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重臣费祎真的是死于曹魏刺客的刺杀吗?

费袆的确是死于魏降人手中。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郭循,当然这个人最后也被诛杀。但是他被魏国当成了死士,他是被姜维俘虏之后投降了蜀汉。他杀死费祎之后,被魏帝追封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

当然有人说这是姜维指使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费祎对姜维的节制非常厉害,如同诸葛亮对魏延的节制,每次兵不过万。而费祎死了姜维就开始大举北伐。有人说姜维拿到了权力。

这里我给姜维洗白一下。费袆死了,姜维没有拿到绝对权力,拿到权力的人叫做陈祗,他是费袆最欣赏的人,也是刘禅最喜欢的人,可以把他看作是费祎指定的接班人。他非常支持姜维北伐,所以姜维非常顺利前几年,但是他死了之后,朝中不再支持姜维北伐,所以姜伟北伐次次失败。

所以刺杀费祎对姜维来说没有太大好处,相反风险更大。陈祗跟费祎的关系很好,更加没有动机指使别人杀掉费祎。所以姜维应该给他洗白。

如果你喜欢三国的内容,可以关注我,我是专门写这个的。

蜀汉重臣费祎真的是死于曹魏刺客的刺杀吗?

费祎是在当年的正月初一岁首蜀汉文武群臣团拜会上被刺身亡的,费祎宴会上正喝在兴头上,酩酊大醉时被一刺客看准机会给杀了。有说法刺客本来是想利用向刘禅道贺的机会干掉刘禅,但是刘禅目标太大,边上随从太多无法靠近,刺客就临时决机选择了费祎。

不管刺客究竟原本想搞掉谁,他的动机和背后是否有指使,受谁之命或者纯粹是“独狼”行动,一直被人猜疑。

刺客名叫郭循,是姜维在攻打陇右曹魏西平郡时收降的一名曹魏中郎将,这个人估计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俘虏之后蜀汉可能出于笼络其部族的目的被提拔为左将军。汉制从大将军以下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前后左右)将军等等名号将军,中郎将虽然也属于高级军官,但比起左将军来那就更差远了,可见蜀汉对其是超规格使用(有认为是姜维的作用,也是今后郭循刺杀费祎,姜维是幕后指使的一个理由)。

但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而言,郭循是否是曹魏的“潜伏”,他的刺杀行为是否受命于曹魏,按当时的情况和事后的发展,笔者认为郭循基本是自作主张的个人行动。当然任何刺杀行动都有它的动机和目的,郭循也不例外。

郭循是曹魏西平郡人,郭氏是当地大姓大族,并且他们对曹魏政权向来不感冒,魏文帝曹丕的时候就屡次发生过叛乱。魏明帝的老婆郭氏,后来的郭皇后就是魏军平叛西平郡时被抓来收入宫中,被明帝曹睿看中纳入后宫的。

之后事情发展西平郡郭氏一直对曹魏耿耿于怀,当然这只能是猜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魏明帝死后郭皇后成了郭太后,她实足成了司马家夺权篡位的帮凶。司马弟兄几个废曹芳杀曹髦立曹奂,郭太后不仅没有吭啥声(曹髦被杀后,倒是下过诏书那意思说他死有余辜)还和司马氏张罗着挑选曹家哪个傀儡来继续当皇帝。

由此可以推测,蜀汉那边的郭循“身在蜀营心在西平”,对蜀汉和曹魏都没有好感,如果能让蜀汉全力以赴去攻打曹魏,对于郭循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但在这里看到主战派姜维受到费祎的限制而不能大展手脚,他要找机会干掉费祎,给姜维腾出空间。

如果郭循是曹魏的“潜伏”,那他应该干掉对曹魏威胁最大的姜维而不是费祎或刘禅,明摆着因为只有姜维动不动就要北伐,是坚决的主战派,郭循的动机是把水搅混,对蜀魏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再说了,费祎被刺可不是在川中成都,而是在北部汉中汉寿县(费祎不是完全不支持姜维北方,进驻汉中办公就是表示姿态),如果郭循是“潜伏”,那他一定和曹魏有联络渠道,有人有暗线。事发后其他人会很快将消息传到曹魏方面,路线是向北穿过秦岭(子午谷或斜谷)到关中长安,再快马驿报至洛阳,但事实是曹魏方面在半年多后才知道这件事,才晓得已方在蜀汉还有这么一个“烈士”。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