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后工资职称还有作用吗?
教师无论是于2014.10以前、还是以后晋升职称的,对于退休后的退休费(养老金),职称是不会起作用的,除非再就业职称才可以对工资有作用。
一、不存在的职称对退休后工资作用问题
退休后的教师是没有工资的,不仅教师退休后是没有工资的,任何人退休后都是没有工资的。
工资是给予劳动者在职工作时的劳动报酬,退休后并不再工作,怎么会有工资?除非退休后再就业,又付出劳动的代价,才可以有劳动报酬——工资的。
既然教师退休后是没有工资的,职称对工资的作用,就无从谈起了。
二、职称间接影响退休费、养老金额度
教师晋升职称并聘任上岗,可以同时晋升工资,间接对退休后的退休费、养老金计发额度发生作用。
(二)退休费
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前退休,退休费计发办法,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额,按工作年限计发:35年以上的90%;30年以上的85%;20年以上的80%;10年以上的70%;不足10年的50%计发;教师晋升职称同时晋升工资,待到退休时计发退休费额度会起作用的。
(二)养老金
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后,养老金计发办法: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教师晋升职称同时晋升工资,当然增加养老保险缴费的额度,退休时计发的养老金额度自然就会高。
二、教师职称退休后的作用
教师的职称,尤其是高级教师职称,退休后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发挥的作用相当大的。
教师的职称如下:
1、高等学校教师: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中级),助理讲师(初级,下同)。
2、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正高级讲师、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
3、技工学校教师:正高级讲师、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
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4、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一)再就业发挥作用
教师退休后再就业,职称的作用凸显,尤其是拥有高级教师职称。
拥有高级教师职称的退休人员,再就业占有很大优势,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颇受相关用人单位欢迎,可以享受相应的高薪,以及优异的福利待遇。
(二)社会活动发挥作用
拥有高级教师职称,退休后可以享有比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可以参加相关的社团组织,在社团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好。
(三)学术活动发挥作用
拥有高级教师职称,退休后学术活动中,职称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在著书立说、教学科研、开班讲学等学术活动,仍然是可以鹤立鸡群,令人不容小觑!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的职称,尤其是高级教师职称,在退休后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后工资职称还有作用吗?
2014年10月后,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了。对于这个问题,只要看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养老金计算的办法,就可以有答案了。
二、如果你在十年过渡期内退休并且按老办法计算养老金的话,也是会按你退休时的岗位级别套算到2014年9月时的岗位级别工资计算养老金的。你在2014年评上了职称,岗位级别晋升了,退休时的岗位级别高一些,套算的工资也相应高一些,计算养老金的工资基数就会比没有晋升职称要高一些。这时候,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也就会比没有晋升职称要高一些。
二、如果你的养老金是采用新办法来计算的话,那就更有用了:
1、职称晋升了,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增加了。职称评上后可以晋升到更高的岗位,可以获得更高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在收入方面是增加了的。这些增加了的收入,第二年是要算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就是说,养老保险缴费要多了,那么你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比没有晋升职称时是要高一些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高,退休时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就会高一些。
2、职称晋升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会有所增加。职称晋升,工资增加,缴费基数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增加,那么进入你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金额也就相应增加了。在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就会多一些,计算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应地多一些。
3、职称晋升了,视同缴费指数会相应地提高。如果你是2014年9月前参加工作的教师,在退休时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在计算养老金时也就会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项。而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是与你退休时的岗位级别有关的。你的职称晋升了,岗位级别也就晋升了,视同缴费指数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一些。那么,你的过渡性养老金也就会提高。
用新办法计算的主要就是由三部分构成,即: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从上面可以看出,职称晋升后,在退休时,这三部分养老金都有增加,那么总的养老金肯定也就多了。
因此,2014年10月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随着聘用岗位的晋升、工资的晋升,对退休时的养老金提高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建议:如果能晋升职称,能聘用到更高的岗位,还是要尽量去努力、去争取,因为一旦获得晋升,是会一直影响你晚年的收入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欢迎交流探讨。
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后工资职称还有作用吗?
2014年10月后进的职称对退休养老金大有用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金是按新老办法对比来发放。先说一下老办法,老办法是按退休时的职务或岗位级别加级别或薪级套2014年10月的老工资标准之和再乘以退休发放百分比来计算,再加上补贴和工资增长率。这里注意的是按退休时的职务或职称去套2014年10月前的老工资标准核算,并不是按2014年本人的职称级别核算。再说说新办法,新办法中所核算的养老金起最主要作用的是视同缴费指数,而视同缴费指数是按退休时的职称岗位级别和薪级来确定。视同缴费数额只与工龄和缴费指数以及各地区历年职工平均工资有关,职称任职时间长短已不再考虑。
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后工资职称还有作用吗?
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后工资职称还有作用吗?
很多人对教师中人职称与养老金的关系存在认识误区,以及职称对老人、中人、新人的影响有多大不甚了解。他们认为2014年以前评聘的教师职称,在老人的退休工资计算中体现的比较明确。比如基本工资,本科毕业起薪薪级7级,退休时40级薪级工资3381元,而此时若为中级10级岗位工资2007元,基本工资合计5388元。如果是副高5级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为3405+3381=6786元。在职基本工资多1398元。按女教师退休33年工龄85%计算,这部分养老金差1188元,还有津补贴1000多元计差2500元右。(这是今年在职工资标准,当然2014年9月老人养老金计算,当时工资标准低些,基本工资差400多元,津补贴差1000元右右计差1400元左右)。按老人退休金计算两者养老金相差1000元以上,这是人人都心中有数的事。
而他们认为2014年10退休的教师中人和新人,在2014年10月后晋升了教师职称,养老金不按工资直接计算了,而且在退休时也没有职称补贴了,那么晋升职称有没有作用?很多人抱有怀疑。这个可以明确地告诉你,除企业中人视同期和下岗后晋升职称没有多大作用外,而教师是事业人员,不仅仍然有作用,而且作用很大。不过职称的作用,中人和新人的新人期,是从工资基数中体现的,前面已举例:在职工资及津补贴总额为缴费基数,晋升了副高的缴费基数高,一方面是缴费指数(指数=工资基数/社平)也高,以此算出的平均指数高,同工龄人员基础养老金也高。更重要的是个人账户和年金储存额是以工资基数按比例提取存入的,总计按工资基数逐年提取20%,所以新人期三项养老金多很多,实缴年限越长差距越明显。有人会说我职称高我多缴了费的,拿多不是自吃自吗?又错了,因为交的钱≠拿的养老金,国家给你总计交了28%,个人只交了12%,20%划入了两个账户,除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年金帐户养老金高外,高职称高指数会使基础养老金也高,是一高三得的事。当然晋升职称对于中人的新人期还有新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是实缴年限长的中人和全是实缴年限的新人在2014年10月后晋升职称的作用。
对于教师中人,在2014年晋升职称后,对前面的老人期即视同缴费年限也有“反哺”作用。因中人视同期有一项过渡性养老金作补充,2014年10月后晋升的职称,在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以视同年限,即2014年10月前工龄长短,以及视同指数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这个视同指数与企业视同指数=1规定不同,企业不论是是初中参加工作的工人没有职称,还是博士生毕业参加工作的教授级高级正高工程师,视同指数都很低统一规定为1。而教师就不同了,例如:初中毕业的工人无职称为1.1,中级10级1.3,副高7级1.76,副高5级1.9878,正高教师高于2以上…。即使你工人初中毕业参加工作含上山下乡最多44年工龄,但他视同指数只1.1,而博士毕业可能只有30年左右工龄,但视同指数正高高于前者一倍,过渡性养老金肯定高于前者,基础养老金肯定也高于前者。你说有没有作用?如果处于企业可能大大地低于前者。因此教师中人特别是2014年10月之后改革不久退休,视同年限很长的,晋升了职称和没晋升职称养老金差距很大,主要反映在过渡性养老金差距之大。例如同为40年工龄,35年视同5年实缴中人与5年视同35年实缴中人养老金比较有下述特性:过渡性养老金:如果相同的视同指数,前者是后者7倍以上,如果相隔1倍视同指数,前者过渡性养老金是后者14倍以上;同理而两个帐户养老金:后者工资基数与前者相同,则后者是前者10倍左右,如果后者职级不同工资基数大于前者一倍,则两个帐户养老金是前者20倍左右。不论前者、后者晋升职称的教师都比不晋升职称教师养老金要高,至于高多少要看职级相差多少。
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后工资职称还有作用吗?
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也就是养老并轨改革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所评职称还有作用吗?
我认为,2014年10月以后所评职称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而且,这个作用那是长久与潜在发挥作用的。在这里,要想所评职称发挥应有作用的关健在于,被所在单位批准聘任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也就是说,你只是仅仅评上职称是不夠的,只有被聘任上岗,才是最为紧迫的第一要务。
须知,聘任上岗后的工资福利待遇,是紧密关联挂钩联动的。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且经单位批准聘任到岗后,所在单位就必须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按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套算兑现相关工资福利待遇,如果属于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后的工资福利待遇,一定会对号入座,所享受岗位工资肯定会上一个大的台阶。而评聘职称后的工资收入大幅提高,退休后也会通过新的中人计发办法得到切实的体现,这是毫无疑义的,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2014年10月以后评上职称的教师退休后工资职称还有作用吗?
不用想就知道,当然有用了,而且是太有用了!
要不然的话,还会有谁去争着抢着评职称。
不管你是中人,还是新人,只有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或者更严格的说,是聘任了更高的技术职务,才能有更高的养老金。
首先是当前收入有一个大的提高。这个提高,对未来退休养老金的确定,也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基础。
由于职称高了,工资自然就高了。各种津贴、补贴也提高了。就连单位缴纳“五险一金”,额度也不一样。进入个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进入个人医疗账户的钱也多。
按照新的养老政策,养老金的确定,最主要的条件,就是看你缴纳的额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也就是说,工资收入多,缴的保险就多,养老金就多。
即使是过渡期的中人,退休也是按照晋升后的标准执行。按比例增加的差额也多。
所以,晋升职称还是打破头的事情。
一定要努力争取。
反之,如果希望与世无争,那就放弃,好落个松心自在。我一个同事就说,养老金“多也发不了财,少也要不了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