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人员能干到退休吗?
我的建议是坚决不能干。我在银行工作,我们单位就有很多劳务派遣工,我来简单讲一下吧。劳务派遣人员能不能干到退休,关键要看派遣公司给你的各项待遇,工资水平怎样、是否缴纳五险或者三险,退休后有没有保障。
1.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很低,大多数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没有保障
可以肯定的是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待遇和你所在的单位没有一点关系,你的工资和待遇是劳务派遣公司发的不是你所在的工作单位发的。
绝大多数劳务派遣工是没有缴纳五险或者三险的,而且工资很低,一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有的连3000元都没有。
其实想想就明白么,很多单位之所以招聘劳务派遣工,就是为了节约成本,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为了省钱而已。比如很多保安都是劳务派遣性质的,属于保安公司派驻到一些单位上班的。用人单位给保安公司费用,保安公司给保安发工资,从中抽成赚取费用。
2.劳务派遣人员的各项福利待遇和发展都很受限制
劳务派遣工除了工资低以外,各种福利待遇基本上没有,如果在一个单位工作,每逢节假日别人发的都是米面粮油,而你是劳务派遣人员什么也没有,心理也很不平衡,毕竟你干的工资并不比其他人少。
劳务派遣人员在一个单位中,干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辅助性质的工作,很难接触到一个单位核心的工作,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将来的发展也很受限制。
因此,如果你是年轻人,我是坚决不建议你去干劳务派遣工的。
3.来说一下我们单位的劳务派遣工的情况吧
我在银行工作,我来说一下我们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我们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主要有以下几种:
少数柜员、大堂经理是劳务派遣工;会服人员、保安、食堂工作人员全部是劳务派遣性质的员工。
其中柜员和大堂经理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对好一点,一个月工资3500左右,缴纳三险,没有公积金,节假日会发放一点福利,但是要比正式的合同制员工少很多。
而会服、保安、食堂的工作人员一个月工资3000元,至于劳务派遣公司有没有给他们缴纳三险,也不太清楚。
因此,一个单位中的劳务派遣人员基本上都是临时工,用人单位之所以用劳务派遣工就是为了省钱和规避一些管理风险,而劳务公司主要是为了赚钱,不建议长期一直干劳务派遣工。
劳务派遣人员能干到退休吗?
可以说绝大多数是不能干到退休的。
很多佣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时,图的就是劳务派遣工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制度优势。
我就遇到这种事情,看某一员工年龄偏大一点了,佣工单位会私下告诉劳务派遣公司的主管人员,要求更换,然后此员工可能会因为某一点错误被开除,而且没有任何补偿。
另外一种是有意克扣员工的工资,而让你自己主动辞职,同样没有任何经济补偿。
佣工单位为什么会这样做?那是因为人上了一定年龄后,工作精力有限了,不能高效地工作了,而且随着员工年龄的增长,对佣工单位的佣工风险也在增加。试问哪个佣工单位愿意用佣工风险高且工作效率低的老年人呢?想在劳务派遣公司干到退休,对于绝大多数派遣工而言,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的梦想而已。
劳务派遣人员能干到退休吗?
作为一个12年的劳务派遣工和你念叨念叨[抠鼻]首先是可以干到退休的,我以前的同事就是到岁数了退休了!本人07年4月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做司机临时工,那时候没有保险每月工资450元[流泪]后来又陆续涨了点600.900.1150.1850.最后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到了1900[抠鼻]有五险没有一金实际到手1450左右。工作轻松的时候多点,双休节假日正常休息,朝九晚五每天混日子一晃12年过去了,把人的上进心和棱角全部磨平了。岁数也大了傻了,家里子女需要养咋办?辞职?社会上基本上所有单位都招35岁以下的,自己年龄超了!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只有被选择了!很迷茫!在没有辞职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厉害👍好像什么都会干,真到离开了才知道自己啥也不是!辞职出来的一个月左右整个人都是蒙的。傻眼了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后来陆续应聘了好几家公司都是一样的回答除了干司机别的岗位你有经验和人脉吗?我?没有!那回去等通知吧!那就是99.9%黄啦!当过了有半年时间让整个人静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让自己好起来的!不管干点啥一个月也有五六千的收入,怎么也比以前强!有空再做点兼职月入过万还是没问题的!总之一句话你要是家庭没有经济压力也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就想找一个事干是可以继续混下去的,如果不是就趁着年轻赶紧辞职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随便努力努力就会有收获!在这里祝你早日脱离苦海[爱慕]在这在啰嗦一句你要是岁数大了快到退休年龄了就不建议辞职了!毕竟轻松还有保险[抠鼻]
劳务派遣人员能干到退休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篇回答摆在这里,劳务派遣模式被大量应用,有利于用人单位,不利于劳动者。在“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之下,可以预测:用人单位再这样欺负“劳务工”,劳务群体越来越不满,那么,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被取消。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从本质上讲,属于“脱裤子放P”式的用工形式,其根本目的不是让你干到退休,而是不让你干到退休的。
用人单位缺人,为何不正常聘用合同制员工,非要“脱了裤子放P”、“拐个弯”聘用劳务派遣员工?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劳务工“好”吧!而是为了全过程压缩人工成本。这才是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本质!
所以,劳务派遣工能不能干到退休,完全取决于劳务公司给你签的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给不给你正常缴纳社保?能不能不辞退你、一直让你做到60岁?等你到了60岁、劳务公司还存在不存在?还有,你能不能忍受不公平的待遇而提前选择辞职?
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上看,劳务派遣人员,不是劳务人员(这里指的是签订的劳动合同而不是劳务合同),而是劳务公司的“合同制”员工,跟用人单位的员工是一样的,按道理说,不应该低人一等的,劳务派遣工也是“人”,也是可以跟其他“人”一样能做到退休的。
但是,劳务派遣模式的本质就是降低人工成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欺负”劳务工的!设立劳务派遣制的目的,“天然”造成了劳务工在正式员工面前就是低人一等的!能不能退休,要看你是否具备退休的条件以及你是否能坚持到退休的年龄。咱们设想一下:假设你20岁加入劳务派遣公司,干到60岁退休,长达40年,难以想象你在被欺负40年、拿着40年低人一等的微博收入后,还幻想着顺利退休!
上面先写了一些警示性的“告诫”。现在,可以从人力资源专业角度来分析了!
第一,为什么说劳务派遣模式不适合国人的就业观呢?
劳务派遣模式从字面上理解: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然后被派遣到用人单位去工作,今年可以派遣到甲单位,明天可以派遣到乙单位,后天可以派遣到丙单位,说白了就是劳务公司的“临时工”,哪里有工作需求就往哪里派,只要有“管理费”赚,劳务公司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哪里管劳务人员的苦楚呢?
劳务派遣模式是从西方引进的“洋玩意”,其实,它并不适合“国情”,更不符合国人的就业模式和职业心理。为什么呢?西方人喜欢自由自在,到处打工,四海为家,在哪里打工就在哪里租房安家,想换一座城市就换一份工作而已,人家也没有“户口”的概念,也没有“大家庭住在一起”的概念。所以,西方人对劳务派遣模式并不介意,甚至还是很喜欢的,可以随时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咱们国人的就业心态与西方人完全相反。咱们追求的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喜欢与父母、子女住在一个城市,互相照应。在目前的工作模式下,年轻人是没有精力带孩子的,都是请父母帮忙带孙辈,所以,年轻人的梦想就是跟父母居住在“一碗汤”距离的小区里。
另外,国人还有户籍、学籍、医保等限制,更有买房结婚、成家立业等传统观念,不能像西方人那样,想换个工作就换个工作、想换一座城市就换一座城市。所以,国人的就业心态是:努力追求一份安稳的职业。最害怕的就是职业的不安稳。劳务派遣模式适合西方人的就业观念,完全不适合国人的职业观念。
第二,劳务派遣模式不适合国人的就业观念,为什么各大企业还纷纷使用呢?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引入中国的“目的”,开始的时候,出发点是良好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体系内企事业单位的用人缺口,但是,后来却被“歪嘴和尚”故意“念歪了经”。为什么呢?各大企事业单位后来发现: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对单位太有利了!工资只有三分之一、福利待遇基本不给、想辞退就辞退、想不管就不管,省钱、省力、省心,简直太“美妙”了!
我们来看看劳务派遣制引进的历史背景。在20多年前,国内是计划经济,只有国有和集体两种企业形态,用工身份也只有两种:干部和工人。1995年实施劳动法之后,干部和工人的身份虽然在档案里还保留着,但是大家的用工身份都改为了“合同制员工”。
直到现在,上级对国企依然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定资”的“四定”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企业的用人数量和工资总额的数量。1995年以后尤其是2000年以后,国企高速发展,对用人和工资总额提出巨大需求,上级不给国企核增“定员”和“工资总额”,即:不给钱、不给人,但是给你们“政策”,于是开始推行“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出发点是用于解决国企增加员工的问题。
当年,很多国企是怎么操作劳务派遣制模式的呢?举一个例子:
国企A公司在2000年需要新增100名员工和1000万的工资总额。上级不给A公司指标,让A公司采取劳务派遣模式解决缺员和工资问题。于是,A公司成立一个“三产”企业,叫作B劳务公司。B公司实际就是A公司领导亲戚成立的“皮包”公司,委托B公司给A公司招100人。这100个人,不是A公司招聘的合同制员工(那个时代叫作正式工),而是B公司的合同制员工,然后被B公司派到A公司工作。
这不是脱裤子放P吗?A公司为什么要脱裤子、拐个弯呢?很简单:如果A公司招人,需要上级给指标,上级不给指标,A公司不能招人。假如A公司招人,必须招正式工,每人年薪10万元,还不好管理,招进来就是正式工,俗话说就成了“企业的主人”,想辞退都辞退不了。通过B公司招劳务工,每人年薪5万,B公司抽走1万元(没厂房、没培训机构、没操心,干抽的管理费),劳务工只能得到4万元。
结论:A公司原来就应该招100个员工,支付每人10万的年薪,现在呢,同样的人、同样的工作量,只需要支付5万元的年薪,还省了许多内部福利,想辞退就辞退,没有什么麻烦。B公司啥也没干,不用付出什么成本,就白白挣了1万的管理费,如果再克扣劳务工一点工资,又是白花花的银子进账。倒霉的是谁?倒霉的是劳务工啊!
普及一个专业知识。那么,A公司如何支付5万年薪*100人=500万人工成本呢?因为这100人不是A公司的正式合同制员工,不用在工资总额里列支(注:A公司也无法列支,因为上级没有给它核增这500万元),而是在企业的经营费用里列支,即:以500万劳务费的名义给B公司支付劳务费,B公司扣除1万*100人=100万后,剩余的400万给100人发工资和交社保。所以,你就知道了,A公司在工资总额里计提的福利费、培训费、工会经费等福利待遇是享受不到的。从工资总额里延伸出来的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实惠”也是得不到的。
看这里,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企业不招正式员工而喜欢大量招聘劳务工了吧!用一半的成本就用同样一个人干正式应该干的同样的工作,而且还不用管他们的各种福利,又节省一大笔钱。在条件比较好的国企,福利费可以占到工资总额的50%左右,可以推算,使用一个劳务工比使用一个正式工要节约10万元。A公司招一个正式工,需要支付15万的人工成本,用一个劳务工,只需要支付5万元就够了。
第三,为什么说用人单位都要违规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呢?
这是一个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人很难理解。上面写道:引进劳务派遣模式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国企用人缺口和工资总额不足等问题的。但是,各企事业单位发现,这个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对自己太好处了,于是开始“疯狂”使用,在2000年至2015年持续“疯狂”到了顶点。
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呢?有的企业,只有10%的管理人员,90%的员工都是劳务工。严重违背了当初引进这项机制的出发点,造成了严重的“同工不同酬”以及“劳务工是二等员工”等现象。2015年上面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通知》,要求必须在2016年整改完毕。
2016年在全国开展了一次清理整顿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行动。有两个核心要点:第一,企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制员工的总量不能超过单位用人总数的10%。第二,劳务派遣工只能用于“临时、辅助、可替代”的“三性”岗位,不能用于核心管理岗位,与正式工混岗使用(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正式工年薪15万,劳务工年薪5万,正式工发福利,劳务工眼巴巴看着)。
我们都知道,各大银行的柜员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全国有一两百万劳务工做柜员工作。上面要求银行,只能留10%,其余的要转为正式员工。有些银行执行政策是比较到位的,把很多柜员转成了合同制员工。但是,其他的行业并没有完全执行,毕竟转为正式员工,人工成本承受不了啊。很多企业继续走了“变通”的路子,把劳务派遣工转变身份为业务外包工,逃避了10%的限制,如果网友看到这里给予留言,留言比较多的话,下一篇回答专门写业务外包的故事。
第四,为什么说劳务派遣工属于二等员工呢?
一是身份不同。正式员工(正式合同制员工)与国企直接签劳动合同,俗称“自己人”。劳务员工与劳务公司签劳动合同,是劳务公司的“人”,不是国企的“自己人”。在同一屋檐下,做同样的工作,但劳务工和正式工不是“一家人”,用劳务工的俗话说:我们就是“地主”家的“长工”。
二是待遇不同。正式员工的薪酬高、社保齐全、缴纳的基数高。正规的企事业单位一般都正常缴纳“五险一金”,优质单位可能会交“七险二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劳务工的薪酬低,一般只有正式工的一半甚至只有三分之一。有的劳务公司不给他们上社保,有的虽然上社保,但是基数很低。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劳务工是享受不到的。
三是福利不同。正式工的福利是有保证的,因为福利费是从工资总额和经营费用里计提的。比如,工资总额里可以计提2%的会费、2.5%的培训费、1%的困难救助金,等等;从经营费用里计提13%的福利费,等等。比如,企业内部发的运动装、电影卡、蛋糕卡、四节福利,等等,劳务工是享受不到的。再说了,劳务公司也舍不得从劳务费里给劳务工办福利。(注:按道理说,企业支付给劳务公司的劳务费里应该包括一些福利费用,但是,被劳务公司克扣了。)
四是管理不同。国企对正规员工执行严格的管理体系,简单点说,你的生老病死都要管。生病了,会慰问。工伤了,管你一辈子。员工的老婆孩子甚至是父母生病,单位也要慰问的。婚丧嫁娶,工会都有一定的慰问金。去世了,老年办会组织告别仪式。劳务公司就是一个皮包公司,他们哪里有精力管劳务工这些事情呢?
五是感受不同。形象地说:正式工就是国企的“主人”或“家人”,劳务工就像是“长工”。正式工可以安稳一辈子,退休了还有较丰厚的养老金,有职级的退休人员还有“老年中心”协助管理。劳务工,既没有职业安全感,也有职业稳定感,更没有“归属感”。用劳务工自己的俗话说:我们就是企业的二等员工。
综上,当你深入了解到劳务派遣制的来龙去脉后,你会轻易选择劳务派遣形式吗?你认为你能忍受低人一等吗?你能甘心挣这么低的薪酬吗?如果你不能接受,请问你能在劳务公司干一辈子吗?当然了,你实在没有路子可走,选择劳务派遣模式,也是无奈之举。那么,建议你选择大型央企、国企的劳务派遣制岗位,也许真的可以干到退休,但是,千万不要指望养老金会高。
劳务派遣人员能干到退休吗?
不能,劳务派遣工跟其他非编制的合同工一样是没有基本人权的。这种工作只能做到干不动主动离开,然后再也找不到好工作,被迫“退休”。拿着微薄的退休金,凄惨地过完晚年生活。
简单来说,劳务派遣就是用人单位要降低用人成本做出的坑人安排,让没有办法入编制的苦逼人被迫接受一个新增的职位,与编制内的职位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薪资最低的职位。此职位的薪资大约是单位科员级别员工的一半。有些单位如fy的话,就更加离谱,劳务派遣工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薪资待遇仅为正式员工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就是针对你,没商量的。
这种工作只适合临时做一两年过渡,了解岗位或者积攒人脉资源使用,绝对不能长久做下去。否则后悔的只能是你自己。
这里是悟世居士,原创观点,欢迎讨论。
劳务派遣人员能干到退休吗?
事业单位在编职员的建议:你必须辞职。事业单位对待劳务派遣工的常用做法:忽悠,往死里忽悠,叫你认真工作等编制,说编制还没下来。下你的头啊,就算是下了,也是公平公正的面对社会考试,劳务派遣工却常常因为工作太卖力,没有时间复习(加上自己傻到以为可以开小灶),编制下来了,别人考进来了,自己继续劳务派遣,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麻木了,继续被说服,明后年还有编制,再等等,一定可以了,等你到了40头发花白,身体不好的时候,你一月1000积蓄,加上被开除了,然后、、、、、、。
再说,难道你这5年里不知道省里每年会有1到2次的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吗?你,是你自己,不是为了这个单位而生,不是为了等他们的编制,对你再好,只要你没有编制,炒你的时候绝不会留情。信姐一句,堂堂男子汉,要不考铁饭碗,要不靠技能增加收入,不要怪我说话狠,不狠你不醒,30好几了,如果35你连考编制的机会都没有了,你还在等什么呢?如果真的考不上,你也该为将来考虑。
如果此时的你,正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人的一生绝对不会一直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要么是上半辈子苦下半辈子享受,要么就是上半辈子享受下半辈子苦的。我见过有人苦一辈子苦的,但却从没见过会一辈子享受的人。
如果一直安于现状,一辈子待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就相当于温水煮青蛙意识不到自己所处的危险,当水温慢慢升高时就跳不出来了。太过安逸的生活,只会让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找不到人存在的意义。
所以,年轻人不要太沉迷于安逸的生活,不要在最好的年龄里浪费时间,趁着还年轻可以好好的奋斗,这样你的人生才精彩,才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