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无法继承并提高前苏联已有的工业水平?

前苏联曾经是世界上同期军工水平最高的国家。而继承了前苏联大多数的人口和领土的俄罗斯,拥有大量的高级技工,不小的国内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上条件几乎满足了所有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但现在俄罗斯的出口产品却以自然资源为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什么不能重新发展出优秀的工业?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俄罗斯工业发展的停滞乃至倒退?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当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到底继承了多少关于苏联军工业方面的遗产。很多人只知道前苏联的绝大部分军事武器装备都被俄罗斯所继承,却不知道苏联大部分军工企业却是被乌克兰所继承。

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大部分主要的军工业底蕴,如三局一厂一司

三局,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名鼎鼎的南方设计局、莫洛佐夫设计局、安东诺夫设计局。而一厂一司则是黑海造船厂以及马达西奇公司。

南方设计局,让西方各国闻风丧胆的撒旦洲际弹道导弹就是该局设计和研发的,其重量超过200吨以上,可以携带10枚5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或者1枚20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哪怕到如今,这款导弹依旧是俄罗斯的国之重器。

莫洛佐夫设计局,该局几乎设计了前苏联时期绝大部分类型的坦克,是苏联时代最为核心和倚重的坦克设计、研发、制造中心。

安东诺夫设计局,该局设计和建造了世界著名的安225、安124和安12等前苏联时期主要的大型运输机。尤其是安225运输机,截止至目前数十年过去,全球仍旧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研发出来。

一厂:黑海造船厂,其是当年苏联时期唯一的航母总装厂,俄海军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就是该厂建造的。除了航母之外,黑海造船厂当年还负责建造苏联时期的核动力航母以及各类型的大中型水面舰艇,说是前苏联舰艇的“海上摇篮”也不为过。

而最后的一司,就是著名的马达西奇公司,这家公司在前苏联时期负责设计和建造直升机、战斗机和大型运输机的发动机,被西方各国誉为前苏联空中力量的“心脏”。在当年苏联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这家公司进口的。

可见,前苏联绝大部分主要的军工业底蕴都在乌克兰,俄罗斯继承的只不过是武器装备而已。没有了技术,俄罗斯拿什么提高军工业底蕴?俄罗斯现如今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自从说维修已经停在船厂好几年了,然而却一直没有维修成功,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俄罗斯已经失去了航母维修和建造能力!

在当年苏联解体分那一刻起,伴随着大部分的军工企业划分给了乌克兰,俄罗斯实质上已经失去了前苏联大部分的军工业技术。现在不光航母维修不了,连大型的水面舰艇,俄罗斯这三十年来又建造了几艘?几乎没有!

其这些年建造的只不过都是一些中小型舰艇,连所谓的两栖攻击舰,当初都要低头向法国购买,后来被美国搅黄,被美国和法国狠狠的羞辱了一顿。在现如今的安理会五常中,唯一不能独立建造航母且没有航母使用的国家就是俄罗斯了。

很难想象吧,这个号称仅次于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国家,居然连航母都建造不了,维修都成了问题,而这就是俄罗斯当下的处境。原本当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好的时候,俄罗斯还可以不断地从乌克兰手中购买各种核心设备和技术,还可以偷偷把这些东西学回来。

然而后来乌克兰投向西方的怀抱后,俄乌关系逐渐恶化,尤其是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之后,双方实质上已经不可能再有军事上的合作和交流了。这也使得俄罗斯需要拿回前苏联的那部分军工业技术,已经不再可能。

现如今反倒是被它当年的学生中国反超,可以说也是非常无奈了。由此可见,在俄罗斯与西方和乌克兰的持续交恶下,俄罗斯别说提高前苏联已有的工业水平了,其如今连自身都难保。在人才逐渐流失和被制裁的前提下,其能不能维持原有的技术不流失都是个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为什么俄罗斯无法继承并提高前苏联已有的工业水平?

从苏联到俄罗斯,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的衰落,所谓的“转轨”,俄罗斯一直没有成功,至少比不上东欧的波兰、捷克等国。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和自然资源都是不错的,甚至说资源禀赋非常好,为什么俄罗斯的工业一落千丈呢?现在的罗斯经济几乎依靠石油,国际油价暴跌之后,俄罗斯从大猩猩变成了猴子,其GDP甚至不能跟中国的一个省相比。不要说产业结构失衡了,经济结构已经处于畸形的状态。 第一,资源诅咒。俄罗斯是一个被诅咒的国家,因为资源太丰富了,尤其是能源,如果能够依靠卖石油过上好日子,那就不用搞什么创新之类的了。石油价格的暴涨,让俄罗斯的能源产业独大,也就挤压了发展其他产业的空间和资源。 第二,俄罗斯的工业也不是从苏联解体之后就开始衰落的,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俄罗斯的工业陷入停滞状态,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俄罗斯被甩在了后面。 第三,苏联时期的工业体系和经济地理并不是以市场原则而分布的,苏联解体之后,产业的链条需要重新整合,尤其是重工业分布在乌克兰。苏联工业的超常增长也是有限度的,赶超尚可,创新无力,一旦进入世界市场,俄罗斯的工业难有竞争力。 第四,俄罗斯继承的工业体系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重工业独大,冷战之后的和平红利也侵蚀了俄罗斯军工企业的市场空间,同时,曾经的卫星国倒向西方。而俄罗斯的轻工业落后,俄罗斯转轨过程中也没有发展起来。俄罗斯的产业竞争力是值得怀疑的。 第五,普京的雄心壮志并不在经济发展,而是军事与外交,梅德韦杰夫当总统的时候还提出了现代化的战略,但是普京上台之后,几乎听不到这样的声音了。与普京的抱负相比,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太脆弱了。

为什么俄罗斯无法继承并提高前苏联已有的工业水平?

俄罗斯为啥没办法继承或者提升苏联的军工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很多苏联军工工厂它根本不在俄罗斯,而是在乌克兰,比如说那艘瓦良格号就是咱们从乌克兰买的,这艘船出自乌克兰著名的的黑海造船厂,又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这个尼古拉耶夫船厂有个外号,叫做“红海军航母摇篮”,前前后后搞了1000多艘的各类舰船,比如说基辅级载机巡洋舰、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没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俄罗斯的海军也不过是盆景海军。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不过乌克兰人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在苏联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消灭之后,乌克兰就开始了自废武功和贩卖军火。说个冷知识,乌克兰刚独立的时候,是世界第三核武国家,不过在俄罗斯和美国的威逼利诱下,放弃了核武。

再说乌克兰的贩卖军火这一点,除了上文说的瓦良格号,乌克兰把能卖的军火都卖了,在美国电影《战争之王》里头就有相关的描述,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男主角尤里出生于乌克兰,不过他们家很早就跑路到了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后来尤里开始做军火生意,在苏联解体之后,他回到老家乌克兰,在将军叔叔的配合下,进行乌克兰军火的倒卖。

从上面的描述,咱们可以知道,乌克兰的军火发达,虽然乌克兰人一直在糟蹋自己的军工,但是直到2021年,乌克兰还是有很多很厉害的玩意,甚至咱们一度还被无良的乌克兰人骗过,那就是乌克兰工业的最后明珠——马达西奇。马达西奇这家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发动机生产商,最主要的是生产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动力系统。在2016年的时候,中资企业来自北京的天际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要收购马达西奇56%股份,对方也同意了,为此天际航空还提供了1亿美金贷款给马达西奇。但是马达西奇收购案被美国及其在乌克兰的傀儡政权给制裁了,最终天际航空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没有得到马达西奇的股权和技术。

乌克兰工业的最后明珠——马达西奇

不过现在说这个也没意义了,因为马达西奇已经在战争中被摧毁得差不多了。在2022年5月25日,多枚巡航导弹打了位于扎波罗热市区的乌克兰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公司-马达西奇,现在多个重要生产车间及相关生产设备被摧毁,想要恢复非常困难,而且人才也在急速流失中,可以说,马达西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马达西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可以说,苏联时代的军工辉煌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联手打造的,随着乌克兰不断糟蹋原苏联军工,再加上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战争打烂一系列军工工厂,苏联的技术很多都流失或者被毁了,所以俄罗斯想恢复苏联当时的军工水平都显得比较困难。

往期链接:

乌克兰总统都说不好乌克兰语?拼合怪乌克兰到底多奇葩?

克里米亚为何承载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恩怨?

乌克兰和俄罗斯想打仗?错,想打的只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美国

仇怨难解!愿意在卡廷下跪的俄罗斯,为何最终发起了俄乌战争?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您的点赞和留言是我创作的动力。

为什么俄罗斯无法继承并提高前苏联已有的工业水平?

苏联解体

分裂成十几个国家

原来完整的供应链

被彻底斩断

经济运行带来重重困难

俄罗斯不醒悟

居然对美国言听计从

推行美国指明的休刻疗法

至使经济断崖式的下落

没几年

就到了崩溃的边缘

普京上台后

经济才稍稍恢复

美国见不得俄罗斯走出困境

全方位的围堵打压

煽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与俄罗斯作对

并违背早先承诺

将北约边界推向俄罗斯

逼得俄罗斯加大军事支出

本不富裕的财政资金

更加捉襟见肘

从而拖累俄罗斯发展

方方面面不利因素叠加

故,使俄罗斯振兴道路走的极其艰难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为什么俄罗斯无法继承并提高前苏联已有的工业水平?

苏联的社会主义,强调集体,贬低个人,典型的降智光环。所以在这个苏联和东欧,技术差距和欧美越拉越大。正如现在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再进行一波逃离,所以打败自己的是乌拉洗脑,降智光环全民启动,也无法扭转,无法改善。

为什么俄罗斯无法继承并提高前苏联已有的工业水平?

苏联时期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都有分工,成立了一个经互会,但最强的还是俄罗斯。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后,有不少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投入了欧美国家的怀抱,致使国际分工脱节,失去产业链,俄罗斯的工业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主要是其零部件还不能自己生产,需要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提供,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