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老舍和巴金相比,谁的文学水平更高?你更喜欢谁的小说?
鲁迅、老舍、巴金三人,性格、才智综合看,鲁迅是刀客,专治不服之人。老舍是画家,素描旧社会的黑暗面。巴金是受新思想影响,是新的社会吹鼓手。
论思想性和力度,鲁迅为大,是旧中国文艺战线的一代旗手,影响力波及海外,因过早逝世,与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擦肩而过。
老舍素描功夫天下一流,在最困难中因家人绝情而失望沉河,过早走了,否则后来成就更大。中国失去一个能成为国际大师的当代作家。
巴金后来参加革命,是新中国文化的中坚,后来革命工作繁忙,虽百岁高龄,但家春秋三部曲后,难有惊世之作了。这也不是巴金个人的问题了,又红又专太难了。
鲁迅、老舍和巴金相比,谁的文学水平更高?你更喜欢谁的小说?
当然是鲁迅先生,
鲁迅、老舍和巴金相比,谁的文学水平更高?你更喜欢谁的小说?
看来你能分高下,谢谢你的邀请:很遗憾,我没那本事。
鲁迅、老舍和巴金相比,谁的文学水平更高?你更喜欢谁的小说?
他们的文学水平都比我高,所以他们也都是我敬佩的人。
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或是当代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欧美的,或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凡是某个方面比我水平高的、人品高尚的人士,都是值得我敬佩和学习的。
鲁迅、老舍和巴金相比,谁的文学水平更高?你更喜欢谁的小说?
三位大家各有千秋。至于高低之评,无法去说,也没有资格说。鲁迅是文学的巨将,解放前后人人皆知。他的作品给中国人在黑暗的旧社会,求翻身、民主、自由、独立等精神上很大的鼓舞!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功劳不可否认。老舍和巴金都是新中国文学界的先驱,对于新中国文学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们三位各有所长,我们要弘扬他们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文学素养,把新时代的中国文学推向前进!不负三位先驱的重望!
鲁迅、老舍和巴金相比,谁的文学水平更高?你更喜欢谁的小说?
我认为三个作家各有千秋。
说白了,虽然这三位算是同行,但实际上他们擅长的领域一点也不一样。
鲁迅:短篇小说一绝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界,对鲁迅有这样一个评价——“每一个作家身上,都有鲁迅的影子。”从主题看,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包罗万象,吃人、科举、教育、婚姻、工作、农村……
从内涵看,对人性的揭露更是淋漓尽致。愚昧、麻木、落后、缺乏觉悟、胆小怕事、自私刻薄……
从人物形象看,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阿长、藤野先生,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形象。从孩童到老人,从乞讨者、店小二到读书人、做官人。
从作品风格看,他既有忧愤深广的《呐喊》《彷徨》,又有淡淡趣味、淡淡苦涩的《朝花夕拾》,也有浪漫豪放的《故事新编》,更有战斗后的落寞《野草》。
除小说外,鲁迅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当然,更别忘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尽管他没有一篇长篇小说,但其短篇小说的“原型性”就足以证明他的地位。
老舍:最擅长“京味小说”老舍的小说写得很好看、很易懂,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就可以看懂《骆驼祥子》。
真正喜爱老舍小说的读者,大概还是在北京略多些,他“京味小说”中的自然而真实,如果没有在北京生活过,怕是难以体会的。
他爱北京的美,更恨北京过于沉醉在美中。
如果鲁迅是批判恶劣国民性,那么老舍就是面对北京人的批判了。
不过,老舍的作品很适合搬上荧幕,除了《茶馆》《龙须沟》之外,《四世同堂》《月牙儿》都是观众们熟悉的。
非常不愧于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对文学和曲艺的结合也是值得欣赏的。而这点,鲁迅和巴金就做不到了。
巴金:那个年代的青春小说家如果说老舍写给北京人看,巴金就是写给青年人看了。
比如,《家》中的觉新、觉民、觉慧、瑞珏、梅、鸣凤……几乎构成了那个年代的青年图鉴。
这些青年都非常单纯、尚不知将来的负担,他们充满热血,却也往往瞬间没了行动,放在现在的青年人身上,何不如此?
所以,放在上世纪20年代,巴金的小说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青春小说”。
但巴金写的故事未免太长,动不动就是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看着让人望而生畏,实际上其内容并不难懂。
不过,巴金的散文还是值得一读的,《怀念萧珊》《小狗包弟》,他是三位作家中最长寿的,就让我们也读一读他百年生命历程中的爱与恨吧。
【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在读,欢迎关注我@鸭子读书笔记 ,经典文学作品、语文教育、情感交流,与你共分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