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那位被称为“虎女”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结果如何?

关羽是个女儿奴。当年,孙权向他提亲,关羽大骂:“你那狗儿子,配不上我的虎女。”但女儿的命运,让他悔恨不已。

在正史中,关羽一共有3个孩子,其中2个儿子,1个女儿。

俩儿子分别是关平、关兴,女儿名字不详,暂且称之为关氏。

正史与《三国演义》的记载

在史书中,关羽的女儿的记录很少,唯一的正史记载,就是孙权提亲这件事。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想要和关羽结为儿女亲家,求娶他唯一的女儿。但是关羽不肯,还辱骂了孙权派去的使者,拒绝了这场婚事。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也算是有史料依据的。

在《三国演义》中,孙权也向关羽提了亲,他请的使者是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

这个片段出现在《三国演义》的第75回。

孙权想让儿子娶关羽的女儿,目的是拉拢关羽,两家合力破曹。

羽一听,破口大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家的“虎女”怎么能够嫁给你们家的“狗儿子”!

这一句话,不仅拒绝了联姻,更是直接讽刺孙权是狗。

而这,也是题目中“虎女”的来历。

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三国演义》第75回)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线中,孙权一直喜欢用婚姻大事来算计筹谋。

此前,他把亲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想夺取荆州,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此后,他又派人把妹妹骗回家,差点把接班人刘禅顺走……

在关羽眼中,孙权这人诡计多端,不讲武德。

他应该很疼爱女儿,也看出了孙权的不怀好意,当即勃然大怒,痛骂孙权。

关羽的怒火,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诸葛瑾“抱头鼠窜”,把关羽的话原封不动告知孙权。孙权更是生气,直接召来部下准备武力夺取荆州。

《三国演义》: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

以上,就是关羽女儿的全部记载了。

此后,在《三国演义》中,再也没有出现虎女的任何信息。

她最后嫁给了谁,结局如何,史书并没有正面的记载。

不过,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和史料的细枝末节中去猜测一二。

民间传说——关三小姐与蜀国名将的爱情

在民间传说中,关羽的女儿有名有姓,叫做关银屏。

她的年纪最小,排行第三,大家也称呼她为“关三小姐”。

在民间传说中,她的师傅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

关羽死后,她为了给父亲报仇,逃到成都,跟随诸葛亮一起平定南蛮。在这个过程中,她嫁给了蜀国名将李恢之子李遗,与他们一起南征,最后定居在了俞元。

乍一看,这个故事幸福美满,郎才女貌。

只可惜,这一传说,并没有任何正史可以佐证,只能被视为大家对关羽女儿的美好期待。

从关羽及他儿子的结局来推测,我认为,关羽女儿的结局,应该不会太好。

关羽及其儿子的结局

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带着十多人出逃。然而,在距离益州不远处的临沮,他遭遇了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不幸身亡。他的长子关平,被擒后遭到杀害。

当荆州将士得知关羽身亡,六神无主,成了一堆散沙。

此时,孙权直接占据荆襄地带,俘虏了关羽一众将士的妻子。而关羽麾下的士兵,则四处逃散。

《三国志》: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在荆州的关家人,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唯一逃过此劫的,是关羽的另一个儿子关兴,此时的他,正在蜀汉的中心——成都。

关羽女儿的结局推测

前文提到,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记载关羽女儿的结局。因此,我们也只能进行推测了。

关羽身亡时,关氏应该还没有婚嫁,那么她只有2个去处:要么,和父母、大哥一起待在荆州;要么,和二哥关兴待在成都。

结局一:在荆州,关氏凶多吉少

自古以来,战败方的家眷都没有好结局。

史书上说,孙权俘虏了关羽麾下将士们的妻子,她们将面临什么可想而知。

史书中没有特别描述关氏的去处,有两种可能。

  • 第一种可能是,关氏属于女眷,不必特殊记载。

在三国时期,女眷的记载很少,连东吴郡主、刘备夫人孙尚香,也只在关键事件中有只言片语。

关氏虽然是关羽的女儿,但到底和军事要情没有任何关系,可能在史官眼中,就不必特殊记载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她的结局,大概率是落到孙权手上,被杀,或者被随便赐给了某个部下。

  • 第二种可能是,关氏趁乱逃出了荆州,无法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能够隐约有“虎女”之称的人不多,孙尚香算一个。孙尚香的武艺,不管是在演义中,还是在正史中,都是被公开认可的。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关羽之女,应该也会点功夫,存在趁乱逃跑的可能。

如果她能够逃出去,那么,她的结局就真的成谜了。

毕竟,天下之大,何处都可容身。

结局二:在成都,命运可能更惨

如果关氏在成都,那么,她不会沦为阶下囚,靠着关羽女儿的身份,也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只可惜,我认为,她如果在成都,可能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公元263年,蜀汉被灭,关氏全家全部被杀。

《三国志·关羽传》裴注引《蜀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从史书来看,此时,关兴早已去世,孙子关统也无子去世,只有一个关彝,但他到底什么时候去世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中的关羽传记的最后一句话是:

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而在《三国演义》中,关彝是在蜀汉灭亡、魏军烧杀抢掠过程中身亡的。

换句话说,在蜀汉灭亡的那一年,留在蜀地的所有关家人,全部被杀。关二爷,也在这一时期彻底绝后了。

如果此时,关氏还活着,年纪应该是六七十岁。

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儿孙绕膝。

就算她侥幸活下来,亲眼看着国破家亡、亲人被杀,悲哀与痛楚可能比当时父母兄长在荆州去世还要沉重。

写在最后

上面的2种结局,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即她在荆州

关羽去世后,刘备伤心欲绝,专门给关羽的儿子关兴加官进爵。如果此时,关羽的女儿也在成都,她应该也会得到安抚和善待,并出现在蜀汉史书的记载中。

然而,我并没有找到相应的记载。

张飞的2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刘禅,还成为皇后。如果关羽的女儿还活着,就算没有嫁给刘家人,应该也有其他好去处,并最终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载。

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她并没有在成都,而是跟着父母、大哥一起在荆州。

如果是真的,花样年华的她,看着破灭的城池、得知父兄被杀的消息,不知是否还有勇气和命运相抗争。

忽然很感慨,我们现在的时代多么幸福且美好。

《醒世恒言》里有这么一句话: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宁可当一条太平时候的狗,也不要做乱世时期的人。

因为乱世之中,国破家亡的苦,是每个人难逃的宿命。

哪怕你是关羽的女儿,也很难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羽那位被称为“虎女”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结果如何?

答:关公的确有一女,《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里有提到:“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

即孙权曾经想和关公结为秦晋之好,派使者跟关公商量,想让关公把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但遭到无情拒绝,还被辱骂了一番。

至于这位女儿被冠以“虎女”之名,是罗贯中的加工渲染,他在《三国演义》写关公拒婚情形,加上了一句威风八面、掷地有声的台词:“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对了,罗贯中还使坏,把《三国志》里孙权派来求亲的使者说成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显而易见,这是为了加强戏剧效果。

那么,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后,这位“虎女”的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她?谁看了她的日记?谁把她的长发盘起?谁给她做的嫁衣……谁谁谁?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写孙权占据江陵后,“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不过,这里说的是俘虏了关公士众部属的妻儿老小,并非关公本人的妻儿老小,所以,关公留在成都的“虎女”没事。

另外,《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注引《蜀记》又记:公元263年,曹魏发兵西征蜀汉,“庞德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庞会)尽灭关氏家”,即魏军攻下成都后,报效军中的庞德之子庞会率军趁乱冲进关羽家中,见人就杀,将关羽的全族尽数诛灭,不留一个活口。

这一句“尽灭关氏家”,表示关氏满门已尽遭庞会毒手,无一逃脱。

但是,孙权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事,大致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而庞会灭关氏满门是在蜀汉景耀六年(263年),二者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四年,即关公的“虎女”早已出嫁,早在夫家开枝散叶,生下子女一大堆,而她本人也已是花甲之年了。

所以,关公的“虎女”可能终其一世都活得好好的。

那么,她的结局就更加值得好好探究一番了。

话说,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有一个很大的金莲山古墓葬群,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三小姐墓”。

该墓墓碑上赫然刻着:“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

还刻一副墓联,云:

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只数武;

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

墓前立有“玉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寿亭侯”是谁?

稍略一点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就是神勇无敌的关二爷。

无疑,“寿亭侯女关氏三姐”,就是关二爷的女儿了。

墓联那一句“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只数武”,也再次强调了墓主与关公的父女关系,因为墓的对面就有一座关帝庙!

至于“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那是纯在写关公含恨归天后的情形了。

确认过墓主是关公的“虎女”,则与之合葬的“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就应该是她的夫君了。

也就是说,只要揭开这位“李公讳蔚”的身份,谜题就算破解了。

这个应该不难。

因为上面交待得清清楚楚:“汉忠臣兴亭侯子。”

即汉朝忠臣兴亭侯的儿子。

既和“寿亭侯女关氏三姐”合葬,那么这“汉忠臣”必须是“蜀汉的忠臣”。

蜀汉忠臣中封兴亭侯的人是谁呢?

李恢,那个跟随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叛乱的安汉将军李恢,他在平叛胜利后就得封兴亭侯。

李恢是哪儿人呢?

《三国志·蜀书·李恢传》记:“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

建宁郡是蜀汉建兴三年对益州郡的改称,建宁郡俞元县,就是今天的澄江县!

实际上,据旧城村的老年人说,村外曾立有一块历经风雨沧桑的砂石古碑,上刻“汉兴亭侯李恢故里”,村里也曾有一道忠孝石坊,也是为李恢、李球(胞侄)伯侄而立。

即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就是李恢的故里。

行了,不用多说了,关公的“虎女”就是嫁给了李恢的儿子李蔚、做了李家的媳妇了。

但是,且慢,史书记载里,李恢只有一个名叫李遗的儿子、以及一个名叫李球的侄子、一个名叫李逷的孙子,没有叫李蔚的儿子。

所以,这个刻着“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字样的墓,其实是存疑的,有可能是后人伪造——伪造的痕迹其实也挺明显的,“汉忠臣”、“关氏三姐”,就不能表述得更严谨些吗?

如果这墓是后人伪造的,那么就非常遗憾了,即关公的“虎女”下落仍是一个谜。

关羽那位被称为“虎女”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结果如何?

虎父无犬子,但是关羽直接将自己的女儿称为虎女,足见对她的喜爱。而且他的女儿也是对得起这个称号,后来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关羽女儿关银屏虎女的称号来自于一场求亲。当时关羽驻守荆州,孙权就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亲。关羽直接不给面子说到我的虎女怎么可以嫁给孙权的儿子,直接拒绝了。

孙权知道以后非常生气,后来联合曹操进攻关羽,将关羽杀死。当时关银屏知道以后想要给父亲报仇,但是当时荆州已经是东吴底盘,她孤立无援。关银屏直接转换战略,凭借自己的武力,一路突围,跑到成都找刘备。

关羽那位被称为“虎女”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结果如何?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说明关羽有女儿,被孙权派人求婚遭到拒绝。在《三国演义》中,在关羽镇守荆州时,车骑将军孙权派诸葛瑾替世子孙登来和关羽联姻,想共同对付曹操。关羽却怒怼一句:

“虎女安能嫁犬子呼?”——《三国演义》

这话是罗贯中杜撰的,意思是关羽自鸣为虎,而辱骂孙权是狗。多年以后,关羽死于孙权之手。在《三国志》中,比关羽高好几级的孙权,拿着厚礼说着好话,想结个儿女亲家。可关羽看不起孙权,态度恶劣地拒绝,孙权的求亲变成了找骂。孙权这账是记下了,关羽最终死于孙权之手。

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关羽为什么说自己女儿是“虎女”?

关羽,初字长生,又字云长,东汉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乃刘备五虎上将之首。他的千金自然就是虎女。

关羽的女儿,她的名字很多

她的名字有各种说法,其中关凤之名在国内外游戏界那是大IP一样的存在。

她在日本动画电影《三国志 遥远的大地》、台湾游戏《三国群英传》系列等作品中被命名为关凤,又因《群英传》这个大型三国题材ARPG网页游戏,在大陆的影响使得关凤这个名字更为大陆人所知。

此相传关银屏生得聪明伶俐且美貌,她十八岁就武艺超群。民间还传说她的名字叫“关银屏”,这名字和与南宋文学中记载岳飞女儿之名岳银瓶差不多。又因为她在关羽的四个孩子中她排行第三,她被称作“关三小姐”、“关氏三姐”或“关羽三小姐”。传说中她师傅是赵云,她上司诸葛亮,她还在平叛中收获爱情呢!

既然关羽不愿意将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那么,关羽的“虎女”又嫁给了谁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12月,关羽败走麦城。率数十骑突围,一路过关斩将到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孙权大仇已报。

关羽大意失荆州,而且还为此丧命。其中原因,首先,是关羽骄傲自大。其次,是孙权报仇。

孙权围攻樊城,命吕蒙为大都督,攻取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被擒杀。

孟获在南方反叛,诸葛亮出征时,银屏随行,表现出色,立战功,同时还与名臣之后——李遗结为秦晋之好。 关羽是汉寿亭侯,也算门当户对。

另外,《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注引《蜀记》又记:公元263年,曹魏发兵西征蜀汉,“庞德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庞会)尽灭关氏家”,即魏军攻下成都后,报效军中的庞德之子庞会率军趁乱冲进关羽家中,见人就杀,将关羽的全族尽数诛灭,不留一个活口。

这一句“尽灭关氏家”,表示关氏满门已尽遭庞会毒手,无一逃脱。

但是,孙权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事,大致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而庞会灭关氏满门是在蜀汉景耀六年(263年),二者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四年,即关公的“虎女”早已出嫁,早在夫家开枝散叶,生下子女一大堆,而她本人也已是花甲之年了。

所以,关公的“虎女”可能终其一世都活得好好的。

那么,她的结局就更加值得好好探究一番了。

话说,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有一个很大的金莲山古墓葬群,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三小姐墓”。

该墓墓碑上赫然刻着:“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

还刻一副墓联,云:

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只数武;

神游荆襄界,魂魄长恨于千秋。

墓前立有“玉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寿亭侯”是谁?

稍略一点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就是神勇无敌的关二爷。

无疑,“寿亭侯女关氏三姐”,就是关二爷的女儿了。

总结:关羽的妻女当时都成了俘虏,包括关银屏。不过,孙权是个讲究人,他并没有霸占孙权的妻女,而是将她们豢养起来。

直到诸葛亮主政,吴蜀关系逐步缓和之后,这时候孙权才将关羽的妻女送还蜀国。

关银屏回到了蜀国之后,在诸葛亮的撮合之下,嫁给了大将李恢的儿子李遗,李恢死了之后,李遗继承了汉兴亭侯的爵位。

应该说,关银屏的结局还算不错的。

关羽那位被称为“虎女”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结果如何?

《资治通鉴·汉纪》记载:权尝为其子求昏于羽,羽骂其使,不许昏;权由是怒。

根据该史料上所讲,关羽应该会有一女,否则何来孙权求婚一说。但是“虎女”之名却是来源《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这就是关羽“虎女”的由来,也证明关羽确实有一女。

那么,荆州失陷之时,“虎女”是否一同为孙权所虏?《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由此可知,孙权袭取荆州时,只有关羽麾下将士的家人被其所虏,而关羽的家人并不在荆州,因此“虎女”并不曾被孙权所虏。

同时,古代君主所在的都城,都有赐于重臣的府邸,一是恩遇福利;二是监管重臣的一种手段形式,特别是领军大将。

因此,当时这个“虎女”应该和其兄长关兴留在了成都。

那么,“虎女”有真名吗?

关于“虎女”的名字,民间传说、网络传播共有三个名字,即:关银屏、关凤、关三姐。

  1. 关银屏名字的由来。后世传言,蜀汉有关武圣(关羽)、南宋有岳武圣(岳飞),而岳武圣之女岳银屏之名,便是参照关武圣之女关银屏之名所起。

  2. 关凤名字的由来。第一种说法:关凤出生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鸡鸣,而鸡又同雉,因此关羽先起名关雉,后因“雏鸡攀凤”之言,随又改名为关凤。第二种说法:关兴、关凤原为一对双胞胎,因此当初关羽给二人起名为关龙、关凤。后来刘备称帝之时,因其名与帝号相冲,随将关龙之名改为关兴。

  3. 关三姐名字的由来。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金莲山西南一带有一座蜀汉兴亭侯李恢之子李遗的墓。其墓碑上镌刻有:“汉忠臣兴亭侯子李蔚(当为遗)、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的碑文。

关于“虎女”的三个名字,民间传说多以关银屏相称;网络小说、游戏多以关凤相称;而关三姐之名应该较为真实,毕竟有据可依,而且又确实排行为三,即:大兄关平(关羽义子)、二兄关兴、后面便是“虎女”,或许因此人称关三姐。同时,墓碑镌刻之名又符合古今规范,即:前为什么氏,后为什么名的写法。

那么,关三姐为何同蜀汉兴亭侯李恢之子李遗葬在一处呢?

传闻关三姐曾拜赵云为师,学得一身武艺,常对人言想为国征战立功。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之时,关三姐提出随军出征的请求,原本诸葛亮并不想答应,奈何赵云保证会照顾好关三姐的安危,因此这才答应。南征期间,李恢之子李遗被蛮兵所困,赵云带着关三姐一同前去解围。当时关三姐看到一名蛮将正要偷袭围困中的小将,她急忙一拍坐骑,迅速冲出,一刀结果了蛮将性命,救出小将,而这名小将就是李遗。

后来,李遗每遇闲暇之时,便会带着礼物,去感谢关三姐的救命之恩。一来二去,两人便互生情愫。为此,李遗向父亲李恢说了此事,李恢又托诸葛亮出面为二人做媒。最终在诸葛亮的说合下,关三姐就嫁给了李遗。当镇守南中的李恢死后,关三姐又多次协助丈夫李遗平定蛮族部落叛乱,备受当地百姓好评。因此,当二人死后,便被家人合葬于建宁俞元(今云南澄江县金莲山西南一带)。

图片来源网络

关羽那位被称为“虎女”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结果如何?

在正史以及后来影响极大的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女儿都没有确切的记载。可以确定的是此后没有嫁给魏吴蜀方面任何一个显贵,也就是说,在荆州关羽败亡以后,她就淹没在历史当中。

但在野史以及传说当中以关银屏的身份出现,嫁给了蜀汉将领。此后也没有了结果。古代的历史一向不关心女子,关羽之女没有成为显贵的妻妾,所以也失去了记载。但是她的故事没有结束。此后以在野史中以关银屏的身份出现。

三国时代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里面也有的人物故事成了悬疑。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当中,关羽都有一个女儿,关羽驻守荆州的时候,刘备夺取巴蜀以及汉中,一时间声势大振。

天下势力地盘就那么大,此消彼长,当刘备势力扩大,相对来说,曹操以及孙权的自然而然缩小。再刘备占领汉中以后,孙权方面主动的前往荆州关羽营中寻求联姻,以进一步的巩固孙刘联盟。

这件事可以看出孙权的政治权谋善变务实,多方押宝前面就将妹妹嫁给刘备,这时候又希望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孙权方面为了为了这个女儿,派人前往荆州求婚。

使者到达荆州以后,出乎意外的遭到了拒绝。在演义中,关羽更加的怒气冲冲的回了一句:“虎女焉能配犬子!”并且把孙权的使者大骂一顿,驱赶出去。抛开孙权的目的是为什么不谈,看一下关羽的回应是否妥当?

无论如何,有人跑了府门提亲,再混的人也不至于把媒人赶出去吧?饱读春秋大义的关二爷却这么做了,显然,这个与人们的印象有落差,但是历史就是这么记载的,不容狡辩!

我们看一下关羽的身份:跟随刘备戎马一生,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一直成为一方诸侯来独当一面,他控制的半个荆州是刘备的老巢;孙权的身份:占据江东的枭雄,在父兄死后运筹帷幄,进一步使的孙吴根基稳定。

之前,刘备雄起时候,为了联合将妹妹嫁给刘备,现在为儿子向关羽提亲。一样为了自家利益,但是关羽这个时候身份尴尬了,作为一方大员,,本来已经要面对曹操孙权的夹击,按道理,孙权前来求亲,可以说是好事一桩。

结果关羽拒绝了,为什么?因为“虎女焉能配犬子!”在演义中的这句话全面显示了关羽的狂妄自大。但是,关羽为什么要拒绝?孙权为什么又要求亲?

孙权求亲很干脆,结秦晋之好,共抗曹操。此前,将妹妹就嫁给刘备,以换取同盟的稳定,但是后来又接回去,好像也没有破坏同盟。刘备夺取益州汉中之后,也没有将妹妹送回去刘备身边。很显然孙权这时候是不愿意与刘备维持友好关系的,只是没有撕破而已,因为很简单,如果他要维持甚至加强,已经有个妹妹,他努力维持这个就行,没有必要再去求婚,可见,孙权求婚的目的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关羽呢?当然是拒绝,不论狂妄还是谨慎,都是拒绝了,狂妄是小说家的附会。歪史认为谨慎倒是真的。因为刘备在巴蜀立足未稳,汉中新占领。这个时候孙权抛来的橄榄枝好像夹带冷箭!他虽然身份在刘备集团尊崇,但是也没有像小说中哪有亲密无间的地步。

这个时候要是接受了这个求婚,那么以后刘备能否睡的着觉?关羽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刘备和孙权又是亲家。但是关羽只是刘备的部将,身份明显不对的,演义中兄弟那是假的!部将而已。

试想,突然和主子成了这样尴尬的关系,如果是刘备集团内部的还好说,或者刘备主导的,但是孙权抛来的这个橄榄枝我想只要政治智慧足够成熟都会拒绝。因为孙权一直都对荆州虎视眈眈,此后实际上也夺取了荆州,要是此前结亲,那么此后关二爷忠义的形象要一塌糊涂了,所以说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关羽那位被称为“虎女”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结果如何?

关羽的女儿名叫关银屏,在关羽的四个子女中排行第三,又称关三小姐。关三小姐渐渐长大成人,不但长得出水芙蓉,有沉鱼落雁之容,有倾国倾城之貌。 而且多才多艺。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的同时,还武艺超群。

关羽大意失荆州,落得出师末捷身先死的悲惨下场。 除了跟他骄傲自大的性格有关,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拒绝了东吴孙权的联婚之举,并且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虎女焉能嫁给犬子”?

孙权于是对关羽彻底闹翻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乘关羽亲率荆州军北伐,围攻樊城时之际。孙权开始亮剑了,命吕蒙为大都督,攻取荆州。吕蒙采用白衣渡江的方式渡江,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最终被擒杀。 关羽死后,他的家眷成了阶下囚。后来刘备在夷陵之战败北后,病逝白帝城,诸葛亮再与东吴走“联合”之路,关羽的家眷也因此得以回归蜀地。

关银屏因为丧父而郁郁寡欢,后来孟获在南方反叛,诸葛亮出征时,关银屏主动请缨随军出征。 诸葛亮答应了。结果关银屏不但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而且还收获了爱情。 曾劝降马超归蜀的名臣李恢的儿子李遗正巧这次也随军出征,李遗一表人才,又能文能武。结果在诸葛亮的牵线下,关银屏和李遗这对金童玉女结为百年之好。

平定南方后,诸葛亮有派遣关银屏李遗回李恢老家南中俞元,巩固蜀汉后方。关银屏和李遗在俞元安抚当地百姓,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深受百喜爱,传为佳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