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电机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这是因为发电机和变压器本身有电压降,加上输电线路也有电压降,两者总的电压降一般控制在负载额定电压的10%左右。
电压降是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内电阻与线路电阻造成的,电流通过电阻就会产生电压。目前超导体还没有实际应用,所有电工材料或多或少都有电阻,因此电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一般允许发电机和变压器自身电压降在5%左右。因此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空载输出电压要高于负载额定电压5%,到满载时输出电压刚好等于负载额定电压。
常熟电工作品均是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为什么发电机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一般用电设备的允许工作电压为额定电压的±5%,变压器阻抗的存在使得电压降大约5%(短路阻抗电压百分比),线路阻抗电压降允许值是-5%。所以为了保证线路末端的电压可以在-5%以内,变压器输出端的电压就要高于标称电压的+5%。这样即能保证线路首端电压为额定电压,也能保证末端电压在-5%以内。从而可以让用电设备在允许波动范围内正常工作。
为什么发电机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为什么发电机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发电机功率是一定的,发出的电都是送往大城市,用作民用供电和工业供电。
电能传输距离远,传输导线相当于负载,也要消耗电能。因为功率P=UI,线路上的电量损失ΔP=l^2R。又因为发电机的总功率是改变不了的,又想电量损失小,要不就把线路中的电流降低,要不把传输导线的电阻减小。
把传输导中的电流减小好办,用升压变压器把发电机发出的电升压,传输线路的电流减小。将传输线路电阻减少,这个有导线电阻公式可知,只有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来减少线路的电阻。
通过对比可知,增加导线横截面积用于远距离线路,代价是巨大的。通过升压变成高压线路,这个是比较经济的,但危险性增加了。
电压波动分等级的,对供电质量要求高电气设备,允许电压波动范围越小。题目说的应该属于A级电压波动等级,波动范围209~232V。有了目标了,就好确定升压多少,通过线路损耗后依旧满足终端设备的用电质量。
为什么发电机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这个问题是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单位举行技术工种大比武,电工理论知识竞赛的一道题目,另单位很多电工同行汗颜和尴尬,没有回答出来。我也是略知一二,回答的不怎么全面。回家之后,我又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系统的整理了以现在借助这个机会,给大家解读一下。
解答如下:一般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最理想,但允许电压有正负5%的变化。而一般的电力网允许有10%的电压降,即电网始端与末端的电压代数差最大可达额定电压的10%。
为了使用电器的实际工作电压不超过允许范围,可以使电网始端的电压大于额定电压高出5%(既发电机、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比电网额定电压高出5%。),这样电网末端电压就不会低于额定电压的95%。这个时候,无论用电器在电网何处连接,均可使用电器上的电压仅在±5%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化。
同时,为了保证电网末端的电压不至于过低,因而让电网始端的电压尽可能比额定电压高是不适当的。因为电网始端也可以连接用电器,所以始端电压只能允许比额定电压高出5%。
为什么发电机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压大往压小走,要不送不出去[抠鼻]
为什么发电机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比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这种现象我观察好多年了,北京的十千伏电压始终在10到10.7千伏,按照标准应该是10千伏±7%,这说明北京的供电稳定,但是一些老工程师没有跟上时代,一般把分接开关调到二三档或者三四档,调三四档的电器寿命严重缩短,二三档的还能用,一二档的最合适,变压器输出电压在220-230之间。因为有电压降,也就没大问题了。因为现在电线是铜线不用铝线了,电压降并不高。一般距离远也就降两三伏。
老工程师们基本退休了,好多了,明白的太少了。要求降压跟他们讲不通道理,他们比我懂。
以前飞利浦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电器产品的额定电压规定在220-240伏之间,所以能正常用,国产的厂家始终不明白,比如白炽灯,就限制在220伏,碰到电压高不懂调电压的单位,白炽灯寿命就几天。
我的上一家单位是大型央企总部,他们都变压器是二三档,我和工程师说调到一二档,争论的都很不高兴了。现在他们的维修很忙,干不完的活,他们不明白电压偏高会缩短电器的寿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