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区域已经属于发达地区水平?
谢邀。中国人世界上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中国的确有很多地区已经属于发达地区的水平,无论是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对劳动人口的吸引力、科技教育水平等方面。
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发达地区,以中国2.2%的面积,集中了中国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四分之一的经济产值,占据全国40%的出口额,吸收了中国52%的外资。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也是全球最大城市群之一。作为代表性城市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凡是去过都能感觉得到经济的繁荣与城市的活力,以及巨大的生活压力。而上海等地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早就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珠三角地区珠三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我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商业与科技创新产业更加突出,外向型经济十分明显。比如作为珠三角排头兵的深圳,短短几十年就已经成为世界级大都市,如今更是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第三大经济大城市,汇聚了腾讯、比亚迪、华为、中信、中兴、平安等众多知名企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非常巨大。
京津唐地区地处京畿中心的京津唐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与工业中心之一,凭借北京的影响力与地位,京津唐也成为了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尤其是该地区的科技教育程度非常高,集中了大量的高等院校与科技型企业。
如今中国发展能够与发达国家(地区)一较长短的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内陆地区的省会周围也相对比较发达。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与西方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已在伯仲之间。虽然如此,但是在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有所差距,尤其是高房价的压力。
中国有哪些区域已经属于发达地区水平?
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低、中、高收入的国家是这样来判定的:
低收入:人均国民年收入低于1,045美元
中低收入:人均国民年收入在1,046-4,125美元之间
中高收入:人均国民年收入在4,126-12,735美元之间
高收入:人均国民年收入在12,736美元之间
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和国内生产总值差别不大。例如,2017年,我国GDP是827122亿元,国民总收入是825016亿元,两者差距2000亿元左右。因此人均国民收入一般会用人均GDP替代。
2017年,我国人均GDP是8836美元,处在中高收入国家行业,距离高收入国家门槛还有3900美元的差距,也就是需要在现今收入上增加44%才能达到高收入。普遍预计到2030年,我国可以迈进高收入国家门槛。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之间由于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不同。总体来说是沿海地区比,比内陆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由于经济体制原因,中国台湾、香港、澳门这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更早,目前都已经进入了发达行列。其中香港人均GDP已超过5万美元,在全球来说也属于较高水平了。
以省为单位来看的话,2017年我国大陆地区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5个省市人均GDP达到了12736美元(约为8.6万元人民币)的高收入标准。福建和广东距离这个标准比较近,算是准高收入地区。
不过即使在一个省内部,由于发展不均衡,个地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我们以广东省为例。珠三角地区由于发展起步较早,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全国领先,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东莞等城市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发达地区。但是非珠江三角洲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内陆地市并无二致,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梅州、汕头、汕尾等城市人均GDP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从全国范围内来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这三块面积较大的区域已经步入了发达地区。除了这三个较大的区域外,也有一些小区域步入了发达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城市组成的区域,比如胶东的青岛、威海、烟台这一带区域已经步入了发达地区。(青岛)
中国有哪些区域已经属于发达地区水平?
所谓发达需要有参照对象,如果只是相对于国内一般地区来说,那么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都属于发达地区。因为这几个省份不仅GDP规模分列全国第1、2、3、4、10位,人均GDP也都位列各省前五,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位居全国前六。这样的整体经济实力相比于其他省份,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如果把区域缩小至非区划范围,仅以区域来说,那么除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以外,第二档就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闽东南城市群,这两个城市群都有着多个经济强市为支撑,比如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潍坊,一个新一线加两个二线,外带一个人均GDP比青岛还高的威海;闽东南城市群则有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经济强市,外带一个民富极高的莆田。
再往后就是介于一般与“发达”之间的水平。比如:长江中游城市群、济南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这其中前三个城市群的人均经济实力比后边几个更胜一筹。
中国有哪些区域已经属于发达地区水平?
这个问题还是有点意思啊。
最简单的数字可以发现,港澳台三个地区,肯定是属于发达地区水平。
澳门地区人均收入高达8万美元;香港地区人均收入接近5万美元;台湾地区人均收入大约在2.5万美元左右。所以这三个地区毫无疑问是达到发达地区水平。
在大陆来说,2018年人均收入是28228元人民币,按照目前的美元汇率来计算,大概是4200美元多一点,也已经达到中高收入水平。
因为按照世界银行的定义,低、中、高收入的国家地区是这样来判定的:
低收入:人均年收入低于1,045美元;中低收入:人均年收入在1,046-4,125美元之间;中高收入:人均年收入在4,126-12,735美元之间;高收入:人均年收入在12,736美元之间。
也就是中国大陆是属于刚进入中高收入群体;香港地区属于中高收入中间位置;澳门地区是中高收入高级群“玩家”。
同样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也有极大差别。
基本上,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都算初步靠近发达地区水平。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7元,折合8804美元;北京57229元,折合8541美元;浙江42045元,折合6275美元;天津37022元,折合5525美元;江苏35024元,折合5227美元;广东33003元。折合4925美元;福建30047元,折合4484美元。这几个省份,都勉强算是达到发达地区水平吧。也就是以人均年收入3万为起点。当然,这是2017年度数据。2018年在这个基础上还是有所进步,但达到3万元人均年收入的,估计还是这7个省份。其他的基本上还有一些距离。
全新的2019年,就在年初七的“开工大吉”声中开启又一年的奋斗,比较数字确实没有什么意思,更加美好的生活,是靠每一个人、每一家庭的不断努力获取的。
中国有哪些区域已经属于发达地区水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对东部一些省份来说,目前很多地区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至于目前我国哪些区域已经属于发达地区水平,这个要看大家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因为所谓的发达有相对发达和绝对发达的区分。
我们先来看下相对发达的地区。所谓相对发达的地区,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国内其他地方来说,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就我国国内而言,目前相对发达的地区主要有几个地方。
1、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里面有上海,江苏,浙江等众多发达省份,坐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宁波等众多一二线城市。
目前长三角不论是工业,商业,金融,外贸等各方面都非常发达,整体GDP也比较高,比如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3.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3.9%;另外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1.7%;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60,00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大约24%;
长三角地区以不到全国1%的土地,5%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24%的GDP,可见长三角地区确实是比较发达的。
2、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地区,尤其是民营经济各方面非常发达,这里面拥有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东莞、佛山两个新一线城市,此外还有珠海,中山,惠州等比较有实力的城市。
这些城市也支撑起了广东绝大部分的GDP以及工业产值,目前珠三角地区不论是人均GDP还是人均存款,或者居民消费等各方面都是处于全国前列的位置,所以相对全国其他地区来说,珠三角是比较发达的。
3、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这里面主要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部分省份的城市,这里面分布着很多有实力的城市,比如北京,天津,大连,沈阳,青岛,济南,烟台,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等。
目前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也是比较发达的,虽然跟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有些逊色,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环渤海地区的总体经济是比较发达的,特别是在一些重工业方面以及居民存款方面是处于全国前列的位置。
4、福建浙江沿海一带
除了上面我们提到这三大地区比较发达之外,实际上目前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经济社会也比较发达,尤其是在民富方面更是处于全国前列,目前福建浙江一带的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是比较高的。
除此之外,这一带的民营经济也非常发达,他们善于在全国各地经商,因此所创造的财富也是比较可观,可能他们当地的经济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来说一般般,但是从社会财富来说,他们确实是比较发达的。
我们再来看下绝对发达的地区。所谓绝对发达的地区,主要是跟全球其他国家相比,这里所谓的发达地区按照联合国的有关标准,至少人均GDP要达到2万美元以上,而且人民生活水准较高,另外在人类发展指数,工业化水准等方面都处于全球前列的位置。
参考这个标准,目前我国真正达到全球发达水平的也就那么几个城市。
目前我国人均GDP最高的是深圳,其人均GDP达到2.94万美元,这个水平基本上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同时深圳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科研环境,所以单独就深圳而言,目前深圳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除了深圳之外,类似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珠海,南京,常州,杭州,武汉,宁波,厦门,人均GDP也达到了2万美元以上,而且这些地方的居民生活水平,工业化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也比较高,所以基本上也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不过虽然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以上,但从整体来说,鄂尔多斯并不能算是发达地区,因为这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大部分GDP都是依靠煤矿等矿产资源拉动的,工业体系相对比较薄弱,技术含量也并不是很高,所以总体并不能算是发达水平。
因此,目前我国真正能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城市也就那么10个左右。
中国有哪些区域已经属于发达地区水平?
发达国家的定义
目前全球尚未有发达国家的明确定义,联合国也没有建立出一套完善的系统来认证哪些国家或地区是属于发到国家。不过国际上机构评估某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发达,通常使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科学技术水准等指标。而其中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目前普遍是以2万美元/年为标准,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我国有哪些区域属于发达地区水平呢?
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一般而言长三角城市群共包括了26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台州、南京、镇江、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2.2%,但是GDP总量却达到了我国的20%左右,截止2018年末,人口总量约为1.54亿人。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人均GDP约为:(99万亿*20%)/1.54亿人=12.86万元/年,上述我们说过发达国家对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为2万美元(折合约为14万人民币),依此以来,长三角地区海构不成发达地区水平(当然如果只计算上海以及浙北、苏南区域应该可以达到)。
珠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范围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九个城市。珠三角9市总面积55368.7平方公里,占比广东省国土面积不到1/3,集聚了国内经济第一大省53.35%的人口以及约80%的经济总量。
按照该数据计算,珠三角的人均GDP为:(107671亿元*80%)/(11521万人*53.35%)=86136.8亿元/6146.4535万人=140140.65元/年,这个收入刚刚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环渤海经济圈除上述两个区域外,我国另一个最有名的可能踏入发达国家区域的为环渤海地区,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面积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占全国17.5%;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28%。从这两个数据一看,环渤海经济群的人均GDP更笔不上上述两个区域,所以谈不上发达地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