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死亡如何处理?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

问题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死亡如何处理?

作为一名曾经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为你解答相关问题。

一、工伤及视同工伤

《劳动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死亡的,为工伤事故。

《劳动保险条例》又规定,职工在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或经抢救治疗无效,于48小时内死亡的,视同工伤处理。

视同工伤,享有工伤同等的福利待遇。

二、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按照上列规定,职工虽然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也已经建立事实劳动关系,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也同样是属于工伤,也应该同样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处理,享受工伤应有的福利待遇。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是说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工伤险,社会保险机构当然不会负责工伤福利待遇,工伤福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负责。

但是,处理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时间要长一些,要麻烦一些!

三、处理程序

工伤事故发生后,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一)用人单位必须在30日内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与否结论;

(三)工伤认定及处理必须由用人单位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用人单位不予办理,超过时限,责任在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不予办理,工亡的职工家属可以自己提出工伤认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注意,不要超过一年时限规定!

四、工伤认定可以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搜集保存证据

首先,必须的搜集、保存工伤的相关证据资料,这是无论走哪个程序、走到哪一步都要使用的,要靠证据说话,说明问题,非常重要。

(二)先行协商

可以先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力争由用人单位内部协商解决。

(三)行政诉求

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寻求行政途径解决,向属地政府劳动人事爭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人事爭议仲裁院申请工伤认定仲裁。

也可以向属地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解决。

(四)法律途径

上述行政途径不能解决,最后可以走法律程序,也就是打官司,向属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都有常聘律师或法律顾问,而且法律太专业,所以必须要聘请律师;如果经济条件所限,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免费提供律师服务。

(五)申请工会维权

同时,可以求助用人单位工会,乃至地方工会,地方工会维护职工权益,还是有一定力度的。

世上没有救世主,自己勇敢的站起来,坚决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会主持公平正义,公道处理的。

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死亡如何处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本律师办理工伤案件10年的经验,简要解答如下。

要分两种情况处理,

第1种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的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而导致死亡,这种情况下属于因公死亡可以得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2种情况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48小时之内死亡的,可以视同为工伤,也可以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的。工伤待遇。

第3。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认定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没有必然的法律关联性。只需要劳动者家属在申请工伤认定时,举证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就可以。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死亡如何处理?

工伤认定的前提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有用工行为,而不必是签订劳动合同。

这样,认定工伤就应先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举证在劳动者工作过程中,用人单位有管理行为、有发放工资、考勤等情形就是关键。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死亡如何处理?

即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法律认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自动建立劳动关系,符合工伤死亡认定条件的,可以依法申请工伤死亡认定,要求用工单位进行赔偿。《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