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30年里身边有哪些东西在慢慢消失?
1、双卡收录机。
记得80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时髦青年,穿着了喇叭裤,穿着长头发,手上提着一个双卡收录机,放了摇滚乐或者是港台歌曲。
到现在为止,有30多年了,这些人现在都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呢,从他们年轻起就是一帮惹不起的人。
2、磁带。50后,60后,70后,都很熟悉的东西。
3、缝纫机。
某个年代结婚必备的物品,那个时候的女人都会用缝纫机,现在家里不放这东西了,只有专业的裁缝店才有。
4、 30年前的男孩子玩的铁环、孩子喜欢玩得跳皮筋儿。都消失了。
5、手电筒。
30年前很多人家都有,现在都没都不用了,手机就有这个功能。
6、二八锰钢自行车。
这个车很厉害,可以拖很重的东西。据说现在在非洲很吃香。
7、火车票飞机票代售点。
那个时候不能在网上买票,经常路边都有这样代购点,有的是杂货铺,有的是旅行社,他们可以都可以代售机票和火车票。
8、卖报亭。
一个小亭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报纸,还有各种各样的杂志,我有印象,我喜欢去买足球报。
《故事会》、《读者》这些杂志都很受欢迎。
9、弹弓。
六零后七零后从小都玩过这个,不少男孩子都亲手用弹弓打下过麻雀,现在想想练成这个水平还真是不容易。
10、气枪。
买一把汽枪,还要买子弹,是铅做的,气枪很有杀伤力,大家都用来打鸟,玩气枪还是十分的危险,不少小伙伴手都被气枪夹伤过。
在90年代的时候全国统一收缴了。
11、火柴
现在的一次性打火机价格非常便宜,火柴基本上消失了,杂货铺里已经不再卖火柴了。
12、纸质的信件,明信片现在基本不用了。
13、纸币用得越来越少了,停车场都是自动刷码交费。
14、穿西装打领带、穿皮鞋的人越来越少了。
15、小偷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偷自行车的小偷,共享单车满大街都是,没有人在偷自行车了。
16、煤油灯没有了,有电的时候用灯,没电的时候用应急灯。
17、手摇发动的汽车看不到了。在80年代还能看到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司机拿一个铁腰把使劲地摇,然后汽车就发动着了,现在再也看不见了。
18、照明灯的拉线开关已经消失了。
19、白识灯泡也消失,这种灯泡太费电,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生产40瓦以上的。
20、铝制的饭盒,就像一块砖头那么大。
21、红茶菌,家家户户拿个玻璃缸泡的,越长越大,据说喝红茶菌的水很有好处,所以家家户户都有。
22、手推磨,磨豆子的手推磨没有人在用了,现在都用电动的,人工费很贵啊!
23、老式挂钟
很大的一个物件,挂在墙上或放在柜子上,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能听到它摇摆的声音,失眠的人忍受不了这个东西。
24、老式的木头箱子,没有人再用这个东西了,现在的拉杆箱都是塑料制品,工业产品价格也很低廉,自重也很轻。
25、vcd机dvd机,影碟机的消失了。
26、电视天线,现在都是有线电视,有无数个台可以看,再也不需要在家门口立一个天线了。
27、公用电话亭,手机代替了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公用电话亭。
28、手机电池万能充,现在的手机电池和手机都是一体化,不需要再扣出来换电池了。
29、胶卷照相机,使用胶卷照相机成本很贵,要买胶卷,冲洗照片也要花很多钱。
30、手动的大蒲扇和折叠扇用得越来越少了现在都是电风扇。大的小的都有。
31、发电报这个事儿再也不用干了,手机微信都很方便。
32、使用杆秤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用电子秤。
33、没有人在用算盘了,手机上都有计算器,很方便。
34、水桶。扁担,挑水的时候用的,目前在城市看不到了。
35、蒸汽机火车全部消失了,我知道在四川的犍为还保留了一个蒸汽机火车,这是用来旅游用的。
36、妈妈的千层底儿的布鞋没有了。
37、BB机也也消失了,无论是数字的还是汉显的。
38、用竹子做的大床没有了。
39、钢笔和钢笔水越来越少使用。
40、黑白电视机消失了。
过去的30年里身边有哪些东西在慢慢消失?
可能没有人注意到,但是不知不觉中这些曾经很风靡很火的东西都慢慢消失了!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带给我们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方式,可能在某一瞬间就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早已不同了!
下面这些消失的东西只有85以前的人知道,90后都见得少了,来看看吧!
一、火车票代售点
在那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买火车票要么去火车售票厅,要么就是去火车票代售点。
那时候几乎每一座办公写字楼的一楼大厅都有这样一个火车票、机票代售点。
那时候还没有12306等网络购票,也还没有实行实名制车票,每到春运期间,大把的黄牛倒票,再高价卖给需要的人。后来实行实名制之后黄牛才慢慢消失。
而这些车票代售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消失的呢?我翻遍了记忆,没有想到具体的时间,大概是在2010年铁路开通了12306网络订票之后。
从此在繁华的街边,在写字楼里,这种代售点就慢慢消失不见了。现在一些城市也能看到代售点,但是已经不多了,也可以说是非常少见了!
二、报刊亭
记忆里在繁华的街边几百米就有一个报刊亭,除了各种报纸之外,还有许多杂志,《知音》《读者》《故事会》这些,而且每个月或半个月会出一期新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日常娱乐除了看看电视,就是看一下这些书报杂志!
那时候我在外打工,每一期出的新杂志都会买上2-3种,因为杂志里面有连载的故事或小说,就一期一期的追着买,后来也和工友们交换看,这个月我买,大家一起看,下个月她买大家一起看。
这些报刊亭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 大概就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慢慢变少了,现在别说这些报刊亭很少见了,连纸媒报纸都很少人看了,那些年曾经很火的《知音》《读者》这些杂志不知道还在不在。
记忆里,我是在2010年用上智能手机之后就再没看过纸媒报纸没再买过报刊亭的杂志!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看书看报看新闻这些在手机里就可以看了!
三、手写信
有多少人还写信呢?
90年代有一位叫李春波的歌手唱了一首歌《一封家书》,把写给家人的信,用歌声唱了出来: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
身体好吗 我现在广州挺好的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
虽然我很少写信 其实我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
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 也该歇歇了
.........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 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
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 好了先写到这吧 此致敬礼。”
这首歌瞬间火遍大江南北,在90年代,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听到这首歌都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一年到头只有春节假期才会回家一趟,有些人甚至好几年都不能回家一次,那时候连座机电话都没普及,只能靠写信与家人联系。
那时候关于写信,还有笔友,靠书信往来沟通交流,也许是陌生人不认识,在一些地方留下交友信息,有想交友的就写信,于是就有了笔友。感觉有点像现在的QQ好友或微.信好友,互不相识,但通过书信交流,写一封信寄出去,等十天半个月收到回信,继续写继续等,一个月能来回两三次的样子,那时候的友谊单纯且美好。现在信息传递是更快了,发个信息马上就可以回复,还可以直接打视频打语音,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变成快消品了。
四、钢笔和墨水
说完写信,突然想起了需要加墨水的钢笔,我记得小时候,能用上一支可以加墨水的钢笔是一件特别骄傲的事情!老师的衣服口袋里也通常挂着一支钢笔!
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骗爸爸妈妈想买学校小卖部的零食吃,就是说我想买一瓶墨水,我有点记不清墨水多少钱了,我只记得我要了一块钱。
现在也很少看到有人使用这种笔了,至少普通人家里几乎都没有了这种笔,大家都习惯了用更方便的圆珠笔、签字笔。
五、竹床
这种竹席以前是农村人家里必备的,在那时候的农村,连电都没通上,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
夏天的时候,热得不行,晚上大家都把自家的竹床搬了出来,那时候农村里的邻居们都还挨着住,大家的竹席都搬出来,一边吃晚饭一边聊天。
吃完饭之后,就坐在竹床上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很多小孩围着听!我记得讲得最多的就是打小日本的故事。每次讲打小日本的故事,大家都很生气,所以,从小我们的民族情节就很重!那时候也没什么娱乐,晚上除了大家一起聊天讲故事就什么活动了。
后来农村通电了,很快就有了风扇,有了电视机,慢慢的大家就都不再搬竹床出来了,再后来竹床就慢慢消失了!
六、收音机
收音机不能说完全消失了,有些地方还有,但是绝大多数人已经不用这种东西了。
收音机在90年代可是非常风靡的,我记得那时候农村女的结婚嫁妆里都有必备收音机呢!特别是那种还能放磁带唱片的,还带闪光效果的。简直不要太拉风!
现在,这种收音机可以用古董来形容了,收音机是怎么消失的呢?我想大概是有了电视机之后听收音机的人就变少了。毕竟电视不但可以听声音还能看到图像,还有更多丰富的节目!
以前听收音机的那些台其实很多都还有,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存在,比如车载收听的电台,智能手机也有收音机的功能,可以收听很多电台!只不过听的人少了,我除了在开车的时候会听一下车里的电台,其他时候也都没有收听过!不知道,你们呢?会经常听吗?
七、打谷机
说到这个打谷机,我不知道这种称呼对不对,在我的老家是叫打谷机,就是专门筛稻谷和米的!
在农村,稻谷收完之后,有些是颗粒饱满的,有些是扁的没有米,就用这个打谷机过滤一下。使用的时候,稻谷在上面,手转动之后,就会有风,颗粒饱满的掉一边,扁的掉一边!
还有就是辗米,那时候辗米是米和糠在一起的,辗完回来还需要自己用打谷机过滤出来,糠一边米一边。 前几年我突然发现,现在辗米机已经升级了,辗出来的米从机器出来就是米和糠是分开的。所以,我家的打谷机还在,只不过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打谷机自然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八、缝纫机
缝纫机的消失,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了!
以前缝纫机的地位那是相当高啊,在农村家里有一台缝纫机几乎是地位的象征,谁家里有衣服裤子破了自己逢不好的时候,就会拿去给有缝纫机的人家里去逢,一般来说,家里有缝纫机的还会做衣服。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还能传承!家里老大穿了传给老二继续传给老三......
现在谁有多少人衣服烂了会自己逢几遍继续穿啊?已经很少很少了吧!缝纫机的消失,正是意味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都是穿新衣戴新帽!
(不好意思,我是农村人只能将农村,不知道那年代的城里啥样)
九、磁带
说到磁带,00后的人大概就没见过了,磁带爆火在8090年代,那时候也是华语乐坛的爆发期,港台明星的歌曲也是那时候开始在内地火起来!
那时候喜欢的歌就要买一张磁带,我记得我买过的第一张磁带唱片是张信哲的,张信哲那时候真的很火啊,很多经典歌!
后来有了MP3的出现,听歌更方便了,想听什么歌下载到MP3听就可以了(那时候都是免费下载不收费),就没再买过磁带了!
磁带的消失,并不是乐坛的消失,现在的乐坛依然很好,也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只不过现在很少有免费的歌曲下载了,很多平台需要收费才能收听!
十、小孩子们消失的游戏与玩具
现在的孩子,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大部分孩子的玩具都是手机和手机游戏!今天带你们来看看我们那时候的玩具
1、橡皮筋
跳橡皮筋是女孩子们的最爱,各种跳法还带有不同的词呢!感觉那时候的孩子们运动细胞很强,可以跳很高,很多高难度动作都能跳!
2、跳房子
这个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游戏,多种玩法,在地上画出房子,扔一个道具在里面用脚把这个道具跳到另一间,脚不能踩线跳过去后也不能碰到道具,玩法多种多样。
现在农村已经没有小孩玩了,估计也没有人会画这种房子了,这个要彻底失传了。
3、抓石子
要说跳房子会彻底失传,这个抓石子的小游戏我至今记得。 5颗7颗9颗的小石子,最好是表面光滑一点的不会扎手,把石子抛在地上,捡一颗,向上抛起来的同时,手要抓地上的石子,抓着地上的再接住抛出去的。可以抓一颗、两颗、三颗,还有全部石子一把抓的。然后把所有石子向上抛出去用手背接住,再接抛出去用手心接住,就可以得分了!
我小时候可是玩抓石子的高手,同龄人里没遇到过对手!
可惜,这种小游戏也没有人玩了!
4、手弹工
这个很常见,但是真正农村那种手弹工就很少见了,农村那种都是用树枝做的,配上一根有弹性的皮筋。以前农村男孩子的书包里大部分都有一个这样的手弹工,放学一起切磋看谁弹得更远更准是大家都非常开心的事情!
5、滚铁环
男孩子们的最爱,有些是用一个自行车的车轮做的,有些是用一根铁丝弄成圆形,配上一根有点弯曲的铁条工具,在地上滚起来,人跟着跑。这个玩起来也是很起劲的,小时候能有一个这样的玩具,在小伙伴们眼里领导一样的存在!因为很多人家里没有这种东西!
现在农村的孩子们,已经不认识这种过去很威风的玩具了!
写在最后其实还有很多慢慢消失的东西,比如:胶卷相机,二八大杠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的确凉衣服、俄罗斯方块单机游戏机等等.....
还有那些消失的东西呢?欢迎补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过去的30年里身边有哪些东西在慢慢消失?
1:洗衣膏,现在用洗衣粉了!
2:手压井水,变成自来水,变成电动潜水泵供水
2:磁带DVD没有了,在手机想听什么都有!
3:火柴没有了,以前用它点柴火,现在用打火机了,都是点烟用的!
4:手蒲扇没有了,改用风扇,空调了!
5:书信没有了,聊天软件就能天南地北的聊!
6:电报没有了,直接打电话就行,随时可以接通!
7:以前农村脱稻谷粒粒,都是用石磙,牛拉的,现在直接用机器,省时又省力!
8:二八杠的单车没有了,用共享单车,摩托车,电瓶车,小车代替了!
9:磨面粉的石磨没有了,改用电动机器了,两分钟就可以搞定!
10:煤油灯没有了,改用电灯,天然气照明!
11:手电筒没有了,以前走夜路用手电筒,现在直接用手机!
12:以前的电话亭没有了,电话卡也没有了,还是用手机代替了!
13:以前的鞋子都是用碎布用面糊粘起来做的,现在不用做了都是买!
14:以前爸爸剃胡子是用刀片刮,现在直接用电动剃须刀了,多方便!
15:以前农村耕田都是用牛犁田,现在也消失不见了,都变成机器耕田了!
16:像这种打谷机,不用花钱,只需要用人力,确实挺方便,但是很慢,现在也被淘汰了!
17:以前,买卖东西都是用这个秤称,我们好多人都不认识,现在直接用电子秤了,一眼就能看出重量!
18:以前商店的人都是用算盘计算,算盘打得噼啪响,现在都是用电子计算机了了!
19:以前的人都是用这个水桶挑水,是木头做的,现在完全不需要了,就算要用,也是用来装衣服的的!
20:以前就是用这种灶来做饭吃,现在找不到了,都是用煤气灶了!
(以上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这些老物件,你见过几样呢?[捂脸]
欢迎点赞,评论,留言!
感谢,转发分享!
过去的30年里身边有哪些东西在慢慢消失?
人民币现钞正在慢慢消失!
满大街都是手机支付。
过去的30年里身边有哪些东西在慢慢消失?
过去30年,说道在身边消失的东西,还真的不少。诸如:点烟不用火柴了,夜路不带电筒了,剃须不用刀剐了,邮电局不用去了,报纸杂志不订了,购物不用钞票了,理财不去银行了,问候不用写信了,天气预报不听了,咨询不用上门了。……总之,衣食住行一手机,一机在手啥都有。探亲访友,畅游天下!
过去的30年里身边有哪些东西在慢慢消失?
在我的家乡黑龙江,我们的农场,有一种植物己是毫无踪迹了!
记得最多的时候,无论是在大田里,在道边,无不摇曳着它们的身影……
特别是在大豆地里麦田里,一片片,一垄垄,影响着大豆小麦的生长……
为了消灭它,人们投人了太多的人工,农药。那时,在整个夏天的工作中,消灭它,就成了我们曰常的主要工作。
因为想让粮食增产,就必须得先消灭杂草消灭它,才能保护好粮食。
它,究竟是什么植物呢?那么横行一时?它,就是一种禾本科,草本植物~燕麦!
大家对它大概不会陌生吧?那个时候,在我们农场,它可是农作物中的最主要的杂草了。可以说是严重的影响了粮食的产量!
跟粮食争肥水,秋收时混在粮食里,又不容易清理,还影响粮食的质量和等级。当时,为了消除这一所谓的杂草,确实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燕麦,属于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株高一米以上。杆直立,光滑无毛。籽粒成熟时黄色,细长,有小绒毛……
因为它的杆比较坚韧,小时候我们就用它编蝈蝈笼子,抓了蝈蝈放在里面,挂在窗前,每天听它的鸣叫……
特别是燕麦快成熟的时候,人们都去撸燕麦籽,回到家里晾干,冬天喂鸭子喂鹅……
虽说燕麦有它的坏处,但也有它的好处。当时也确实解决了不少农家的禽畜的饲料问题。
那时,每到了夏锄时节,消灭铲除燕麦,就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和任务了。毕竟粮食比它更重要啊!……
一晃多年过去了,不知是我们的努力还是农药的作用。一夜之间,我们突然发现,不管是在农田里还是在道边,很难再见到一颗燕麦草了……
欣喜高兴之余,不免又有些伤感。曾经视燕麦为公敌的我们,一下子又感觉少了点什么。
如今真是,想寻找一颗燕麦草都找不到。感叹之余,似乎有一种失落。难道燕麦就这样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吗?别的地方不知道,但至少在我们这里,在我们农场的周围,可是没再见到一颗燕麦……
燕麦的消失,似乎使能作物减少了一种天敌,但是不是也说明。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又消失了一种植物呢?
用科学的依据来说,消失了一种植物,对人类来说,并不是好的现象。但它确实是的的确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见了,永远消失了……
对我们来说,曾经是我们的“敌人”,而如今我们的对手没有了,我们是该高兴呢?还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