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蔡京这个人?他是忠是奸?
蔡京,怎么评价,忠臣、奸臣?实事求是,应该说,蔡京是一个权臣!
蔡京,被民间视为北宋末期,弄权误国,贪脏枉法,导致徽、钦二帝被金人北掳五国城“坐井观天”,北宋灭亡,奸臣贼子的“六贼”之首,这毕竟是民间观点,以及小说《水浒传》的渲染所致。
历史上,蔡京是一个功过对半的权臣,也可能功不抵过吧!
一、蔡京,文化功底扎实厚重,在宋代被视为正途的科举考试进士出身,屡任京官、地方官。
蔡京,深得徽宗皇帝赵佶赏识,徽宗赵佶多次驾临蔡京府中,饮酒作乐,视为亲近重臣,宦海沉浮,四度为相,权倾朝野,官位高至三公之首的太师,获得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誉,位极人臣。
蔡京,位高权重,结党营私,门生故旧多获提拔重用,家世显赫,三代高官,北宋末无出其右。为官贪婪,多领薪俸官银;大兴“花石纲”,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极大。
二、蔡京当政时,也曾大力推广社会救济制度,全国遍设居养院,安置救助贫困孤寡人;设立安济坊,免费救治贫困病人;又设漏泽园,安葬贫困无力葬埋之人。
蔡京在扩大救济规模,推行救济制度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罕见的。
蔡京,主持“崇宁兴学”,着力兴办教育,府州县广设学校,加强基础教育,极大地促进北宋末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文化水平,功不可没。
三、蔡京,书法艺术高超,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同列宋时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后人以其奸名,字以人废,以蔡襄替换之。
蔡京,最后病死于贬为地方官赴任途中,对比其他“宋末六贼”,都是获刑宰首的下场,应该算是善终的了。仅供参考。
怎么评价蔡京这个人?他是忠是奸?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想从一份著名的名单说开来。因为我是个书法爱好者,所以我对于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如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当然也包括北宋时期书法界的“宋四家”等等的传世名作有所了解。同时对他们的经历也十分感兴趣。最初的 “宋四家”确实是由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组成,这四人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但是因为蔡京名声太臭了,所以后来人硬生生地把他从这份名单上给去掉了,换成了与他同姓的蔡襄。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宋朝人十分注重“年齿”,按时间先后进行排辈,蔡襄是北宋初年的书法家,如果这份名单上的“蔡”真的是蔡襄,则“蔡”应当排在“苏”之前,应该是:“蔡、苏、黄、米”,这样才是按年齿排列。但是“蔡”排在末尾,正好与北宋末年蔡京相吻合,这一点我感到没有什么好争议的。然而,在许多历史记载中,都把这个“蔡”归位于蔡襄,可见人们当时对蔡京的憎恨有多深有多大,简直是恨之入骨,不共戴天。有北宋歌谣为证:“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在说蔡京之前,先说一说蔡襄。蔡襄与蔡京两人相差三十五岁,同为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蔡氏,蔡襄做官三十五年,励精图治,修路修桥,造福一方经济,受百姓爱戴;他不仅是个好官而且还是个大才子,他是北宋初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他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而能让现代人时常记住他的是胡子的故事:蔡襄有一把美胡须。有一次宋仁宗问蔡襄说:“你的胡须非常漂亮,晚上睡觉时把它盖在被子之下吗,还是把它放在外面呢?”蔡襄无法回答。回到家后,晚上睡觉时,蔡襄思索仁宗的话,把胡须放在被子里面和外面,都感到不适,一个晚上无法睡着。这个故事透露出古代文人不经意间的一丝丝可爱。
而蔡京就不同了,他在人们心里与“爱”绝缘。他是《宋史.奸臣二》中的第一奸臣,北宋徽宗朝的“六贼”之首。他一生坏事做绝,凭借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腐蚀贿赂皇帝乱了朝政。害得民众卖儿鬻女以应官差。他见风使舵拉帮结派乱了人心。同时不择手段捞取财物中饱私囊。《宋史》里对蔡京的评价是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打击政敌不择手段,惑乱人主,结党营私,致使官风败坏。但是,实话实说,蔡京的书法艺术具有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 “冠绝一时” “无人出其右者”都是对他书法的赞扬之词。而且文学方面也造诣很深,文章尤其是散文写得很好,可以说是个大才子。
但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就算你曾经五次为相,就算你才高八斗,但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千万不要低估百姓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和行动,在蔡京被贬之后,他即使有金钱万贯,老百姓就是不卖给他吃食,以至于一代奸相,落了个活活饿死的悲惨下场。
怎么评价蔡京这个人?他是忠是奸?
蔡京字写的好,文章还行,他是做官的,玩政治的,站在他的立场与团队里不分对错的!按当时社会环境,如果遇明主,他可以是良臣!但无所谓了,至少他成功了,说他是政治巨头也对,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换成我也是,历史能留大名的毕竟少数,能不碌碌无为已是伟人了?吹毛求屁无意义!舍己为人更是瞎扯,这玩意也只有孔子才说,也只是满嘴仁义道德罢了,社会多点真小人,比伪君子强,真小人好办事!
怎么评价蔡京这个人?他是忠是奸?
蔡京,北宋宰相,书法家,以奸臣的形象闻名天下,不仅奸,而且贪!《宋史》干脆直接把他列入到《奸臣传》,水浒里智取生辰纲那些金银财宝就是蔡京女婿的。宋朝老百姓都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后人更是将他郁秦桧、严嵩同列为史上三大奸相。
蔡京在官场沉浮几十年,能先后五次坐上宰相的位置,不难猜到,除了奸诈之外,蔡京的才能也绝非一般。今天刀叔给大家换个角度来讲讲蔡京,全面了解一下这个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大奸相。(以下仅仅讲的是客观事实,没有洗白的意思)
《宋史》里对蔡京的评价是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打击政敌不择手段,惑乱人主,结党营私,致使官风败坏。他提倡“丰亨豫大”,意思就是倡导当时的神奇皇帝宋徽宗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无所不为。蔡京说:“您老人家坐在皇帝这个宝座上,就应该享受更奢华的生活,不然不匹配啊!”以至于后来宋徽宗的骄奢淫逸导致民不聊生。
如果仅以一部《宋史》和一些小说来了解一个人,会不会有些片面呢?史书虽然具有权威性,但是古代的史学家,即使是司马迁也不敢说自己是独立学者。依托于某个政权和阶层,他必然带有一定的角度,想要做到全面太难了。而小说就更没有追溯性可言了。
那么,奸臣蔡京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呢?
蔡京家族基因强大
蔡京的这个宗族也是有着高智商的基因,一门当中七个进士、三个探花,蔡京的八个儿子六个都是学士,别的两个一个年幼一个早死,还有五个孙子也是学士,这么的一个宗族,蔡京也必定不会是等闲之辈了。
医保社保的开创者
蔡京执政后对慈善事业很热衷,在他的推动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共包括三方面: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居养院以收养一些老弱病残为主;安济坊专门负责收治没钱治病的病人;漏泽园则专门划出地皮建立墓地,专门安葬那些无钱埋葬的人。
当我们现在还在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养老无着,死不起的时候,远在宋朝的蔡京就已经开始极力推行免费医疗和养老以及丧葬制度了。
优秀的财政部长
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叶适曾说过:“宋财赋之入比唐增倍,熙丰以后又增数倍,而蔡京变钞法,以后比熙宁又再倍矣。”
合格的教育部长
蔡京推进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学校的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考核措施、奖惩办法等都做了一些具体规定。特别有一项政策是对四川、广西、云南、广东、福建等偏僻省份的学生去赴京应试,其食宿路费从学钱中给予解决。
蔡京还是新推水利的水利部的要员
蔡京在杭州钱塘当县尉的时候,目睹了自己老家莆田木兰溪兴化湾内河连外海,经常海水泛滥,导致这片土地长不出庄稼,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于是,当时还只是一个基层小官的蔡京和弟弟蔡卞向朝廷请示号召大家捐钱兴修水利工程。共筹集到十四个大家族的捐款,共70万缗(mín,古代串钱用的绳子,就是贯的意思),最终修好了木兰陂水利工程。
有人说,蔡京给自己家乡人做点事值得表扬吗?我觉得相当值得。因为推行水利工程并不是蔡京的原创,而是北宋王安石变法当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作为一个相当成功的典范,木兰陂对王安石在全国推行水利改革,简直就是一个树典型,立形象的重要工程,其意义绝对不止一个小小的莆田。一跟王安石挨上边,蔡京的形象是不是好了很多呢?
蔡京自熙宁三年中进士以后为官55年,当过开封、成都、扬州和太原等十多个府的最高掌权人。实际他执政时间有20年左右。历史上中国封建社会宰相平均任职时间只有一年多。蔡京是中国封建社会任职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宰相。
给胜利者和英雄人物锦上添花,给反面人物和失败者的荒淫贪腐添油加醋,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历史上一提到蔡京就一个“奸”字,似乎就要概括了他的人生。
怎么评价蔡京这个人?他是忠是奸?
一部《水浒传》把蔡京列为奸臣,让我们对其恨之入骨。特别是当代读者,因为憎恨贪腐,所以对蔡京是没一点好印象的。“智取生辰纲”那个故事中,晁盖、吴用和公孙胜等劫获的就是蔡京过生日时搜刮的不义之财,要是像当今某些人过生日直接收个银行卡,梁山的好汉们也就没有那机会了。所以在北宋流行着这样一句民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筒谐音童贯,菜谐音蔡京,可想而知,北宋人民将这两人列为了当时的两大奸臣,人人得而诛之。
其实,蔡京是一个大才子!诗词文章书法俱佳,堪称全能写手。特别是他的书法,集百家之长,自成一体。当时的评论界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语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现在的书法家多临米芾帖,有谁临过蔡京的帖呢?就因为背负着奸臣之名,他的书法家身份被人淡忘,让人印象中磨灭不了的是他的“北宋六贼”之首的千年骂名。
是才子,骨子里就依然会有些风流的。《能改斋漫录》曾有这样的记载:“姑苏官妓苏琼,行第九,蔡元长道过苏州,太守召佐饮。”
官妓,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似乎是官方专门从事接待工作的女性,而这个叫苏琼的女子,应该是苏州官府最拿得出手的头牌接待员。因为,蔡京可是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人,这是太守巴结他的好机会。正所谓投其所好,如果是高俅来苏州视察,太守可能得物色一个足球爱好者陪同才是。而选择苏琼,说明太守是知道蔡京好这一口的!
果然,苏琼没让太守失望,酒过几巡之后,蔡京就对太守说:“如此美女,不是叫来只是劝酒的吧?”太守说那当然那当然,便叫苏琼填词助兴。苏琼毕竟久经沙场,只见她毕恭毕敬行了一个礼,脸含微笑:“还请大人赐韵。”多么乖巧的女子!蔡京抚着下巴,微微点了点头说:“你在家排行第九吧,那你就用‘九’字为韵,词牌不限。”好一个高素质的官妓苏琼!只几分钟沉思,一首《清平乐》便从她那朱唇中吐出:
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情性风流。良辰开宴在西楼,敢劝一卮芳酒。
记得南宫唱第,弟兄争占鳌头。金炉玉殿瑞烟浮。名在甲科第九。
各位读者,这首《清平乐》虽然很短,但其中内涵丰富得很,不仅高度赞美了蔡京的写作才能好比韩愈再世,是个有内才的男人,而且其外貌与性情又可与东晋名士谢安相提并论。词中还列举了蔡京两兄弟当年参加省试时取得的辉煌成果,蔡京当时考取了甲科第九名,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甲乙丙丁四科,甲科当然是最上等的,而蔡京又是甲科中的第九名,也就是全省的佼佼者。蔡京听了,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他用欣赏的目光盯着眼前的美人,心想你还真是个用心的女子,竟事先就做好了功课,了解了我的过去。便连忙叫人给了苏琼一大笔赏钱。据说,蔡京离开苏州后,太守又追加了奖赏,这苏琼也太给他撑面子了。因为太守送别蔡京时,蔡京还在对苏琼赞不绝口。
蔡京要不是被官场的染缸给染黑,也许真的会在历史上留下许多书法佳作或诗作,《宋人轶事汇编·卷五》就曾记载他本是很具天资的,他们兄弟去参加省试前,曾特地拜访过一个叫化成的僧人。化成见了蔡京,不假思索地说:“此乃武官大使臣命也!”后来蔡京果然步入政坛,四次任宰杀达17年之久,结果由一个王安石的改革派沦为大贪官,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雅号便离他远去了。
怎么评价蔡京这个人?他是忠是奸?
论文学修养,堪称大师,论书法造诣,国之瑰宝,论政治操守,可见一斑,“北宋四大家”本来有他一席之地,却因为做了太多坏事,而被人代替,奸臣自然是奸臣,宋徽宗爱文墨,自然和蔡京意气相投,蔡京得宠后,一步步引徽宗干些奢侈荒唐的事情,最终落得国破被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