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意思?

“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意思?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日子?

在清代有一本关于天象、物象以及草木虫鱼等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谚语的农书叫《农候杂占》,里面记载,农历十月十六日是“寒婆婆”的生日。和“寒婆婆”级别相似的是“雪婆婆”,是过去民间的另一个说法,说农历十月二十五是“雪婆婆”的生日。

当然,这两位婆婆显然是过去人们假想出来的,但是,她们的“生日”却不是随便乱排出来的,是和天气冷暖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农历十月份一共有两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和小雪。从立冬开始,天气越来越冷,到了小雪就正式进入冬天了,东北一些地区也能见到雪了。然而“寒婆婆”出生十天后,“雪婆婆”也出生了,和先寒后雪的天气相对应。

民间谚语说“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怎么理解呢?

其实,这句话是说两个老头以打赌的方式,通过十月二十五日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冬天的冷暖情况。怎么判断的呢?来看一组十月二十五的农谚是咋说的!

一、二十五晴,一冬凌;二十五阴,一冬温

这句农谚的前半句是说,如果农历十月二十五这天是和晴天,那么当年的冬天相比往年要冷一些。相反,如果农历十月二十五这天是个阴天,那么当年的冬天相比常年暖和一些。

冬天暖和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出行会带来很多方便,也能省下部分取暖费用。但是,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冬天寒冷,有利于土壤保墒,也能防止病虫害越冬滋生,有利于来年庄稼的生长,获得丰收。

二、十月二十五,就怕大风鼓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这里的“大风鼓”指的是风比较大。意思是说,如果十月二十五这天刮起大风,那么这一年的冬天就会干燥寒冷。至于为什么怕冬天寒冷,过去农村的人们的居住条件并不好,没有很好的保暖和取暖设施,也没有那么多的柴火来取暖,因此,过去的人们是害怕冬天太寒冷的。

另外,冬天干燥少雪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为,雪少,不能够覆盖越冬作物,不利于作物安全越冬。并且,冬天雪少,也不利于缓解春季旱情,影响来年作物产量。

三、十月二十五,最好来场雨

有些地方的人们也希望十月二十五这天下场雨,预示着冬天也会大雪纷飞,有利于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类似的农谚还有“十月下雪花,来年粮满仓”,“十月下雪花,来年粮满仓”,“十冬腊月霜雪大,来年必有好庄稼”等等。

四、十月二十五日晴,皮匠婆娘穿金戴银

意思是说十月二十五这天是个晴天,预示接下来的冬天会比较寒冷,人们都在买棉衣棉鞋防寒过冬,皮匠的生意自然就会好。

五、十月二十五,小麦不出土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到了十月二十五以后就不要再播种小麦了,即使播种了,也不会出苗。因为,这时候温度已经很低了,北方有些地区还会下雪,种子达不到发芽所需的温度,自然就不会出土。

六、十月二十五雨,后月无干土

这句农谚和上面的意思差不多,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十月二十五这天下起雨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雨雪天气也会比较多,冬天就会比较寒冷。

类似的农谚还有“十月廿五动了流,今冬雨雪寒冷多”,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这里面的“动了流”指的就是下雨或下雪,是说十二月十五这天下雨或下雪的话,预示冬天的雨雪也会偏多寒冷。

其实,冬天雪多,氮就多,有利于小麦年后返青生长,农谚“瑞雪兆丰年”和“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七、十月廿五晴,冬季要脱棉

农谚也是有地域性的,同样的天气,预示着天气可能不一样,看似矛盾,其实是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导致的。

例如,“十月廿五晴,冬季要脱棉”,反而说是十月二十五这天是个晴天的话,预示着冬天会比较暖和,不用特意去准备棉衣了。

写到最后:

农谚是古人通过长期与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通过一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接下来的天气情况,显然不是那么靠谱。并且,冬天冷暖以及旱涝情况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因此,对于这些农谚我们可以了解,但也不要全盘相信,还是要以更科学的天气预报为准,在极端天气出现之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更为稳妥!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农村俗语“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意思?

两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

二五晴,一老赢,一个冬天都是凌;

二五阴,二老赢,一个冬天都是温;

如果不晴也不阴,两老肯定发神经;

凌冬好,害虫少,来年庄稼节节好;

暖冬好,温度高,人们供暖不用慌;

其它的,少不了,点赞就在右下角。

在解释一下,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传说有两个老人在打赌,就单独看十月二十五这一天,如果农历十月二十五这一天是晴天的话,那么当年的冬天就会比较冷,这有利于出现大雪天气,而大雪天又会使害虫存活的几率降低,使得来年的庄稼长得更好,也预示着来年是一个丰收年,同样也和"瑞雪兆丰年"的道理不谋而合。

相反,如果农历十月二十五这天是一个阴天,那么当年的冬天会比较暖和,大概率这个冬天是一个暖冬,当然暖冬也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对于老人会比较舒服,而且供暖费也少了不少。只是不利于来年的收成。

不过这句农谚终究只是一个传说,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罢了,至于其中的道理,也有太多的局限性。

农村俗语“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意思?

这个农村俗语,是以十月廿五日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今年冬天的寒冷程度,以及降(雨、雪)水量的多少;还有就是根据十月廿五日的天气状况,来推测出明年开春时的天气形势和夏粮生长趋势。

“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廿五”,这是一个农村俗语,它与谚语“给吃不给吃,就等廿五日好天气”,以及“寒月廿五日晴,麦盖三被一冬凌”,都有相似的推测意义。

具体说来就是,在农历十月廿五这天,如果是天气晴朗,且有微弱的西北吹过,则预示着今年冬季降雨降雪量会比较频繁,可能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同样,丰沛的雨雪,培植了良好的土壤墒情,给小麦越冬以及春季返青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也应了那句俗话“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也就是说,降雪量越大,明年小麦长势越旺,获得大丰收的机率也就越高。

相反,如果廿五这天的天气是阴雨天,而且还伴有东南风,那么,今年冬季可能雨雪稀少,会是一个暖冬。同样,因缺乏降水量,导致冬季土壤干旱,部分小麦弱苗因缺水而枯萎,等到明年小麦返青时,出现缺苗断垄现象,从而造成粮食减产。

农事谚语有一定的地域属性,并非各地通用。以上说的是,在我们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可能会出现的类似状况。

农村俗语“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意思?

俗语‘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的意思是说,两个老头打赌,要想知道冬天的冷暖,看十月二十五这一天的天气就行。言外之意,十月二十五这一天的天气变化很重要,预示了整个冬天的气候特征。这句话很有意思,说的很形象,到底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阴冷天气冬里冷,晴暖天气冬里暖

这也是一句农谚,说的是农历十月二十五这天如果阴冷的话,那么当年冬天就是一个冷冬,会比较寒冷;如果农历十月二十五这天天气晴朗,很暖和,那么当年冬天就会是一个暖冬,会比较温暖。

十月二十五,就怕大风鼓

农历十月二十五这一天最怕的就是刮大风。如果这一天刮大风,往往预兆这个冬天,天气干冷,雨雪稀少,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对于庄稼人来说,冷点没关系,多穿件衣服就行,可是干冬寒冷少雪,来年就不会有好收成,所以说怕这一天刮大风。

二十五晴,一冬凌;二十五阴,一冬温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农历二十五这一天天气晴朗,那么整个冬天会比较寒冷,不会太暖和;如果农历二十五这一天是阴天,那么这个冬天会比较暖和,不会太寒冷。

十月二十五,最好来场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农历十月二十五最理想的天气是下雨。如果这一天下雨,则预示整个冬天雨雪偏多,保墒抗旱,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过冬,来年有个好收成。农谚‘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俗语‘瑞雪兆丰年’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时间2022年11月18日下午2点,农历十月二十五,坐标鲁西北,笔者正在往窗外看。天色无光,太阳躲进云层里,既不能算晴朗,也不是阴天,没有风,也没有雨,算是多云的天气吧,还算暖和。根据农谚今年冬天应该是暖冬。究竟是不是暖冬呢?且在这里记下来,各位朋友做个见证,两个月后看结果,让我们也来打个赌,共同验证一下老祖宗留下来的谚语究竟是不是说得准。

农村俗语“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意思?

过去没有天气预报,只凭着实践经验,过去人没有多少有文化人,只靠日积月累的天气经验,十月二十五是冬天关键的日子,十月二十五不刮风就下雨或下雪,农村俗语,两个老头打赌,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意思?十月二十五那天,二十五晴,一冬凌,二十五阴,一冬温,我们这里也有这个谚语,十月二十五大风鼓,有时有雪有时有雨,有时光刮大风没有雨,如果二十五这天是晴天无雪雨,一冬天天气干燥寒冷,过去柴草紧张,还得想办法砍柴取暖,冬季干燥直接影响了来年过冬作物减产失收。

如果十月二十五那天是阴天,有风有雪雨,一冬天天气会变暖,人们也少得唉冷受冻,天气温暖给过冬作物打好良好的基础,来年粮食会获得大丰收,谢谢大家参阅支持!。

农村俗语“两个老头来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是什么意思?

应邀答题。“两个老头打赌,单看十月二十五。”

老辈传,十月二十五下雨,整个冬天就会雨水多;十月二十五天晴,整个冬天晴朗的日子多。

回想今年,自动阴历六月下半月开始,一直高温干旱,我湖南度过了四个多月的艳阳天。要是天干发生在过去,不知有多少人会离乡背井,四处乞讨,好在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水利,化肥,农田基来建设,农业机械化都有了基本保障,大旱之年也取得了丰收,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

久睛必有久雨。而有雨没雨,单看十月二十五。今天,我地淅沥沥下了一天雨,达到了中雨级。那以后下雨下雪的日子应该多起来了,气温也会降低。所以百姓们还是好好准备取暖的材料,抗旱之后再抗寒,以抗旱抗寒的双胜利,迎接二O二三年的春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