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距,但两者却是天差地别。前者用于糖尿病患者评价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后者用于贫血的诊断。
先讲一下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里面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主要的作用是用来运输氧气。
- 人体吸入氧气进入肺里面,在肺泡毛细血管里面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全身各个部位,而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回到肺里面,被人呼出去。
- 血红蛋白降低则会影响身体氧气的运输,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就是平常说的贫血。
以下标准可以诊断为贫血:
- 男性血红蛋白<120g/L
- 女性<110g/L
- 孕妇<100g/L
除了诊断为贫血之外,临床上检测血红蛋白还有其他作用:
- 比如对于消化道出血或者大出血的病人,检测一次血红蛋白之后,过个2-3个小时,在检测一次,如果血红蛋白还在往下降,说明出血还在继续,如果停止下降,说明出血可能已经止住。
- 另外,对于输血的病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假设今天输血200ml,明天可以测一下血红蛋白,看一下升高多少。
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和血红蛋白完全不一样,临床上主要用来反应过去2-3个月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水平。
-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产物,含量的多少主要跟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和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用来反映血糖控制的情况。
- 因为红细胞的寿命是3个月左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在4%-6%左右,当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至少控制在7.0%以内,有些年轻,糖尿病时间比较短的患者,甚至应该控制在6.5%以下。
总结:- 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两者虽然长得像,但是功能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用来诊断贫血,后者是糖尿病患者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
今日问题: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
大家好,我是一名检验科医生,对于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这两个检查项目有什么区别的问题,我最熟悉不过了。这两个项目是检验科经常做的项目,许多人拿到化验单时,看到上面两个项目搞不清有什么不一样,都带有血红蛋白这几个字。下面我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其实简单点来讲,它们的关系就像是一个是原味馒头,另一个是加入糖的馒头。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就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但是它们两个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是不同的,所指的也是两个不同多东西。
——糖化血红蛋白——就像上面所说的一样,糖化血红蛋白就是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在一起的那一部分血红蛋白。而在化验单上我们看到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是用百分比来表示的,那代表的意思就是那部分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这样除出来的数值,就是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了。
那么,糖化血红蛋白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那些糖尿病患者要经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呢?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判断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有些人或许会问,糖尿病患者检测不是应该查血糖的吗?不是用血糖的高低来判断是否是糖尿病吗?怎么又说糖化血红蛋白是判断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呢?
这是因为血糖是受时间的影响,当我们吃了饭或者运动后都会产生变化,并不能很好的作为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的指标。但是糖化血红蛋白就不一样了,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所以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患者偶尔一次的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
另外除了糖尿病患者经常要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在临床上对于妊娠期的孕妇也需要经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这个项目。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性糖尿病也有指导作用,判断是否胎儿致畸、死胎和子痫前期就更有意义。
——血红蛋白——我们拿到血常规的化验单就会看到上面有血红蛋白的项目,这个血红蛋白就是人体血液中主要用来运输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也是用来判断人体有没有存在贫血,同时也可以作为临床上输血的指征,要不要输血就看血红蛋白的数值。那么怎么知道我们身体有没有贫血呢?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中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就是贫血。
我们就根据上面的标准来判断是不是存在贫血。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贫血时,看血红蛋白的数值就知道了。
——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我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各自有什么区别,也了解了各自的临床意义。对于我们平常老百姓,对这两个概念也不用作太深入的了解。我们只需要知道糖化血红蛋白是用来判断糖尿病患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血红蛋白是用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贫血的指标之一。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参考资料:
《临床检验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检验结果导读》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
随着体检的普及,提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个名词,我想大家都已经不再陌生。很多人体检的时候查过这个指标,还有一些朋友平时血糖不好,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医生也给查了这个指标。于是,很多人就会问,到底这个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什么化验指标?它有什么用呢?今天张大夫就试着来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1、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通过两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缓慢地非酶化结合而成的产物。这种结合反应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不能再解离,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出人体的血糖水平。一般说来,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是4 ~ 6%。最新糖尿病指南认为,糖化血红蛋白≥6.5%可以算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化验单
2、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多长时间的血糖水平?谈到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出多长时间的血糖水平?这就要谈到红细胞的寿命,因为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左右,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也就能反映患者近三个月左右的血糖水平。
3、糖化血红蛋白有哪些优势?糖化血红蛋白有其自身优势,因为它可以反映一段时间人体血糖的总体趋势,这比单一时间点的血糖数值要更有宏观性,而且它不受餐前、餐后影响,一天任意时间点都可以测量。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所以最新的糖尿病指南将其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一个新标准,糖化血红蛋白≥6.5%可以算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4、糖化血红蛋白有哪些不足?说了糖化血红蛋白这么多优势,其实它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说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具体时间点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出一段时间血糖的波动情况,这对于糖尿病病情控制并不利。同时,应该指出的是,某些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作为调整降糖药的依据,比如说调整胰岛素需要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数据,这时候糖化血红蛋白就不能起到这个知道作用。
糖化血红蛋白不能指导胰岛素药物调整
5、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多少合适?现在临床上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最好控制到7%以下比较合适。如果你的糖化血红蛋白在7%~8%之间,这表明你的血糖控制的一般,不是很完美;而糖化血红蛋白在8%~9%之间,则表明你的血糖控制的不理想,还有很大的改进之处。如果你的糖化血红蛋白在9%以上,那表明你的血糖控制得很差,需要进一步就医治疗了。
控上即是张大夫关于糖化血红蛋白的介绍,希望我的介绍可以帮到更多关注糖化血红蛋白的朋友们。大家觉得好也可以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吗?
对于非医学人士而言,可能会区分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区别,猛一看这二者还是挺像的,但是其实它们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今天我来分享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相关知识。
1.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鬼?它有什么意义?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名称是HbA1c,它主要是我们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液中的糖类结合后的一种物质,医学上它主要用于监测糖尿病患者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其数值越高说明血糖控制的越差。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糖化血红蛋白比值在3%~6%之间。
糖化血红蛋白的生成速度是比较慢的,一时的血糖波动并不会对糖化血红蛋白造成明显的影响。而我们平时测量的血糖波动性比较大,测量的血糖只能代表那一时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准确地反应出血糖的平均水平,但是糖化血红蛋白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糖化血红蛋白在我们人体内是比较稳定的,它一旦生成就不容易分解,而且它也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既然糖化血红蛋白这么厉害,那它能否替代抽血检测的血糖呢?这个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随机血糖只能代表当时的血糖,并不能准确判断长时间内的血糖的平均水平,我们的血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一些小的波动。另外如果病人如果发生了低血糖反应,通过糖化血红蛋白也是判断不了的,但是这个时候病人是有猝死的风险的。
在临床上常常需要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比值的变化来调整用药,如果平时糖化血红蛋白比值<7%,而最近超过了7%,这时候说明以前的治疗方案不能使血糖稳定,需要调整用药了。
2.什么是血红蛋白?它有什么意义?血红蛋白其实就是我们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只不过它可以运输氧气,而且我们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主要就是因为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临床上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判断是否贫血,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是120~160g/L,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是110~150g/L。
如果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120g/L,女性的血红蛋白<110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在临床上如果血红蛋白偏高考虑可能和慢性缺氧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有关,而且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他们的血红蛋白也是高于正常人的。此外大量出汗、严重呕吐、大面积烧伤等情况都可以造成体内的水分减少,而体内的血红蛋白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这时候血液相当于被浓缩了,血红蛋白的浓度也会偏高。
而能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偏小的原因就太多了,比如血液疾病、营养不良导致造血原料缺乏、急性失血等。一些生理情况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比如一次性喝太多的水分、老年人因为骨髓功能减退造成体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等。
3.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糖化血红蛋白是体内的血红蛋白和糖类结合以后的产物,这个是来源的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最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而血红蛋白能反应是否贫血,这是二者的意义不同。
最后小结: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区别主要在于来源和临床意义不同。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挺大的
来源不同,形象点说属母子关系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糖的结合产物,形成过程具有缓慢、持续、不可逆的特点。也就是说,血糖和血红蛋白经过漫长的糖基化过程才有了糖化血红蛋白。不可逆就是说生出来了就塞不回去了。它还有兄弟姐妹的,其主要分为糖化血红蛋白A1a、糖化血红蛋白A1b、糖化血红蛋白A1c,其中糖化血红蛋白A1c的含量最稳定,约占70%,因此通常以糖化血红蛋白A1c作为糖化血红蛋白的代表。
临床意义不同,也就是说作用不同
血红蛋白在血常规里体现,主要判断有无贫血或失血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患者3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水平,与患者的饮食、抽血时间及注射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评估指标。
化验单上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什么区别?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着本质的区别。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用来协助诊断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主要反映患者最近2~3个月的血糖水平。
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用来
①评价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的好不好
②预测和排除糖尿病
③预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④区分真正的糖尿病还是应激导致糖尿病。
血红蛋白主要是用来反映患者手否有严重呕吐、腹泻、脱水、大量出汗、尿崩、以及是否患有慢阻肺、肺心病、发绀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生理性和病理性贫血。从以上可以看出,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能反映的疾病也完全不同,所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