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许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中考失利的孩子不让去读职业学校?
家长对于职业教育认知存在误区,孩子中考失利不让读职业学校,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坐写字高楼“白领”,几千年传统“劳心者治人”;
职业教育毕业生生产一线车间“蓝领”技术工人、技师,“劳力者治于人”!
一、大学毕业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的国家统包分配“白领“干部的“天之骄子”年代,一去不复返矣!
现时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专科学校、职业学院纷纷升格大学,而原有大学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大力扩招的结果下,以每年800多万毕业生之巨的庞大数量,进入大学生就业市场;
更有甚者,继续以更加猛烈的,2018年招生975万,2019年招生1000万数量,既将进入本已拥挤不堪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问题出现了,哪里有那么多的、800多万岗位,虚位以待大学毕业生!需要国家每年新建80个拥有10万名员工的鞍钢、中石油等那么大的特大型企业,而且排出其他就业人员,专供大学毕业生使用,并且大学毕业生不能挑选只做“白领”,“蓝领”也得屈尊,现实吗?
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既失业的尴尬境地,不得不在毕业前一年就坐不住教室,四处托朋友、找关系、递简历,乃至父母亲戚,动员一切可能调动的人力资源力量,全员奋战拼博,加入就业大战,以求在千军万马的就业市场分一杯羹,求得一个顾不上什么体面不体面、专业对不对口、暂栖身的“白领”职位,慰藉十年寒窗苦、父母企盼的心灵!
二、而在另一方面,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大量劳动密集型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工人时代正在消退,需求大缺口是“蓝领”阶层的技术工人、技师,以至高薪聘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退休、下岗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技师,引起又一波“孔雀东南飞”大潮!而这正是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乃至技校培养的毕业生所具有的就业能力。
所以,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以至技校的毕业生,以其职业教育所获得的专业技术能力,而在拥挤的就业市场,胜出大学毕业生一筹!
三、大学,注重的是理论教育、科研能力,就业必须坐办公室当“白领”,放不下身架作“蓝领”工人;既使放下架子“当蓝领”技术工人,又不具备技术工作能力,“白领”无位置,“蓝领”技术工人干不了;甚而出现了大学毕业为就业,转身就学职业技术学院的现象,虽然是少数,但是,说明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市场经济下,一切都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业市场的供需规律,你必须正视!
四、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注重的是技能性、实践性教育,也就是培养“蓝领”技术工人、技师,与大学的注重理论教育、科研能力是一个互补的教育整体,而在中国人好面子、讲级别、虚荣心驱使下,不切实际的在纷纷升格大学潮中,迷失了方向,摇身一变、跻身大学行列,失去了本来的优势面目,得不偿失!
家长、考生唯“白领”是求,不愿意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技校学习,丧失了就业前景一片光明的院校选择,纷纷加入本已就业难的大学院校学习,也使得高等教育整体失衡,催生了大学毕业生本已就业难、以至更难的局面发生。
五、国家当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据媒体消息,近期,国务院发出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并出台相应政策规定,今年高职院校单独招考,扩大招生100万,中职升高职提供便利条件,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就学高职院校免文化课、降低门槛等措施办法。
国家教育部门已有计划,正在制订调整高等教育布局,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将有部分大学专科、乃至本科学校,逐步改建为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性、实践性的“蓝领”技术工人、技师,使高等教育恢复整体平衡,以适应就业市场的规律。
仅供参考。
为什么现在许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中考失利的孩子不让去读职业学校?
谢邀。
我所在的单位是以“春季高考”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对于目前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劣势比较熟悉。
一、通过学生中考前报志愿的顺序就可以看出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公办普通高中(重点学校)-公办普通高中(一般学校)-民办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升学类)-职业学校(就业类)”。有的学生在职业学校一栏中什么也不填,表明自己“宁可不上学也不去职业学校”的“决心”,有的家长也不允许孩子填报职业类学校,宁可花费高额费用,打通关系去普通高中借读,以期三年后考个名牌大学,他自己不明白的是,普通高中每年也有30-40%的学生考不上本科院校,而这些学生中哪一个的入学成绩也高于来借读的孩子。
在部分家长和孩子眼中,普通高中是考大学的,升入普通高中就有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大门;职业学校培养“干活的”,孩子不用去职业学校照样可以去企业“干活”,为什么要去职业学校浪费三年呢?
二、职业学校有过繁荣期,也经历过相当长的低迷期,之前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存在学历提升障碍,学生毕业就进入企业,缺少进修的空间,尤其是学历方面是硬伤。初中毕业生一般在15-16岁,职业学校毕业约为18-19岁,刚刚成年。家长也不愿孩子低学历、过早进入社会工作,还是希望孩子能上大学,至少能拿到专科文凭,年龄也在21-22左右,性格、心理和心智基本成熟,这个时期家长比较放心孩子就业。因此,只有实在没地方上学,家长才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因为毕竟要比孩子十五六岁进入社会好些。由于生源质量的问题,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都不是很好,因此职业学校一度被称为“差生集中营”,这也给招收优质生源造成了障碍。长此以往,职业学校的招生、培养陷入了恶性循环。
三、目前国家调整职业教育政策,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有了政策倾斜和财政补助。尤其高职高考(又称“春季高考”),让职业学校(中职)的学生有机会考取职业学院或应用型大学(本科、专科均有)。以山东省春季高考为例,每年本科录取率平均为10-15%,以升学为培养方向的中职学校本科考取率约为30-40%,我所在的学校有部分转校生,是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和职业学籍的学生一起备战春季高考,所有学生每年本科考取率在60-70%。政策规定,无论是职业学籍还是普通学籍,都有资格参见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一共两次机会。无论是通过哪种高考考取的学生,无论本科专科,待遇是一样的。只是,春季高考只能考取本省内的职业学院和应用型大学,而夏季高考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不过,这些政策家长不一定很了解,每年中考前夕,很多家长咨询,询问中职生能不能高考,是不是毕业之久就结束了,有的在读生的家长也会问到上大学后毕业证是不是不一样……看来,职业教育政策还是需要进一步普及的。
为什么现在许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中考失利的孩子不让去读职业学校?
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还是,社会对中国的职业教育不了解,不放心造成的。还有家长们急功近利的心理有关。我们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这几年国家才开始大力发展。加上传统老观念,还有这些年的职业学校真的管理松散,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打架斗殴,影响极坏,所以,家长们不放心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读书。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们急功近利,认为职业学校上了也是白上,学校念出来打工,还不如现在早早地去打工,还能多赚几年钱,认为孩子接受职业教育那就是花冤枉钱。
总之,初中毕业学生不想接受职业教育,主要是职业学校自身形象不好,家长急功近利,没有从职业教育上看到希望,综合起来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许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中考失利的孩子不让去读职业学校?
谢谢邀请!这里简单分析一下。
许多家长不愿意让中考失利的孩子读职业学校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
1.家长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就当今社会看来,读名牌、上重点是差不多是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盼。读不上好大学,也要上个二本、三本,或者起码也要读专科。要是孩子连个好点的高中都考不上,家长会十分失望的。想想大多数孩子都能上高中,而自己的孩子竟然只混个初中毕业,家长感到多么无奈,感到多么没有面子。许多家长认为职业学校没有什么前途,又要像大学一样收费,与其花钱让孩子上职业学校,不如叫他马上去打工,因为打工很快就有收入嘛!吃不到山珍海味,那就先抢点粗茶淡饭吃吧。那些家长很短视,火烧眉毛只顾眼前,并不能真正替孩子着想。
2.孩子本身的问题。有些孩子天分差,又不能够认真读书。就算家长支持他们上职业学校,他们也不过贪玩好耍混日子,几年时间什么也学不到,毕业后仍然和毕业前的水平差不多。那样的孩子只有白花钱,不可能真正学到知识技能的。那样的孩子确实不宜上职业学校,家长不予支持无可厚非。
3.职业学校的问题。不少职业学校本身素质差,教学质量不好。学生很难在那样的学校学到实用技能。学校可能宣传说本校就业率如何如何高,其实多数人随便找家企业把学生送脱,而不是真正为学生着想。把学生送走了,学校的任务就好像完成了,至于学生以后怎么样,学校管不了那么多。这种学校欺上瞒下、敷衍塞责,给职业教育行业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家长不信任职业学校,当然也就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
实际上,有不少职业学校办得不错。在那样的学校的学生能够学到东西,通常也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我的一个表侄女就是初中毕业读护士学校,现在已经考上取正式的护士资格,目前在某市血站当护士,工作和待遇都不错。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不要以为只有上大学才有前途,上职业学校也可能大有作为的。
为什么现在许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中考失利的孩子不让去读职业学校?
这不是一部分家长的问题,而是几乎百分之九十九家长的思想问题。不过也不能怪他们,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子女成龙成凤,倾尽自己一生的心血供孩子健康成长。
这只能说是社会决定,是老思想决定。
古语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如果你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十五六岁的年级不读书,而辍学,做一些别的事情,肯定大部分的人就会对你投来别样的眼光,认为你是投机倒把,不务正业,应此你的父母也会被别人带上“没出息”的帽子。
所以,没有办法,这就是这个社会的诟病。在这个短时间内没有人可以改变,不过也确实是这样。
读书自然有读书的好处,读书无用论是大错特错,你看到哪个故事说:某某人早年辍学打工,现在身家几千万几百万。可能放到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这样人大批存在。
但是如果你放到今天像这样一个经济物质发展非常快的时代。你要知道,比你聪明的人多的很。比你勤快的人也多的很,你想到的所有主意早就已经有别人去干了。在这个时代,你如果选择辍学创业的环境,会发现几乎不可能完成,并且你又没有经验,怎么可能完成呢?没有背景。
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经济、背景的时代。
你要看到的是:大部分读书人到后面生活都非常好,只有少数人生活不如意。这与不读书的人在中年就会提现出来,无论是从思想还是生活上。
读书,不仅仅是读书。要读好书,要上好学校。这就是术业有专攻,与我同时期的同学,当年出国留学,现在回国做雅思教育,时薪四位数,这就是读书的好处,而我,现在也对生活很满意。
读书真的很有用,但是呢?读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无论做什么事尽力就行,不留遗憾就行!
送给朋友能一句话:别在奋斗的年纪选择短暂性的安逸,到后来你的一生会陷入无尽自责痛苦之中!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为什么现在许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中考失利的孩子不让去读职业学校?
谢邀回答。
现在许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那真实的职业教育是怎样的呢?一张图帮你了解中国职业教育现状。
这张中国教育体系图反应了哪些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信息?
1.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简称(中职)和高等职业专科(简称高职)。高职的生源一部分是普高学生,这部分学生要么是低于本科分数线,但达到专科录取分数线的高考生,要么是放弃高考直接参加高职单招对口升学的高中生;高职教育的另一部分生源就是参加高职学校单招对口升学的中职毕业生。高职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我国《2014-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很清晰。
2.中职教育是兜底教育是个不争的事实。 中考低于普高线的初中毕业生,不读中职除了有钱出国,没有其它可供选择的求学途经。想了解更多有关中职教育,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中职教育知多少?中考后如何选择中职学校?》,其中有关于中职教育的详细分析。
3.职业教育层次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对应关系显示:接受教育的层次决定了毕业后所处的社会地位,教育完美地承担了社会分层筛选器的角色。
最后看看决定职业教育水平的师资力量如何?2019年的教育部“职教20条”明确规定,今后的高职院校教师不再从应届生中招聘,对中职教师没有明确要求。如此硬性规定揭示了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用工需求间的不一致,否则没有改革的必要。
职业教育的师资教育水平和生源质量了然于目,家长对职业教育有没有误解也是显而易见。什么对职业学校认识有误区,什么中考失利不让读中职?别再自己骗自己了,能上985名校谁上高职,能上好高中谁选择中职?大家说是不是?欢迎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