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副主任科员属于科级干部吗?有什么差别?
问题是:副主任科员属于科级干部吗?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为你解答相关问题。
答案是:
一、副主任科员职务
副主任科员是国家公务员职务序列中,原非领导职务之一,行政级别相当于副科级;其工资级别和副科级还是有差别的。
2019年6月1日,《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实施,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取消,作为非领导职务之一的副主任科员职务,自然随之取消。
就是说,现时的公务员职务序列中,已经不存在副主任科员了。
原任副主任科员职务取消以后,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及相关规定,套转为新设置的公务员职级。
二、新设置的公务员科级职级
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规定,公务员科级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职务取消以后,新设置四级主任科员职级:
一级主任科员;
二级主任科员;
三级主任科员;
四级主任科员。
其中,一级主任科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科级,三级主任科员行政级别相当于副科级。
三、国家公务员职务
(一)领导职务
公务员领导职务,共有10级:
1、正、副国家级;
2、正、副省部级;
3、正、副司局级;
4、正、副县处级;
5、正、副乡科级。
(二)公务员原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原非领导职务,共分8级:
1、正、副巡视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司局级。
2、正、副调研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县处级;
3、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乡科级;
4、科员;
5、办事员。
2019年6月1日,《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实施,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取消。
仅供参考。
免责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问,副主任科员属于科级干部吗?有什么差别?
副主任科员也叫副科,属于科级干部。但是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副科,他和科级干部还有一定的区别。
01
科级干部分为两种。
公务员科级干部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职副科,另一种是虚职副科。尤其是中国开始实行了公务员套改改革制度之后。每两年升一个台阶,这样呢,就存在了大量的虚职副科。也就是说你拿到了副科的工作年限,但是如果不在工作岗领导岗位上,你只是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但没有科里级干部的权力。
02
科级干部在公务员序列中位列第2名。
公务员涵盖的各个单位种类不同,导致科级干部在每个单位的排序不同。科级干部是几高于科员,为了第2名的级别,在政府单位科级干部就是最普通的职务级别,比如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在工作两年之后也有可能成为副科干部。但是也有一些行政单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有的人在干了一辈子五六十岁之后还是一个副主任科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花板。
所以呢,作为一个在单位上班的公务员来说,尽量的往科里级干部靠拢吧。最起码相应的待遇福利和补助和虚职科技级干部有很大的区别。
请问,副主任科员属于科级干部吗?有什么差别?
副主任科员属于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序列,是科级干部,但仅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工资、福利等),并无职务,工作关系、隶属关系不变,不在科级领导干部序列。
2019年6月,新公务员法实施后,副主任科员套转为三、四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相当于“小副科待遇”,三级主任科员相当于“大副科待遇”。
请问,副主任科员属于科级干部吗?有什么差别?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限,副主任科员,副科级干部均为县(区)管干部。但是它们又有区别。
副主任科员是非领导职务的副科。按照贯例,科员符合职级并行任职条件,考核优秀,工作需要便晋升为副主任科员。
副科级干部是退居二线的副科。
分两种情形。其一是实职副科,副主任科员达到退居二线的年龄(一般52岁),便免去副科实职或副主任科员,同时任命为副科级干部。其二是科员符合职级并行任职条件,工作优秀,德高望众,但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便任命为副科级干部。
请问,副主任科员属于科级干部吗?有什么差别?
副主任科员当然属于科级干部了,不过6月份以后就没有副主任科员的说法了,而是改为了三级四级主任科员。
新公务员法改革以前,公务员职务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从国家到地方县乡都有设置,而非领导职务只在厅局级以下单位设置。非领导职务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同一职务层次既有领导职务又有非领导职务,比如,正科级职务包括正科级领导职务和主任科员,副科级职务包括副科级领导职务和副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都属于科级非领导职务,科员任职三年以后就可以提拔为副主任科员,副科级职务任职三年以后就可以提拔为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和副科级领导职务在提拔任职时的程序是完全一样的,并且在工作分工方面也不会相差太多。比如,一个县直单位,副局长属于副科级领导职务,是领导班子成员,而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往往都兼任党组成员,也属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副局长一样分工部分工作。
新公务员法实施后,取消了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而是改为了一至四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相当于副科级,二级主任科员相当于正科级。虽然现在改成了职级,但实际上和之前的非领导职务相差不大,因为现在的职级不但享受工资待遇,还享受车补等职务待遇,并且还有职数限制,和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副主任科员现在已经改成了职级,相当于四级主任科员,也属于科级干部,只不过不是领导干部。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请问,副主任科员属于科级干部吗?有什么差别?
副主任科员是“非领导职务”,虽然不是实职,但也是科级干部。在新《公务员法》未实施之前,有两种途径可以成为副主任科员:一种是直接晋升,按组织规定,机关单位中可以有不超过二分之一的“非领导职务”,也就是说,单位如果有3个领导职数,最多可以配备一名“非领导职务”,如果是4个领导职数,可以配备不超过2个“非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的级别,也不得超过单位级别。如果是县区一级正科级机构,非领导职务可以是主任科员,也可以是副主任科员,但不能直接任命副处级以上职务,也就是任命调研员或者副调研员。
另一种办法是2015年推行的“县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任科员超过12年,级别达到23级,可以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这种待遇只体现在工资福利上,不与职务直接挂钩。也就是说,通过“职级并行”享受更高级别“非领导职务”的人员,其实际职务级别并没有发生改变,到退休的时候,还按晋升前的职级退休。职级并行套改“非领导职务”,只受条件限制,不受单位级别限制,比如县区正科级机构,任正科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可以晋升副处级待遇。
2019年6月1日新《公务员法》实施之后,“非领导职务”取消,再没有“副主任科员”等职务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至四级主任科员。职级并行政策也扩大到了所有的公务员序列和参公人员队伍。无论是组织任命的副主任科员,还是通过职级并行获得的副主任科员待遇,在新的职级并行政策中,一律套改为四级主任科员,按任职年限进行晋升,最高可以晋升为二级主任科员。副科实职不参加套改,但晋升和副主任科员没有什么区别,也是按任职年限从四级主任科员起算。同时有过副主任科员和副科实职两种任职经历的,合并计算任职年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