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现在怎么评价张作霖的?

张作霖,清朝地方军阀,中华民国北洋奉系军阀,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国家元首。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人(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马家房村西小洼屯),幼年父早亡而家贫,三个月私塾文化,学木匠卖包子挑担货郎兽医出身,早年曾有一段投身绿林为匪经历。

张作霖,清政府招安为官军,利用其熟悉匪情,命其转身剿匪,先剿除清廷列为一号匪首的“辽西巨匪”杜立三;又追剿“蒙东悍匪”陶克胡陶。

“辛亥革命”时,张作霖奉命率军人卫奉天(今沈阳),遂掌握奉天省(今辽宁省)军政大权,并逐步掌控东北、蒙东,成为“东北王”。

经二次“直奉战争”,势力范围扩大至热河、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大半个中国,入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虽然总统职位空缺,然并未任总统,以安国军陆海军大元帅执掌中央政府,实为国家元首。

故发迹后,张作霖被政敌们称为“胡子军”、“匪帅”而名闻天下。(东北方言,称土匪为“胡子”)

1928年,张作霖乘火车由北京返奉,被日本人于沈阳市皇姑屯炸死后,暂厝沈阳大帅府,其子张学良为张作霖原选定墓址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水库附近,定名元帅林。

从北京、河北等地古陵选运大量石刻墓制品,加上张作霖生前从北京弄来的石刻墓制品,大兴土木,营建墓园。及完工入葬,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元帅林遂成一空墓。

日本人侵占沈阳后,将张作霖棺柩移存沈阳东关珠林寺。作霖生前早年为匪时的拜把兄弟、时任伪满洲国总理的张景惠,念及兄弟情谊,欲将张作霖早日入土为安,出面安排把张作霖棺柩下葬元帅林,但日本人不准,归葬祖墓也不行,后经协商,允许下葬于辽宁省锦州市锦县(今凌海市)石山镇驿马坊,张作霖母王太夫人、张作霖赵氏夫人墓园内,与赵氏夫人合葬。遂使生前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竞然死无葬身之地,借其母及妻墓园下葬,而演变成为简陋悽凉、两丘荒冢的张作霖墓园,与其生前的身份多么的不相匹配?这大概是纵横厮杀大半个中国,身为陆海军大元帅、掌控北洋政府大权的张作霖生前,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的吧!

张作霖,执掌北洋政府时,反对并残酷镇压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逮捕并杀害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等共产党员。

仅供参考。

历史和现在怎么评价张作霖的?

张作霖能从民国初年一个师长,做到陆海军大元帅代行元首职权,其能力确实是很不错的,不过张作霖在早年为了扩张势力,也和日本人合作,出卖了一定的国家利益,后来虽然努力试图摆脱日本人的控制,但是终归失败,反而被日本人暗杀。

张作霖出身草莽,后来被袁世凯任命为27师师长。张作霖的优点不少,他擅长拉拢人心,所以得到了张作相等人的大力支持,又会把握机会,能抓住每次机遇让自己往上爬。

此外他也善于吸取经验教训,像第一次直奉大战兵败以后,他意识到原来自己的部队草莽气息太重,战斗力不足,就积极引进人才建设部队,购买武器,充实军备,最终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获胜。

而且张作霖还善于建设地方,在他的治理下,东北的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东三省兵工厂一度成为中国最大兵工厂之一。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优点,他得以逐步控制了东三省的军政大权,甚至一度入关组建安国军政府。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张作霖始终只是一个军阀,为了扩张自己的利益,他有时候也会出卖一些国家利益。所以在统一东三省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张作霖采取了和日本合作的态度,像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允许日本增加在东北的投资,开设工厂,还接受日本的建议,拒绝出兵外蒙古,放弃了收复外蒙最后一次机会等等,这些都对国家利益造成了损害。

在张作霖全面控制东北以后,为了避免日本势力坐大,张作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脱离日本人的控制,比如吸引英美势力进入东北等。但是这些方法见效不大,所以每次遇到问题,他又不得不向日本低头求助。

像郭松龄反奉时,为了换取日本的支持,张作霖又和日本人签署了两份卖国密约,出让了很多权益。之后在北伐战争时,日本又以拒绝奉军撤回东北为要挟,迫使张作霖做出了很多让步。

虽然如此,一些日本人觉得他合作不够痛快,而将其暗杀。从这点来说,张作霖的结局有些可悲,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无奈。

历史和现在怎么评价张作霖的?

草民视角

4天前 · 历史领域创作者

东北王张作霖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其个人发展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张作霖1875年生于奉天海城市(今辽宁鞍山海城市),父亲嗜赌如命最终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与哥哥为父报仇后逃走,因无依无靠和母亲、妹妹投奔外祖父家,后随母改嫁,和继父学了一手兽医本领。

张作霖在家行小,身材不高,所以常被人成为张老疙瘩或张小个子,据记载张作霖虽身材不高,单精气神充沛,为某生计做过兽医、磨过豆腐、打过杂,最后落草为寇加入绿林道,并结识过命兄弟汤二虎、张是非、冯麟阁等人,这群人也就是后期张作霖赖以起家的老班底,在组织保险队并与其它绺子抗衡时这群弟兄为张作霖铺平了道路,当然在张作霖在东北称王后这群兄弟虽然没有大权在握,但是仍然富贵无穷。

张作霖起家有赖于其岳父支持,张作霖岳父赵占元是赵家庙的地主,虽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当时只要有钱有枪就能在一方称霸。保险队的兴起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无能,各地土匪横行,烧杀抢掠,各地为免于匪患暂难而以“众筹”方式组织出一支队伍保境安民(当时很多保险队的纪律还不如土匪,当然也就得不到政府的认可),赵占元为了维护自身财产并给女婿铺路,协助张作霖组织了赵家庙保险队,而张作霖又恰有领导才能,将手下人员训练的很有纪律性,经过一年的发展遍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二十几个村庄,但是在1901年被金寿山勾结俄军偷袭,无奈转移至八角台与张景慧合并,但也就藉此机会成为保险团的团长。

后张作霖在新民拉队伍受抚在清政府军队中任管带(营长职务),先后在日俄战争中效力过俄国和日本,最终在诱杀杜立三事件中立功升为巡防营统领,在剿匪过程中不断扩编自身实力,特别在追缴蒙匪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能够与当时的总督相抗衡。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后,张作霖通过各种关系协调,最终由袁世凯任命为奉天二十七师中将师长,由此也就打开了张作霖称霸东北的道路,传言袁世凯在一时兴起任命张作霖为师长后反悔,但因时局动荡不敢挑起战争而多次给张作霖下绊子,均未成功。

在成为师长后,张作霖可谓手握实权,在1916年张作霖手握兵权将当时的总督段芝贵驱离奉天,成为奉天实质上的掌权人,后袁世凯复辟失败后黎元洪担任大总统,张作霖通过关系成为奉天省长,成为实质上的掌权人。当时能够与张作霖抗衡的就是他的结拜兄弟,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但是张作霖手握众军又有着复杂的关系网,最终抓住冯德麟与张勋复辟的丑恶行径一举击溃冯德麟,统一了奉天的军政。

自此之后,张作霖的发展就开始出现丧心病狂的趋势,为了统一东北并插足内蒙,张作霖多次与日本人合作,利用日本人的实力来实现自身发展,在前几年的电视剧《少帅》中也能看出张作霖对待日本人的态度,最终张作霖统一东北和内蒙大部,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奉军也就成为众多军阀中的佼佼者,不得不提的是张作霖能够发迹是因为其治军有方,在其亲身带兵时的军纪严明,但是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奉军军纪多混乱不堪,元老派中土匪出身的将领盲目带兵,导致奉军的评价剧降。

后张作霖妄图控制北京争权,与直系军阀合作对皖系军阀发动战争,后又与直系军阀反目,发生两次直奉战争,最终张作霖几乎一统全国,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7年,在北京下令绞杀李大钊等多名革命志士,1928年,北伐军蒋、冯、阎、李对奉系进攻,奉军全线崩溃,由于他不肯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包括开矿、设厂、移民和在葫芦岛筑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这位乱世枭雄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历史和现在怎么评价张作霖的?

张作霖,字雨亭,汉族,奉天(辽宁)省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的父亲。胡子出身的他,最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总的来说,张作霖是旧军阀中的佼佼者,他有能力割据一方,但缺乏统一全国的魄力和胆识。

张作霖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小时候糟了不少罪。甲午战争前,张作霖加入清军,但出于无聊,不久就回乡当兽医了,也所幸他走的早,不然就死在战场上了。1896年,张作霖再次跳槽,当起了土匪,没想到这个选择决定了他今后的命运。

张作霖这个人还是有胆有识的,在圈内混的风生水起。1901年,张作霖和张景惠搭上了关系,从土匪转型成了地方团练。后来又投靠徐世昌,为其讨平土匪,镇压革命党,在东北军界展露头角,后来成为东北的实权人物。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张作霖被黎元洪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后来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张作霖用武力统一了东北军政,成为奉系首领。

在张作霖的主政下,东北军工业得到全方面发展。张作霖知道,军队是他的本钱,而军队的强大在于武器装备,所以他为此下了血本。1921年,张作霖建立沈阳兵工厂,到1928年扩建完成,成为全国最大的兵工厂。张作霖从德国、日本购买机器,聘请顾问,并出资修建了学校和研究院,并大力支持东三省的教育,开办东北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奉军的战斗力因此得到了增强。

在强大军力的支持下,张作霖走出东北,参与军方混战,开始争夺中央权力。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其权势达到巅峰。而日本人则认为张作霖受到他们的帮助,必定会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但张作霖却一口拒绝和日本人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人非常气愤,决定除掉张作霖。

1928年6月2日,奉军被北伐军和冯玉祥等人击败,张作霖统一全国无望,只能退回东北,割据一方。日本人得知了张作霖的行程,在皇姑屯处的铁轨上埋下炸药。6月4日,张作霖的专列行至皇姑屯附近被炸药炸翻,张作霖重伤,当日不治身亡,终年53岁。

张作霖虽然身死,但他为儿子张学良留下了殷实的家底。张学良接班后,没有选择割据东北,而是“东北易帜”,服从国民党政府。但仅仅三年之后的1931年,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将其父亲留下的家业拱手相让日本侵略者。张作霖要是知道,怕是要气死啊。

历史和现在怎么评价张作霖的?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网友评论指正。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人称“张大帅”,号称“东北王”,是北洋军奉系首领。

第一,张作霖是一个大军阀。他白手起家,从徒匪、兵痞干起,靠胆略和智慧,义气和豪爽,一步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能打赢的就吞并,打不赢的采取拉扰、结拜兄弟、许愿等方式,走上了“东北王”的宝座。最风光的是在直奉战争中,他攻下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

第二,张作霖是封建地主、军阀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张作霖反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仇视共产主义,疯狂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27年4月6日,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4月28日,张作霖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他的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

第三,张作霖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在特殊的时期、特珠的环境、特殊的位置上,做了一些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早在二十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就有侵略中国的野心,在东北驻军,并步步紧逼,扩大他们的利益,提出要在东北开矿、设厂、移民和在葫芦岛筑港等无理要求,张作霖坚决拒绝,引起了日本人的不满,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享年53岁。

张作霖的两个儿子都很有名,一个是张学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另一个张学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海军参谋长。

历史和现在怎么评价张作霖的?

所谓张作霖时期,一般指的是张作霖在东北掌权的时期,通常是指1912-1928年的这16年间,在这16年当中,日本并不是不敢侵略,而是不敢发动像九一八事变那样的全面侵略。

日本在辛亥革命时期就曾经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向中国东北的关东州增派了一万兵力,成立了所谓的日本关东军。其后,日本人利用这支部队不断在东北挑起事端。比如1916年就发生过日本关东军与奉军冲突的郑家屯事件。

但是日本一直不敢挑起大规模的侵略。原因之一在于张作霖在当时的东北拥有比较牢的控制权,东北军中不管是老派将领、新派将领还是洋派或者土派将领都奉张作霖为最高权威。所以,东北军的战斗力是有保障的。日军也不敢贸然行动。

再者,张作霖有手腕,有智慧,能够在俄国人,日本人、英美各列强中制造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使得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张作霖一死,整个东北的生态就改变了,张学良名义上是东北军的最高统帅,但是实际上并不能牢牢控制东北军,而且个人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很快日本人就发动了全面占领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