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有哪些症状?
总觉得很疲劳,浑身无力,这是典型脾虚!可以吃一个食疗方调理
我和一个朋友因为房子买在同一个小区,所以时不时会碰面。前段时间我在小区遛狗碰到他,发现他脸色有点蜡黄,精神也差,出于职业敏感性,我就问他最近身体是不是不舒服。
他叹了口气说,主要是觉得很容易累,尤其是跨过40岁门槛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提不起劲,浑身无力,花了不少钱买补品吃,非但没啥效果,还感觉身体越来越差。
我就问他,是不是胃口变差了,吃生冷还容易拉肚子,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头发很容易油、头屑多,肚子上和大腿上的泡泡肉老是减不掉。
我说完这些问题,朋友愣住了,过了几秒才说:“嘿,你不愧学中医的哈,一猜就中。”
我笑笑说那是,你以为我白学的吗,而且我天天做健康科普,对这个太熟了。
同学叹了口气,是不是因为我们都老了,再加上肩膀上的担子重,压力大,所以才感觉精力不济?
我摇了摇头说,这只是一方面,其实很多时候感觉到疲惫,是因为脾胃虚弱。因为脾胃负责运化全身能量和气血,脾胃弱了,身体的能量不足,自然就容易累。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只军队,脾胃就是后勤中枢,后勤出了问题,身体自然打不好仗,甚至容易崩溃。中医理论里,就有“脾胃虚弱,百病丛生”的说法。包括你刚才说的压力大,最先伤的也是脾,忧思伤脾嘛。
朋友想了想说,那我花了好几千元买的各种补品,吃了咋也没效果呢?
我就给他解释,身体进补,也是要看条件的,脾胃太虚弱的人,根本消化吸收不了,反而还容易因为虚不受补,增加脾胃负担,越吃越糟糕。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一个从没练过武功的人,突然接受了绝顶高手的几十年功力,很容易承受不住而出事。
听我说完,他就说:“老快给我支个招嘛。身体养好了,我请你吃火锅。”
我笑了笑说:你这顿火锅,我吃定了。你就回家做个食疗方——八珍丸,坚持吃一个月,应该就能调理得差不多了。
朋友一脸怀疑地说,你要拿出真本事,食疗方能顶事么。
我说你可别小看食疗,八珍糕在几百年前是明朝皇帝吃的御方,因为效果太好了,清朝皇帝也用来调理脾胃。乾隆皇帝40多岁开始,就一直吃八珍丸,脾胃特别好,身体也棒,活了89岁,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皇帝日理万机,天天忙成狗,吃了都好,你还担心啥?
朋友听了觉得有道理,但还是觉得不踏实,说现在生活习惯都变了这么多了,以前的方子能不能有效果。
我又说,央视的《百家讲坛》上,专家都讲过八珍丸。
朋友就说,好,我回家就搞,你把材料和做法跟我讲下。我于是把材料和做法都分享给了他,这里也分享给大家。
八珍丸的主要材料有八种:山楂、麦芽、茯苓、薏米、芡实、白扁豆、山药和莲子。
其中,山楂和麦芽可以消食,减轻脾胃负担,还能开脾健胃;茯苓和薏米可以提升脾运化水湿的能力,祛除身上的湿气,让身体清爽舒适;芡实和白扁豆是补脾胃的传统食材,还能防止腹泻;山药和莲子有补中益气的效果,能提升身体元气,让人精力充沛。而且,这些材料都是药食同源的,性子特别温和,不伤脾胃,很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长期吃。
【做法和吃法】取八种材料每样30g(可根据食用天数,取等量即可)打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粳米粉、糯米粉和蜂蜜,加水和好,切成小块蒸熟,每天吃三五块,坚持一个月。
当时我就知道,朋友这顿火锅我能吃上,因为八珍丸调理脾胃虚弱引起的疲倦,真的太有效了,我也在很多人身上验证过。
果然,过了一个多月,朋友就打电话喊我去吃海底捞。说是他现在精神好多了,做事情不像以前那么累,想东西也不会慢半拍,以前经常犯的拉肚子、口腔溃疡,最近也没犯过。
如果你经常觉得很累,又有胃口不好、大便稀溏这些脾胃虚弱的典型问题,真的可以在家里做一点八珍丸来吃,你身体好了,我也吃不到你的火锅。
如果家里不方便做,也可以吃成品↓
脾虚有哪些症状?
脾,与胃同属性,是人体后天之本。其作用是储血、免疫、燥湿。
接下来咱们就从脾的三方面作用看看脾虚的症状。
脾储血-人体内的气泵当人体休息、安静时,脾贮存血液,当人体进入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脾又将储藏的血液排送到人体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应对缺血状况。
脾虚的表现:便血、身体疲乏、皮肤惨白、运动缺氧等、女性白带增多、月经量大等。
脾免疫-人体内的过滤器脾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同时制造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输送到全身各处,增加身体免疫力。
脾虚的表现:免疫力低下、消瘦、营养不良等。
脾燥湿-人体内的干燥剂脾可以运化水湿,把身体代谢之后的水和食物中多余的水分,经气化作用,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虚的表现:大便溏湿、没胃口、下肢水肿、慵懒乏力、湿疹等。
脾和胃,同属人体后天之本,如果出现脾虚症状,需及早诊治+食疗:
健脾常用中药: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可以进行药膳滋补。
健脾的食物有:粳米、籼米、玉米、薏米、豆腐、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葡萄、红枣、桃等。日常生活中多吃这些食物,加速脾胃的调养。
日常生活饮食要注意:脾属土,喜欢温热性质食物,少吃寒凉食物。
黄色入脾,多吃黄色食物有利于补益脾胃。
脾胃同属,少吃油腻食物,不利于消化。
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劳逸结合是养脾的关键。
控制情绪,五情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平和的心态可以颐养五脏。
以上回答属于个人观点,参考《黄帝内经》,欢迎留言评论,分享看法。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论健道,每天听三甲营养主任医师道健康,致力成为您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养生专家。
脾虚有哪些症状?
在中医的理论中,脾脏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帮助身体将摄入的食物和水转化为营养物质,以此来滋补我们身体,维持着身体日常的代谢。所以当脾脏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各个部分的健康。脾虚是脾脏出现问题常见的现象,当它出现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表现呢?大家和棘海生物科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脾虚是什么?中医认为,脾虚指的是由气虚造成的一系列身体器官出现失调的现象。脾脏出现问题时,身体的营养供给就不能及时,就会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的养分吸收,还会导致体内的津液出现异常,导致湿痰之气存在,更加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脾脏出现问题时,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多少有点影响。脾脏出现问题时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身体可能会有这些表现出现。
脾虚的人,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这4种症状1、舌苔厚黄
中医上常喜欢看舌头,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状况,脾胃虚舌头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发厚发黄的现象,正常的情况下舌头是粉红色的,如果发现自己的舌头发黄,可能是脾胃虚引起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加注意,如果自己的舌头,出现发厚发黄的现象,说明你可能是脾虚了。
2、手脚冰冷
手脚冰冷是女性常见的症状,很多女性在冬天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双脚可能一切都是处于冰冷的状态,这是脾虚常见的表现之一,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女性如果老是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注意从调理脾胃开始,有助于改善这样的现象出现。
3、大便不成形
大便不成形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方说吃了一些过期的食品,就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这都是比较常见的大便不成形的现象。但是你如果长期出现大便粘马桶的现象,这也是大便不成形的一个具体表现,可能是说明脾虚引起的湿气重,大便就会老出现粘马桶的现象。所以,如果说经常出现粘马桶的现象,可能是提醒你需要调理脾胃了。
4、口水增多
一般在我们遇到和美味的食物的时候,就会明显有口水增多的现象。但是如果你在睡觉的时候出现口水增多的现象,可能是脾虚造成的。因为当体内的脾气不足的时候,唾液无法正常的被用于食物消化,口中的唾液过多,在睡觉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流出来。
脾虚对身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上面就是脾虚的一些表现,快看看你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这些表现?如果都出现了,就需要注意及时的调理脾胃。调理脾胃,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要吃一些生冷辛辣的食物,在生活中也要调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加上每天的运动,帮助改善脾脏。
脾虚有哪些症状?
脾虚的症状都有哪些?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脾虚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指的是脾胃失调,脾脏的运化受到了影响,现如今社会节奏较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喝酒抽烟,这些都是脾胃失调的原因,再加上不规律饮食脾虚的表现就很容易加重。
生活中如何发现自己出现脾虚的症状呢?一:面色不佳
脾胃功能正常,就会显地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一旦脾虚,就会出现面色看上去较为萎黄,精神萎靡,无力,经常性疲倦的情况
二:身体肥胖
准确地说大部分都是痰湿型肥胖,经常久坐,不运动容易脾虚,自然脾虚人群大都会是较为肥胖的朋友,脾虚造成营养难以有效利用,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大都是局部肥胖占比比较多
三:舌苔有变化
舌苔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正常的舌头应该是润泽的红色,舌苔也较为轻薄,舌苔较为厚黄亦或者是出现了明显齿痕,那么脾脏功能一定是出现一些问题了
四:吃啥也不香
脾主运化,将身体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人体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一旦脾脏功能受损,自然日常饮食就很难引起食欲,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食欲下降
脾虚人群应该怎么办呢?1:不宜食用性寒,有损脾气的食物,如:黄瓜,苦瓜,柿子,茭白,枇杷,西瓜,冬瓜等
2:不宜暴饮暴食,会增加脾脏的负担,胃纳过多也容易产生湿热
3:经常吃一些健脾开胃的食物,比如:五谷杂粮,豆类,鲫鱼汤,山药,黄芪茶等
4:脾虚人群不宜久坐,平时应该经常运动锻炼,运动出汗是一种不错的祛湿健脾的方法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脾虚有哪些症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脾虚是中医学名词术语之一,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灵枢·营卫生会》中有相当一段篇幅指出,气血生成由脾和胃共同协作完成,《素问·瘘论》提到,脾有主司肌肉并充养四肢的重要属性。脾的主要作用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输布水液和统摄血液。因此,一旦脾虚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运化,久而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引起外邪入侵,造成机体一系列不适症状。
脾虚证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其一为食欲减退;其二为进食后或午后发生腹胀;其三为大便溏薄;其四为面色萎黄;其五为肌瘦无力。若是这五个症状中有三项或三项以上符合,即可判定该患者确实属于脾虚证候群。
脾虚并不是一种狭义上的证候,脾虚证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证:其一是脾气虚证,包括脾虚湿蕴证、脾不统血证和中气下陷证。这三种兼证,又要细分来看:它们主要的共同症状是倦怠乏力、大便溏稀、食欲减退,次要症状有:神疲懒言、食后腹胀、劳作时脘腹隐痛、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排便无力、脉弱无力、舌苔薄白等症状。在符合这些症状大半以上的基础上,若是患者同时兼有口黏腻不渴、舌苔白厚腻这样的症状,则可判定为脾虚湿蕴证。若是患者同时兼有便血、呕血、月经量多、牙龈出血等症状,则可判定为脾不统血证。若是患者同时兼有胃脘坠胀不适、进食后或站立劳作后加重该症状、久泻或久痢,只要符合其中的一项兼证,即可判定该患者为中气下陷证。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脾虚的另一大类为脾阳虚证。其主要症状是:患者大便清稀甚完谷不化—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患者“吃什么拉什么”—即该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消化不良问题。其二主证为: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遇寒或饥时痛剧—即该患者“一冻着就肚子痛,饿了肚子也痛”。其次要症状为:肠鸣辘辘;口泛清涎;面色苍白;舌苔白滑、脉象沉缓等。这些症状,只要符合主证、次证各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脾阳虚证。
脾虚还有一大类为脾阴虚证。其主证之一为饥不欲食—也就是说,患者会有饥饿的感觉,但是没有正常的食欲;另一主证为肌瘦肤热—即患者体型偏瘦,且容易发生燥热。其次证为;唇干少饮、脘腹痞胀且夜剧昼静、大便偏干且排出无力、手足烦热、嘈杂不适、舌润苔少、脉细弱偏数。对于这种脾虚证类型的诊断,只要符合上述主证、次证各两项(或两项以上)即可诊断。如果舌脉象符合,也可用“主证一项+次证三项”来进行诊断。
对于脾虚的治疗,一般采用病证结合治疗。“以证为本”,中西兼治,坚持治疗,可有较好疗效。
作者 山东大学 徐明辉 审核 吴一波
脾虚有哪些症状?
脾虚有哪些症状?
脾作为我们的后天之本,是我们人体气血的主要来源,所以又叫气血生化之源,我们人后天的身体状态,营养情况,健康长寿都和脾胃息息相关。
那么如果一个人脾虚了会有哪些症状呢?(1)营养不良,消瘦或者是虚胖有一种人,特别瘦,怎么吃都长不胖,但是并不是苗条地那种瘦,而是营养不良,脸色发黄的那种瘦;还有就是身体虚胖,喝水都能胖,不要觉得胖就是自己吸收好,其实不是,反而是因为脾虚所以导致垃圾脂肪堆积体内代谢不了,所以很难减下来。
(2)身体发沉,精神抑郁“脾主肌肉”,脾气充足的话,我们的肌肉就会很丰满健壮,如果脾虚那么身体就是软绵绵,无力,没有弹性。脾气虚证的朋友,平时面部肌肉呆板,全身肌肉酸懒乏力,肢体沉重整天犯困。
(3)大便不成形如果脾虚那么湿气症状就比较明显,那么体内有湿气的话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看大便。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4)睡觉流口水脾开窍于唇,脾虚的人嘴唇不仅颜色不好,睡觉会自觉张嘴,所以口水就外溢,因此脾虚的人多睡觉i爱流口水。
感谢您的关注,为您推送实用的养生小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