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菜不属于植物,为什么还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很难想象,在发菜没得到保护之前,我国每年都要损失上百亿人民币,整个过程,完全就是一部血泪史。

严格意义上来讲,长得像头发一样的“发菜”,确实不属于植物的范畴,那么发菜为什么会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呢?下面大家一起来全方面了解下发菜的知识。

古往今来,发菜有多么受欢迎?

虽然发菜在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多地均有分布,但真正规模化拿来食用的只有我国,而我国发菜大多分布在甘肃、青海、陕西、内蒙古等荒漠地带。

由于外观酷似头发,又长在地上,所以发菜也被称为“地毛”,当年李渔首次见到发菜时,误以为是婢女的头发,后来经过当地人解释才明白,原来这是一道菜。

据史料记载,发菜在汉代就已经被食用了,但那时候基本都是王公贵族在吃,至于发菜被大面积食用的年代,大概是在晚清时期。

到了民国时期,发菜就走上了餐桌,但因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还是很难吃得起。

这道菜为什么能“俘获”一大批食客?

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外,发菜还具备烹饪手法的多样性,例如拌、炒、蒸、炖等等,吃起来味道都很不错。

而且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发菜”的谐音是“发财”,不管逢年过节还是走亲访友,大家伙都很乐意吃点发菜,特别是在广东粤语圈,发菜更受欢迎,比如“发菜猪手”的谐音是“发财就手”、“发菜蚝豉”的谐音是“发财好市”。

那么发菜到底是什么东西?

简单了解下“发菜”

发菜虽然跟热带水植物长得很像,但它却是一种生长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的陆生蓝细菌,属于蓝藻门、蓝藻纲、段殖体目、念珠藻科、念珠藻属,真正的学名叫“发状念珠藻”。

日常状态下,发菜紧贴地皮,整体呈团状,藻体为丝状,水分充足状态下,发菜摸起来比较顺滑,干燥时宛如人体发丝一般。

发菜的每一根“发丝”就是一个由大量细胞串成念珠状的藻体,外层覆盖以胶质鞘的复合群体。

那么发菜为什么不属于植物呢?

科学界把地球万物划分为六大类,动物、植物、真菌、病毒、原核生物、真核原生生物。

我们先来看看“植物”的定义,科学的定义是植物必须为具有细胞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可以借助光跟体内的叶绿素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独立制造养分,并且能够自养。

再来拿发菜对比下,看看发菜到底有哪些不符合“植物”的地方。

虽然我们认为,细胞壁应该只存在于植物中,但其实发菜体内也有细胞壁,不过发菜没有线粒体跟对应的细胞器,也没有叶绿体,所以发菜的光合作用是在绿色的营养细胞中完成,里面的细胞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一系列营养物质,能够满足自身的成长及繁殖。

但是发菜之所以不是植物的最大缺陷就在于“细胞核”,真核生物拥有成型的细胞核,而发菜因缺乏细胞核,再加上细胞器较少,所以严格意义上,发菜属于原核生物,自然就不能进入“植物”的范畴。

既然发菜不属于植物,为什么又会被我国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发菜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至于当地人为什么不这么觉得,这是因为发菜在吸收水分后会膨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长大”。

根据科学家研究数据来看,在阳光、水分都很充足的情况下,发菜一个月仅仅成长1.5公分,野外的发菜远低于这个水平,而且发菜至今都无法大面积人工种植。

虽然发菜有不错的营养价值,但与之比起来,发菜对环境的保护性才是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发菜可以生长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它可以将无机碳和无机氮合成营养物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大面积的发菜可以起到防风固沙,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的作用,甚至还能促进其他生物的繁衍,对自然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本文开头就说了,一方面是发菜营养还不错,另一方面是“谐音”问题,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发菜。

有了市场需求,自然就有人前去挖掘,再加上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域老百姓收入较低,所以挖掘发菜也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首先人们会选在晴天去挖掘,因为此时的发菜水分低,不容易沾染泥土,更有利于采集,但此时的泥土也更加松散,没有了发菜的“凝聚”,表层泥土更容易遭到破坏,随着风力的作用,自然也变相加剧了荒漠化。

而且在采集过程中,人们还会在周边吃住,自然周边很多植物就变成了燃料,所以表面上是采集发菜,实则在破坏当地环境,往往一个采集点周边几百米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有专家做过统计,把16个标准足球场面积总和的草全部刨干净,才能采集到100克发菜,也就是2两,换算成收入大概也就50元左右。

从2000年数据来看,有大概0.6亿亩内蒙古草原就因为肆意采集发菜而遭到破坏,而草原一旦被破坏,就算在人为努力保护下,也要约10年才能慢慢恢复,所以在那些胡乱采集发菜的年份,我国每年因为发菜这事,损失上百亿人民币并非虚言。

考虑到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出于对环境的保护,所以我国在2000年发布相关文件后,正式将发菜保护起来,而之所以发菜被列为“植物”,则是因为生物界6大分类模式并非唯一,为了方便理解,我国就将发菜列为笼统意义上的“植物”了。

跟发菜有类似遭遇的还有甘草,1980年以来,宁夏约有800万亩草原被破坏,从而风沙荒漠化问题日渐严峻,所以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我们应当理性消费,同时也是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至于为什么现在市场上还有“发菜”在出售,能想到的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是假冒的,要么是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也就是“褐藻”,为了继续打响“发财菜”的招牌,很多商家都将海藻类植物包装成“海发菜”。

——END——

发菜不属于植物,为什么还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发菜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但实际上发菜不属于植物,是为什么呢?

发菜早就已经被禁止采集,不过在某些地区的饭店还是能见到发菜这种食材,发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菜还比较常见,现在却已经难得一见!不过和大家印象中差别很大的是,发菜它并不是一种植物,而且它也不濒危,但它却被列入了保护植物,并且在2006年6月14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被点名禁止采集和销售!

发菜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种珍稀食材,蜷曲蓬松犹如发丝,初见有点吓人,但细看却会耸肩一笑,毕竟有时候我们还是有点敏感!它貌不惊人但入口柔滑爽脆,口感极佳,所以它不只是名字寓意着发财,而是它也是真正拿得出手的东西!

发菜也叫猪毛菜或者地毛菜、龙须菜等等,听着名字也知道它是长地上的,说它是菜其实并不是,它是发状念珠藻,是念珠藻科念珠藻属的一种蓝绿菌,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菌,说到这里会不会让吃了过多发菜已经发菜了的兄弟们有点想吐的感觉?其实并不需要,因为我们吃的各种美味菇类都是菌类!

但发菜这种菌类却有些特别,像香菇或者松茸这些菌类需要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至少也是林间腐殖质含量比较高的地方不一样,发菜这种念珠藻可以生长在高寒地带或者沙漠这种非常贫瘠的地方,它的分布非常广泛,中国、俄罗斯、索马里、美国等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分布!

发菜繁殖有三种方式:藻体中的单细胞分离出来形成新的菌落并发展成藻体,或者通过厚壁孢子繁殖和藻殖段分离产生新的藻体,其细胞会形成无分支的藻丝,每隔一定距离就会分化出进行固氮作用的细胞:异形胞,很多藻丝并在一起时会形成肉眼可见的胶状藻体,大量繁殖,聚集成堆,拾取后晾干,就成了我们熟悉的发菜。

显微镜下的发菜,可见念珠状的藻丝及异形胞(明显大于营养体细胞)

发菜的藻体还有一种营养细胞,呈绿色,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阳光作用合成有机物,异形胞则是上文所说的固氮,所以大量繁殖的发菜具有肥地的作用,就像大豆作物的根瘤菌一样,因此它的存在是高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不濒危还要被列入保护植物?

发菜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地,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地及沙地上特有的物种,按理来说这种属于蓝菌,分布广泛的物种怎么都不会成为濒危么,有人听说过某种菌类濒危吗?

但发菜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种,尽管它早在晋朝的《尔雅注》中已有食用发菜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描述,但真正开始大规模采掘发菜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因为它的谐音发财成了广东一带追捧的对象,因此毁灭性的采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发菜的生长地处高寒以及半荒漠和半草原地区,这些区域的生态非常脆弱,一旦破坏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甚至无法恢复!发菜的异形胞具有强大的固氮作用,因此它们的存在是当地贫瘠土地上生长植物的营养来源!

而发菜生长却非常缓慢,几十年生长,一朝被采集!还有就是发菜产量很低,要采集100g发菜,需要超过16个足球场面积的草原,而采集人用自制工具的采集方式,会大面积破坏草场,使得当地生态急剧恶化!

采集发菜导致的环境破坏十分严重,据估计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发菜毁灭性的采集造成的大规模沙化,也是造成我国沙尘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这种并不濒危却对环境有着极大影响的发菜,国务院在1999年8月4日批准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发菜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对象。而且国务院还在2000年6月14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0〕13号),严禁发菜的采集、收购、加工、销售和出口

随着禁令的颁布,市场上的发菜也越来越少,各种假冒发菜开始出现,大都以粟米须或金鱼水草染黑仿制,辨别真假也简单,真发菜会发涨企鹅不易折断,假发菜则颜色不对,且易碎!发菜被列为保护对象的过程有些特殊,一种菌也会被吃到稀有的程度,咱再不管管自己的嘴巴,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也要被我们吃光了!

发菜不属于植物,为什么还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植物都是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并且在其中获取能量的,虽然发菜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却不是在叶绿体中进行,这是由于发菜是原核生物,它的体内是没有叶绿体以及过多的细胞器的。

发菜又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呢?

其实发菜是通过一类营养细胞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发菜只是一种菌类,并不是和它的名字一样是“菜”,是植物。但是却不要小看发菜,它是一种可以固氮的光合原核生物,其丝状体中主要有两种细胞,一种是营养细胞,呈绿色,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释放、合成有机物质),另一种就是异形细胞,体积比较大,细胞壁较厚,颜色较淡,主要是用来进行固氮作用(把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合成氨基酸)。

什么是发菜?

发菜是蓝藻门念珠藻目的一种藻类,也就是说发菜是属于藻类植物的,是可以食用的。发菜的毛发状,平直或弯曲,棕色,干后呈棕黑色,我们看起来全体是呈现出一种黑蓝色的,一般贴在于荒漠植物的下面,因其形如乱发,颜色乌黑,得名“发菜”也经常被人称之为“地毛”。

而发菜是“团结”的,往往是许多藻体绕结成团,其最大藻团直径达0.5毫米;单一藻体干燥时宽0.3~0.51毫米,吸水后黏滑而带弹性,直径可达1.2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发菜的价值比较大,市面上开始有假发菜出售,大多数都是以粟米须或金鱼水草染黑仿制。如果要辨别真假,必须用水试浸发菜,真发菜浸水后变粗发涨,且不易折断,特别是上等的发菜颜色乌黑而丝长,煮出来的汤水呈红色。

为什么发菜可以被列入一级保护植物呢?

传说在公元前一百年,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被扣在北海牧羊19年,历尽千辛万苦,就有“渴饮雪,饥吞旃”的记载,而其中就是以野菜中的发菜为食。广东人曾取“发”(fa4)的谐音“发”(fa1)从而变成了现在的“发菜”,意为发财,有着“发财”的美好意思,再加上口感美味,于是发菜就成了了一种热门菜肴。而且采掘又很困难,如果再加上长途运输的话,发菜的价格就很贵。

后来就有人去发菜的源生地西北收购囤积发菜,在利益驱使下,当时发菜的分布地被进行了灭绝性采掘。而发菜是藻类植物,具有固氮能力,在土壤中可以提供天然氮肥,并且耐高温、寒冷及干旱能力很强,对荒漠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但其生长十分缓慢,一年仅仅能够增长6%,于是大量的采掘发菜导致了野生资源被破坏的非常严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从而使得荒漠化速度加剧,导致大片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

总结。

其实发菜是属于藻类植物的一种,而关于植物的分类却不是依靠有些植物能动,有些植物能吃东西,有些植物不能光合作等等,比如说在大海中发现很多不能移动,看起来极似植物的生物其实是动物。

发菜不属于植物,为什么还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发菜既不濒危,也不属于植物,那为什么还会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呢?我们要知道,国家并不会无缘无故保护一个生物,如果将某个生物列为一级保护级别,这说明它的减少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严重影响。

发菜

发菜并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藻类,而是一种细菌,中文名叫做发状念珠藻,广泛存在世界各地的沙漠以及贫瘠土壤中。 当发菜密集生长时,会长出肉眼可见的条状性状,因为颜色发黑并且细长,所以叫做发菜,因为发菜谐音“发财”,所以很多地方为了讨口彩而喜欢吃发菜。

发菜的耐高温、耐旱、耐寒冷的能力很强,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2800米的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由于这里生物稀少,所以生态竞争不强。 当环境不适时,发菜会脱水休眠,但当降雨较多时,发菜可以利用体内的角质吸收雨水而膨胀。发菜的生长非常缓慢,每年只能够增长6%,所以发菜的产量并不高,但好在发菜分布广泛,因此不存在濒危现象。

虽然发菜本身并不濒危,但是发菜所生长的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当地人在采收发菜时,会采用搂扒的方式,将发菜搂到一起。 在搂发菜的过程中,会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造成当地的环境愈发脆弱。

当地科学家曾经算过一笔账, 生产1.5-2.5两的发菜,需要搂10亩草地,而这些发菜的收入仅为40-50元。

然而,10亩草地一旦破坏,会造成草场未来10年寸草不生。再加上搂发菜时人类居住、烧柴做饭等,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近100亿元,从经济效益上看非常不划算。

再者,发菜和其他植物在荒漠与半荒漠地区起到了固土防沙的作用,而搂发菜的过程会导致土壤表面结构被破坏,会给当地带来沙尘暴等危害。

再加上我国黄河会流经这些地区,采集发菜的过程会造成水土流失,造成黄河流经这些地区时,携带大量泥沙。

也就是说,为了几千元的发菜收入,给当地带来的环境破坏以及生态破坏的经济价值难以估量。

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我国将发菜列为一级保护植物,之所以把它们列为植物,其实是因为它们长得像植物,如果说一级保护细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指的是发菜。

不濒危的保护生物

除了发菜之外,还有很多生物自身并不濒危,但也被列为当地保护植物,比如:甘草,这种植物在我国中医中是一味药材,药用的部位是根茎,所以当地人在采收甘草时,会挖掘甘草旁边的大量土壤,也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一定压力。 而挖掘甘草时,会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沙尘暴以及草场退化等危害。

然而在西北地区,当地人口收入不高,经济来源方式有限,仍有很多人为了经济效益而破坏环境,为了提高人们的认识,即使一些不濒危的生物,国家也会将它们列为保护级别, 并制定保护计划。

我们知道,西北地区的降水量并不丰富,因此植物很难在此生存,而植物根系可以固土防沙,植物本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能量,供当地生物生存。 但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再生能力不强。以植被为例,可能在热带地区仅需两周左右就会有新植物生长,1年之后植被会将整个地面覆盖住,10年左右会形成小型森林。

但是在干旱少雨的西北,草原一旦被破坏,至少需要10年才能恢复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说,保护这些生物,并不是保护这种生物本身,而是保护它所在的生态环境。

总结

一直以来,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环境都是当地两难抉择,但是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保护环境比发展经济来的更为迫切,比如:发菜。首先是因为像发菜、甘草、麻黄等作物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很早,再者就是生产它们时,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发菜不属于植物,为什么还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发菜是一种非常细小的可食用物质,用它来做汤非常鲜美,价格也非常贵。它于1999年被我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保护等级一级最高级别。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发菜并不是一种植物。

发菜在生物学上的名称为发状念珠藻,主要分布在沙漠边缘以及土壤肥力贫瘠的土壤中,因为它从形态上一方面非常细长,直径不到1毫米,聚成团时直径可以达到0.5米左右;另一方面颜色发暗,自然状态下呈现棕色,干燥以后呈现黑色,和人的头发形态相似,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发菜”。

按照现在的生物分类方法,人们将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分为6大界,即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也就是说在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得到的植物和动物界之外,大千世界中的生物还有很多种类。拿发菜来说,其隶属于蓝藻门、念珠藻目、念珠藻科、念珠藻属、发状念珠藻种,而蓝藻和细菌从细胞构成来看,属于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在地球上的存在历史非常悠久,它们在组成上,虽然具有细胞的整体结构,但是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者线粒体,靠二分裂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进行复制,与发菜同属该类别的生物还包括支原体、细菌、螺旋体等等。发菜因为没有线粒体以及相应的细胞器,也不具备叶绿体,它的光合作用不是通过叶绿体进行,而是在呈现绿色的营养细胞中进行,另外,丝状体中的异形细胞拥有固氮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合成氨基酸。

正是由于发菜上述的固氮功能,它在抱团生长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固定土壤,减少土壤被雨水侵蚀防止水土流失之外,还可以利用强大的固氮功能,向四周生长的植物提供氮肥营养,因此它周围的植物生长得都会比较茂盛。发菜对于保护土壤植被、改良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是很高效的生态保护效益。

基于此,国家将它列为一级保护对象。至于为何它不是植物,而被列入保护植物名录,因为从目前我们的保护对象范围来看,没有针对植物和动物以外生物的大类别,同时出于人们传统意义上的认知,只好将它列为保护植物的行列了。

发菜不属于植物,为什么还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发菜学名发状念珠藻,它确实不是真正的植物,也不是藻类,而是一种细菌。但之前认为它是藻类,所以将发菜归为植物。发菜的科学分类:细菌界-蓝菌门-蓝藻纲-念珠藻目-念珠藻科-念珠藻属-状念珠藻。

发菜由于像人类的头发丝,故得此名。晋朝的《尔雅注》中已有食用发菜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发菜的描述,发菜含有大量胶质,没有特殊味道。其谐音“发财”,听来很吉祥,食用方法包括炒食、凉拌、煮汤等。在我国发菜主要生长在北方草原地带,主产地有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北等,发菜粗放的采集方式会使地表遭受严重破坏。有种说法:每采集2两的发菜,便会破坏相当于16个足球场大小的草原,并使该地10年时间寸草不生。发菜具有极强的固氮能力,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天然氮肥,可以有效改良荒漠土壤,对其他生物的繁衍有很强的帮助,被誉为“开发荒漠的先锋”。

我国2000年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发菜的保护等级从二级上调为一级,并严禁发菜的采集、收购、加工、销售和出口,禁令于2000年7月生效。所以,发菜是禁止采集、收购、加工、销售和出口的,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发菜基本都是假的。

伪造的发菜多是淀粉、海藻酸钠和玉米须加以染色制成的。还有用海产的褐藻替代的,这种假货对人体无害。蓝菌,也称蓝绿藻,是一类能透过产氧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细菌,但有些也能透过异营来获取能量。关于植物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由于原核生物(细菌、古菌)、真菌、藻类不能自主运动,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两点与普通植物类似,因此也被划分进植物界内。而根据恩斯特·海克尔等生物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原核生物、真菌和部分藻类先后被排除出植物界。

简而言之,发菜是一种细菌,但其更加接近植物,在之前也被认为是植物,所以就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目的是限制发菜的采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