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有什么依据?

《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岗打虎前,喝了十八大碗酒。

首先,《水浒传》是小说,可以虚构演绎的。

武松是北宋末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原本是一个行走江湖的街头武术艺人,被时任杭州知府高权赏识,录用为都头。

后来,高权遭“北宋六贼”之首的权臣蔡京陷害,武松亦去职。

武松一为报高权知遇之恩,二为民除害,刺杀继任杭州知府蔡京之子蔡鋆,遇害身亡,民众感其忠烈,敛葬于西湖畔,现杭州西湖有“宋义士武松墓”为证。

《水浒传》作者,为小说渲染故事情节需要,利用义士武松在当时的名气,把武松移花接木写入梁山好汉队伍中。

至于,《水浒传》中,描写武松景阳岗打虎前,连喝十八大碗酒,并不夸张。

因为,中国古代的酒,都是粮食酿造的米酒,酒精含量几度而已,相当于现在的啤酒的酒精含量。

你看,《水浒传》中“托塔天王”晁盖“智取生辰纲”中,押解生辰纲的“青面兽”杨志,手下的军士挑夫为解炎热口渴,不是说买“白日鼠”白胜的酒解渴的吗,也就说明,彼时的米酒,如同今日的汽酒饮料而已!

要知道,中国是元代以后才产生几十度的蒸馏工艺的烈性白酒,宋代是没有几十度的烈性白酒的。

十八大碗米酒,换算成现在几十度的白酒,不会超过一斤。

况且,武松从中午喝到晚上,时间较长,如同现代人喝十瓶、八瓶啤酒,小便多几次而已,现代人,一般能喝点酒的,都可以喝下去的。

仅供参考。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有什么依据?

我的看法是,武松喝的十八碗酒,也就相当现在的1-2斤白酒的量。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判断依据是酿酒技术。

武松生活的年底是北宋,那时候,我国的酿酒技术其实还是自然发酵技术。

现在农村里很多人家酿米酒,其实也就是发酵技术。

发酵技术酿造的酒,其实度数很低,一般就是几度的样子。

所以,假设三碗酒有一斤,那么武松也就是喝了6斤酒。

准确是6斤发酵酒,那时候应该是黄酒。

而南宋或者元代时期,中国慢慢出现了蒸馏技术。也就是出酿出了蒸馏酒,俗称烧酒。

这种酒的度数基本接近了现代的白酒。度数应该不会下于40度。

所以,元代以后,中国人喝酒的器皿也变小了很多,就是因为酒的度数高了。

所以说,武松喝的6斤发酵酒,摄入的酒精含量可能也就跟现在1-2斤白酒的酒精量差不多。

不过,即便是现在,谁能一顿饭喝一斤多白酒,酒量也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有什么依据?

我是一个白酒爱好者,酒量不大但好喝,爱喝,喜欢谈喝。

武松的十八碗酒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白酒,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白酒钟爱着心理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下面我说下个人的看法。

白酒的起源

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白酒起源于部族时代,相传当时舜为庆祝部落祥和,特意发明出白酒拜祭天地,在哪个时期,白酒还不是普通人可以喝到的,需要为部落建立过不世之功的人才有这个福分。

这个时期一直到元朝初期的白酒,是发酵酒,由大米(以南方为主)或粮食(以北方为主)发酵而来的,酒精度数低,酒色混浊成黄色,类似传说中的琼浆之色,所以也被称之为:琼浆玉液。

宋朝的白酒及喝酒的容器

《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唐朝之前,普遍喝的酒是没有加酒曲的流程,因为对于当时来说成本太高,酿酒所用的是蘖也就是闷的发芽的高粱,所以,当时的酒精度数大概在4度-8度之间,清淡如水,所以有“水酒”一说。

进入唐朝以后,生活水平提高,这种加入了酒曲酿酒方法才开始流行,这种酿制方法所酿出来的酒,度数相对于以往更高一些,大概在20度-30度之间,而武松的十八碗白酒就是用的这种酿制流程。

说完酒,在说碗,宋朝时期的酒碗,口径大约在12.6厘米左右,底2.4厘米,大约能装250毫升,也就是半斤左右。

综上内容结合30度与50度白酒1.72%的折算率来看,1斤50度的白酒等于1.72斤30度的白酒。武松的18碗酒=9斤30度白酒=9/1.72=5.23斤50度的白酒,海量啊!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有什么依据?

古代用粮食酿制酒水无法判定度数,都以传统发酵为主,不像现在类型分类明确。至于十八碗的量加上武二郎年轻体壮胆量过人,和他性格直爽等特点,属于酒量很大的,相当于现在的低度酒,可能后劲足,估计相当现在高度酒一斤左右的量。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有什么依据?

一碗酒大约在200毫升左右,十八碗酒也就是大约3600毫升,也就7斤左右, 但武松喝的应该是水酒。酒度不高,比啤酒高一点,与黄酒差不多。十八碗酒大约是喝八瓶啤酒的酒精度。一瓶啤酒的酒精度相当于50度的二两白酒。十八碗酒的酒精度大约是1.6斤左右的50度白酒。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你,如果说的不足的地方请给予指正!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有什么依据?

我们首先应该看看当时的碗,过去的碗是黑瓷碗,相当于现在摔碗喝酒的那种,碗口很大,但是特别肤浅,倒满也就是0.25斤,就是二两半,关键是武松那时候不可能倒满,作为当时的英雄好汉一般都是随便倒上一点,关键是倒满了也没有办法端,大家看看那个英雄好汉喝酒倒满过,大部分都是轻轻一点,就是我们说的点到为止,有那个意思就行,所以武松十八碗不超过二斤酒,现在很多人也能达到这个酒量。

之所以说十八碗很厉害,关键是大家把十八碗理解成一碗一斤左右了,这也不符合实际啊!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能喝这么多酒的人,这绝对是海量,真要是这么多估计武松也不可能去打虎了,肯定是不省人事,大家说对吗?

至于依据这个很简单,就凭我们的理解就行,我们人类的酒量是有限的,目前还没有谁超过五斤,最多也就是二斤多,这已经是人类极限了,身体受不了,肯定出事,别说打虎了,根本就站不起来,大家说对吗?

十八碗最多也就是1.5斤左右,这样才符合逻辑,我们常说酒装怂人胆,有可能借着酒劲真能打死老虎,很多时候酒确实也是好东西,喝完酒确实有精神,有股冲劲,所以武松的十八碗绝对不会超过二斤。

毕竟这只是一个故事,告诉大家武松喝酒都能打死老虎,说明这个人很厉害,武艺高强,这种英雄不可能斟满酒喝,一般都是大大咧咧,特别随便,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影片段里面看到英雄喝酒,一般都是洒满一桌子,碗里都是寥寥无几,这就是英雄气概,希望大家明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