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为什么会引起胸腔积液?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心脏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有三大表现:呼吸困难、体力活动的受限以及体液的潴留。而胸腔积液是液体潴留的一种表现,和心衰当然是有联系的。
心衰最常见的是身体低垂部位的水肿,比如常见的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也可以表现为胸腔积液。
什么是胸腔积液?1、胸腔也就是胸膜腔
- 人的肺表面覆盖着一层膜,我们称为脏层胸膜。而在胸壁的内表面也有一层膜,叫做壁层胸膜。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其实是连接在一起的。
- 这样两者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封闭的腔,这个腔就是胸膜腔。
2、胸腔积液也就是胸膜腔积液
- 这场情况下,胸膜腔也是含有少量液体的,在15ml左右。这些液体的存在,可以在呼吸的时候,起到润滑的作用。
- 当胸膜腔的液体积聚过多,就形成了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形成后,必然后压迫到肺,影响正常的呼吸。因此,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这样的症状。
要想理解心衰如何导致的胸腔积液,只要了解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心衰的本质,你就会明白了。
一、什么是心衰呢?
- 正常的心脏每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收缩的时候,把心脏里面的血液排出心脏,从而推动血液在人体内流动;舒张的时候,全身的血液又回流到心脏。这样循环往复。
- 而心衰呢,相当于没有力气收缩了,无法将心脏里面的血液排出心脏或者心脏老化了,舒张不开了,无法将血液回收进入心脏。
二、血液在人体内流动?
血液在人体内流动是由来有往的,叫做血液循环。
- 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各种分支动脉→毛细血管→各种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动脉→肺内分支动脉→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从上面的循环路径可以看出,血液从左心室流出,进入各个器官,然后从各个器官流出,再返回到右心房、右心室,然后被各个器官用过一次的血液进入肺里面,相当于更新一遍之后,又回到左心房、左心室,从而开始新的循环。
三、心衰患者液体潴留的形成?
- 从以上的的血液循环图可以看出,如果左心衰竭了,也就是左心室收缩大不如从前了。那么,左心里面必然会留有血液。这样一来,左心房想把血液流进左心室就会变得困难。同样的道理,肺里面的血想流进左心房同样比较困难。这样肺里面就会淤血,出现肺的水肿。
- 随着时间的推移,右心也会出现衰竭。右心衰竭之后,全身回流的血液流向右心就比较困难,这样也就形成了各个器官的淤血,然后液体从血管里面跑出来,形成水肿。比如胃肠道的淤血,出现食欲下降,肚子胀。出现下肢的淤血,表现为双下肢的凹陷性水肿。
壁层胸膜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支气管动脉,脏层胸膜来自肺动脉和支气管的动脉。当心脏衰竭的时候,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内的压力变大,液体都从血管里面跑出来积聚在胸膜腔,这就形成了胸膜腔的积液。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心衰为什么会引起胸腔积液?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变,导致心脏舒缩功能障碍或者负荷过重,从而引起动脉系统缺血、静脉系统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心衰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而慢性心衰又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而慢性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静脉淤血,查体可发现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肿大、水肿、三尖瓣听诊区还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三尖瓣瓣相对应关闭不全所致)。
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水肿,右心衰会出现体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水肿,其特点是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垂部位,随着病情发展,水肿向上扩展。由于胸膜的静脉大部分也回流到体静脉,而体静脉压力的升高,导致胸膜静脉回流受阻,因此,右心衰可出现胸腔积液,并且以右侧多见,偶可见双侧。
而心包积液是指的是心包腔内液体积聚,引起心包积液的原因可为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奇生虫等)也可为非感染性(类风湿、尿毒症、粘液性水肿等),也可为外伤或者肿瘤,心脏彩超可鉴别诊断。
心衰为什么会引起胸腔积液?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您好,您的疑惑,我来解答。
胸腔积液是心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右心衰或者全心衰,但并非一定会出现。心衰引起胸腔积液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心脏泵功能衰竭导致静脉回流不良,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高,同时可以导致胸、腹腔的积液以及低垂部位的浮肿。
- 心衰的患者,往往血浆中的蛋白含量过低,可以导致渗透性胸腔积液,因此胸腔积液的性质往往是漏出液。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的增高是导致胸腔漏出性积液增多的重要原因。
- 胸腔内大量渗出的液体超过了壁层胸膜淋巴管引流的能力, 这样液体就在胸膜腔内积聚增多。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评论,一同交流更多健康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