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丕和曹叡也像曹操一样活到65岁,会怎么样?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想必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司马氏就像是曹魏政权的病毒,随着曹操、曹丕、曹睿的逝去,司马氏就像是解了封的诅咒一般,开始逐渐取魏而代之。很多人都感叹司马懿活得实在是太久了,以致于熬死了曹魏三代帝王。曹操还可以,66岁才去世,但是只活了40岁的曹丕和36岁的曹睿就实在是太不争气了。假如他俩都能够活到65岁,那曹魏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曹丕
活到六十六的假设推演历史上,魏文帝曹丕去世于公元226年,享年40岁,若是能活到65岁,那就是公元251年。而司马懿去世于公元251年,享年73岁,也就是说,如此一来两人将于同一年去世。司马懿其实和曹丕的关系很亲密,曹丕在夺嫡时就很倚仗司马懿,所以说曹丕在世时,司马氏一定会被重用,且很难会反。
曹睿去世于公元239年,享年36岁。假设能活到65岁,就是公元268年去世。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去世于公元255年,次子司马昭去世于公元265年。如此一来,曹睿反过来能把司马懿的两个儿子熬死。
△曹睿
要知道司马懿其实并没有篡位之实,他作为四世元老,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曹魏兵权的新一代掌控者曹爽,却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倒行逆施,昏聩无道,硬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司马懿最终是以匡扶朝廷和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诛除的曹爽。
司马懿没错,却是把曹魏的宗室兵权给夺走了,同时还激发了司马氏年轻一辈的野心。所以说,司马懿和曹操很像,本身并没有篡位的意愿,却是大权在握,形势逼人,不得不做出很有僭越意味的举动。
△司马懿
但是他司马懿无意,他的儿子和孙子可就没有什么顾忌了,从司马师、司马昭再到司马炎逐渐将篡位的基础打牢,最终完成司马炎称帝,以晋代魏。
结语综上,如果曹睿能将司马师、司马昭熬死,无疑就使得司马氏难以有得势的机会。曹魏的政权有极大的可能不会被司马氏取代。
如果曹丕和曹叡也像曹操一样活到65岁,会怎么样?
曹丕活到六十五岁,让我想想……那么就没有诸葛亮、孙权什么事啦!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魏文帝曹丕只活了四十岁,他能活到六十五岁,那就是公元252年。这多出来了二十五年,是诸葛亮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不断北伐的时间。是东吴的孙权不断寻求突破的时间,这一年孙权大败魏军。如果曹丕活着,这些事都不会发生。
如果魏明帝曹睿活到65岁,那就没有司马懿什么事儿。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魏第二位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看看后来发生的事,就会发现司马懿能够成功是因为曹睿去世过早,曹芳年龄太小,没有实权造成的。曹睿只活了35岁,如果再活三十年,司马懿的权力不会膨胀!在两代君王的努力之下,曹睿将统一全国,励精图治,开创曹氏王朝四百年的基业未尝不行啊!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权臣之所以能够左右朝局,是先王早逝,即位的君王没能掌握政局造成的。武王伐纣三年后就去世,周成王年龄小,所以就有三监之乱,幸亏有周公才使得周朝的天下继续延续。开创400年汉代基业的刘邦,因为有汉文帝汉景帝的持续努力,才使得汉武帝能够成为千古一帝。
对比隋朝和唐朝,就会发现隋文帝虽然厉害,但是隋炀帝和后来的人都没有将政局稳定住。最终导致农民起义,被李渊父子钻了空子。而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因为有唐太宗、唐高宗等两代帝王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唐朝继续延续下去。
开创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第一代打江山的人固然辛苦,但是第二、三代君主的励精图治、继续努力则显得尤为重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开创者创立的某些规则在继任者身上能够得到延续,也就是说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如果第二代第三代君主未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那么这个王朝的寿命就会大大的缩短。
这其中第二代第三代君主的寿命因素占很大原因。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君王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为汉武帝的开疆扩土积聚了力量。曹操开创的曹魏政权为什么没有完成了中国的全面统一,并且开创下一个盛世,就是因为曹丕活了40岁,曹睿35岁就死了。两个人的执政时间只有短短的20多年。不说两人都活65岁,哪怕是其中一个人活65岁都能够实现曹魏政权的统一全国的重任,且发展的宏愿。
@正史漫谈 @桐语原创散文随笔 @论史 @悟空问答
如果曹丕和曹叡也像曹操一样活到65岁,会怎么样?
感谢诚邀!
回答这个假设问题,应该先看一下这一时期三国相关的核心人物情况,曹丕和曹叡的寿命都比较短,满腹韬略还没来得及完全施展就去世了。如果他们活到65岁,我们来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关键人物真实生平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假设成立三国对比变化- 曹魏国内
曹丕活到65岁,即去世年份由226变为251。
曹叡活到65岁,去世年份由239变为270。
曹丕活到251年和司马懿同年去世,那么以曹丕的管理水平,肯定轮不到曹爽掌权。那么还会出现249年的高平陵政变么?我们回顾下政变经过。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但经过多年的经营,司马家势力已经非常庞大,家族子弟的地位都很高,曹氏已经没法压制司马家了。曹爽此人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财产,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曹氏对国家实际的控制权被不断削弱。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至此曹魏政权落入司马家之手。
那么这时候如果曹丕活着,会发生政变么?我认为不会。原因有三点。
- 一是曹丕本身文治武功非曹芳、曹爽可比,曹丕在即为时就秉持着对司马懿用防结合的思路,在给司马懿权利的同时,不断培养曹氏和夏侯氏的家族子孙掌管重要职务,用来制衡司马懿。曹丕本身的能力并不在司马懿之下,制衡策略会很好的执行,司马家的崛起将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其不具备政变的实力。
- 二是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非常好,在曹丕还是太子时,司马懿就担任中庶子的职位,辅助曹丕。曹丕看司马懿如同看家臣,司马懿也全心全意的辅佐曹丕,两人经常促膝长谈,既是君臣又是好友。如果曹丕活到65岁和司马懿同年去世,那么他们关系肯定不断加深,从情感角度,司马懿也不会发起政变。
- 三是司马懿发动政变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家族行为,他们发动政变的基础是实力强大,随着曹爽不断削弱曹氏对国家的控制权,司马氏已经实际掌握了国家的控制权,家族的年轻人才会对皇位产生想法,最终司马氏发起政变。如果曹丕还在的话,对司马家族势力会做出很好的限制,那么就不会给年轻人幻想的基础,他们没有机会达到权利顶峰,也就没有了发动政变的心思。
通过分析,我认为曹丕在世,高平陵政变不会发生,曹魏的统治会稳定持续。
- 蜀汉东吴
三国鼎立,曹丕活到了251年,这不但把刘备、诸葛亮、陆逊等给熬死了,甚至都快把252年去世的孙权都要熬死了。所以曹丕在世时魏国肯定是无忧的,连根基尚浅的曹叡都能搞定另外两国的攻势何况曹丕。这让曹叡继位时的形式大好,曹叡面对的是内乱的东吴和瘠若的蜀汉,一面是沉溺酒色、昏庸暴虐的孙皓,一面是乐不思蜀无心执政的刘禅。曹叡还是非常靠谱的,生平组织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即使曹丕健在把这些事情帮他做完了,以他的能力,刘禅、孙皓及没了诸葛亮、陆逊的蜀汉和东吴,还是绰绰有余的。曹叡活到65岁把司马师和司马昭都熬死了,司马家对曹魏基本没啥威胁了,他更能从容应对另外两国。
终上所述,通过对曹魏国内情况和蜀汉、东吴的情况分析,如果曹丕和曹叡都能活到65岁,那么一统天下的大概率是曹魏,司马氏将一直作为曹氏的臣子存在。三国的历史将发生改写,晋朝可能要变成大魏王朝。
欢迎关注 朝文暮史 留言讨论!
如果曹丕和曹叡也像曹操一样活到65岁,会怎么样?
这大概是很多人心中的遗憾了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
三国鼎立中最为强大的国家魏国,接连两任皇帝,都没活过四十岁,不得不说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与之相对比的,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寿高七十,不但熬死了比他小五岁的曹丕,还熬死了比他小二十多岁的曹叡。东吴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里,兵力都是三国里最少的,但却是最为稳定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君主长寿。
假如曹丕或者曹叡,能活到跟曹操一样的年龄,即65岁也就意味着,曹丕可以挺到和孙权同一年死,曹叡可以坚持到公元269年。
凭借曹丕、曹叡的能力,曹魏拿下东吴、蜀汉,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至于司马懿,就算再能挺,再能忍,也掀不起什么波浪了。
历史上的晋朝将不复存在,一个统一的大魏朝则会取而代之。
至于说五胡乱华会不会出现,这个很难下定论,毕竟一个统一的国家所制定的政策与之前会有怎么样的变化,是很难说得清的。
不过,即便是大魏朝依然沿袭之前的国策,也很难像西晋那样乱的,北方游牧民族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机会抢班夺权。
唉,只能怪曹丕、曹叡短命了。
如果曹丕和曹叡也像曹操一样活到65岁,会怎么样?
如果那样的话,司马家族不会篡魏,三国会统一,不会出现五胡乱华南北朝。
如果曹丕和曹叡也像曹操一样活到65岁,会怎么样?
那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