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事泛滥,意义何在?

1、一个城市举行马拉松比赛,可以吸引全国人民的眼球,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的旅游业发展。

2、一个城市来了几万人跑马拉松,他们要吃要住,可以拉动城市的消费。

3、举办马拉松比赛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商业模式。他们打着全民健身的旗号,有一些团体和机构利用举办马拉松挣钱。

举行马拉松比赛的原因,无非也就是以上三条。

我认识的几个跑步的朋友,听听他们怎么说马拉松比赛。

L博士说:

他喜欢到处去跑马拉松,参加马拉松比赛,就像是参加一个跑步者的节日,像过节一样,很好玩儿。

退休职工钟老师说:

我喜欢到处去参加比赛,我想跑出更好的成绩拿奖牌,我宁愿跑死在路上,也不睡死在床上。

跑友邓小胖说:

辛辛苦苦的跑了几十公里,他不给你钱也就罢了,你还要给他交钱,这个事情没对?

我也喜欢跑步,我跑步有三年了,但我是一个佛系跑者,不参加任何比赛,不加入任何跑团。

我更喜欢享受孤独。

马拉松赛事泛滥,意义何在?

马拉松已经演变成一种商业模式,一些装备商家养着一部分专业跑马人为托,打着全民健身的口号,套取高额利润。

马拉松赛事泛滥,意义何在?

现在的马拉松实在过多,过于激烈了!

马拉松本身是一种倡导健康锻炼,积极生活的仪式符号。

当年希腊人抵抗波斯人入侵取得胜利,报喜的战士为了第一时间传递喜讯疲累至死。1896年,马拉松为纪念此事而设立。从那天起,这项赛事就象征着和平与荣耀。

马拉松赛事距离半马的21公里,全马的42公里,都已经超过了普通人的生理极限。经常跑步的人肌肉发达,这些距离倒还是能承受的。

亲身经历感受到的马拉松意义

我参加过好几次半程马拉松,虽然过程肯定会有痛苦,但是坚持到终点之后那种圆满与成就感无与伦比,生理上体内有无限的多巴胺涌现,拿到纪念奖牌,与跑友合影,吃点心的时刻就非常开心。

马拉松的社会意义

马拉松在中国变得火热绝非偶然。在中国产业转型的这些年,大量上班族脱离了繁重的农工业劳动,饱食终日,他们不想成为中年油腻群体,保持健康还是要常态化体育锻炼,长跑则是一项最容易启动且可维持的习惯。

总是自己跑步,体力是变好了,却没有参照者与社交,这样也会无聊。马拉松这样的聚会赛事就成了跑步爱好者的狂欢,相信绝大多数人只是去凑个热闹,感受氛围,不是为了挣奖金的。好比练过武功,去武林大会玩玩也合情合理。

我认为常规的马拉松,是追求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很有意义。

极限运动泛滥毫无意义

近些年山地和越野马拉松,百公里马拉松都层出不穷,主要是狂热爱好者催生而成。这样就让全民运动变成了极限运动,虽然都挂着马拉松的名字,风险系数很不一样。百公里本身就是超级剧烈运动了,何况是在山路上,通讯、交通救援都不方便。

我认为这些极限马拉松运动毫无意义,因为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导向,误导了很多人自不量力盲目跟风,导致伤残。

其实类似蹦极与坐过山车,愿意去挑战生理极限的成年人,就该承担寻求刺激感所承担的后果。此类极限比赛数量猛增后,小概率事故被放大。主办方再怎么计划周密,也是杯水车薪的。

马拉松赛事泛滥,意义何在?

近些年 国内的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相信大家都知道马拉松的故事。

马拉松起源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为了让故乡人尽早知道好消息,他拼命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马拉松想传递给大家的是荣耀。

不可否认人们对于马拉松的精神与热爱,可在早几年前就有市民问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到底有什么意义?赛事的举办意味着要封路,会给交通带来不便这是肯定的,其次许多市民认为马拉松最后的获奖者大多数是外国人因此会产生一些不满情绪。其实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初衷是好的,让大家锻炼身体,但希望举办单位不要太劳民伤财,并且一定要做好应急措施 也呼吁各位市民朋友量力而行 安全是最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