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职称,今年退休享中人工资,五年后退就是新人,怎样选择合适?

有人说中人政策与正高挂钩,新人政策与社平工资挂钩,与原来缴费多少 职称职务高低无关,所以高职称新人政策退不合适,真的吗?

谢邀!

今年退休是“中人”,5年后退休仍然是“中人”。

区别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今年退休属于有过渡期的“中人”,5年后退休属于没有过渡期的“中人”,退休时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同。

一、“中人”概念

(一)“中人”

是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社保)制度改革时,产生的一个专用名词,指的是社保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社保制度改革后退休的一类工作人员,其特征是社保制度改革前的工作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社保制度改革后至退休时的工作年限为实际缴费年限

同时,相对应的还有“老人”、“新人”。

(二)“老人”

指的是社保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一类工作人员,其特征是没有发生社保实际缴费,全部工作年限都是视同缴费年限

退休时执行工作年限/退休前最后一个月计发的基本工资额/%比例办法计发退休费

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额,按工作年限计发: 35年以上的90%; 30年以上的85%; 20年以上的80%; 10年以上的70%; 不足10年的50%计发。

(三)“新人”

指的是社保制度改革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一类工作人员,其特征是参加工作即发生社保实际缴费,没有视同缴费年限

退休时执行社保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

二、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

2014年10月,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实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全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一)“中人”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并于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一类工作人员,称为“中人”。

(二)有10年过渡期的“中人”

“中人”其中,于2014年10月~2024年9月期间退休的,设定一个10年过渡期政策,退休时执行“限高保低”的新、老养老金综合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

退休时仍然执行原机关事业单位计发退休费办法计发养老金,按照2014年10月前的原基本工资额为基数计发。

对于应对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于2014年10月较大幅度调升的工资,以及以后调整的工资,并未计入养老金计发基数,预计在设定的10年过渡期内,按“限高保低”的新、老养老金综合计发办法消化解决。

(三)没有10年过渡期的“中人”

即202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中人”,退休时执行社保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高职称,今年退休享中人工资,五年后退就是新人,怎样选择合适?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五年后退休依然是“中人”。

凡是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人员都是“中人”,只是在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间退休的中人,被称为“十年过渡期中人”,2024年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依然是“中人”。只有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人退休才是新人。

十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计算养老金需要新老办法对比。具体是以老办法计算方式为基础,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则按照老办法退休待遇发放;如果新办法待遇高,在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基础上,额外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增发10%;以后每年增加10%,到2024年1月至2024年9月,发放100%。

十年过渡期后退休的人员,不再需要新老办法对比,而是直接用新办法计算养老待遇。

无论十年过渡期内还是过渡期后,新办法计算养老金的公式都是一样的,都是全国统一的,只是某些参数是各省市自行确定的。

新办法计算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过渡性养老金是指从参加工作到2014年9月间,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大家都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但国家视为你缴纳了,通过各省养老金计发基数和个人视同缴费指数,计算出这段年限的养老金,称之为过渡性养老金。这个养老金主要与退休时的职务(职级) 、岗位薪级有关,也就是说退休时职务、薪级、技术职称越高,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都是60后,一般视同缴费年限都是30多年,实际缴费年限才8年,所以过渡性养老金要高于基础性养老金,更是远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同一地区间成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

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每年都在增长,越晚退休,计发基数越高、工龄越长,势必会大幅度增加养老金。而技术职称对“中人”养老金的影响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有到2014年9月前参加工作的人,也就是“中人”都退休了,过渡性养老金就结束历史使命了。到那时才真正适用新人政策。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单从经济角度考虑,一定是越晚退休,养老金越高。

正高职称,今年退休享中人工资,五年后退就是新人,怎样选择合适?

这个问题的答案多数人认为,越晚退休,退休金(养老金)越高。

这样的结论是否正确呢?

对于2024年10月以后退休人员之间比较,这样结论无懈可击。

如果同一人,或情况相似的两人,分别可在2024年10月前后退休,进行对比,上述结论值得商榷。

本人近年收集多方信息,得出以下结论:

1、事业单位的初级职称人员晚退休,新办法退休金大概率会提高;

2、事业单位中级职称人员晚退休,新、老方法退休金大体相当;

3、事业单位高级职称人员晚退休,退休金大概率会减少;

以上结论得出的主要依据是养老金并轨目的,“缩小体制内、外养老金差距过大的现状,平抚社会矛盾……”

而这种差距突出地表现在,高级职称事业和企业人员之间。

以上结论是论证得得出,能否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呢?回答是肯定的,不过不是普通业内、外人士,而是当地人社部门主管相关业务人士!

一家之言,小众结论,仅供参考。

正高职称,今年退休享中人工资,五年后退就是新人,怎样选择合适?

早退休和晚退休,各有利弊,要依据个人情况,按个人需求而定。如果身体好,不觉得工作有太大压力,家里也没有老人需要你照顾,子女也不需要帮忙照看孩子,可以晚退休。

正高职称,今年退休享中人工资,五年后退就是新人,怎样选择合适?

正高职称,今年退休享中人工资,五年后退休就是新人,怎样选择合适?

首先讲清楚,今年退休凡有正高职称的人员,可按所聘任职称套算本人的视同缴费指数,因视同缴费指数水涨船高,故此正高职称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待遇,将会更上一层楼。至于选择在五年后办理正常退休,此正高职称的她,应该而且仍然是响当当的退休中人一位,这是因为她有视同缴费年限在身,这是她永远不会变成新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这种中人身份定位,与是否在十年过渡期间办理退休手续,毫无关系。鉴于选择在五年后退休,由于各项主客观参数的不断提高与优化,退休待遇水平必然会上一个大的台阶,这应是顺理成章的。是自然而然的。

有人说,中人政策与正高职称挂钩?我认为,这种认知与看法是十分片面的,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所谓退休中人政策与正高职称挂钩,这是明显针对机关事业退休中人视同缴费指数的权重与占比提高而言的。这就是所谓中人政策与正高职称挂钩的来龙去脉之所在!

至于新人工资,也就是新人的基本养老金与社平工资挂钩,与原来缴费多少,职称职务高低无关,这更是不值一驳:退休新人因无视同缴费年限,不进行较高的视同缴费指数套算是不假,但她的正高职称或行政级别,必然会通过“对号入座”获取较高的工资收入,而默移潜化在她的平均缴费指数之中,也就是通过本人较高指数的实际缴费,以及相应较多的个人帐户储存额,得到了提高与回馈,这是毫无疑义的。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正高职称,今年退休享中人工资,五年后退就是新人,怎样选择合适?

五年后还是中人,只不过中人十年过渡期结束了,不再按新老办法比较计算而是按新办法计算退休金。新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