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后,需要哪些“过来人”经验?

1:没奶水不要听奶奶的,要叫催乳师。

2:孩子生病一定要去儿童医院,不要去综合医院。

3:废掉一个孩子,你就不停说他、说他、说他......

4:注意孩子“性早熟”。

5:一定不要买高景观大型婴儿车。

6:不当着孩子面吵架,孩子潜意识会认为是自己错了。

7:孩子衣服不用买太多。

8:电动摇篮不要买。

9:给孩子报兴趣班千万莫冲动,试听很重要。

10:满月照一定选套餐外的。

11:尽早给孩子自己吃饭。

12:为了工作,把孩子放在托儿所,很容易养成孤僻,内向性格。

13:6个月前不要让孩子坐着。

14:同小区的二手群也是一个不错的购物交流平台。

15:不要让老人长时间带孩子。

16:尿不湿一定要多牌子换着用。

17:一定要给孩子加强户外运动。

18:三岁前不打骂,三岁后立规矩。

19: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好多生病是“热”出来的。

20:过分的注意孩子。

21:多给孩子吃淡水鱼,不吃深水鱼。

22:防止孩子信息泄露!

23:躺着喂奶孩子容易“地包天”。

24:早给孩子上社保。

25:过早给孩子办保险,比如“平安福”,要交30年,30年之后呢?

26:自己拍百日照,别入影楼的坑。

27:给孩子安排学习等“无计划”,一头热。

28:不要当他朋友的面训斥他。

29:不要凡事都替孩子做决定。

30:过早给宝宝吃盐。

31:晚上孩子睡觉一定要给关灯,不要怕孩子害怕就开灯睡觉。

32:甜食吃太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33:默默无语,和孩子缺少沟通,让孩子缺少逻辑思维锻炼。

34:单调环境下,孩子智力发育相对迟缓1~3个月。

35:3岁前最好不要让孩子看电视等电子产品。

36:父母犯了错,一定要及时认错。

37:不要老催婚。

38:孩子自己的事要靠自己,家长不要试试催。

39:不要老追着给孩子喂饭。

40: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41:婴儿奶粉一定不要换着喝,容易拉肚子。

42:和孩子每天一起刷牙。

有孩子后,需要哪些“过来人”经验?

主要是说给妈妈们的:

1.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不要做“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妈妈,身体上不勉强,精力上不硬撑,否则面相衰老、身体变差,会变成怨气转嫁到孩子身上。

2.母乳好还是奶粉好不必太过纠结,如果母乳充足,喂到自然离乳孩子确实可以增强抵抗力,如果妈妈有职业需求或者母乳条件不足,喝奶粉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睡眠和省心。

3.当了妈妈其它可以偷懒但不能再放任自己社恐。与同育龄妈妈主动交流,带宝宝多户外多结交小朋友对他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一句“我是社恐”就把宝宝闭关在家。自己实在不行,就让宝爸或者其他看护者来做这个事情。

4.不能用嘴巴去试孩子的水温(嚼食喂养当今应该不多了哈,严禁。),辅食自然晾凉,大人不要吹凉。不要跟婴幼儿嘴对嘴亲亲。现在中国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比例太大,且多数都不自知,极易传染给宝宝。

5.三岁前尽量不给看电视,电子产品接触的越晚越好,除了伤害眼睛,还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大自然是最好的娱乐场所,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可以快速增长学习能力。

6.冰冷的食品(雪糕,饮料)不过早的给孩子尝试,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相信有伤脾胃一说,但这个的确对孩子影响很大。

7.孩子上学后,身心正常,不是特殊宝宝(唐宝、自闭症、感统障碍),自己很努力但成绩依然次次垫底,甚至经常考个位数,去医院查查有没有“阅读障碍”。很多家长和老师不了解这个问题,只一味的怪宝宝笨。

有孩子后,需要哪些“过来人”经验?

1、不要因为爱孩子,而去伤害她/他。

2、“咳嗽吃鸡,神仙难医”,如果孩子咳嗽,一定要忌口、忌口、忌口(甜食,鱼肉,肉,都不吃,常言道:鱼生火肉生痰)

3、一定要给孩子用尿不湿,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4、不要给孩子绑腿,顺其自然就好。

5、不要过早地给孩子把尿,没出事不代表是安全的。

6、记住一岁以下不要给孩子加盐,不要相信吃盐的孩子有力气这句话。

7、新生儿喝完奶第一时间竖起来拍背,空心掌,直到孩子发出嗝声,偶尔吐奶也很正常,不用担心。

8、新生儿孩子哭闹,不要感觉很正常,也不要怕抱养成习惯放不下,一定要找出苦闹的原因,排除生病的可能。

9、新生儿黄疸值高的,一定要听医生的住院,别相信老人的多吃多拉不用看,就会下去的。

10、男孩小时候一定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的苦闹,小心疝气找上身。

11、小孩子火气大,不要怕冻着,要看衣服穿的是否合适,一定记得摸的是后背,而不是手,热出来的病比冻出来的更难好。

12、新生儿该喝水时就喝水,别把医生的话信以为真。

13、新生儿屁都多,不要觉得孩子是生病了。

14、孩子瞌睡时就让睡,别听什么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好好睡,该睡的依旧会睡,不睡的照样还是不睡。

15、孩子不想好好吃饭,就不吃饭。别为了让他/她吃饭跑前跑后追着喂。

16、孩子没胃口时就不要强迫他/她吃了,更别相信吃口辣东西就有胃口了。有的不是胃口,而是辣啊!

17、新生儿的肚脐一定要按时消毒,不能沾水,家里常备碘伏,常备碘伏,常备碘伏。

18、重视孩子的健康,别为了让娃尝尝鲜吃太多种类的零食,冷饮。

19、孩子生病后,不要觉得下猛药好的快,胖子不是一天形成的,病也不是一天就能好的,得有个过程。

20、孩子吃东西时,大人一定要在身边,不要觉得孩子自己会吃,会咀嚼完全可以,别有侥幸心理,哪怕一时也不能走开,危险处处在。

21、孩子3岁以下尽量少吃糖果,花生,坚果之类的东西,切忌不要给吃口香糖。

22、孩子吃东西时不能哭,不能跑,就让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吃就行。

23、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孩子自主吃饭,不要为了少洗一件衣服就一直给孩子喂饭。

24、晚上临睡前,不要为了消食让孩子做剧烈运动,这样孩子睡后容易出汗,感冒的风险就会增加。

25、现在的孩子大都很精,不要觉得他/她哭得伤心了就给轻易许诺。

26、父母教育孩子时,老人应避开,别插手,更不护着。

27、一岁后,她/他想哭就让哭好了,既发泄情绪,又锻炼肺活量,别觉得可怜就赶紧哄,如果他/她就是估故意的那!

28、该立规矩时一定要立规矩。

29、春季一定要给孩子补钙,抓住孩子生长的黄金期。

30、遗传的因素是很强大,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

31、孩子生病着急可以理解,但不要病急

乱投医,一定要去儿童医院对症下药。

32、家里应常备药儿童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33、隔辈亲是真的,不能让老人长时间带孩子,除非别无选择。

34、教导孩子少碰热水,大人也要注意,把水壶,水瓶这些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烫伤很害怕,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伤害。

35、带孩子多在户外走走,别觉得出去乱跑看不住,更不要相信居家才是好孩子,这想法是错误的,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锻炼孩子这多好的。

36、婴儿6个月之前尽量少让坐,哪怕是靠在大人身边也不行。

37、给孩子换奶粉时一定要注意,新旧搭配,让孩子慢慢适应,别一下子就换孩子肠胃受不了,容易拉肚子。

38、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39、给孩子Zui好的爱就是陪伴,别让爱成了等待,等来一场迟到的“空欢喜”。

明明很注意了,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可孩子依旧爱生病啊!

有孩子后,需要哪些“过来人”经验?

1.婴幼儿时期,衣服买两三身替换的就行,小孩长得太快,穿两三个月就会小。

2.不要给孩子买婴儿床,和大人在一个床上睡挨着妈妈才有安全感。

3.小孩的车不要买太多,可以随着年龄增长来买,买早了占地方还容易过时。

4.有婆婆帮忙看孩子,就不要花钱请保姆了,孩子自家人看放心。

5.不要给孩子乱买零食,孩子小的时候,尽量不带孩子去外面吃饭。

6.孩子不到三岁不要送幼儿园,除非是家里没人看孩子。

7.给孩子选幼儿园,最好的就是离家最近的。

8.有人帮忙接送孩子,就不要让孩子去餐桌,孩子正在长身体,还是在家吃得好。

9.孩子的学习,不要只看成绩。学习差多和孩子沟通,从根本解决问题,大人如果乱发脾气,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

10.孩子交友要谨慎,不要交一些不爱学习,太贪玩的朋友,这样会把孩子带坏的。

11.不要把孩子管太严,要给他们施展潜力的空间。你管得太多,容易让孩子对你形成依赖。

12.孩子到了十岁,大人就要适当地给他们说一些身体发育的问题,让他们早有了解。

13.交代孩子学生以学习为主,不要早恋,上学不是谈恋爱的年龄。

14.让孩子知道学习好了,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父母跟着享福都是口头上说说,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15.孩子毕业后,不要局限孩子的发展,如果能留在大城市,就让孩子去。

16.交给孩子“社会复杂,和校园不一样,交友和工作上多留点心眼。”

17.无论干什么,都要勤快,多学习,这样没坏处。

18.孩子工作了,不要动不动就给他们要钱,年轻人用钱的地方更多。

19.尽量不让孩子找很远很远的对象,以后回婆家还是回娘家太麻烦。

20.父母给孩子做榜样,要孝顺家里的老人,等自己老了孩子才会孝顺你们。

有孩子后,需要哪些“过来人”经验?

1.男孩子一定要注意他的包皮,该手术的时候要及时手术。(现在小孩做包皮手术的人多了去,别担心)

2.宝宝吐奶很正常,别一惊一乍的。

3.喝完奶记得竖着拍拍背,减低吐奶现象。

4.产后尽快让孩子开奶,这样母乳的机会更大。

5..新生儿大部分都有黄疸,不要大惊小怪。

6.给新生儿洗澡一定要注意肚脐,洗澡过程中脐带掉了别慌,家里一定要常备碘伏,用碘伏消毒即可。

7.胎教真的有必要。

8.传统纯棉尿布真的比尿布湿管用,(孩子下面长期泡在尿液里容易红肿,这时候白天用几天纯棉尿布,就是一块布,比擦任何东西都管用。)

9.孩子长期给老人带弊大于利。

10.不要当着小孩的面和老公(老婆)吵架,特别是说对方父母的坏话,别看孩子小,他们啥都知道。

11.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哭闹,孩子正常情况下都在调皮,如果不顽皮就得看看孩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12.“隔汗巾”很有必要,它能减少孩子感冒。

13.幼儿园其实没有挑的必要,小孩子玩的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14.坐月子千万不要让两个妈来照顾。

15.婴儿的衣服不用太多,孩子长得快。

16.婴儿床只会成为摆设。

17.零食是孩子长高的绊脚石。

18.幼儿园别学其他家长买生日蛋糕在幼儿园过。(麻烦事一堆,孩子吃了不舒服全算在你头上)

19.小学头三年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20.幼儿园大班就得开始做小学一年级的准备,别到时孩子跟不上打击自信心。

21.幼儿园的手工是家长,小学的手抄报依然大部分是家长。(不想这么累,就早点告诉孩子,要么靠自己。要么别参加。)

22.孩子生病往医院里送,别听老人信迷信。

23.从小告诉女孩子再急不能在马路上撒尿。(特别是爷爷奶奶带,一定要告诉老人,坚决不能让女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小便,即便是两三岁)

24.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哪怕是亲姐妹帮你带,都不一定尽心尽力。

25.该断奶的时候就得当即立断,没有营养的白开水何必自欺欺人。

26.喝母乳的孩子即便看着瘦抱起来也很有重量。

27.爸爸带的孩子的确不一样,一定要让爸爸多陪伴孩子,男人的思维就是和女人的思维不一样。

28.想让孩子优秀,就多夸夸他(她)。

29.热出来的毛病就是比冷出来的毛病难治。

30.家里的水瓶一定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最好放在厨房)有小孩子在,一切危险的东西都要收捡好,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没有早知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