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机构性质不同

公务员,工作机构为党政机关,主要是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机关及派出机构、中央纪委和各级地方纪委机关及派出机构,国家政权机关及派出机构(包括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监查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以及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及工商联机关。

事业单位,为党政机关举办的国有基础公益性机构,主要是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事业社会公益机构。(近些年,有社会力量举办事业单位,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二、使用编制不同

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机构编制部门管理相当严格。

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

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相当严格;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相对宽松;事业单位改革,已经使部分事业单位“去编制化”。

三、职能、工作性质不同

公务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法定履行行政职能,执行国家公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

事业单位,主要是社会公益性、服务性职能,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

四、经费来源不同

公务员,国家财政全额拨款供养。

事业单位,改革前分为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四个类型;

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供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差额拨款供养;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全部改制转企。

注:事业单位有一个特殊类型,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虽然使用事业编制,但具有行政职能,工作人员执行国家公务,财政全额拨款供养;工作人员实行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形象的比喻就是嫡长子和庶子的关系。

长子可以得到很多优待,而庶子只有捡剩下的。

言归正传,体制内有两种编制,公务员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行政编制人员较少,事业编制人员较多。在老百姓的眼中,其实也分不清楚这个,会感觉都是公职人员,都差不多,但是严格比较的话,差距还是很大的。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到的制约不一样。公务员主要受《公务员法》的管理和监督,事业单位受《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管理。一个是法律,一个是行政法规,显然层级不一样,公务员明显要高一个层次。

二、晋升通道不一样。首先公务员可以随意流动,比如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中进行调动,也可以向事业单位调动,但是事业单位就不能向公务员流动,或者会受到很大的约束,比如到达处级才能进行调任进入公务员行列。

再者,公务员一般在机关单位,级别较高,事业单位一般是机关单位的下属单位,级别较低,所以在晋升上,事业单位人员受到限制很多,往往职业天花板现象更为严重。

三、福利待遇不一样。很多政策公务员有,事业单位没有,比如车补、工龄满30年退休的政策。所以从对比来看,同级别的事业单位人员往往比公务员待遇要低一些,有些地区会低很多。

比如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老师都是事业编制的,但很多老师的待遇跟当地公务员待遇差距还是蛮大的,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老师的抵抗行为。

四、履行职能不一样。公务员主要是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能,事业人员主要是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公务员普遍会面对一些很敏感的事项,也容易出现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事业单位相对就很少,毕竟不参与管理和处罚。

五、资源利用程度不同。公务员因为要管理很多事务,所以在社会资源的利用上要方便一些,别人也会比较给面子。而事业单位因为主要是提供社会服务的,所以在招人办事等方面还是没有公务员方便。

以上说了些普遍情况,当然不绝对,如果说公务员一定比事业单位好,那也不见得。比如基层乡镇公务员跟省城事业单位相比,那也是有相当差距的,所以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不同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域和经济状况。

不过相同环境的情况下,总体来说我觉得公务员还是要好一些。无论如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都是比较好的工作,普遍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报考体制内岗位异常火爆的原因了。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是公职人员,宗旨都是服务于人民的,我觉得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切不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如果有体制内疑问,欢迎随时@轻轻松松谈体制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就是身份,身份,身份!

身份决定工资!公务员的身份意味着有车补,有相对较高的年终绩效,有更加稳定的福利,尽管与事业单位相比,两者相差并不大。

身份决定前途!公务员提拔比事业单位容易,上升通道比事业单位更通畅,当领导的机会自然也比事业单位大且多。在机关单位,三五年后可能混个副科长或科长,而在事业单位,也许还是九级职员,也就是科员。

身份决定地位!事业单位调行政机关当公务员,叫逆向流动,且符合条件还不一定调得了,必须要有领导帮助。公务员去事业单位,叫顺向交流,一般不会有公务员愿意去事业单位,除非提拔。

身份决定价值!公务员的含金量要远远大于事业单位,因为它具备很多事业单位没有的待遇:机构改革,公务员基本不受影响,而事业单位受冲击最大,部分人不得不剥离体制身份;公务员可以享受职级并行待遇,而事业单位没有;公务员工龄满三十年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事业单位则不行……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因为身份不同,各有优缺点,总体来说公务员优势要明显大于事业单位,如果选择报考,建议选公务员。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都在说机关和事业的差别。

不吐不快,我也说两句。我不说单位差别,我说人员区别。

从最开始说吧,最早的公职人员只有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差别,大中专生包分配,各种身份的职工招录。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开始区分开了公职人员的身份,一是公务员,二是事业单位人员,三是国企人员。那段时间各地组织了名义上的公务员内部考试,各种人员调配,国企下岗,精简机构人员,这段时间的人员流动并不会因为单位性质而收到限制,反而因为工资原因,很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先国企再事业最差才会去机关。

时间来到2000年以后,80后的头一两年的中专生享受到最后一批分配后,公务员公开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开始了。于是,这两类单位的人员招考的门槛提升为大学生。这时候除了高层的国企领导,国企人员的官路已经断了,不再是公职人员,新入职人员也不是国家干部了。

08年的阳光工资改革开始让两类单位人员的工资更加透明,也是这一时间,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开始超过事业单位人员。但是,在基层因为事业单位的技术职称职数更多,所以一般来说,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还是高于公务员。很经常看到的情况是同龄科局级的局长工资比副高级职称的普通事业人员工资低。目前,事业单位人员仍然保留国家干部身份,并有部分通道可以进入公务员序列,不过机会不多。

再说下,两种身份人员的工作。

公务员身份最大的优势是,保留一个从吏变官的机会,越高的级别机会越大,在基层机会寥寥,大多数人奋斗终身仍然是个普通科员。起码在地市级及以下的公务员大多如此,当然现在开始有工龄工资有了个好听的称呼,一级主任科员等等非领导职务。公务员改革基本尘埃落定,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变动了。

事业单位改革一直在进行中,也在前进中不断摸索,关于事业单位的定位也在不断的探索中,这也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能确定的是,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会分流到市场,有执法权利的事业单位会并入公务员序列。但是,注意一点是单位,不是单位人员。按国企改革的情况,这类人员大多数是保留原有身份,不再招录,直到自然消失。意思是说,这些人就按这个身份过下去等他们退休,就不会再有了。

接着说人员趋势。国人一直被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维方式束缚,觉得读书为了当官,当官才算光耀门楣,于是,很多人捧着公务员,有机会就去扎个猛子试个水。可是能往前进一步的公务员又有几个?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发现经济发达地区招考事业单位的学历门槛已经明显高出了机关单位。而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正向印证这一趋势,由政府购买,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公共服务。例如此次疫情的胜利,医护工作者是事业单位人员,科研工作者是事业单位人员,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主体也是事业单位人员居多,但是很多时候无论是媒体,官方还是群众都有意无意的回避了这一群体在此次疫情中共同身份。

最后说下,大多数公务员就是国家机器里的一个零件,用到退休。而事业单位人员需要自我磨砺专业技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未来的你可以是用不下去被淘汰的配件A,也可以是国士无双的钟南山。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我是一个工作了20多年的事业老人员,感觉公务员与事业编身份的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是工作性质不同。公务员主要从事一些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而事业人员多从事一些科研、推广、培训等业务工作。公务员叫起来往往是科长、局长之类的,事业编的大都叫站长、所长。以我们局为例,300多口人,只有30个公务员,绝大部分为领导干部,人家待在机关办公楼里,做些宏观统筹,运筹帷幄工作,我们事业人员跑上跑下,忙前忙后具体落实,接受他们领导和检查。

二是工资待遇不同。公务员走的是职务和级别工资,事业人员走的是职称工资。相对来说,晋升职称要比职务提拔、职级晋升要容易一些,只要有业务专长,有工作实绩,弄个职称,涨个工资应该不难,很多事业人员工资要超过公务员。但公务员有车补,事业人员没有,如果达到领导级别的话,公务员年终考核奖、精神文明奖之类的奖金额要大大超过事业人员。这些加起来的话,一个副高职称的人员收入,也未必有副科实职干部的收入多。

三是社会地位不同。公务员主要进行监督管理,手中资源和权力更大一些,更容易受到别人尊重,社会地位更高一些。事业人员主要从事公共服务,没有多少约束力,社会地位自然比不上公务员。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大山小石头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我们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最大区别是发展潜力,和工资福利的不同。

第一,从发展潜力和福利待遇上区别。如果公务员单位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下属单位。这种情况下,区别太明显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主要表现在:

从发展的潜力来说。在厅、局级机关,只要不犯错误,可以晋升到二级调研员,而下属事业单位,管理干部正科也就是天花板了。

从福利待遇来说。车改以后,机关公务员所有人员均可以拿到普惠性的车补,事业单位(除参公管理)人员仅有领导班子成员可以拿到车补,其它人员实报实销。还有目标责任制奖,公务员单位可以发放,下属事业单位虽承担目标责任制的相关任务,却不可以发放目标责任奖。同样,事业单位未休假补助也不可发放。理由只有一个,事业单位不准发放除绩效之外的任何奖金、补助。

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十多年,对机关与事业的差别感触太深了。我们当年转业实行考试、双选制。比如,总150人,考入前90名,可进入公务员单位;91-120,可进参公单位;后面的只能选择事业单位。当年我考了30名,按说应进入公务员单位,由于考虑到专业对口,就到了一个厅下属事业单位。结果,转业十年,差距出来了,当年进了公务员单位的同为营职干部的大部分都已副处干了三、四年了,有的都已调了正处;而在事业单位的,大部分原地不动,我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工作内容上的区别。公务员单位主要是行政管理、而事业单位主要是公益性、服务性为主,为行政单位提供技术持撑,辅助服务的功能,所以这此次事业单位改革中,一些厅局的下属全额事为单位合成为:某某某技术服务中心或某某某事务中心。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单位主要以技术研究、为行政单位的重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等,人员的编制分配偏重于专业技术岗位;而服务性的事业单位,比如信息、网络、还有执法,为保证行政机关的正常工作顺利进行,各项决策能够严格执行,应偏向管理方面,管理岗位稍多一点。

第三,自由度上的区别。党纪党规对公务员要求严,公务员不准兼职,不准家属大所管事务的领域内从事相关事务的生意等等,而对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却鼓励创业,并提了到企业兼职创业、离职创业等,并在创业期间的业绩作为职称评定依据。这对于有技术能力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许多公务员也只有羡慕的份,毕竟大家都是死工资。

公务员单位、事业单位各有利弊,找到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点,结合个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单位对一个人很重要,人们所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