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大清比大明厉害很多?为何清朝能成功解决蒙古的问题而明朝办不到?

大清帝国,成功解决历史上多难以解决的北方“马背民族”侵扰中原的问题,相当成功解决同为强悍的“马背民族”蒙古族问题,并化强悍力量为己用,这一点,比大明帝国高明、历害多了!

清朝对蒙古族采用又打又拉,“大棒加胡萝卜”,战争征服+怀柔政策而为己用,《孙子兵法》中“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谋略,高招!

一、清代对蒙古族采用的怀柔政策之一,一改前朝单纯诉诸战争使用武力征服的作法,改为战争征服+怀柔政策,把与蒙古族关系建成可靠盟友关系,并且设立“蒙古八旗”,同为清军主力,地位远远高于“汉军八旗”之上。

“蒙古八旗”,除与“满洲八旗”共同进攻那个一直打压蒙古族的明王朝外,忠诚的卫护北疆,那蒙古族就是自己人啦,可见盟友关系“钢钢”的!

二、满蒙联姻,满清采用满清皇室与蒙古贵族王公,世代通婚联姻300余年,永为亲家。

亲家,骨肉血脉相连,那满清皇帝与蒙古族贵族王公的关系,不是岳父,就是女婿,或者姐夫、妹夫,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有了利益,“肥水不流外人田”,利益共同均沾,还打什么仗呀!

三、史称“明修城,清修庙”,大清帝国,汲取历史经验,采用兵法中的上上“攻心为上”的战略,对塞外蒙古等“马背民族”,采用尊重宗教信仰等攻心战术,在京城、政治活动中心承德等处,针对“马背民族”的宗教信仰,修建联络“马背民族”宗教信仰的藏传佛教嗽嘛教等寺庙建筑四十余座,北京三十二座,承德八座,尤以承德外八庙为代表。

承德外八庙的典型建筑普陀宗乘之庙,号称小布达拉宫

清帝并频频邀请信仰藏传佛教嗽嘛教的蒙古族、藏族宗教领袖、民族首领,往聚北京、承德,联络感情,结为同盟,化干戈为玉帛,比修建长城,更是棋高一着,收到了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长城而起不到的作用!

北京嗽嘛教建筑雍和宫

你说,都说,清王朝昏庸,采用怀柔政策,拉拢利用蒙古族为可靠盟友,这一招还是很明智的高招吧!

仅供参考。

为什么有人说大清比大明厉害很多?为何清朝能成功解决蒙古的问题而明朝办不到?

清朝强于明朝,这是一个历史常识。当然,带着所谓“民族主义”的认知看历史,自然是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无论从人口,财政,领土诸多方面,清朝都远远高于明朝;有人说清朝强于明朝的结论是靠将衰落期的明朝和全盛时期的清朝相比得出来的,但事实是,明朝所谓的“全盛期”,不过是在永乐皇帝执政年间,明成祖五次对蒙古用兵,但后来的三次都是无功而返,不仅如此,反而因此大耗财力,无力再次远征。第五次征讨之后,明朝国内民生凋敝,靠着朱瞻基执政的十年才恢复;同时,明成祖将长城以外的卫所全部撤回,明朝彻底丧失了对长城以外的控制,从此,明朝对蒙古有攻势转为守势。

以上就是明朝全盛时期的实力,需要抹黑吗?反观清朝,全盛时期可以说是乾隆年间(康熙就不算了,怕打某些人的脸打得太厉害),平定大小金川,复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灭准噶尔,这与永乐大帝的功绩相比如何?而且,自康熙时期开始,清朝几乎一直对外用兵,但财政并没有因此极度紧缺,而农民也没有因为军饷而被加征更多赋税。由此,孰强孰弱,不言自明。

回到蒙古问题,明清面对蒙古的不用表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实力。有人说清朝利用黄教来限制蒙古人口增长,这个理论错误百出,且不说没有规定只有一个儿子能守灶,即使的确清朝以此为手段,那么蒙古为什么要遵守?就是因为实力远远不如清朝,不遵守,后果更严重。所以,政策得以有效推行的背后,是国家硬实力在保障。明朝完全也可以推行,但蒙古会遵守吗?就明朝对蒙古的那个战绩,蒙古根本不会惧怕明朝。所以,明朝对蒙古的政策,多是经济制裁,而经济制裁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让蒙古不要发兵犯境,要说征服蒙古,简直是痴人说梦。

清朝能够解决蒙古问题,除了依靠硬实力外,其制度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清朝皇帝本人兼任蒙古的大汗。这与李世民的“天可汗”不同。天可汗只是少数民族对李世民的尊称,在各个少数民族内部不具法理依据,且仅针对李世民一人,不可世袭;而清朝皇帝所兼任的,是实实在在的蒙古大汗,在蒙古各个部落都具有法理上最高领导人的地位,与成吉思汗地位相同,且可世袭。如此一来,则使得清朝皇帝在法理上对蒙古都具有主权。

在这个基础上,清朝对蒙古的行政区域进行了设置。清朝在蒙古实行了盟旗制。所谓旗,是清朝对蒙古地区设置的基层行政区域,每一旗设立旗主,清朝皇帝赐给旗主人民,划定草场和牧地;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每盟设正副盟长各一人,由清帝派人兼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三年一次的会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练兵、清查钱谷、审理重大刑名案件、监督属下各旗等职责,但无发兵权。

通过盟旗制度,清朝中央政府实际上掌握了蒙古的赋税,并且取得了征调徭役的权力。实际上取得了对蒙古的统治。不仅如此,清朝还在蒙古的要塞地区直接驻军,巩固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最后,总结来讲,清朝在国家综合国力的支持下,在蒙古地区实行了正确的行政制度,从而实现了对蒙古的实际统治。

全文完。

为什么有人说大清比大明厉害很多?为何清朝能成功解决蒙古的问题而明朝办不到?

这里是熊二读史,一起来扒清朝那些事儿。(本文约650字,阅读需时3分)

先来看看明朝是怎么应对蒙古骑兵的。

明朝的政策主要有两点:

一、打。

由于蒙古地盘广大,元末中原大乱之时,元廷一看中原受不住了,那就哪来的再回哪里,跑到大草原了。

所以朱元璋并没有彻底歼灭元军,只是将其赶回草原老家了。

蒙古骑兵一到广阔的草原,便如鱼归大海,明军屡次追击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蓝玉追过,朱棣追过,均无大的斩获,最后朱祁镇也去打,结果兵败土木堡,反成了阶下囚。

土木堡之战

二、防。

打不下来,那就防吧,万里长城就此而起,北边从此烽烟不断。长城的防御作用并不是万能,一道墙将游牧与农耕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分割开来,反而更容易出问题。(一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特朗普在美墨边境大修边墙,不是同样被人骂吗?)

明长城

清朝又是如何对蒙古呢?

清朝,这个诞生于东北的亦猎亦耕族群,深知蒙古骑兵的优点和缺点。

努尔哈赤言:“蒙古之国犹此云也,云合则致雨,蒙古部合则成兵,其散,犹如云收而雨止也。俟其散时,吾当亟而取之”。

清军先以兵威镇服蒙古,孤立明朝,驱亡林丹汗,分化瓦解,逐个收拢蒙古各部。

而后与蒙古各部联姻,结为儿女亲家,以断其南顾之心。

定年班以招觐,厚赠其财物,荣示其优渥,以收买其人心。

设盟旗制度,将风云纵横的蒙古骑兵变成圈养的温顺羔羊。

引入黄教,精神上安抚众蒙古之心。

守护蒙古的安全,击败准格尔的窥伺入侵。

以此换来蒙古人对清朝的忠诚,不南犯,当然此时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南犯。同时蒙古出丁组成蒙古八旗,为大清效力。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清朝比较妥善地解决了中原王朝的一个大难题,将蒙古很好地安抚下来。

也正因此康熙能骄傲地夸口大清永不修长城。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为什么有人说大清比大明厉害很多?为何清朝能成功解决蒙古的问题而明朝办不到?

这就要说到清朝的对蒙政策了。

清朝实行世缔国姻,就是清朝的贵族跟蒙古的贵族普遍联姻,这个联姻跟以前中原的公主和亲不太同。中原的和亲是嫁公主过去,以后突厥也好,匈奴也好,都是中原皇帝的外孙。但是生下来的小孩,还是认爹啊,不认外亲,照样欺负舅舅。

满清联姻是清朝贵族娶蒙古的女子。这样蒙古贵族成了清朝皇帝的舅舅国了。外甥一般不管舅舅、外公,但外公、舅舅还是照顾外孙的嘛。这是从人情上讲。

此外,两者不是一个两个的联姻,而是集体联姻,大量的满蒙贵族之间的联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满蒙一家”

当然,这也是后来长期形成的,在早期明末的时候,其实满蒙还是有竞争的,毕竟都在争北方霸主的位置,只是清朝胜出后,采取了怀柔的政策。

这是和亲,此外还有封官 ,大量的封官,蒙古的各种汗、亲王每年都可以从清朝领到相当高的五金一险,各种工资加上赏金,清朝砸在蒙古上面的钱达百万两。有这么多钱拿,有高官做,谁还来造反呢?所以,这就形成了清朝世代为天子,蒙古世代为王公的共赢局面。

当然,这都是拉拢的手段,此外,还有打压的。

前面我们说了,争北方霸主时,清朝对不肯降伏的蒙古落部进行了大力的打压,手段也是相当雷霆万钧的。

那么,统一之后,怎么打压呢?

一是划片区管理,以前蒙古人是来回游动的,相互串联很多。清朝就把蒙古地区按归附顺序或者地域划分为很多旗,派官员过去监督。各旗之间不能相互串联,连放牧、打猎也不可以。就是进京见皇帝,也给他们划了专门的路线,不要混到一起走,免得你们相互串联,有什么不良想法。

比如内外蒙古就是因为归附的时间不同而区别划分了。这个事情脑洞老师已经聊过了。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推行黄教。

清朝在蒙古草原造了大量的喇嘛庙,鼓励蒙古部落信教,跟中国独尊儒术是一样的,中国独尊儒术,那种以文犯法,以武犯禁的事情就少很多了,因为思想上就已经固化了。蒙古人信了黄教,他尚武以及反叛的天性也弱化了不少。而且庙是固定的,你信了这个教,就不能迁得太远了,这也是限制了蒙古部落的流动性,等于改变了蒙古部落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此外,清朝还曾经规定,如果一家有兄弟八人,则七个人要去当喇嘛,五个兄弟,四个要当喇嘛。只留一个人结婚生子。这个政策一出来,当然,蒙古部落再造清朝反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大部分年青人都念经去了,剩下一个要放羊,还有精力去造反?

当然,最后一个原因,是技术的进步。大炮出来之后,曾经横行世界一千多年的骑兵不再具备技术优势。其实明朝的朱棣就用这个打败了北元,只是后面没有继续再发展下去。但到了明末已经显出大炮对骑兵的压制。

而且北边的俄罗斯也在东进,使得原本可以满世界战略转移的游牧民族没有了这种空间优势。

北方部落一败就难以复起,这也是北方的游牧部落终清一朝都没有闹出什么乱子的原因。

为什么有人说大清比大明厉害很多?为何清朝能成功解决蒙古的问题而明朝办不到?

不足20万的八旗铁蹄可以让明朝1.2亿人跪了300年,即使你不承认大清厉害,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看看巅峰时期大清帝国的版图国土,人口再和巅峰时期的明朝的国土对比,你就明白了。清朝比之前的所有王朝都更有实力。这就是毛主席和周恩来为何说看了明朝就生气,中国的版图是大清帝国康熙大帝奠定的原因了。

为什么有人说大清比大明厉害很多?为何清朝能成功解决蒙古的问题而明朝办不到?

诚邀,如题。先说一个问题,大清是以十几万八旗军征服了过亿人口的大明,但是蒙古是顺带的。anyway,大清的确是以少胜多,这其中的缘由小编以为有两点其一:大清并不只有这单单6万满洲八旗

八旗尽管猛进,但是人数的确不多,满清八旗加上后来的汉八旗也不过也十几万,但是不要忘了,满清政府的军队里面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明朝的降将,包括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个大的藩王,于是大清的兵力在入山海关后一年就翻了好几番,反观明朝,明朝虽有过亿的人口和百万大军,但是这些战斗力分属于不同的明将手里,是以满洲八旗每次应对的部队并不多。

其二,此时的满清也是一个帝国

满清灭明时,并不是咱们印象中的那样,只要二十多万人口。到明朝末年,满清不再是只是只要二十多万人口的小部族,而是一个具有数百万人口、2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型帝国。此刻的明清,就有点相似于宋辽坚持了。一个刚刚鼓起的中型帝国,灭掉一个庞大可是变老的明帝国,就不那么让人吃惊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