地抱得美人归,可谓名利双收。刘备与孙尚香浓情蜜意,十分恩爱。孙尚香二八年华,正是神仙中人,生育佳期。既然二人如此恩爱,孙夫人本应该珠胎暗结,给刘备早生贵子才是,却为何始终未见有一子半女传世呢?
抛开《演义》,刘备娶孙尚香其实是一场政治婚姻。据史料记载,刘备娶孙尚香当在赤壁之战后。当时曹操败北,孙权和刘备都急着瓜分荆州,孙权从曹操手中夺取了南郡,刘备抢走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这时庐江的雷绪带着部下数万人投奔刘备。荆州刺史刘琦死后,众人都纷纷推举刘备为荆州牧,治所设在公安。这时的孙权看刘备势力大增,“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刘备呢为了巩固孙刘联盟,自然不好推辞,就同意了这门婚事,亲自到东吴迎亲,并会见孙权,当面致谢结好,并提出了暂借荆州南郡作憩身之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权刘备都是出于政治目的才结亲的。孙权是看刘备势力渐大,不好控制,才将其妹许配给刘备的,其目的就是想更好地掌控刘备。但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自然知道孙权的目的,既想利用结亲借得荆州安身,又不想受孙权控制,只能虚以委蛇。据《三国志•法正传》记载:“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因此刘备不但不喜爱孙夫人,还要时时像提防曹操、孙权那样提防她。接下来孙权想与刘备一起攻取蜀地,就被刘备以与刘璋同宗为由,给拒绝了。孙权只好放弃进取益州的计划。但不久,刘备借刘璋邀请他入蜀共同抗击曹操为由,率军乘机入蜀,要独吞益州。孙权知道后,直骂刘备大猾头,完全背弃孙刘联盟。为了能掌控刘备,就趁刘备率兵取益州之际,派大船去荆州要接走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和小阿斗刘禅。东吴的阴谋被镇守荆州的诸葛亮识破,就派赵云和张飞,在江上截击东吴大船,硬是从孙夫人怀中将阿斗劫走。后来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派人向刘备讨取荆州,刘备说,等占领了雍凉再说吧。孙权大怒,从此孙刘联盟开始走向破裂,先是孙权派兵夺取了荆州南部三郡,双方最终走向妥协,来了个湘水划界;刘备占领汉中后,趁关羽北伐之机,孙权终于撕毁孙刘联盟,从背后偷袭,不但夺取了荆州,还斩杀了已为俘虏的关羽父子。从此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刘备为重新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亲起大兵东征,与东吴发生了夷陵之战,结果刘备大败。孙夫人自从被接回东吴后,就再也没回西蜀,至于回东吴后情况怎样,史书再没有什么记载了。既然是政治婚姻,双方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刘备无情,孙夫人无义,自然二人也没什么感情了。刘备时时防备孙夫人,畏惧有肘腋之祸;孙夫人身处荆州,也时时为东吴效力,真正成了东吴的间谍。同时呢,一旦与孙夫人有了子女,就更容易被东吴羁绊要挟,刘备深知东吴用意,自然更不想与孙夫人生育子女了。
刘备虽与孙尚香有情,却很少同居。据《三国志•法正传》记载:“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我们知道,孙坚是江东猛虎,其子孙策也十分骁勇,江东基业其实是孙策一力打下的;而孙权呢,也不含糊,曾独自单骑射杀过猛虎。可能孙夫人也遗传了孙氏刚强勇猛的基因,好射喜兵,刁蛮纵横。身边经常带着一百多名执弓带剑,全副武装的女兵,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刘备虽历经战阵,但自己家庭后院,本应和美温存,却因孙夫人喜兵,整天弄得刀枪剑戟林立,进入这样的洞房,即使百战之将的刘备,也倍感心惊。因此,虽说英雄爱美人,已是半百的刘备,能娶到江东吴侯之妹,二八佳人,爱意倍生,但一看到这样的阵势,惊心动魄的刘备,哪里还有尽情享受美人之心?恐怕来时的一腔热情冲动,在此阵势之下,也早抛到爪哇国去了。更何况孙夫人又是东吴孙权之妹呢?一旦别有用心,祸起萧墙,那可是悔之晚矣。因此在法正等人的提醒劝说下,刘备就更不敢经常光顾孙夫人了。既然刘备、孙夫人不经常同居,刘备不久又率兵入西蜀,留下孙夫人独守空房,自然也就很难有孕在身了。
孙尚香与刘备没感情,不愿与刘备同居。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迎娶孙尚香时,刘备已经是半百的人了,而孙小妹刚刚十八岁,二人年龄相差很大;因此孙尚香对这样的婚姻很抵触,十分地不情愿嫁给刘备,也许这时孙小妹早就有了意中人了呢?但她很难违命身为一国之君的哥哥孙权,不得已才嫁给了刘备。但从小就刁蛮无理的孙小妹,叛逆心特重,为了不让刘备沾身,就别出心裁,让手下一百多名侍女盔甲鲜明,刀枪林列。整日骑马射箭,舞刀弄枪,闺房内冷峻威严,杀气腾腾。刘备来了,看到这样的架势,自然心中凛凛,望而却步。南朝裴松之的《云别传》中也说:“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可见当时孙夫人依仗自己是孙权的妹妹刁蛮跋扈,她从吴国带来的官兵也大多不遵守法度。为了能管理好自己的后院,刘备因为赵云做事庄重,就命他管理内事。这也从侧面说明孙夫人对自己嫁给刘备极不情愿,就常常任性而为。后来,孙夫人为了长时间不与刘备同房,就干脆逼着刘备缠着哥哥,在荆州公安城西的孱陵建了一座城。孙夫人带着她的侍女和卫队就住进了这孱陵城,从此杜绝了与刘备同吃同住。据《與地纪胜》载:“孱陵城,又名孙夫人城,在县,相传此乃刘备妻孙夫人孙筑。夫人权之妹,疑备,故别作此城,不与备同住。”正因为孙夫人嫌弃刘备,不与刘备同住,自然也不会为刘备生儿育女了。
刘备和孙尚香可能有生理问题,虽同居却很难怀孕。年纪轻轻的孙夫人,正是生育能力高峰期,刘备与他同住了两三年之久,却久居不孕,有可能两人有一人患有不孕症。从以后刘备到益州另娶吴懿之妹后,吴夫人接连为刘备生下刘永、刘理两个儿子看,刘备应该完全排除有生理问题。那么有生理问题的也就只能是孙夫人了。在古代,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在夫家要想得脸有地位,那就没有比多生育子女更好的了。孙夫人两三年肚皮都不见动静,自然很难过了。而面对半百只有一个傻儿子阿斗的刘备,对孙夫人也有点儿失望了,于是就撇下孙夫人,带兵去了益州。在益州刘备也学了曹操那招,专门娶了一个有过生育史的二婚茬吴懿之妹来作夫人,对孙夫人也就不管不问了。孙夫人孤身一人在荆州,不能生育子嗣,让她痛苦万分,没办法,就只能把阿斗抱过来一心抚养。孙夫人知道刘备对自己已失望,唯一能牵挂住刘备心的,自然是当时刘备的唯一一点孤血阿斗了。当孙权派大船来接她时,嘱咐她一定要带上刘禅;而孙夫人呢,也一心想把刘禅带在身边。孙权是想把刘禅当作控制刘备的法码,而孙夫人则是想借刘禅来让刘备还能想到自己,有机会还能夫妻重逢。但为了蜀汉大局,诸葛亮是绝对不会让孙夫人带走刘禅的,于是这才有了赵云、张飞截江救阿斗。据《汉晋春秋》载:“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回到江东的孙夫人,从此万念俱灰,再无消息。据明朝人严衍的《资治通鉴补》中说,夷陵之战后,孙权又向刘备求和,将孙夫人送归刘备。而孙夫人车驾到滦江时,听到刘备驾崩的消息后,伤心不已,望西痛哭,奋然投江自尽。后人哀悼她的贞烈,就在蛟矶筑祠祭祀她。由于“蛟矶”被误读为“枭姬”,刘备又曾被称枭雄,故此竟把“蛟矶祠”误写作“枭姬祠”了,至今仍存其遗址。
其实孙权之妹的名字究竟叫什么,史料没有记载,《三国志》称作孙夫人,孙尚香只是后来戏剧中的名字。身处三国乱世,作为孙吴宗室之女的孙夫人,注定没有婚姻自由,要做政治婚姻的牺牲品。生性刚强勇猛的孙小妹,胳膊拧不过大腿,为了江东的安宁,为了孙刘联盟,也只能屈从哥哥孙权,嫁给刘备。但心中的怨气无处撒,就只能在闺房布列刀枪剑戟,让刘备望而却步。后来经过磨合,认从了命运的安排,也体会到了刘备的纵横宽大,但为时已晚。刘备这时已统兵西进,永久地离开了她。百无聊赖的孙夫人,只好听凭东吴派船来接,也许她此时还想着只是一时去娘家,过后还要再回来。谁知这一去竟是永别,当看到孙刘两家夷陵大战,孙夫人也许痛悔自己来东吴,不然,孙刘两家大战当可避免。当听到刘备兵败、驾崩白帝城的消息后,万念俱灰的孙夫人,也只能投江自尽,为夫君为孙刘联盟以身相殉。因此明朝末年的崇祯帝,临死前挥剑砍杀了自己的儿女,并痛苦地说:“愿汝等从此再不要托生在帝王家!”痛哉斯言,这正是:
步障明珠事渺茫,夫人归国翠帏凉。江东侍婢迎郎日,犹记刀光满洞房。
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