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寿亭侯和曹操的武平侯有哪些区别?对此你怎么看?

虽然都是侯爵,曹操的武平侯是县侯,高于、优于刘备宜城亭侯、关羽汉寿亭侯。

一、古时,封建社会,爵位多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授封皇亲国戚,或者是在帝王创立国家之初的开国功臣,太平盛世的文武勋臣。

爵位,类似于荣誉称号,并享有优异福利待遇。

爵位,与官职关连性不大,可以有爵位而并无官职,有官职的不一定有爵位。

二、侯爵,分为列侯、关内侯。

列侯除收取封地税赋自用,还可以委派吏员管理封地,俨然独立王国。

(列侯,原称彻侯,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列侯)

关内侯,只能收取封地税赋自用,则无封地行政管理权。

三、侯爵以封地行政区划级别,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

同为汉朝封爵,曹操封爵武平侯为县侯,当然高于、大于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汉寿亭侯。

四、刘备称帝后,封张飞为西乡侯,而关羽未再加封,仍为汉寿亭侯,关羽则仍自称汉寿亭侯,源于关羽的爵位为汉献帝所封,“正宗”,含金量高!但关羽虽为亭侯,封地则为一县,也就是亭侯享受县侯待遇;诸葛亮则是刘禅为帝时才获封武乡侯。

须知,刘备自认汉裔,所建政权仍称汉,蜀汉,是后人加蜀字以区别于汉朝,蜀汉诸多文臣武将,只有刘备、关羽、马超获汉朝“正宗”封爵。

仅供参考。

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寿亭侯和曹操的武平侯有哪些区别?对此你怎么看?

首先纠正问题里的一个错误,关羽是汉寿亭侯,汉寿连一起,是地名,亭侯是级别。

侯是汉代爵位的一种,常说的封侯,意思就是封拜侯爵。而侯又分县侯、乡侯和亭侯三级,县侯最高,亭侯最低,可以享受对应的食邑。

刘备的宜城亭侯和关羽的汉寿亭侯一样,都是亭侯。而曹操的武平侯里武平则是县,所以曹操就是县侯,而且武平是个大县,户数超过了1万户,所以也相当于我们经常看到的万户侯。毕竟曹操被封武平侯的时候已经掌握了朝廷大权,给自己封侯时不会太小气。

而县侯以上就是公爵了,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为魏公,再往上就是王和皇帝。

当然,也别觉得只给刘备和关羽亭侯就小了,曹操封他们做亭侯时,自己手下封侯的都没几个,说起来也是很器重他们两个才封侯。

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寿亭侯和曹操的武平侯有哪些区别?对此你怎么看?

汉承秦制,汉朝爵位制度的演变。

汉朝基本上继承了秦朝的制度,这其中包括分为二十等级的爵位制度。由于秦在兼并六国之前,自己本身就是诸侯国,而完成兼并后,没有了诸侯这一级,因此汉朝在建国之初,在二十级爵位之上,又有了王一级的爵位。而王以下,分别是列侯和关内侯。

西汉初年,刘邦为了安抚功臣,先后分封了7个异性王。而他的部下,不封王,只封侯。侯与王的差别很大。王是一方诸侯,对王国享有治权;侯是列侯,有封地,但只对封地有财权,也就是户数定额的赋税徭役。

(西汉初年七大异姓诸侯王封地)

后来刘邦消灭了异性诸王之后,有了著名的:白马之盟,非刘姓不得称王。

因此,列侯成为汉朝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

在汉朝,王的封地至少是一郡,多至数郡,而列侯的封地是无法和王相比的。列侯的封地,一般最多一县,叫县侯;往下是乡,叫乡侯,再往下是亭,叫亭侯。

再来纠正一下,关羽应该是汉寿亭侯,汉寿是一个地名,关羽是亭侯,列侯里面最低的。

曹操的武平侯是一个县侯,级别上比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汉寿亭侯级别要高二个级别。

刘备的宜城亭侯是和汉献帝初次相见,汉献帝想引刘备为外援,帮他撑门面用的;而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帮他上表汉献帝求来的,为的是让他能效忠自己。而曹操的这个武平侯,是汉献帝能给得起曹操最高的爵位,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我们前面提到过,曹操因为不姓刘,这已经是封顶了。可惜曹操胃口太大,一个小小的县侯已经无法满足他日益膨胀的欲望,后面又逼着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这些都是后话了。

综上所述,曹操的武乡侯,无论是级别待遇上,还是实际权利上,都比刘备关羽他们的来的实在。所以爵位这个虚衔,锦上添花还可以,如果手无实权,也没什么用。

谢谢大家!

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寿亭侯和曹操的武平侯有哪些区别?对此你怎么看?

首先,要知道东汉的爵位

“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的人。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

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县侯:

最高级别的侯爵,如袁绍被封为邺侯。食邑过万户者又俗称万户侯。

乡侯:

乡是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

亭是乡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刘邦就曾任过亭长。亭侯是以一亭或数亭为食邑。

弄清楚东汉的爵位情况,曹操的武平侯,武平是个县,也就是县侯,而刘备跟关羽,都只是一个亭侯。

望采纳!

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寿亭侯和曹操的武平侯有哪些区别?对此你怎么看?

宜城、汉寿、武平都是地点,亭侯是爵位。而曹操的武平侯是武平县侯的简称,是县侯。

县侯和亭侯都是列侯,而县侯大于乡侯大于亭侯。

也就是说曹操的爵位比刘备、关羽大两级,刘备则与关羽相当。

刘备的宜城亭侯、关羽的寿亭侯和曹操的武平侯有哪些区别?对此你怎么看?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在此做一些简单说明。汉代的爵位大致分为王、公、侯三等,而侯又分列侯和关内侯(类似于现在部级、厅级、局级、处级的划分吧)。列侯又分县侯、乡后和亭侯,列侯有封地,有食邑,爵位可以世袭。其中汉制规定只有刘姓皇族子孙才可以享受王和公的爵位,这个是重点。 那么剩下的只能按功劳和战绩来进行封侯,亦即所谓的封侯拜相,一般人能做到封侯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刘备是宜城亭侯,关羽是汉寿亭侯,两人都属于亭级列侯,级别相当,一亭为十里,食邑大概五百户。曹操是武平侯,武平是县的级别,也即所谓万户侯,食邑万户。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曹操的级别是远高过刘、关二人的。曹操可是挟天子令诸侯,大权在握,说他一手遮天也不为过,给自封个万户侯也不足为奇。至于刘备和关羽,刘备当然是颇有战功的,但是能得以封侯,更重要的原因除了他皇叔的身份,还有曹操在当时也想拉拢刘备,曹操才会给其封侯吧!(建安元年(196),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而建安五年(200),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立下战功,受封汉寿亭侯,这当中又饱含多少曹操对关羽的宠爱呢?要知道当时很多有功之将,甚至于曹操自己麾下的功臣也只少数得以封侯!个人浅见,希望有更多历史爱好者一起讨论,指正,发表不同的见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