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气重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改善?
胖子多湿重,根源在脾虚!3招祛湿健脾法,解救无数湿人
下面这些表现你是否熟悉?
1、身体困重,四肢乏力,这是脾虚湿气重的最典型的表现
2、头晕,头部沉重,经常想要睡觉
3、没有胃口,感觉肚子饱胀,总是不想吃饭
4、大便黏,泄泻
5、舌边有齿印,舌苔厚
6、饮食减少,胃脘满闷,甚至会有恶心呕吐的情况
7、口粘不渴,喜热饮
8、早起感到不适,早上起床会有胸闷气短,头晕脑胀
这些症状,如果占了3个以上,你可以已经脾虚了
为何胖子多湿重,根源在脾虚?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脾虚1、思虑过重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人体的一切思维活动均需要由心来掌控。在五行中,火生土,火对应的是心,土对应的是脾。
思虑过重的人,心被消耗太过,自然无力生土,脾气随之虚弱。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文人、现在的很多知识分子都给人“手无缚鸡之力”的脾虚印象,他们的脾虚就是因为用脑过度、心思太重导致的。
2、太过安逸
中国人肌肉力量较弱是与生俱来的,而脾主四肢和肌肉。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每日活动,肌肉过劳和过逸都会影响脾。
过去,中国人靠劳作为生,过劳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气;现代人则普遍缺少运动,又从过劳变成过逸,用进废退,这也会削弱脾气,造成脾虚。
3、放肆饮食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社会中人们“靠天吃饭”,饥饱失常的情况十分普遍。现代人则经历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足”的巨变,饮食过饱或经常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都会伤及脾胃。
3招祛湿健脾法,解救无数湿人1、祛湿健脾,推揉“健脾线”
只要经常推一推三阴交及阴陵泉,湿毒就跑光光。
方法:从三阴交穴开始向阴陵泉穴推(顺推为补), 然后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地推。
推的过程中,找到痛点或者有疙瘩的皮下阻塞,慢慢地揉按开,不必拘泥于穴位,哪里觉得最痛,就多按揉哪里。
把它推到不疼了,这时“脾经管道”就打通了。
脾经一通,多余的水湿就会顺畅地排出去了。脾经是通过膀胱来排湿的,所以坚持推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小便增多,这就是排湿的表现。
三阴交穴是三条阴经的交叉点,可以调动肝、脾、肾这三条经络的气血以通畅脾经。
2、心情愉悦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思”,有“思虑伤脾”的说法,认为人思虑过多,压力过大,也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给自己减压,避免压力过大,工作注重劳逸结合,凡事不强求。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让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
3、食补调理
推荐脾胃不好的人,进补之前吃一段时间加味八珍丸,这个丸子不仅超好吃,而且健脾祛湿非常好,吃过的用户反馈很好,有吃了消化好了,大便好了、睡眠好了、皮肤不黄了、气色更佳了。
大家都知道八珍丸是「千年养生第一丸」,最早出在「外科正宗」八珍糕,自古就是皇宫贵族们养生必备之品,在位60年、寿活89岁、被称作古稀天子的乾隆皇帝吃八珍丸近50年;
慈禧太后也经常吃它调养脾胃、护肤养颜,在《清宫配方集成》里都有八珍粉、八珍丸的记载!到了现代,八珍丸依然备受推崇,在央视的节目中,就出现过多次!
组方:麦芽、山楂、茯苓、芡实、山药、莲子、薏米、白扁豆。
我们这个加味八珍丸,就是根据八珍糕的配方改良而成,以茯苓、莲子肉健脾宁心;白扁豆、薏米健脾利湿;搭配芡实、山药以健脾固肾,又因为现代人多有营养过剩、身体瘀堵的情况,所以特别添加了山楂帮助消食健胃、行气化瘀;
每天上午、下午各吃一粒。
脾虚湿气重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改善?
首先,脾虚也可以通过食补来调理。脾虚患者宜吃山药、莲子、芡实,这三样被称为“健脾三宝”,因而特别推荐一款兼具两宝的“山药薏米芡实粥”。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脾虚患者不宜吃吃辛辣食物、巧克力、生洋葱、柑橘类果汁、雪糕、西兰花、生包心菜、豆类等食物。
其次,建议脾虚者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需准时,遵循“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吃少”的做法。脾虚患者还可以饭后坚持走一走,这能够加速毒素排出,长期坚持下来,对于脾胃消化有明显的效果作用。
调理好脾虚,促进消化与新陈代谢,减肥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我们减肥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听信节食等极端的方法,要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科学方法。如果用了不当方法,造成机体功能紊乱、衰退,从而使肥胖加剧这就得不偿失了。
脾虚湿气重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改善?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脾虚湿气重,中医称之为脾虚夹湿证,主要是脾的功能减弱,无法正常运化,致使水湿内停的一种证候。现就来谈谈脾虚夹湿的主要表现症状,以及调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脾虚夹湿的主要表现症状脾虚有湿,主要是先由脾气虚,然后进一步发展所致,若不及时调治,任其发展,就会发展为脾阳虚以及其它脾虚证候。脾虚夹湿主要表现症状为身重身困,食后腹胀,食少便溏。有时还会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的症状,这主要是脾气虚的原因。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留,脾虚夹湿证的舌象往往以淡胖边有齿印为多见。有时也可见袜子印比较深,下肢浮肿的现象。
脾虚湿重的调理方法脾虚湿重的根本原因是脾的功能减弱,所以,在治法上应以益气健脾为主,燥湿利水为辅,两种治法缺一不可。现在很多人食用红豆,薏米,用以祛湿,但却效果甚微,主要原因就是只知治其标(祛湿),不知治其本(健脾)。那么,有没有既能健脾,又能祛湿的中成药呢?当然有,中成药参苓白术丸(颗粒)就有这个功效。参苓白术丸是由党参(人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汤”加山药,莲子肉,炒白扁豆,砂仁,炒薏米,桔梗而成。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为君药,配以山药,莲子助君药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炒白扁豆,炒薏米助炒白术健脾渗湿,再佐以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桔梗宜肺利气,培土生金。对脾胃气虚,湿盛泄泻的脾虚夹湿证,标本兼治,有显著的疗效。
参苓白术散的最佳服用方法,是用米汤或姜枣汤送服。现大药房都有粉碎机,也可用党参1OOg,炒白术1OOg,茯苓1OOg,炙甘草1OOg,山药1OOg,莲子5Og,炒薏米50g,砂仁5Og,桔梗5Og碾粉,过90目筛,每日三次,每次5g,米汤或姜枣汤送服。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脾虚湿气重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改善?
脾虚湿重,是由于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液,导致体内痰湿过多,充斥肌肤脏腑所致,会出现如下症状:
1、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2、身体困重,四肢乏力,这是脾虚湿重最典型的表现。
3、食欲不振,餐后腹胀,大便稀薄不成形。久而久之营养状态差,还会出现贫血,面色萎黄。
4、舌淡苔白水腻或舌边有齿痕
5、小便清长。
6、头晕,头部沉重,经常想要睡觉。
脾虚湿重时,湿气容易稽留于脏腑经络,日久成寒,形成寒湿,或郁而化热,形成湿热,便出现了寒湿症者和湿热症者。寒湿者一般舌苔比较白厚,四肢无力容易疲倦,有眼袋手脚冰凉等症状。湿热症者一般舌苔黄腻,经常上火长痘,脸上油多,脾气较大,可出现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
那么如何预防和缓解脾虚湿重的情况呢?
1、保持心情舒畅,遇事不要急躁,因为肝气郁滞也会引起脾虚失于运化,形成脾虚湿重证。
2、平时尽量不吃寒凉食物,穿衣防寒、注意保暧,多晒太阳,锻炼身体。
3、寒湿体质应以驱寒来健脾祛湿,饮食上多吃些羊肉、牛肉、韭菜、生姜、花椒等。
4、湿热体质应以清热为主来祛湿,可以吃些鸭肉、冬瓜、薏米、白菜、苦瓜、芹菜等。
5、除了饮食上的习惯,生活上要远离潮湿环境,多运动,少熬夜。
脾虚湿气重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改善?
您好,微医君来为您解答。
脾虚湿气重的人可以从情志、饮食、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调理。
1、情志
中医学认为,脾主思,过度忧思则伤脾,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会损伤脾气,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可导致水湿滞留在体内,所以要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解除思虑过度,防止脾虚湿困。
此外,情绪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调理脾虚,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利于脾胃正常的运化。
2、饮食
饮食要清淡,不能吃的太甜、太咸、太油腻等加重脾胃负担,也要少吃冷饮、海鲜、瓜果等易损脾阳加重脾湿等不利于脾的运化的食物。可适量食用荷叶粥、山药粥、芡实粥、薏米粥、扁豆粥、茯苓粥、小米粥等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品。注意三餐饮食要规律,不可饥饱失常、暴饮暴食损伤脾气。
3、中医治疗
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服用一些有健脾祛湿作用的中成药,如参苓白术散/丸、香砂养胃丸、健脾丸、附子理中丸等。或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中医内科医生面诊进行专业的汤药调理。
也可选择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穴位在家进行按揉、艾灸等,如阴陵泉、丰隆、承山、足三里、中脘等。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更多健康知识等你来 微医 了解】脾虚湿气重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改善?
分享一次脾虚湿重调理经历
毕业后就在南方工作,南方湿气非常重。后来身体出现了一些小毛病。每天早晨起不来,怎么睡也睡不够,白天总是无精打采。那段时间经常加班到深夜,应该是工作太累了,休息几天就会好了,没太在意。
后来总觉得不对劲,头昏,乏力,身体好像被什么东西拖着,明明吃的不多,小肚腩一天天变大,肚子上肉一抓一大把。脸上出油厉害,早上化的妆一到下午就花了,被同事开玩笑外“大油田”。特别是梅雨季节,全身粘粘的,像穿了一件湿衣服在身上,极度不舒服,容易暴躁。
直到去中医院看,才知道这是脾虚湿重。
脾虚湿重症状:
1、大便不成形,溏稀甚至便秘
2、舌苔厚腻,舌体边缘成锯齿状,中医称为裙边舌
3、疲倦无力,无精打采,困乏嗜睡
4、既怕冷又怕热,冬夏都难过
5、口干,口苦,口臭
6、脸上长斑,起痘,满面油光
7、皮肤油腻,其湿疹
8、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9、有发油腻,脱发,白发
10、腰酸缓解疼痛
如果你符合2~3条,说明你已经是脾虚湿重了,而不是没有症状的普通湿气。
也试过生姜泡脚,睡前贴足贴,但是效果轻微,对我不管用,舌苔还是厚腻,身体乏力,时不时爆痘……
回家,我妈看我吃饭都没精神,就带我去看老中医。
老中医说:需要祛湿健脾,调气血。
开了一个配方,每天喝,月经和感冒期间不要喝。主要有芡实,银耳,茯苓,山药,姜黄,枸杞,薏仁,山楂,红枣。
喝了半个月,早上刷牙不会恶心干呕,人也精神了,吃饭都香了。
回南方后,工作一忙起来就没时间倒腾,一个个买太麻烦。就找了有相似配方的泰渭散。看配方比我之前吃的还好!图个方便省时,办公室随时来一袋。一两个月后,公司体检,轻了5斤。我去,是不是秤坏了。102体重稳固了好多年,曾经节食运动一个月,收效甚微。周末跟我妈视频,被我妈夸气色好了,痘印淡了很多。
怪不得很多人说被湿气缠身,又丑又肥。
同时,学会了忌口。
正所谓,病从口入,湿气也是这样,吃的食物就是湿气的主要来源。
以前我根本不注意这些,大家都说阿胶对女性好,美容养颜,补气血。
吃了一段时间,痘痘暴长,看了中医才知道,我属于肝火旺,吃阿胶就是火上浇油。
对于寒性体质,西瓜和香蕉要少吃。它们都属于寒性,吃多了容易肚子疼,加重寒气。
特别是月经期间,吃多了,西瓜会导致痛经,香蕉会减少月经量。
一点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早日摆脱脾虚湿重的困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