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你见过工作最敷衍的员工有多敷衍?

1、工作推进困难,局长非常着急,局长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你们每天抽一个小时的时间认真工作,就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干的很好了。

想想这些人对工作有多么的敷衍。

2、每天早上7:55分打卡,8:15走人,11:45回来,12:00打卡。13:55分打卡,14:00整走人,17:45回来,18:00整打卡回家了。

你上班8个小时,480分钟。这位年轻人,一天到工作场所70分钟。他已经很习惯这样上班了。

3、小孩还小,要上小学,她要负责接送孩子,每天上班晚来一个小时,每天下班早走一个半小时,并且是理直气壮。

4、小区打扫卫生的大姐,步梯楼,她走到六楼,在六楼的登记表格上签字,然后手里拿着拖布,慢慢的下楼,拖不拖在地上,楼梯上留下了一道痕,手上拿着一块抹布,扶在栏杆上,就算把栏杆也打扫了。

每到一层楼,打扫卫生的大姐,把这一层两户的门口擦干净,然后,又拖着拖布慢慢悠悠的一步一步的下楼。

她每次都这样,只把进门口这一块小地方擦干净了,中间的楼梯部分一概不管。这种状态持续了好长时间,邻居们把情况反映给物管,大概过了一个月,这位大姐辞职走人了。

5、春节期间值班,每天只有200块钱值班费。

早上十点钟到场,11点钟回家,下午15点钟到场,16点钟回家。

一天值班两个小时,挣200块钱,平均一小时100元,这种工作态度算不算敷衍?

6、热处理电炉的热电偶要定时送检,一个电工高级技师在拆除热电偶的时候,居然把热电偶的两根线拧在了一起。这是严重错误的,两根线拧在一起,温度控制仪的断偶保护就失去了作用。

操作炉子的人也没有仔细看,直接设定温度开始升温,开启以后操作工回家吃午饭,睡午觉去了。

等到下午再来的时候,由于缺乏断偶保护,炉子一直升温,炉体温度已经升得很高,操作工连忙断电,打开热处理电炉观看的时候,整个炉膛烧塌,价值八十万的热处理电炉要重新大修了。

敷衍工作就是敷衍自己,会毁了自己的职业前途。

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的对待工作,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赢得好的生活和他人的尊重。

职场中,你见过工作最敷衍的员工有多敷衍?

我们单位有一位老员工,曾经公司级的生产先进,质量信得过个人,工人技师,如今可以说是对工作最敷衍的员工了。

如今他对待工作是:

1,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听话吧,可是再没有以前的积极性,主动性了,曾经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再也没有了。关键是,领导基本上都不懂具体设备操作,速度匹配,原材料差异需要调整的具体参数。现实就成了,领导越指示(指导),越没有生产效率,质量越不稳定。

2,发现问题,就反馈。生产中遇到的芝麻大点的问题,可以说他一扳手就能解决的问题,也得反馈,让别人来解决。他既然是工人技师,反馈的问题,即使是芝麻大点的问题,别的人也许就得摸索半天,他就趁机歇半天。

3,领导只看结果,压力全给了他,他就请病假。用他自己的抱怨来说,就是他拼死拼活地干,也挣不了几个钱,你领导凭什么要我出好结果,凭什么你看看结果,不管好赖就拿我收入二十倍以上的年薪。

乍一看,似乎这位曾经优秀的老员工如今有种种的不是,其实不然,公司里的老员工都在敷衍,年轻员工也没有冲劲,说到底公司应该反思一下对待工人方面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职场中,你见过工作最敷衍的员工有多敷衍?

一根铁丝,一张图,连续一年半,热处理车间小赵凭一己之力,瞒天过海,最终竟让公司损失惨重。可小赵却全身而退。

小赵,46岁,是我们公司热处理车间的操作员。小赵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把铸件送进炉内,操作热处理炉,并对出炉后的热处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且在发货之时及时出具热处理报告。

所谓的热处理就是根据工艺标准对金属铸件加热到几百上千度进行正火或者淬火的处理从而让金属铸件达到标准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的一项操作。

而全程的加热到保温出炉的数据都有一台电脑操作设备来运行,所呈现的温度加热过程都由自动平衡记录仪自动画出曲线记录在圆盘记录纸上。

小赵最后所要做的就是收集这些圆盘记录纸分析并出具报告。

小赵平时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更是把这件事做的井井有条,在岗这么多年,即使在最紧迫的生产计划下,也总能及时完成热处理任务,出具报告。从没出过什么差错。

所以,算是一个敬职敬业的好员工了。

可谁也没想到,外人看来敬业的小赵,竟一步步把公司带进了深渊,瞒天过海了一年半都没被发现。

直到小赵离职后半年,小赵工作台上的一根铁丝,一张圆盘记录纸才让所有人恍然大悟!小赵这一年半来的神操作更令领导苦笑不语。

疫情过后,订单量提升,随之而来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紧迫,生产部长马部长早已焦头烂额。一方面客户不停地催货,一方面大量产品积压在热处理车间门口等待热处理。生产计划早已拖期时久。

这时,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小赵的身上。

“加班,也要把活给烧出来!”这是领导的死命令。

可令人焦急的情况就这样出现了,热处理的工艺标准是固定的,每一批次的产品都需要几个小时的烧制时间,再加上保温冷却时间,更需要更久。如果不按照标准实行,铸件的质量也会无法保证。

小赵也告知了领导这样的情况,希望领导给出详细的方案,该如何安排处理时间。

可却得来领导寥寥一句:“一定保证完成任务,来不及发货,客户问责,损失就大了!”

两批炉次的产品,下午7点前必须发货!时间不到8小时。可问题产生了,标准烧制的时间必须6个小时左右。两批炉次需要12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何况,两炉次都是满打满算,根本不可能堆成一炉来烧。

没了辙的小赵心急如焚,完不成,领导要问责。顿时心出一神技。内心有了想法:“少一两个小时……应该不会有影响吧?这样,时间就够了。”可又陷入了另一个问题,必须出具的热处理报告,所有的曲线记录都是电脑实时控制的,如果少一两个小时,数据上立马会呈现,根本不可能更改,这样,报告根本没法出。

小赵左思右想,没想到真的被他想到了最后令所有人深感恶劣的办法。

小赵随即拿来记录纸,不知从哪个车间角落找来的的铁丝,弯成了圆状。又直接从平衡记录仪上扣下了记录时用到的红色笔芯。

竟然径直对着圆状铁丝,模仿着原来的机器加温曲线。一笔呵成,堪称完美。小赵心里顿时喜滋滋。

结果,一番操作下,两批货按时发出,客户竟没有任何反馈,那时候客户都是抽检产品做力学检测,所有报告均由供应商自行出具。可谓是给足了信任。

正所谓侥幸之下,必有莽夫。一次之后,小赵算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每逢急件,一看苗头不对,立刻依葫芦画瓢。“客户没反馈,说明少一两个小时无所谓。也就一次两次,不打紧。”

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半,领导竟然毫无发觉。殊不知却埋下了隐患。

一年半后,小赵一纸辞呈递上了领导办公室。领导大为不解:“这做的好好的,工资待遇也不错,为什么要走呢?”

小赵也是一番说辞,声称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了工作。

事实上,的确如此,小赵家乡有熟人介绍进公司,离家近也方便。辞职自然也是情有可原。这一走可算是巧合了。

两个月后,客户一纸投诉邮件,让公司高层上下彻底傻了眼!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没想到,来货几批产品,正好抽到了小赵作假的批次。力学性能,金相分析全部不合格!随后的供应商会议时,客户拍着桌子当着所有供应商面,直接点名怒批我公司,愤怒不已!可以说完全没给面子,直接当了反面例子。

我们知道,客户之所以这么愤怒,并不是因为产品不合格,而是我们做了假报告。“完全不合格的金相组织为什么会有标准的热处理数据?”

客户一句质疑彻底让我们哑口无言。巨额赔偿!诚信降级!客户认为我们一定经常这么做,随即停单重审。

随后,更是加大我公司的检测力度,不定期现场检验。可谓丢尽了脸面。

愤怒不已的领导们一查电脑数据,一年半里,电脑保存的自动报告中却始终找不到部分急件的曲线报告。

一看小赵的办公桌,一听周围工友的线索:“有时候看到小赵总在纸上画什么东西。我们也不懂。”

一切恍然大悟,可人已经成功离职。

这算是我们厂有史以来最敷衍侥幸的一次大事件了。

这件事上,我觉得,小赵的敷衍导致了公司诚信和信誉的急剧下降,更让公司平白无故承担了巨额的赔款。这样的行为的确不是作为一个员工该有的态度。

虽然小赵提前离开,免于被问责,外人道来小赵算是全身而退。可在我看来,这样的敷衍,不负责任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到未来的职场生涯,还是会拿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影响到自己的仕途,

另一方面,公司的制度也应该完善,急件,理论上根本来不及的情况下。理应给予员工详细的指导措施,了解员工的能力范围。而不是所谓的“一定要完成任务!”这样的死命令来为难员工。如果时间安排得当,领导不甩锅。那么,员工也不可能会有这些小聪明来保全自己。

所以说,小赵的事件,我觉得公司本身也需要反思的地方。

你们觉得呢?

职场中,你见过工作最敷衍的员工有多敷衍?

年终总结半页纸,领导与其谈话只会“嗯”,我们公司一般不会主动辞退员工,除非很过分的那种;他离职以后我们才知道他对工作这么敷衍只是对不起公司,并没有对不起自己,其实他的职业生涯规划很明确,明确到我们公司不过是一个他“赚钱过度”的工具而已。

我说的这个人是总经办的周秘书,唯一的男秘书,他离职以后总经理问了我一个问题:“公司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才能避免为他人做嫁衣?或者只是当了员工的跳板而已?”

周秘书是去年秋季校招的时候我在一所211大学招聘来的,其实对于应届生主要卡几个硬性的条件:

1、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普通本科院校也可以,但在面试关相对难一些;

2、专业需要对口,最起码学科有对口的。像周秘书学的是文秘专业,理所应当地被招进公司做秘书;

3、需要同时拿到结业证跟毕业证;其实这个是后来加上的,之前招聘的应届生确实也有那么极少数只有毕业证没有结业证,要么挂科严重,要么就是英语没过四级的;而这部分员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脑袋灵活可以做销售,但是责任心不强,所以干脆加上了这条。

周秘书当时其实是符合这三个硬性条件的,面试的时候表现一般但并不算是差的,再加上难得招聘一个男秘书,总经理还是挺满意的,相对来说很多事情都方便不少。

所以先让周秘书入职,让杨姐(总经理一直用的老秘书,因为怀二胎没多久就要回家待产)好好带带他,如果悟性高的话估计很快就能出师,帮杨姐分担一些工作,毕竟月份慢慢的大了。

杨姐是80后,属于那种谨言慎行的性格,很少能从她嘴里听到说哪个同事的坏话,尤其是在总经理面前更是说话很谨慎,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显的感觉出来总经理跟杨秘书的距离感,一是男女有别,二是感觉总经理只是把杨秘书当成很普通的秘书,而不是那种“志趣相投”的合作关系。

其实做总经理秘书的最高境界不是单纯的只是一个小秘书,而是“互相的合作关系”。

我想总经理让周秘书入职就是这个目的吧,之前听老苏(行政部经理,“万事通”)说过,总经理对杨姐似乎不是很满意,总感觉杨姐“拒人于千里之外”,总经理想要跟杨姐商量一些工作杨姐总是那一句“听您的”,感觉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一样,像总经理这样“白手起家”的人估计最讨厌的就是这样没有独立想法的员工吧。

不过杨姐能留下来完全是因为她的心细以及专业性,处理起工作来很是干净利索,但就是推一推转一转,总经理想找一个能够在某些事情上给自己排忧解难的秘书。

但是就杨姐那样谨言慎行的人,都能说出周秘书的坏话,可见周秘书有多过分。

从杨姐嘴里、总经理那里以及自己了解的情况周秘书对工作不是一般的敷衍,慢慢地才意识到原来周秘书试用期的勤奋好学都是装出来的,而且是有目的的:

1、杨姐交给周秘书如何按照总经理的习惯以及工作的重要程度进行行程、会议安排,而且据我所知杨姐给的都是现成的模板,每一张模板下边都会标准好总经理的习惯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就这样周秘书安排得一塌糊涂,总经理很生气,杨姐问周秘书怎么安排的?为什么不给她看看?

周秘书说:“给您再看一遍多麻烦,我直接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好就是了”。

2、做会议记录杨姐曾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教周秘书,我记得试用期周秘书学得很仔细,而且第一次单纯做会议记录的时候也做得很好,毕竟直接发群里我们都看得到。

但是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会议记录没超过50个字,条数没少,就是每一条就那几个字,没参与开会的压根看不懂到底啥意思,就是开过会没做会议记录也可能会看懵了。

3、只要是总经理来客人都会让秘书沏茶,以前是杨姐的工作,周秘书转正以后就是周秘书的工作,我记得试用期的时候周秘书还专门学习如何沏茶、茶道的一些知识,当时说实在的很是欣慰,这么用心以后肯定能做的不错。

但是后来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水都没烧开直接冲茶,茶也没洗茶,总经理有一点洁癖,如果不洗茶的话他连喝都不会喝;我记得那次来客人杨姐已经七个多月了,很不方便,让周秘书沏茶,结果客人刚走,总经理气得在办公室嗷嗷的,说实在的我是第一次见总经理发这么大火,进总经理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一看茶桌就明白了。

整整一杯茶都泡了两个多小时了还没泡开,可见水连50度都没有。但周秘书一句话不解释,就是给人一种“随便你凶,我就这样”的态度。

年底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要做年终总结,新员工没有经验一般都是谁带的谁教,那个时候杨姐因为身体的原因已经回家休息了,总经理直接让我教他怎么根据公司的习惯来写年终总结,本来总经理还想给他一次机会,年后再考虑换秘书的事情,结果就因为写年终总结的事情总经理直接把周秘书辞退了,一天都不等了,从行政部直接调了晓阳过去暂时顶着。

公司的年终总结对于新人来说相对更简单一些,只有工作总结(包括试用期总结)、业绩表现、反思以及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对于新人来说刚开始的工作表现不是重点,未来的计划是否明确才是重点,结果周秘书计划写了一句“好好工作,听总经理安排”,前边的工作总结写了几行,一看就是敷衍了事。

总经理看了一眼直接气的让周秘书走了,让我跟周秘书做辞退面谈,该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没有可以缓和的余地,必须辞退。

我刚跟周秘书谈,说明目的,周秘书就说了一句:“我去收拾东西,交接就算了吧,我时间宝贵没时间交接了。”

其实就看周秘书几个月的表现真没什么必要进行工作上的交接,还不如打电话问杨姐更清楚一些。

周秘书走以后我清理周秘书的电脑,不是一般的干净,关于工作的事情就一个文件夹,基本上没什么东西,可见他确实这几个月什么都没干。

年后做春季校招的时候又遇到了周秘书,看到我他估计也是觉得挺尴尬的,直接就走了。

我问我旁边公司的人事经理,虽不算多熟悉也算认识:“这个姓周的面试的是什么岗位?”

她对我也没隐瞒,直接说:“秘书岗位,说是之前有实习经验,因为参加考试自己提出了辞职;但我不打算录用他,因为明显的感觉他虽然第一次考试失败,但还会继续考,来我们公司只会耽误时间。”

原来周秘书是为了考研,之所以工作一段时间估计是缺钱吧,毕竟他在公司几个月有多节俭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对于周秘书我还是有几句话想说:

1、文秘专业真的有必要考研吗?

确实男秘书是很稀缺的,如果真的能找到重用的自己的单位还是建议珍惜机会,毕竟211毕业的文秘专业还是有优势的,不是非要考研才有出路。

周秘书22周岁,如果在一次考研即便是考上毕业的时候25周岁,说实在的真不一定给自己加多少分,有可能因为年龄会给自己减分,毕竟合格的文秘真不一定是学历多高。

而且一边工作一遍考研本身难度就很大,与其一边敷衍工作一遍分出精力来学习,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事情;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得不偿失了。

2、既然选择了入职工作,就应该对公司负责任,虽然我们没有签劳动合同,但毕竟也是雇佣关系,留一个好的口碑还是很有必要的。

3、如果你有明确的规划,建议专心主攻自己的重点方向,如果没来我们公司工作那几个月全身心复习考研的话估计已经考上了;这样既分心工作,又分心考试,确实是什么都做不好,既然还没有毕业建议先考研,如果确实拼尽全力失败的话可以参加春季的校园招聘,照样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职场中,你见过工作最敷衍的员工有多敷衍?

公司副总说:今年末位淘汰就是设计室的小方,来公司1年半,一张很简单的A4零件图纸,居然有5、6处问题,不知道他上大学时,怎么学的机械制图?一看就是敷衍了事,这样的员工不被淘汰,那淘汰谁呢?

这是年终关于2021年技术部门末位淘汰的会上,技术副总直言不讳,看来他对小方的印象很不好,才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小方是2020年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就来我们公司工作,刚好1年半的时间,平时也很老实,但总觉得他没有在工作中尽全力。

去年6、7月的时候,技术副总在车间查看情况,无意之中看到几个工人在交头接耳的交谈,一看是小方画的一张图纸,很简单的一张A4零件图,技术副总一看吓一跳,有5、6处错误,这样的图纸怎么能指导生产?

技术副总回来把小方所在的部门经理大骂一通,怎么没有把关?这样的图纸能下发吗?丢人丢到家了。

这次印象很深,小方从此就被技术副总惦记上了,年底末位淘汰,小方不幸被言重,成为牺牲品。

小方这样的小伙子,刚从大学毕业,还没有从校园生活中缓过来,工作也是随便敷衍,这样的结果导致他被裁掉的命运。

看来,进入一家做末位淘汰的大公司,也有一定的压力,当然,对于像小方这样刚才加工作的年轻人,摆正位置,多学习知识才是重中之重。

职场中,你见过工作最敷衍的员工有多敷衍?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的农村流行这么一句真理: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那么放在当代的中国,由于是权力高度集中制,工厂里面就是,领导哄工人,工人就哄设备!为什么早就流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呢!那么再看看中国的工业制造为什么不强呢?首先就全方位的来看看中国工人的社会地位及工资收入。当看完中国工人后再反过来全方位看看工厂领导们的社会地位及工资收入!两相一对比就会发现:谁他妈的愿当工人啊!就这种样子,中国的工业能做大做强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