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的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380V7.5kW的电机,额定电流在15A左右,21A已远超其额定值,时间长一点肯定要烧坏电机。
电机过载应及时查明原因,以便采取应对措施,如是功率太小,应换用更大功率的电动机。从题主所述100米远,因此有可能是距离过长线路电压降太大,造成电动机端电压过低,从而使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一般要求电动机端允许电压变化5%,对380V线路就是19V,那么电动机端电压不应低于361V。
现在来计算下100米的线路压降是多少?按常规7.5kW电机用2.5m㎡铜线,那么用公式
△U=IρL/S
可计算出电压降。
△U……单根导线电压降
I……导线通过电流,15A
ρ……电阻率,铜在60ºC时为0.02
L……导线长度,100米
S……导线截面积,2.5m㎡
△U=IρL/S=15×0.02×100÷2.5=12V
单根线上电压降是12V,换算到线电压电压降是12×1.732=20.8V,已超过19V,实际的电压降要比计算值还大,因为接触电阻感抗等因素都未考虑在内。
所以,如果原用的是2.5平方的铜线应更换为4平方,最好用6平方的铜线。
此外电动机要用热继电器配合接触器来保护,或用电动机保护断路器(也称电机保护开关)控制,动作电流调整在电动机额定电流上,千万不可再调大电流,否则就会烧坏电动机。
7.5的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7.5的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一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电工”,正常情况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引出线长度都在10米以内,无论什么情况也不至于将电动机引线拖100米,除非用截面积足够的架空线输出,按照规矩来说,低压供电线路国家电网的台区的最大供电半径,正常情况下,低压0.4千伏的线路供电半径在市区不宜大于300米。近郊地区不宜大于500米。接户线长度不宜超过20米,当超过250米时,每100米加大一级电缆。用户终端密集度(即:电力负载越多,供电半径越小)。
再者,还要看安装的10KV/0.4KV变压器的容量。
⚡理论上讲Y系列和YE2/YX3系列的7.5KW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为3×380V的额定电流为15.5A左右。而100米长的无论是架空导线还是铜芯电缆敷设,都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距离。
这里本人以4mm²铜线电缆为例来说,4mm²的最大允许电流为56A(TUV标准最大载流量),而100米的电阻(导体必须为足平方镀锡铜丝)为0.509Ω。根据欧姆定律:电压(V)= 电阻×电流,所以4mm²的铜芯电缆在满载的情况下,100米的最大压降就是: 56Aⅹ0.509Ω=28.5Ⅴ。这个电压降远超过正常工作的波动电压范围。
♥这里再说一说大家仅仅知道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启动时的电路大,约为额定电流的5~7倍。本人给大家从计算公式来说说它,电动机为什么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起动时电流很大,而起动转矩并不太大呢?
⚡答:这是因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在起动时,转子导线切割旋转磁场的相对速度比运行时大得多,故而转子导线的感应电动势很大,而且频率也高,致使转子导线的感抗也大。以一相为例,转子电流和转子功率因数可用下式表示:
I₂=sE₂₀/√R²₂+(sX₂₀)²
cosφ₂=R₂/√R²₂(sX₂₀)²
式中的E₂₀为转子静止时的感应电动势;
s为转差率;
R₂为转子电阻;
X₂₀为转子静止时的感抗。
由于静止时s = 1,sX₂₀ > R₂,所以I₂≈E₂₀/X₂₀ 较大,反映到定子上的I₂也较大,同时在相位上,I₂滞后于E₂₀将近90°,即转子功率因数cosφ₂很小,故而转矩M = Cφ.cosφ₂并不大。
起动时,只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大于负载转矩,电动机将会开始转动,随着转速n的增长(即s的减小),sX₂₀将从sX₂₀> R₂减小到sX₂₀= R₂₀,此时,cosφ₂将增大而I₂将减小,cosφ₂的增大幅度大于I₂的减小幅度,因此使电磁转矩增大。但当增大到最大电磁转矩后,此时,cosφ₂的增长幅度将不如I₂的减小幅度。电磁转矩将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直到与负载转矩平衡。电磁转矩将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直到与负裁转钻相平衡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下降,旋转磁场的磁通也随之减小。如果转子转速一定,转子绕组中电动势和电流比额定电压时都要减小,电磁转矩也相应减小。所以电动机为了产生所需的电磁转矩,在电源电压降低时,转速势必要略为减小,使转子电流增大到所需值,反映到定子绕组中电流也就增大了。如果电动机负载较小,除起动转矩有所降低外,影响不大,但如果电动机满载运行。由于电源电压不足,会使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值,影响到电动机的温升和寿命。
⚡再者,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一般都是三角形接法,其铭牌上的额定电流就是指指它的线电流,用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电动机的线电流,可以直接与铭牌上的数据比较,不必进行换算。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cosφ,无论是星形连接Y还是三角形接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即cosφ。
⚡对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铭牌来说,应该是额定负载下定子电路的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cosφ。其中φ角为相电流滞后于相电压的相位差角。
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cosφ是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负载越轻,cosφ则越低。空载运行或轻载运行的电动机,其cosφ很低,因此,选用电动机时,电动机的功率不宜比实际需要功率大得太多,以致“大材小用”,长期在cosφ低落情况下运行,造成设备投资上的浪费,并导致输电线中大量无功电流的功率损耗。从经济观点来说,正确选用电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知足常乐2022.3.16日晚于上海
7.5的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根据问题点基本可以断定,题主使用的可能是热继电器做为电机的过流保护,而不是电机保护器,因为热继电器上有电流刻度,而电机保护器是没有电流刻度的。
热继电器那么咱们就说一说热继电器,它的作用是用于电动机或其它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过载保护。当电机或其它电气设备发生过载时,热元件就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距离时,就推动连杆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从而使接触器失电,主电路断开实现过载保护。
过载过热的原因有许多种,这里可能的原因有:
1. 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导致电流偏高;2. 电机轴承缺油或者损坏;电机所带机械设备卡阻;3. 电缆选择过细或距离太远;4. 热继电器接线端子螺丝松动等因素下面逐相的分析一下原因。1. 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电流偏高。当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10%时,加在定子线圈的磁路就会饱和,导致电流成倍增长;低于5%时,电流同样会增加。所以不管电压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导致电流过大。
2. 电机轴承缺油能探听出来,正常是“沙沙”的声音,缺油就是尖锐的“嘶嘶”声。如果声音听的不是很清楚,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正握螺丝刀并把螺丝刀顶在电机外壳上,耳朵贴在手上就可以判断出来。
如果电机缺油就会导致阻力增大,电机所带的负载增加,从而导致电流变大。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传动部件阻力大,也会导致电流变大。
3. 电缆选择过细、距离过长,线路损失电压变多,造成电机电压低于额定电压。
4. 还有一个因素是热继电器的接线端子螺丝松动或者内部触头有脏污,造成接触不良过热跳闸。
总结其实不管哪种原因造成的过载,都可以使用仪表检测出来。比如用万用表测试电压是否平衡,用钳流表测试电流看看是否超高,一般不允许超过额定电流的1.1倍。在选择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时,一般都在0.95-1.05的范围。15A×1.05倍=15.75A,你选择了21A还跳闸说明过载现象明显。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如果还有其他观点,欢迎留言学习交流!
我是电工学院,专门负责电工培训、考证;想要学习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赞、评论、转发!
7.5的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7.5KW的电机100米远距离电流调到21A总跳闸”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到如下的信息,来推断跳闸的主要原因,在大量的电机线路故障维修实例中,遇到跳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导线损耗造成的电压降过大造成的原因、电机过载造成的原因、电机缺相造成的原因等。下面我们就以这些原因进行分析,给这位朋友找出解决的方法。
线路过长或导线线径选择不当造成导线损耗的电压降过大,促使电机端电压过低,为了使电机达到额定负荷,增大了电流导致频繁跳闸。题主提出了电机到电源之间的距离是100米,我们先估算一下100米的线路其电压损失是多少,所谓导线的电压损失就是电流通过导线后,在导线所具有的阻抗上所所产生的电压降,同时我们也知道导体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L是成正比的,与导线的截面积S是成反比的。那么所产生的压降就是ΔU=ρIL/S(铜的电阻率为0.0175欧姆.米/平方毫米)。由于题主没有给出所用导线的材质和导线面积,因此我只能给出求导线压降的方法,如果线路压降损耗过大,那么电机的端电压会过低,为了达到电机的额定负荷就要加大电流,从而会造成过电流促使跳闸。再一个就是由于100米长的导线,电压肯定下降的很厉害,并且导线越细,电压下降越厉害,电机端的电压越低,导致电机电流增大也会导致频繁跳闸。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接电机的导线过细造成的,我们给电机接上负载运行,然后用万用表测量电机绕组的电压,最后根据式子I=P(1.732*U*cosΦ)计算出电流,如果计算出的电流值超过21安培,那就说明我们的导线选择细了,需要用导线线径大些的导线。
电机过载我们先看在380V电压下7.5KW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是15.4A。我们知道电机在过载状态下运行时,电机的定子绕组会增大。如果电机处于严重过载情况下,那么电机的电流会超过热保护的整定电流值,从而会使过载保护继电器脱口动作。
电机缺相或者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在电机运行中,如果出现电机缺相运行,这时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转速下降、电流增大、会有异常的声音,这时会导致电源开关跳闸;还有就是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也会跳闸的,根据标准规定,电机满负荷运行的时候,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不能超过正负3%,否则可认为电机工作不正常。以上出现的两种情况我们都可以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检测。
电源空开有问题也会常常跳闸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我再说说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电源开关的问题,如果电源开关出现问题或者开关的选择不当也会导致频繁跳闸的。我在单位实训车间就处理过这样的问题,当时就是由于控制电焊机的空开选择小了,造成了电源开关的频繁跳闸。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并关注电子及工控技术。
7.5的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虽说7.5千瓦电机的额定电流为15安左右,但是这是在电压380伏情况下的值。
加上100米的导线,电压肯定有很大的下降,而且导线越细,电压下降越厉害,电机端的电压越低,导致电机电流增大。
当电机带上负荷时,你可以测量一下电机定子线圈的电压,然后根据公式I=P/(1.732*U*cosΦ)计算下你的电流,如果电流超过21安,有可能是你的导线太细了,需要加粗。
另外还有电机是否真的过载、是否缺相等也会引起跳闸的。
7.5的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7.5KW电机100米远,电流调到21A总跳闸是什么原因?
根据题意来分析,电流既然调整到21A,说明你使用的是热继电器,因为只有热继才有这个刻度。
热继跳闸,总体来说是由于线路过载造成的,而线路过载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原因,以下就来逐一的分析一下:
一、线路太远,压降太大:
一般来说,线路越远,电缆越细,压降也就越大。按照正常选择,7.5KW电机额定电流约为15A,选择使用4mm²铜线即可。但是,题中给出的条件是100米的距离,根据经验,4mm²铜线百米压降约为7V左右,也就是说380V标准电压,其压降后为373V,这个电压启动电机绝对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电缆线径低于4mm²了,如果你选择了2.5mm²的导线,100米的距离,可能会出现压降过大,电缆过热而引起热继跳闸。
二、电机或机械部分故障
电机轴承缺油损坏,或者是机械部分出现卡阻,导致电流过高跳闸,当超过21A的整定电流值时,设在热继内部的双金属片遇热弯曲,连杆推动触点,使接触器线圈断电。
三、接触不良
电缆中间有接头,或电机及接触器接线端子螺丝没有紧固好,出现松动氧化导致接触不良,使电缆过热,传导至热继跳闸。
解决办法:电流调整到21A,已经超过电机自身的额定电流,一般来说,热继的整定电流是电机额定电流值的1.1倍就可以了。显然21A已经大于1.1倍的整定电流,所以无需再做调整,否则容易烧毁电机。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电缆线径,假如原来是4mm²的铜线,可以更换成6mm²的。另外,再检查一下电缆两端接线端子有无松动现象,或者是机械设备有没有异常响声等,若是有,可将故障排除。
好的,就回答到这里,我是@电工基础课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还可以,就请您点个赞或者加一个关注吧!如有不足之处,请您在评论区留言批评、指正,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