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购买手机,会选择OV,而不是性价比更高的小米?
文/小伊评科技
先来给大家看几组数据:
1、2018年国内手机市场份额:
OPPO份额:19.8%
VIVO份额:19.1%
小米份额:13.1%
2、2019年国内手机市场份额:
OPPO份额:17.8%
VIVO份额:17.0%
小米份额:10.5%
3、2020年国内手机市场份额:
VIVO份额:17.7%
OPPO份额:17.4%
小米份额:12.0%
4、2021年国内手机市场份额:
VIVO份额:22%
OPPO份额:21%
小米份额:15%
从上述这些权威统计机构统计的2018-2021年的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可以看出,小米的市场占比以及综合销量不仅没有完成对OV的超越,份额差距甚至越来越大了。
这可能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因为小米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性价比或者说是一个很良心的品牌,然而这样一个品牌竟然无法一统国内手机市场,难道真的是因为国内手机市场不健康?劣币驱逐良币?小米怀才不遇么?当然不是。OV之所以卖得好,是有原因的。总结为三个词【服务】【口碑】【多元化】
说到这先来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之前用的手机是NEX 旗舰版,2018年入手,2020年中旬的时候不小心把后壳给摔碎了,恰巧当时手机电池也有些不耐用了,于是我就去我们这的VIVO官方售后准备给手机换块电池以及背板,就在这次维修之路上我终于知道VIVO和OPPO在线下为什么能够这么受欢迎了。
当时去维修手机的时候,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上了岁数的阿姨,年龄五十多岁,手里拿着一台很老的手机(还是带实体按键的那种),一看就是四五年前的老机器,她问工作人员能不能给这款手机贴个膜。对你没有看错,一款四五年前的老机器,来售后只是为了免费贴个膜。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VIVO的售后,我一定会婉言的拒绝,因为这确实不是售后的职责。
然而当时那个售后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的婉言拒绝,而是很认真地拿过手机看了看型号,然后又去电脑上查了一下,又打了个电话,然后告诉阿姨店里现在没有这个型号的贴膜,需要从厂家那边调货(因为机型这真的很老了),并且和阿姨约定好了下次贴膜的时间,整个过程工作人员的态度都非常好。
这个事情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非常深的,因为此前我和很多人一样,把OPPO和VIVO的成功归结为明星代言以及营销网络的建立,然而通过这件事我发现,OPPO和VIVO的成功远不止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能够把优良的服务理念,成功的延申到每一个基层的服务网点,能够做到这些是非常不简单的。
做过市场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现阶段在线下市场的推广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告么?当然不全是,更重要的是口碑,是口碑的营销,而用户的口碑就是OPPO和VIVO 在线下成功的关键。
这里也需要在告诉大家一个数据,在国内手机市场中,线下和线上的比例大体上为7:3,线下是7,线上是3,如下图所示,简单来说,有70%的份额都在线下市场,可以这么说——得线下者得天下,而OPPO和VIVO在这方面得沉淀要比小米强得多,线下想要有发展,可不只是依靠门店的数量。
另外,不管是VIVO也好,OPPO也罢,目前也推出了大量主攻线上市场得性价比品牌,譬如VIVO旗下的IQOO,OPPO旗下的realme等,都是性价比完全不次于小米的品牌,而线上市场得消费者恰恰是品牌敏感度非常低的用户群体,只要有足够优惠的价格,就可以成功的分流这些用户,所以,OPPO和VIVO得综合销量强过小米也不难理解了。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很多人购买手机,会选择OV,而不是性价比更高的小米?
我个人认为,有非常大的群体,他们会选择走进手机实体店铺,购买手机终端产品,他为什么不去网上购买手机呢?我觉得有一下几种心理。
第一,信任度,在实体店购买的产品,摸得着看的见,付完钱直接就可以拿走使用,而在线上购买需要三到五天才能拿到手。网上购买的手机担心售后问题。
第二,选择实体店铺购买,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一种较为省心的选择,例如app的安装问题,手机设置的调试,都可以在柜员的帮助下进行操作。因为很多的用户,他仅仅只会使用手机,什么清理垃圾呀,等等吧他们不会。
vivo oppo 线下门店有多少呢?几乎占据国内大街小巷,乡镇,数量很大。销售服务体系很好。特别是,手机做工与用料,在国产手机中,是非常好的;很多朋友买手机,他们只关心拍照是否清晰,能否用个两三年时间。
但凡消费者走进实体店,很大程度上,从心理上,他对网购不怎么信任,要知道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一定都是在城市,乡村没有小米体验店的。实体店的销售为了vivo与oppo的销量他们也不会主动推广小米手机,综合以上都是客观原因。
下载app,清理手机内存,调试手机功能,等等都需要柜员帮助,您觉得他们还会去考虑性价比这个事吗?真正想琢磨性价比这个话题,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关键问题是钱不到位,才考虑性价比,钱到位直接买顶配机,什么都有啦,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努力工作,加油吧兄弟们。
为什么很多人购买手机,会选择OV,而不是性价比更高的小米?
这两年oppo和vivo的销量的确不错,我总结的答案是(1)oppo和vivo的营销渠道更加广,虽然说在互联网上没有小米那么能宣传营销,但是在明星实力的加持下、连锁门店经营下、众多户外广告的推广下!oppo和vivo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2)虽然oppo和vivo一直以来有着高价低配的说法,但是这两年改善了很多。从风评上来说oppo和vivo的手机口碑方面比小米要好一些的!所以oppo和vivo的销售会更好一点!
不管海外市场是怎样的,而在2021年的手机出货量当中,oppo到了第一名,vivo第二,小米仅仅是第四,这个是国内的市场表现!而且oppo旗下有了一加和realme(还没有计算到销量当中);vivo旗下已经有了IQOO,但按照这个表单上来说,一加、realme和iQOO都没有计算到销量上!
可见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而且最核心的是2021年到2022年oppo和vivo也亮相了很多技术。例如影像技术,例如折叠屏技术,例如芯片技术;都进步很快!而且OPPO Reno系列的时尚设计还是很吸引女生的。vivo S系列自拍双摄也不简单,吸引力也不容小觑!
对于小米来说,也推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产品,的确吸引力还是蛮大的,看发布会就很心动,但是我在2021年也购买了小米的产品,看发布会很激动,但是购买之后。内心也并没有那么的激动,感觉那么的喜欢。可能是小米做得还不够成熟吧!毕竟在小米12的发布会当中,小米的MIUI负责人还自嘲自己的MIUI系统,说句实话小米还需要成长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购买手机,会选择OV,而不是性价比更高的小米?
要知道数年以前,很多人购买手机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小米手机,而OPPO和vivo则被“高价低配”的标签被大家鄙夷。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购买OPPO或者vivo的手机,却不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小米呢?
第一:OV在性价比市场上的发力
曾经小米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优势,以一己之力打开了高性价比手机市场的诞生,凭借1999的起售价,和恐怖的硬件堆料,小米一步步的成为了国产手机四巨头之一。也重创了当时布局线下市场的OPPO和vivo,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提起OV就想到“高价低配”。现如今面临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加剧,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小米布局高端手机领域,而OV则成立realme、iQOO子品牌进军性价比市场,现如今性价比市场的竞争,也只有小米旗下的红米可以和OV比拼。小米单凭性价比获胜的时代过去了。
第二:出色的产品体验
当然,一款好手机只有性价比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身的强大实力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最近几年OV两家在手机上面的研发投入相当巨大,但是取得的成果是相当巨大的。OPPO的马里亚纳影响芯片,iQOO的游戏独显芯片等等。在屏幕、性能、续航、拍照方面的表现,OV两家实力绝对处于行内前列,很多人会选OV不足为奇。
第三:完善的售后和产品品控
再者,OV还有令人相当认可的售后和产品品控,在售后方面,两家绝对是国内顶尖的,这得益于庞当的线下店和授权店,一旦手机需要售后,立马就能很快的找到地方解决。相反小米售后就有点不方便了,妖妖的小米MIX3尾插出现问题,找售后维修,却需要手机寄修,来回好几天才能解决,最后还是选择挂转转回收了一千多,买了新手机。在品控方面,OV也是十分出色,相较于小米小问题不断,OV产品的良品率绝对是行内顶尖的。
现如今,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竞争的相当迅速,特别是在性价比和产品的堆料方面,都相当扎实。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考验的就是产品的使用体验和独特的卖点。之前小米的性价比优势,在目前来看,显然只看性价比是不够的。这几年,小米也在不断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品牌的竞争也会越来越精彩。
为什么很多人购买手机,会选择OV,而不是性价比更高的小米?
小米性价比不高。
为什么很多人购买手机,会选择OV,而不是性价比更高的小米?
各花入各眼,每个人买手机的需求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性价比?比如OV手机在外观造型和拍照方面都不错,当然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喜欢,处理器在这些人的眼中反而不重要,只要颜值就够高、颜值就够漂亮就够了。
另外一点OPPO和vivo手机主要依靠线下市场,乡镇地区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有门店或者授权店品牌的手机,因为这样心里更踏实,一旦出了问题可以去更换。小米在门店方面则明显要差一些,这也是雷军提出新零售不断要下沉市场的原因,去年小米之家已经开了1万家店,今年到明年预计可以增加至2万家。
目前国内手机已经没有了新的爆发增长点,各家都是在已有的存量市场相竞争,我个人看好三家品牌会平分市场,不太可能有一家独大的空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