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史书把他写的那么不堪?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如果要评价纣王,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并非全是负面的,应该说纣王的一生应该是毁誉参半的。纣王是一个有天赋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不称职的君王。

纣王图

正牌皇子,文武双全

据《史记》记载,纣王又叫帝辛,是他的父亲帝乙的小儿子。虽说是小儿子,但是纣王乃帝后所生,是嫡子,所以身份高贵。再加上他从小聪慧,长大后更是表现优异,文能高谈阔论,侃侃雄辩,武能倒拽九牛,扶柱扛梁,端的是文武双全的天才。但是天才不一定能当好皇帝,皇帝这个职业更需要的是悟性和胸怀。

残酷无德,奢靡无度

我们先是看到了纣王好的一面,却是想不到纣王在施政上却是残暴不仁的,这一点跟才能有没关系,而是品德上的欠缺。

一方面纣王喜好淫乐,宠信妲己,对她言听计从,同时还大兴土木,徒耗民力民脂,打造酒池肉林,生活极度奢靡,大失民心。

另一方面他宠信佞臣,对忠直的臣子迫害无度,比如炮烙、醢刑、脯刑,都是当时纣王惯用的手段。如此一来,可谓是自断臂膀,使得朝中大臣们心灰意冷,不再用心为朝廷出力,而周围的诸侯则人人愤慨,决定联合反叛。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时与商纣王反差明显的是西周的势力,周文王仁德功绩遍布天下,声名卓著,天下臣民翘首以盼,而之后周武王则率领天下诸侯联盟一举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商纣王在最后的对决中,他的奴隶大军直接就临阵倒戈投降了,人心向背可见是十分重要的。

毁誉参半,辩证论功

纣王虽然没有保住殷商的江山,而且他也的确是施行了诸多恶政。但是也不能说他一无是处。细数生平所为,他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1、用兵东夷,扩张华夏领土

大家知道华夏文明最早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是历代君王经过数千年,一步一步扩展到今天的规模的。而在商朝纣王通过对东夷的战争,将领土扩张到了山东地区和江淮地区,从华夏领土演变进程上来看,是颇有贡献的。

2、政治改革,虽败但意识超前

抛开纣王的残暴不仁先不提,现代的史学家们通过辩证客观地看待纣王的一些行为,从中发现了纣王的革新意识。比如不敬神,是一种反对神权的行为;比如他任用小人奸臣是为了扫除守旧势力,以分化诸侯的势力,我细品这里面有中央集权的意味,只是手法不高明。

结语

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代国君,按照商国的叫法他叫帝辛,纣王不过是周朝的贬低称谓。但无论如何,成王败寇,也许真正的帝辛和目前我们认知的不一样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