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血管1.5mm斑块严重吗?

颈动脉斑块现在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据调查发现,我国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在13.9%,而颈动脉内中膜增厚(IMT)的患病率为26.5%。颈动脉斑块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都是体检的时候发现的。面对颈动脉斑块,很多人都有疑问,我的斑块严不严重?

那么,怎么看颈动脉斑块严不严重?

颈动脉斑块严不严重,主要还是要看以下几个方面:有没有出现症状;颈动脉的狭窄程度;斑块稳不稳定。

一、有没有出现症状

1、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 6个月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过性黑矇、和颈动脉狭窄同侧血管导致的脑梗死(右侧颈动脉狭窄,右侧脑梗死)。以上出现一种就算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 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部位不同症状不同,包括肢体无力,面瘫、讲不了话等。但是半个小时左右就好了。
  • 一过性黑矇:就是突然的眼前发黑,过一会儿就好了。

2、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 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也就是没有上面说的那些情况。只有头晕或轻度头痛的临床表现,应该当做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来处理。

没有出现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肯定相对有症状的较轻。出现症状,也就证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

二、如何通过颈动脉超声报告,看斑块到了什么程度?

1、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 正常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1mm,当超声报告提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1.2mm,这个阶段表明斑块还没有形成,正处于开始形成阶段。

2、颈动脉斑块形成

  • 当内中膜厚度在1.2mm—1.4mm。这个阶段,表明斑块已经形成了,超声报告上会出现斑块大小常常用「长度mm X厚度mm」表示

3、颈动脉狭窄

  • 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4mm,表明斑块严重到一度的程度,开始出现狭窄了。颈动脉狭窄的程度,通常分为4级。
  • 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完全闭塞 100%狭窄。

但是颈动脉超声对于判断血管狭窄程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需要依靠做超声医生来测量判断。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机器上操作,可能结果会有不同

三、斑块稳定不稳定

斑块形成后是稳定斑块还是不稳定斑块,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通常超声报告上不会明说,因为斑块稳定不稳定不好讲,除了斑块本身客观因素决定外,还跟患者因素有关。

患者因素:

  • 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忽高忽低,就容易导致斑块不稳定。
  • 另外,患者血脂高,会导致斑块继续长大,可能导致不稳定。

斑块本身的因素:

  • 斑块表面的纤维帽比较厚,里面的脂质核比较小的话,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想象成皮厚而馅比较小的饺子,这样容易破裂。
  • 如果斑块表面的纤维帽比较薄或者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里面的脂质核比较大的话,这种斑块通常不稳定。可以想象成皮薄而馅比较大的饺子,这样容易破裂。

另外,通常来硬斑块相对稳定,软斑块相对不稳定。但是也不是绝对的,硬斑块是里面钙化比较多,但是如果钙化位置不对,在斑块表面,分布也不均匀,这种硬斑块也不一定就是稳定的斑块。因此,对于确诊了颈动脉斑块的人,无论是硬斑块还是软斑块,血压、血脂这些还是要控制好。

那么,1.5mm的斑块严不严重呢?

1、首先大致判断一下,血管的狭窄程度

  • 提问者没有讲,是颈总动脉还是颈内动脉。我们姑且当做颈内动脉,因为颈总动脉壁颈内更加的粗大。如果是颈总动脉,狭窄程度肯定更轻。
  • 颈内动脉的内径大概在5-6mm左右,那么狭窄程度大概在25%-30%左右(简单的估算,将斑块的厚度除以动脉的内径)。属于一个轻度的狭窄。

2、至于斑块稳定不稳定以及有没有症状,提问者都没有说。因此,无法判断。

总结:
  • 单从颈动脉狭窄程度来讲,1.5mm的斑块并不严重。我建议患者可以改善生活方式,并且服用他汀类药物。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颈动脉血管1.5mm斑块严重吗?

颈动脉共分为外膜、中层和内膜三层。正常情况下,内膜和中层厚度(IMT)加起来不超过1.0mm。如果IMT>1.5mm,就是颈动脉斑块形成。如果颈动脉斑块进一步增厚,就会导致动脉狭窄,进而影响脑部供血。一旦出现颈动脉斑块脱落,就会堵塞血管,产生血管病变,诱发脑梗等严重后果。据统计,颈动脉中内膜厚度每增加0.1mm,缺血性脑卒中增加13-18%。尤其是颈动脉超声中显示低回声的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