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有干部身份吗?
问题是: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有干部身份吗?
答案是:2009年,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劳动管理制度改革后,早已打破身份管理,全体工作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实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原来的“干部身份”消亡,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员工。
无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员工,已经没有什么“干部身份”之说了!
向你介绍一下干部身份的前世今生,历史演变过程。
一、干部身份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政企合一的人民公社中的党政管理、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国家包分配为干部、以及军队中的军官,延续几十年的干部身份,早已成为历史,不复存在!
可以这样说吧,过去的干部身份,现在演变成:
党政机关称为国家公务员;
企事业单位称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
二、干部身份灭失及演变过程
(一)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干部身份废除,称为国家公务员;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干部身份废止,称为国家公务员。
党政机关干部身份退出历史舞台。
(二)1992年,企业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后,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干部、工人身份不再存在,代之而来视同干部身份的是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人岗位员工。
2009年,事业单位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全体工作人员实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人事管理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干部身份转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工人身份转为工勤岗位员工。
同时,企事业单位员工实行转岗工作制度,员工可以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之间转岗工作,转岗到什么岗位,既为什么岗位员工。
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员工,转岗到管理岗位工作,既为管理事业员工;转岗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既为专业技术岗位员工,不存在干部身份之说。
三、至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延续几十年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身份全部成为历史,不复存在。
但是,人们仍习惯称呼党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员工为已经不存在的“干部”,“习惯成自然”而使然而已!
仅供参考。
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有干部身份吗?
现在年轻事业工勤是以士兵退伍安置为主,这些不是优秀大学生,但是在岗位上也发挥很大作用,希望给他们一个转变的机会,就算都是事业编,是待遇最低,不说给他们转为公务员的就会,还是给他们转管理或者专技的机会吧
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有干部身份吗?
以前或许有,现在不可能。事业单位干部身份,包括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包括工勤岗。工勤岗人员的身份一般是工人,大都是城镇户口士兵退伍安置到机关单位的。如果是在2000年以前,就到人事局办理了聘干的话,还能算是干部身份,享受干部待遇;如果2000年之前没有办理,那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是严格杜绝“以工代干”现象的,就只能是工人身份。
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有干部身份吗?
事业单位取消身份管理了,现在实行了岗位管理。依据国人部发〔2006〕70、87号文件,以及各省市配套文件规定,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从2012年起,在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基础上,开始以岗位进行管理,不以身份管理了。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激活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让管理岗位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工勤岗位人员在岗位之间合理有效流动,事业单位这种流动现象的专业术语叫做:转岗聘用。以岗聘人,以才能聘岗位,体现的是人的能动性和适应性,一切以岗位需求为条件,彻底摆脱了过去因为干部工人身份的约束,让人员难以在三类岗位之间流动,例如你能不能干、想不想干、干的好不好等都不分了,只要是干部身份的只能干干部岗位的工作,只要你是工人身份的,就只能干工人身份的活,即使让你干干部岗位的活,也只是代替干活没有待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效率,所以国家开始不以身份管理,改为以岗位管理了,身份已经成为历史档案,也仅仅在个人档案里了,只有在参照公务员时,或者领导干部调任公务员时,才会又提起过去档案身份了。
综上所述,一句话就是:事业单位进行岗位管理,不再以身份管理,三类岗位人员在岗位空缺情况下,可以互为转岗聘用,且转岗不转身份,因为已经不以身份管理了,不对身份进行任何操作,更不会对过去档案身份进行变更等操作。
应该是讲得很直白了,可能有的地方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挺早,但是开展转岗聘用可能较晚,或者对政策把握不好,处于停滞状态,看了本文就可以大胆向上级省市人社部门请示了,认真做好事业单位转岗工作,激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调动有效资源和职工积极性。
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有干部身份吗?
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都是工人编,没有干部身分,单位苦看你很有能耐,想用你,也要通过一定的手续,先培训后转干,这样就可以由单位通过一定的组织手续,给你定个干部岗位,科员,股长,副科长及属于哪一级调研员等,真正的工勤岗是绝对没有干部身份的。我在岗时,做了几年,党办行办主任,主管人事,职称,所以对这个问题较了解,同时在我手上,也给表现不错的工勤人员,培训转干,因1此我才有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有关发言权,诚谢邀答!
事业单位工勤编能有干部身份吗?
2001年前,事业单位工勤编确实可以转为干部身份;现在,这条路早就堵死了,但是工勤编可以转为管理岗或者专技岗,干满10年以上就可以享受干部身份的退休待遇。
一、早年可以“工人转干”。80年代以前,很多地方都有“工人转干”的做法,即工勤编身份转为干部身份。这些转干身份的人,目前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比如我们市局的党组成员、副局长。该副局长早年就是我们下属事业单位的工勤编,干的是后勤工作,后来转为干部,逐步成为单位副科长、科长、副主任、主任(副处),前几年调任行政单位副局长。
二、中央叫停“工人转干”。直到2001年,中央下发了通知,叫停“工人转干”的做法后,各地方才正式停止事业单位工勤编转干的做法。至此,工勤编转干的路子彻底被堵死。
三、实行“工人转岗”。 “工人转干”的路子被堵死,并不意味着工勤编没有发展路子。正所谓一扇门被堵了还有一扇窗为你开着。2006年,国家人社部下发70、87号文件明确,打破身份界限,事业单位不再以身份设定岗位,而是进行岗位聘用管理,只要满足相应条件,工勤岗、管理岗、专技岗三个岗位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换岗后可以在岗位上晋升。其实,这种岗位转换,对工勤岗最有利,转岗后可以享受该岗位的一切工资待遇和工作待遇,甚至还有部分政治待遇,可以提拔晋升,可以提高工资待遇。但是,本质身份还是工人身份的现状依然不能改变,不能像其他事业编干部身份的人员一样转为公务员或者参公。
四、工人可以干部身份退休。人社部下发的文件规定,工人转岗后,只要在岗位上连续干满10年以上,并在该岗位退休,就可以享受该岗位的退休待遇,即工勤编转岗后退休,退休金与干部身份一模一样。换句话说,工勤编转岗后,退休时享受了干部身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