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吊的技术含量很高吗?
印度人真惨,为了防止买我国龙门吊被国民嘲笑,特意建造了自己的龙门吊,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无数人大跌眼镜,印度人也用自己的血泪教训证明了我们国家的龙门吊技术确实厉害。
提起龙门吊,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港口码头上装卸货物的设备,事实上龙门吊的主要使用场所也确实在港口。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国家的龙门吊技术有多么厉害: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绝对的霸主地位。
按照常理,西方国家的工业实力要远比我们国家发达,建造龙门吊应该不是一件难事,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垄断全球的龙门吊市场呢?其实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值得我们推广应用在其他工业领域。
今天我就带着大家聊一聊龙门吊这个话题,看看我们国家在龙门吊技术上的辉煌成就。
什么叫龙门吊?它的作用是什么?龙门吊也叫“门式起重机”,是一种外形类似于大门的起重机械,龙门吊主要应用在货物码头,需要装卸货物的工作场地上。
龙门吊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
龙门吊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在造船及空母方面,我们知道造船需要在船坞进行,而船造完之后需要下水,龙门吊完成的就是这样的工作,等建设完成后,船就可以直接入水。
当然龙门吊最厉害的还是在造航母方面,他是航母建造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之一,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就是用中国的大型龙门吊辅助完成的。甚至一些高端的龙门吊已经被列为大国重器禁止出口,可见其战略价值。
世界上最大的龙门吊由我们国家振华重工自主研发建造而成,起吊能力高达2.2万吨,相当于440辆高速列车的重量,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龙门吊价值这么高,为何西方国家不自己生产呢?前文说过,龙门吊是造船和航母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而航母的价值大家有目共睹,可以说拥有航母的国家才能称得上是海军强国。
既然龙门吊的战略价值如此重要,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不自己建造呢?难道不怕被我们国家卡脖子吗?其实,事实没这么简单。
1、市场因素制约
我们知道西方的工业化远比我们国家要早得多,所以在我们国家工业化开启,大力发展造船产业的时候,西方的造船业早已经是夕阳行业。
既然是夕阳行业,那说明这个行业不赚钱,没有发展前景,自然没有企业家愿意投钱发展龙门吊等相关的产业。
而我们由于国内的市场一片空白,以及国内庞大的需求量,在国外是夕阳行业的造船及相关产业在国内反而发展得如火如荼。
而龙门吊市场自然水涨船高,国内的相关企业借势发展壮大并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投入产出比差
龙门吊的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如果西方国家想发展的话完全可以扶持这个行业,但西方是市场经济主导,只有高利润的行业也才会有企业愿意投身其中。
而龙门吊由于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太大,而市场需求又太小,一个大型船厂也不过只有10架龙门吊而已,每年全球的市场订单不过几十架而已,市场太小导致回本遥遥无期。
比如2020年,全球最大的龙门吊制造商振华重工全年营业收入226亿元,但利润仅仅只有4.22亿元,利润率还不到2%,如此低的利润率又怎么可能有企业家愿意做这个行业呢?
3、龙门吊的建造需要完备的产业链
龙门吊虽然不是高科技的产品,但和光刻机、芯片制造的技术含量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也不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轻易建造自己的龙门吊。
我们国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有着完备的产业链和工业实力,这样才能建造出物美价廉的龙门吊。
而西方国家由于产业空心化,只注重高利润的金融、电子等行业,缺少完备的工业链条,想造出龙门吊只能靠进口零部件,这样即使造出龙门吊价格也要远比我们的产品高大多,在国际市场上自然毫无竞争力。
4、龙门吊使用寿命太长
我国的起重机结构的寿命划定在15年到50年之间,一般为30年,而一座船厂一般只需要2-3个龙门吊,即使是特大型船厂也不过是10架龙门吊。
如果西方国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研发制造出龙门吊,但由于龙门吊的使用寿命太长,短期内根本不需要更换,而国外市场又面临着我们国家的竞争,所以产品毫无竞争力科研。
辛辛苦苦地建造出龙门吊,结果却没有用武之地,还有哪个国家会傻到投入金钱建造呢?买一台用上几十年不香吗?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不是不想研发龙门吊,而是由于市场等因素制约,建造根本没有买的划算,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国家愿意自己建造,从而导致我们国家的龙门吊技术垄断全球。
西方国家不建造可以理解,那么印度呢?前文我们分析了西方国家不建造龙门吊的原因,比如市场太小等,但是这些原因对印度来说都不存在,作为一个拥有10亿以上人口的国家,印度一直把我们国家作为对手,并妄图超越我们。
我国垄断了龙门吊技术,印度人自然不甘心从我们国家进口,所以他们也建造了自己的龙门吊,结果没想到打脸来得太快。
印度自主建造的龙门吊在工作时发生意外,一阵大风吹过竟然垮了,垮了不说竟然还正好砸到了印度正在建造的军用船舰上,简直让全世界人捧腹大笑。
然而最搞笑的还在后面,印度人觉得自己建造的不靠谱,那我进口发达国家的总行了吧,于是从英国花费了2.6亿美元天价买了一架龙门吊。
但买回来才发现这是一件二手设备,而且还是我们国家建造的,但印度人为了面子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让人感叹不已。
所以,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印度想追赶我们还是下辈子吧,因为这辈子根本没戏。
我们国家的龙门吊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虽然我们国家的龙门吊已经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份额,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总体还是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假如西方国家真的不顾一切研发制造龙门吊,很可能并不会输给我们,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危机意识。
但同时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们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也不是吃素了,也有着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我们在建造装配过程中的经验,各种加工装配工艺、如何减少使用故障率,提高操作的精确度等等,这戏才是我们最宝贵的经验积累,也是我们保持龙门吊安全运行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我们的国产车竞争不过外资车呢?一方面确实有技术方面的差距,但更多的还是经验积累不够,而汽车又和安全挂钩,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所以民众自然对老品牌信赖有加,毕竟新品牌没有时间的验证,谁知道会不会有安全隐患呢?
写在最后龙门吊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国人的心血和汗水,值得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希望以后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能够走向世界,在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货,不只是低端产品,更多的是中高端产品,大家觉得这一天还会远吗?
龙门吊的技术含量很高吗?
目前咱们国家几乎垄断了全球90%的龙门吊市场,有个很经典的笑话描述了龙门吊的市场状况:印度在建设自家的航母时由于对中国不信任,所以没有从中国购买,反而花2000万美元购买了英国的二手龙门吊,但印度工程师在某次维护时发现这个帮助英国建造航母的二手货竟然也是made in China,他们马上气不过又跑到日本去购买,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台不是中国造的龙门吊,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在使用时不但龙门吊自身垮塌了,还砸坏了旁边的船坞和停泊的护卫舰,损失惨重。
龙门吊看起来是个傻大笨粗的大型机械,但它在航母制造、游轮建造、港口建造和海上钻井平台建设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如果连龙门吊都没有,那么它是不可能建造出航母等大型船舶的。
中国的舰船近些年的建设速度像下饺子,这离不开龙门吊的功劳;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是购买的中国振华重工的龙门吊;
美国奥巴马政府曾在演讲中大力宣传重振美国制造业,但其演讲所在港口的背后却是“振华重工”字样的龙门吊,这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最好证明。
毫不客气的说,美国最先进的隐身驱逐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号”在建造过程中也是购买了中国的龙门吊。
印度的国产航母磕磕碰碰,周期缓慢,很大程度上也和缺乏足够提升力的龙门吊相关。
除了市场份额高之外,中国也垄断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龙门吊技术。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龙门吊-宏海号,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并且咱们拥有独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宏海号高148米,大约为50层楼高,可以吊起22000吨的东西。
在技术方面,龙门吊本身的结构稳定性、焊接工艺、控制精度等都是代表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龙门吊最核心的技术是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因为控制系统是大型机械的大脑,1个厘米左右的控制误差都可能造成船体的损坏。
除了控制系统外,大型机械的焊接工艺、结构设计、液压系统也都是核心技术,当然了,如果你非要说光刻机、芯片这些才算高科技的话,龙门吊确实也算不上了。
西方国家为什么不生产龙门吊?很多人说欧美人不生产龙门吊,不是说自己设计不了,而是因为这个产品的利润低,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第一,美国等西方国家确实可以设计出比咱们还性能优异的龙门吊,因为咱们的技术也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得到的,所以,如果他们自己要生产的话,也绝对可以生产的出来,只是效率有些低罢了。
第二,欧美国家不生产龙门吊并不是因为不想造,而是因为竞争不过咱们的产品。
因为咱们国家有世界上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港口,有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制造厂,以及数量众多的海上钻井平台,这些工程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性能各异的龙门吊,给了国内企业巨大的订单,而国内企业再拿到订单后继续提高技术、抢占市场,久而久之就蚕食了老牌企业的市场。
第三,欧美国家不生产龙门吊并不是因为它的利润低,相反,龙门吊上所用到的钢材、控制器早就实现了国产化,去掉成本后的毛利润相当可观。
但是,除了特定场合外,欧美国家对龙门吊的需求并没有中国那么大,咱们国家生产一个龙门吊可以在多个港口或海上平台使用,但对于英国等国家来说,花费巨大的力气生产一个巨无霸龙门吊,却只能使用一两次,这多少有些不合算。
所以,在全球市场下选择购买或者租赁就合算多了。
文章最后说一句,很多人把龙门吊技术也列为卡美国脖子的技术,这多少有些片面了,同高铁一样,中国目前在港口机械、高速铁路、盾构机等方面确实领先世界,但这种领先靠的更多的是市场的力量,在技术封锁下,欧美国家花费一定的经济代价同样也能制造,所以,要真的实现对欧美国家的技术卡脖子目前还任重道远。
我是科学驿站,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是一名热爱科学、热爱分享的科普答主,同时也是科学领域优质创作者、今日头条青云获奖者,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你,欢迎点赞和关注哦。
龙门吊的技术含量很高吗?
不用质疑,重载龙门吊,也就是1000T起吊级别的龙门起重机是有技术含量的。越重难度越大。
咱们就从技术上说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技术?详细的要慢慢聊。
龙门吊属于桥架型起重机的一种(或者叫桥门式起重机)。
在重型起重机械的分类上面,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都属于桥架型起重机。
我们先不聊中国的起重机技术怎么样,我们先来聊聊其中的原理,以及起重机的主要零部件。
桥门式起重机都是由哪些部件构成的?这里拿一个1600T的龙门吊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结构包括,主梁,钢腿,柔腿,上小车,小车,以及行走机构。
看着这个结构是不是感觉,这玩意就是钢架焊接起来后,直接竖起来,然后主梁上面放一个电动机,套一个钢绳,下面放一个电葫芦就可以干了?
你是不是也跟我上面说的一样,这么看不起这个有一个技术含量重型起重产品。
好了,下面开始来说这玩意的技术原理。
桥式起重机技术原理:1、这是一个四轴以上的非标机械机构。说它是四轴,如果单独的上小车,那可以算作是一个四轴机构。
什么叫四轴?
两边的两个支架(专业名词是两条腿),就是两个轴,在电气控制上面,叫大车行走轨道。主梁上面可以滑动的是小车,也是一个轴。上下的提升,下降是一个轴。总计四个轴。(其他的附带的轴,咱们回头慢慢聊)
龙门吊的作用是干什么的?是要将一个重达数百吨,1000T的零部件安装到另一个零部件上面。
即使你在厂房里面使用的悬吊,要悬吊东西,也需要有一个基本的精度,怎么说也不能相差一个1-2米吧,最多相差个10cm或许还能承受。
那么:把一个物体吊起来放到一个指定的地方精度上面满足一定的误差,例如10cm,或者是1cm(这里说句是做一个比喻啊)。可以很明确的造船行业,很明显要求精度比较达到一定的领域,然后在辅助夹具的作用下外力对齐,然后焊接。
这种四轴典型的坐标式运动,其实并不难,使用PLC控制完全可以。但问题就出在,这玩意太重了。
龙门吊的电气构成确实是由:PLC控制器,变频器,电动机,编码器构成的。PLC产品可以用西门子的S7-300,国内有汇川技术,英威腾都可以做。变频器主要使用大功率变频器基本上都在200KW以上,有460KW,还有更大的变频器。变频器领域目前安川,西门子,ABB,汇川(国内)都在做这个领域。
好了,说这些就是说,电气领域国内目前也可以做了。
至于为什么电气领域,一直以来各种评论都说,主要技术都是国外的产品。
原因其实很简单,PLC是美国数字设备公司70年代发明的逻辑控制器,你觉得中国企业能有多大实力,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干过人家?
变频控制,也就是变频器,它是工控自动化领域的重要一环。各家都在做,国内的起步时间是从90年代开始的。
所以,了解一些产业的发展史,咱们才好喷:“啊你看!为什么我们的核心零部件都是外国的!”
那是因为:这玩意好像是对方发明的产品。
好的上面电气和硬件结构说完了。咱们要说重点了。
为什么重型龙门吊是有技术含量的?(看清楚,我没说只有中国能造)
当前重型龙门吊在电气领域是有成型方案的,西门子,ABB,安川,汇川都有成熟的电气应用方案。
几个核心的技术:
大车同步性问题,作为自重高达数百吨,负重上千吨甚至万吨的龙门吊。我们暂且将机械硬度放到一边。
两条腿下面的轮子,行走的距离是多少需要非常的精确。不然很容易一边走,一边没有走,直接就失去平衡倒塌了。这就是同步性问题,PLC控制变频器驱动电机转动多少距离。编码器会记录大车的轮子上面的电机转动的角度,反馈给PLC(控制器)。
在顶上面,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出来了!
吊起来后,在有风的状态下,会有晃动的。一个几百吨的物体晃动你是不是感觉到很头疼?
这就需要上面的小车上的电机,在PLC算法的控制下,可以通过运动控制的方式抵消一部分晃动。
按照当下的情况,可以抵消95%的晃动。
这就是实打实的技术,不要不服气啊。毕竟起重行业电气方案,还真不是随便一个厂商都有的。
详细的电气技术,咱们就不深入聊了。这里说的是起重行业的自动化技术是一定壁垒的。
至于电机,减速器,超大型电机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做。大型减速机外资厂商比较著名的是邦飞利。
咱们接下来聊聊机械结构,傻大黑粗的主梁,钢构,以及下面的轨道和轮子。
主梁是厚板焊接,但是上面是有槽的,没有槽小车没法走啊。
对于这种超大型的钢构,尤其是涉及到材料工艺,以及焊接加工工艺,并不简单。
材料上面:A1~A6级起重机,当板厚大于20mm时,钢材牌号应不低于Q235-B;对A7~A8级起重机,钢材牌号应不低于Q235-C。
超大型钢构的焊接,需要架设起来超大型变位机进行焊接。
(展示一个大型变位机的结构)
同时针对轮毂还需要专门工艺制作。(就类似于大家看到的那种打铁的视频)
在这些硬件设备,都准备全了之后,你以为就可以了吗?
大型龙门吊的安装工作,运维工作也是一个有规范,有技术的“技术活”。
所以最后来说说为什么中国会做这个产品,并且是全世界的龙头?
就好像比亚迪的王传福回复说的:“芯片再难造,也不是神造的”。同样的龙门吊有难度,但并不是其他国家真的造不了。(有一部分肯定是实力不够的)
那么对于本身造船产业在21世纪后,欧美就不再作为主要玩家。他们并没有客户去需要这个大家伙。但是中国不同,中国振华重工有大把的国内船厂需要这个东西。
所以国内龙门吊有一个成熟的产业链,从轮子到主梁,有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有生产的零部件。所以中国企业会成为龙头,就在这里。
(1)国内仍然是主要需求市场,海外市场并不是大头。
(2)大型设备的实制性成本太高。对于中国而言,千吨级以上的龙门吊属于定制产品,但并不是完全没有的产品。所以从千吨级向万吨级上升,是有供应链积累,和从现有的所有机械设计方案,电气设计方案可以推导的。
但是印度,巴西这种完全没有千吨级制造经验的国家来说,完全的打通一个产业链,制造一个龙门吊可能要花个两三年。
以中国造航母的速度,两三年估计两三艘船都下海了。
总结一句话:是否掌握技术方案,和有没有这款产品是两码事。补充一下,重型龙门吊的技术壁垒,其实真的不小,至少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造的,不然也不能卖那么贵。
龙门吊的技术含量很高吗?
龙门吊技术含量很高吗?
龙门吊是被媒体吹得神乎其神,技术含量一般。
龙门吊
龙门吊也就是龙门起重机,主结构为钢架结构。其中主梁、刚性腿、柔性腿是龙门吊承载重量的主要构件。其次有主副起升机构、柔性腿和刚性腿侧有大行走机构、驾驶室及照明平台、小车轨道及车档、行走纠偏装置、电缆卷筒装置等组成龙门吊基本结构。
龙门吊主体是钢架,主要技术钢材冶炼技术和焊接技术,这是龙门吊的根基。其次,龙门吊根基打好了就是控制技术,是龙门吊能运转的关键。
控制系统
其实要求不高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都能实现,但对司机的劳动强度是很大,而且对司机的操作技能水平要求高,可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整天成百上千次的装卸操作,切换十分频繁,在大电流下对继电器—接触器控制中的各元器件损害大,后期的维修量也是很大的。但采用微机控制装置,解决了传统控制的不足,也降低了司机工作强度及后期维护量,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提高效率。运用PLC控制技术、位置传感器、变频器技术等,一般小型的PLC即可完成。个人觉得在运动控制方面,西门子PLC是很不错的。
龙门吊技术算不上高大上的技术。在电控方面的实现,可编程控制器以国外的为主,它们的产品是经过久经考验的,值得用户信赖。传感器很多也是进口产品,执行器(变频器)也是进口较多,多般就是欧美日这些工业强国的产品。所以说,龙门吊技术除了主体框架之外,其它方面的是国外技术整合而已。
国内龙门吊能够走向全世界,得益于国内发展环境,才把被工业强国视作夕阳产业的技术拾起来了。像工业强国如美日德不是不会,而是不值得去做,对他们来说就是不赚钱的生意。
像龙门吊这样傻大粗的机械,也只有大国玩。但是工业强国他们早就玩的差不多了,他们需求低。中国步入21世纪才大兴基建,国内需求量大,自己不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无法完成国内大基建项目。修路造桥、造船等等,其中涉及到的大型的设备装卸都得用龙门吊,依靠买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耗时费钱。中国龙门吊占据全世界绝大部分市场不足为奇,这是别人吃剩下的蛋糕,别人不想去争罢了。
我国在工业领域,技术最薄弱的环节是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实现自动化最基本的环节。作为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环节还是被工业强国所把控,所以国内每年在进口传感器所花的代价不比进口芯片低。
龙门吊的技术含量很高吗?
提到“大国重器”不少人就会想到咱们的龙门吊,但也有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这些都是欧美发达国家淘汰的技术,之所以不生成是因为利润太低了。毕竟英国早在百年前为了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就已经能够生产出五百吨级的龙门吊了。
那么,今天的龙门吊到底是怎样的技术含量,这一“国之重器”到底是不是低利润产品呢?
垄断世界的中国龙门吊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生产的龙门吊几乎垄断了全球90%的市场,目前不论是港口还是在建的大型舰船,都能看到中国龙门吊的身影。
之前美国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个极其令美国人尴尬的场景:美国奥巴马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的制造业,一次总统奥巴马来到一家美国港口演讲,当他大力鼓吹美国制造业正在重振、回流时,大家却发现其身后的大型龙门吊上写着“振华重工”的字样。
同样,在基础建设还极不完善的印度,也急需大量龙门吊。但是,“骄傲的”印度人出于对中国龙门吊的不信任转向英国,从那里花费两千万美元的巨资购买了其二手龙门吊,结果后来发现即便是买到的这个二手龙门吊也是中国制造的。
更可悲的是,他们历尽千险万苦最终从日本买来的日本制造龙门吊,最终却在使用时发生垮塌,还砸坏了正在旁边修建的护卫舰。
“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的码头,都有振华的集装箱机!”仅仅是中国振华集团在国际市场上就占有全球八成的港机市场,销售额超过两百亿,产品销往99个国家及地区,连续19年在全球市场占据第一的份额。
这样的垄断地位,使得曾经的江湖霸主三菱、三井都被逐渐被迫放弃龙门吊市场。中国近几年来各种海军舰船下水速度之快被国人形象的称为“下饺子”,这其中当然也有中国领先的龙门吊的功劳。
实际上,不少国家的军舰制造都离不开中国龙门吊,如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建造维护时就是使用的中国振华重工的龙门吊。
中国龙门吊技术只是简单地复制吗有人可能觉得,国外几十年前就能够建造了,中国只不过是简单地复制模仿罢了。事实上,龙门吊的原理的确很简单,单从技术角度,龙门吊难度不大,原理大家甚至都耳熟能详。
事实上,龙门吊就是桥架型起重机的一种,主要结构包括主梁,钢腿,柔腿,上小车,小车以及行走机构。看起来很简单:钢架焊接后竖起来,主梁上有一个控制电动机,钢绳下面加一个挂钩就成了。
龙门吊其实就是一个四轴非标机械机构,作用是要将一个重达数百、数千吨的零部件安装到另一个零部件上面。在某些行业对于放置的精度有一定的要求,如在造船行业,要求放置精度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然后在辅助夹具的作用下对齐,然后进行焊接。
龙门吊的电气构成是由:PLC控制器,变频器,电动机,编码器构成的。使用起来时,PLC控制变频驱动电机转动,编码器记录电机转动的角度,反馈给PLC控制器。
事实上,除了PLC控制器,其他中国做的都相当优秀,而PLC控制器的落后原因也很简单,PLC是美国数字设备公司70年代发明的逻辑控制器,中国起步发展的太晚。
同时,中国的龙门吊也在不断的完善,据振华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每年拿出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技术,员工只看能力不看出身,中专生有技术也能成为工程师,拿巨额的奖金。
近几年中国龙门吊尝试将GPS技术运用到龙门吊上,把以前只能靠人眼目测的操作提高到了误差不超过15毫米的水平。同时将产品打入了龙门吊的发源地——德国汉堡港,德国作为工业机械之乡,中国的龙门吊在德国港口实现无人操作全程自动走位、纠偏到最后落地误差仅15毫米!彻底征服了在场的德国人。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龙门吊——宏海号,也是中国自主研制,并且拥有独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宏海号高148米,大约为50层楼高,可以吊起22000吨的东西。
欧美国家为何不生产龙门吊既然龙门吊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其利润也不算太低,那么,为什么欧美国家大多都放弃了这一市场呢?事实上,不仅仅是龙门吊,像盾构机、高铁这些产品,一旦中国掌握了其技术原理,必将慢慢的占领国际市场。
首先,欧美国家当然能够生产设计出甚至比我们的性能还优秀的龙门吊。毕竟中国的龙门吊技术就是取自欧美,因此这些国家完全有能力生产制作龙门吊,只不过是成本更高一些,效率更低一些罢了。
其次,欧美国家也不是真的想放弃这一巨大的蛋糕,实在是他们生产的的产品竞争不过中国制造。中国目前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港口,世界十大港口有八个在中国,中国每年的船舶制造数量世界第一,中国还有数量众多的海上钻井平台。
中国现代化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巨大需求为中国国内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市场强大,就能够有广阔的生存空间,用回流资金进行发展扩张并且有能力继续提高技术、抢占市场,久而久之就蚕食了老牌企业的市场。
造船产业在21世纪后,欧美就不再作为主要玩家,其本国对龙门吊没有太多需求。而印度,巴西完全没有千吨级制造经验,完全的打通一个产业链,基本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最后,由于中国龙门吊超大规模的生产,从原材料、生产设备、人工成本、生产工艺技术、熟练工人、生产周期、成品价格等方面,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而中国在实现其所用钢材、控制器了国产化后,完全可以拿到丰厚的利润。
以上原因使得欧美等国与其花巨大力气生产一个使用次数不多的龙门吊,不如直接去买划算。反观日韩,由于其船舶制造业也比较发达,龙门吊基本上都是本国制造,很少从中国进口。
总结在目前制造业越来越高端的情况下,大型龙门吊还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当然,不少人谈到卡美国脖子的技术就会谈到中国龙门吊,这就有些片面了。
虽然中国的龙门吊市场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但其更多的是依靠国内市场的力量,真到了技术封锁的地步,欧美国家还是能够制造。毕竟是否掌握技术方案跟其有没有这款产品是两码事。
龙门吊的技术含量很高吗?
当年印度为了自己的面子,坚决不使用中国造的龙门吊,直接从日本购买了一台。结果日本造的龙门吊被一阵大风无情的吹倒,致使印度损失数亿美金。
2018年,印度准备建造一艘P-17A隐身护卫舰,可当时印度国内没有能拿出手的龙门吊,为此印度把目光方向国际。
当时英国有一台闲着的龙门吊,名叫“歌利亚”,是当年英国为了建造伊丽莎白级航母,特意从中国定制的。印度琢磨着这款龙门吊都能造航母,造几艘护卫舰那不更简单么,便和英国协商购买“歌利亚”龙门吊。
要说做生意还得说英国人,当年从中国买的时候花了1.3亿美金,现在“冤大头”上门了,直接跟印度要价2.6亿美金。当然,钱对印度来说是小事一桩,毕竟这几年被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正当双方即将达成合作意向的时候,印度意外的发现,“歌利亚”龙门吊是中国制造的,这下印度方面可就不乐意了,印度怎么能用中国制造的东西呢,这不是钱不钱的事了,而是面子的问题。
在强烈的自尊心下,印度放弃了“歌利亚”龙门吊,转头就从日本购买了一台250吨级的龙门吊,虽然小了一点,但也够用了。
然而这打脸的速度来的是在太快,也就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建造P-17A护卫舰的造船厂突然迎来一阵狂风,这台日本造的龙门吊,在狂风之下被无情的吹到了。最重要的是,倒塌的龙门吊砸穿了下面的干坞厂,直接拍在了印度的新型护卫舰上。这一砸,直接让印度损失了数亿美金。
现在回想一下,当初印度要不是这么死要面子,何至于损失这么多,还被国际社会当成笑话。要知道,中国制造的龙门吊可谓享誉全球,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中占据了90%,从来没听说过中国的龙门吊出现大的事故。
那么,龙门吊的技术很高么?一些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为何不自己生产龙门吊呢?
龙门吊是什么?有什么用?龙门吊,也叫作门式起重机,它的外形结构像一个“门”,在承载主梁下安装了两条支脚,支脚上有滑轮可以在轨道上来回行走。作用有点类似于一名身强体壮的“大力士”,能够轻松举起千吨级的重物,并精准放到指定位置。
别看就这么简单的结构,它的用处却很大。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尤其是港口货物的装载和大型船只的建造。
就拿建造一艘大型船只来说,现在建造船只的普遍采用搭积木式的方式,就是说在陆地上把船只的各个部位建造完毕,然后运送到船坞中进行组装。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龙门吊把船只各部位,吊送到指定位置组装成一艘完整的舰船。
以航母的舰岛为例,一个舰岛重达五六百吨,如果没有龙门吊,这么重的舰岛如何搬到航母上都是个问题。
龙门吊的技术含量很高么?要说建造龙门吊的技术含量,不能说特别的高端,但它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低。
首先,对于一些小国家而言,建造龙门吊的技术确实很高。一台合格的龙门吊,从研发,到设计、再到建造完成,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来支撑,一些小国家的工业体系不完整,可能连龙门吊的框架都无法做出来。
其次,龙门吊的核心技术,是变频PLC控制系统,这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简单来说,这种系统可以精确的操控起重机的动作。
要知道龙门吊搬运的货物,基本在几百吨或者几千吨不等,将这些货物搬运到货船上,落点稍有偏差就会对货物或船体造成损坏,所以精准控制格外重要。目前我国的PLC控制系统发展迅速,但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的行列。
所以说,龙门吊的技术含量并不是特别的高端。一些西方老牌工业强国,完全有能力建造出龙门吊。
为什么西方国家不自己建造龙门吊呢?很多人都被一种“假象”误导了,认为中国的龙门吊在全球独占鳌头,西方发达国家都造不出龙门吊,只能从中国购买或者租用。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只是不想建造龙门吊而已,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能力去建造龙门吊。
在我看来,西方发达国家不自己建造龙门吊,是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在这里给大家列举几个数据。
第一,2021年,我国造船总吨位是3970万吨,连续5年排名世界第一,根据预测,我国2022年的造船完工量将超过4000万吨。
第二,2020年我国全国港口货物吞吐总量为145.5亿吨,在全球前2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榜单中,我国就占据了15个席位。
要知道,无论船舶的建造还是装载港口货物,都离不开龙门吊,结合刚刚提到的数据,我国对龙门吊有着巨大的需求,龙门吊在我国的市场非常广阔。
反观西方发达国家,它们每年建造的船只都是有限的,现有的龙门吊已经完全够用,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就拿德国来说,德国在2021年造船总吨位才40多万吨,英国连前十都没进。
所以说,西方发达国家自己不建造龙门吊,并不是造不出来,而是造出来了用不到。等需要的时候,直接从中国买一台或者租一台,这样比自己生产更划算。
说在最后事实上,我国龙门吊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摸索,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才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时至今日,我国龙门吊已经成为了“中国名片”。
虽然中国制造的龙门吊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但并不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造不出龙门吊。我们可以说垄断了龙门吊在全球的市场,但不能说垄断了龙门吊的技术。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