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哮喘病的原因有哪些?
哮喘大家都不陌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哮喘病人大概3亿,我国在3000万左右。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什么叫气道高反应呢?简单点理解,就是在各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气管出现过强或者过早的收缩反应。气管出现收缩,因此,哮喘发作会出现胸闷气急、喘息等症状。
谈到一个疾病,我们最想知道的无非为什么会发病,能不能治好,怎么治,这些问题。一、哮喘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首先,哮喘是一个有遗传倾向的疾病,跟基因有关,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这在生活中也能见到,有的父母有哮喘,子女出生后也出现哮喘。近年来,由于基因技术的发展,找到了多个容易得哮喘的基因。包括YLK40、IL6R、PDE4D、IL33等。
但是在生活中,有的父母有哮喘,子女不一定就会得哮喘。有的时候子女有哮喘,父母可能没哮喘。就在说明,哮喘发作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环境因素的作用,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是否发病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环境因素包括哪些?
过敏源因素比如室内的过敏原(蟑螂、家里养的宠物掉落的毛发、尘螨)、室外过敏原(花粉、草粉)、职业性的过敏原(油漆、染料)、食物过敏原(牛奶、鸡蛋、虾、鱼等异种蛋白)、药物(阿司匹林、青霉素等)
非过敏原因素:空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冷空气等等。
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碰到过敏原,第一次并不会发病,免疫系统对这种过敏原形成记忆,当下次再遇到这种过敏原,就会发病。
二、哮喘能不能治好呢?
哮喘既然叫做慢性疾病,那么以现在的技术,是无法治好的,但是经过长期规范治疗和管理,95%的儿童,80%的成年人都可以做到临床控制哮喘不发作。哮喘治疗的目标是使用最小剂量的药物或者不用药物,使病人和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工作。
三、哮喘如何治疗
1.避免过敏原
有些人如果知道明确的哮喘发作的原因的,尽量避免这些因素,这是防止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2.药物控制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哮喘缓解性药物和控制性药物,缓解性药物就是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治标不治本的。控制性药物是指治疗气道的慢性炎症,达到长期控制症状的目的。
缓解性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短效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胺)、短效茶碱、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控制性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缓释茶碱、色甘酸钠等。
3.免疫疗法
对于过敏原明确的,但是环境控制和药物治疗后仍然不然控制症状的,可以使用。就是将过敏原制成提取液,通过皮下、舌下含服等途径给多次过敏的患者,次数多了,患者对这个过敏原耐受性就提高了,这种方法也叫脱敏治疗,需要持续1-2年,治疗效果好,可保持3-5年。
我是坚持科普的陈医生,你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创作的不懈动力。引起哮喘病的原因有哪些?
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成人中较为常见,全国约有3000万患者。哮喘发作时,会出现呼吸急促,伴随有咳嗽、焦虑不安,可以听到明显的哮鸣音。引起哮喘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两类。
一、遗传因素
据研究,如果父母双方均是哮喘患者,哮喘的遗传率为60%。通过家族连锁基因研究,已经发现两个与哮喘相关的基因,分别是ADAM33和RhF11。
二、非遗传因素
1、运动: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和运动诱发的喘息在哮喘患者中很常
见,据估计有40%~90%的哮喘患者有运动诱发症状。这是因为在运动后,肺功能明显减弱,属于哮喘发作的高危因素。
2、阿司匹林等镇痛药:有些患者会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哮喘发作,这种
类型叫做阿司匹林诱发性哮喘。除了阿司匹林外,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同样可以导致哮喘发作;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哮喘发作的概率较低,不足10%。成人阿司匹林哮喘的患病率为21%,儿童为5%。
3、特异变应原:大部分患者会在接触到某些特殊的变应原后哮喘发作,
这种类型叫做外因性哮喘。这里面大家熟知的有:大豆类、海鲜等食品,冷空气,粉尘,动物毛发。哮喘也具有职业性因素,比如家禽业、海鲜加工业、印刷业等工作的人员患病率比普通人高,引起哮喘的常见职业性病因见下图:
哮喘属于可逆性病变,在正常状态下,哮喘患者与常人无异。为了维持这种正常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规律使用平喘药物,避免哮喘急性发作,特别是定时吸入含糖皮质
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的维持药物,比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等药物。
2. 对于婴幼儿,应母乳喂养,降低喘息发生。对于妊娠期女性,孕期
应多摄入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降低儿童喘息发生。
3. 避免接触过敏原,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更应如此。过敏原可以通过过
敏原检测加以确定。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镇痛药物,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导致哮喘发作的概率较小,但是是对于孕妇,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否则可导致后代哮喘增加。
4. 不吸烟,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特别是孕妇应禁止吸烟。对于哮喘
患者,应在规律使用平喘药物,哮喘得到平稳控制的情况下,适量舒缓的运动,不能贸然大量运动。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防治指南(2016年版).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16,39(9):1-19;2.满晓燕,黄克武,代华平.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流行情况:系统性综述及临床意义.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4 (4) :213-216;3.石月,陈佩杰,李斐等.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流行情况: 系统性综述及临床意义.体育科学,2018,38(8):75-82.
引起哮喘病的原因有哪些?
谢谢邀请!
哮喘分为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两种类型,临床上常见的哮喘多是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成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导致的支气管痉挛、狭窄、黏液分泌增多的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也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症状,这些症状尤其在夜间和清晨明显。
支气管哮喘根据呼吸受限的严重程度分为间歇发作、轻度持续、中度持续、严重持续四级。发作前常有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它的发作往往与以下多种诱因继发引起的。
1.吸人物:花粉、真菌、动物毛屑、青霉素等。
2.感染因素: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有关,有些寄生虫如蛔虫、钩虫也会引起哮喘的发作。
3.食物:引起哮喘最常见的食物有鱼类、 虾蟹、蛋类、牛奶等。
4.气候变化: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的时候容易发生哮喘的发作。
5.精神因素:病人情绪激动、紧张不安、生气等都会促使哮喘发作。6.运动和劳累:容易诱发青少年哮喘的发作。
7.药物:如心得安、阿司匹林类药物。
8.月经、妊娠因素:有些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前3-4天有哮喘加重的现象,有时候妊娠也会诱发哮喘和加重哮喘的症状,但是的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对于有哮喘病史或家族史的人应该及时治愈容易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发疾病,并且在平时生活尽量不要接触以上诱发因素,可以避免哮喘的发生和反复发作。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引起哮喘病的原因有哪些?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引起哮喘病的原因有哪些?
这句问话有两处错误,但是每个人读后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有自己的答案。当然我也不例外。看看我的。
哮喘,是由哮和喘二字组合在一起的名词。哮、喘本身都是表状态,也是表症状。什么是症状呢?就是:身体不正常的状。所以哮喘是症状,也是结果。既然是结果,就应该有原因。什么是引起哮喘的原因呢?这样问才是合理的。或者问:引起哮喘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哮喘病”这样的名词,在症状后不能随便加“病”字的,都是现在的中国人,受西医的影响,动不动就喜欢在症或癥(征)后加病字。仔细研究英文:disease(是ease+dis 所组成)是什么含义呢?是:舒适+不,即:不舒适。不舒适属于汉语的症的范畴,但是比症的内涵小。那和哪个汉字对应更合适呢?汉字当中只有症、疾、病,三个字可选。当初的翻译者们选择了“病”。病的初始含义是什么呢?“疾加也”,就是比“疾”重一些。英文:Heart disease,翻译成:心脏病,原意是心脏的不舒适,引起心脏的不舒适的原因的可能性有很多,不是单一的。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翻译成:冠心病,人们几乎都认为,冠心病就是一种病,原因一样,症状一样,治疗方法一样,治疗效果/结果一样,其实根本不一样。
英文,asthma,对应汉语的:哮喘,他们也没有随便在后面加disease,所以,不能说哮喘病。
既然不是哮喘病,就不能说:引起哮喘的“病因”。哮喘是症,就应该说,引起哮喘的:症因。见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引起哮喘的症因是什么呢?应该说肯定不是一个“因”,而是多个可能的因,这个因理解成“原因”呢?还是理解成“因素”呢?
什么是原因呢?是:最开始的条件和因素。所以理解成原因更合理。但是一旦理解成原因的话,就涉及到了是单因还是多因?多因的话是:主要原因,还是次要原因,还是辅助原因?不论是主要还是次要还是其它原因,是体内的原因,还是体外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是诱因?在诱因这个名词里的因就得理解成“因素”了,就不能理解成原因了。这也是我常常觉得语言、文字的笨拙性所在。
现在西医的主流思想,是因为支气管痉挛,解除支气管痉挛了,没有哮喘的症状了,就认为是好了。我 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后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至少说不完全正确。其实支气管痉挛也是结果,也不是引起哮喘的最开始的因素。那究竟什么是引起支气管痉挛,或哮喘的最开始的因素呢?
人们都习惯于这样考虑问题:这个人的哮喘是这个因素引起的话,那个人的哮喘也应该是同样的因素,甚至,所有人的哮喘都是同样的因素引起的。其实根本就不是。
仔细研究后才发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任何两样事物。病症也是如此。所以总结为:所有的症状都是“似是而非”的。详细内容可以去看我头条号里的文章:咳嗽之似是而非----此咳嗽似彼咳嗽,此咳嗽非彼咳嗽也。所有的症状都应该这样考虑才行。所以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哮喘的万能的方法或药物。而且所有的治疗手段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不可能对所有的哮喘的病人都能:药到病除。
基于以上的理论,引起每一个人的哮喘的原因和其他人的原因可以有相似性,不具有完全相同性。要想根治的话,只有把原因去除了,才能彻底治愈。所有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比如茶碱类,贝塔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类药,糖皮质激素类,等都是对症治疗的药,都不是除原因的药。
有人说:“过敏性哮喘,找到过敏原,不接触过敏原就不会发生哮喘”的说法也不正确,我认为,所谓的过敏原,只是诱因而已,不是原因。去除诱因,只是达到暂时不发作哮喘,只是把这个因素去除了,而不是把原因去除了,所以,在以后时机成熟时仍然会发作哮喘。所有的平喘药,都只是把显症变为了隐症而已,诱因(过敏原)是把隐症快速变为了显症。见下图
所以,引起哮喘的原因,和引起任何其它症状的原因是相通的,无非就是体内因和体外因。就具体的某个人而言是哪种原因,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比如:喘息性支气管炎,也是哮喘,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其实哮喘是支气管炎的一个伴发症状。所有的哮喘都是伴发症状。甲病人的支气管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乙的支气管炎是绿脓杆菌引起的,丙的可能是立克次体引起的,丁的可能是吸入化学毒物引起的,等等,尽管结果相同,但是原因截然不同,治疗方法当然就不能相同。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的古中医治疗哮喘的方剂用起来效果不好,或者无效的理由所在了。是因为后人们没有用对应该用的病人。肯定不是古人的经验错了。但是也有可能是古人记载时用的文字表达错了。
但愿大家能明白了。
引起哮喘病的原因有哪些?
哮喘病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人的呼吸要通过口鼻、咽喉、气管和肺来实现这个循环,其中气管和支气管由平滑肌所包绕,可以收缩和舒张,继而控制呼吸的节奏。而哮喘的病人在接触变应原后支气管就变得无法舒张,继而出现喘息、胸闷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我们下面来讨论引起哮喘的病因,首先一部分在于遗传,这种病有家族遗传性,血缘关系越近越容易发病,不过遗传因素只是发病的一个基础,现实中的哮喘发病往往是在接触变应原之后,比如污染的空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食用了过敏的食物或药物等等。
对于哮喘病人如何减少哮喘的发作呢?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其次父母在带小孩时不要过分追求一尘不染,人体和环境也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特别爱干净的人反而容易在长大后发生哮喘,另外加多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哮喘发作时要及时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和抗炎药物。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