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

基层差额拨款事业编制,要挂职到市级部门,可以吗?

直入正题。先说一挂职和借调的区别。

1.挂职通俗的讲,就是上级单位指派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挂职一般都有一定的年限,通常是一年或者两年,挂职期满,职务自动免除。如果组织选派你去挂职锻炼一般都是组织对你工作能力的认可和肯定,一般来说未来提拔重用的可能性很大。挂职的干部自身级别一般和挂任职务的级别是平级。

2.借调一般是上级单位借调下级单位的人员,去上级单位工作一段时间,通常是由于上级单位人少工作任务重,才会借调下级单位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去上级单位帮忙。

3.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呢。很明显的区别就是挂职的一般是领导干部,而借调的一般是普通干部没有职务,需要你去干活。挂职的一般是锻炼一下,增加工作履历和能力,借调则纯粹是去帮忙干活,因为你的工作能力太强了。通常而言,挂职干部比借调干部更容易留在挂职单位,挂职单位会根据工作需要与你的原单位商调让你留下。而借调则很难留下,工作能力只是一方面,除非你人际交往能力挺强。

最后,至于你的情况,你应该属于借调,不是挂职,至于能不能留在借调单位,我个人觉得挺难的,原因在上面已经说了。

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

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挂职实际上我国培养锻炼干部的一种方式,借调一般是帮助借调单位完成一些突击性的中心工作,或是干部调动的过程中的一种程序。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什么是挂职?

目前实行干部挂职锻炼,是我国培养和锻炼干部最常规的一种方式,根据中组部组通字(1994)26号文件的规定,选派干部挂职锻炼,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的精神,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到适合的地区、单位挂职。通过挂职锻炼,使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磨炼意志,转变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组织领导能力,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干部挂职锻炼分为下派上挂两种方式。下派就是从上级机关选派优秀干部,或是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上挂,就是从下级选派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主要目的还是开阔基层干部的视野,提升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政治业务水平。选派挂职锻炼干部,也是干部年度培训计划或是长期培训内容的一个部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派德才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挂职锻炼。挂职锻炼的干部,必须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端正,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身体健康。对于不同级别的干部下派或是上挂,要根据本人的职务和年龄要求进行选派,一般厅局级干部的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县处级干部的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

第二,什么是借调?

借调分为上级向下级借调,平级之间的借调,也有下级向上级借调的情况,但是下级向上级借调的情况比较少,在平时的借调中,主要还是上级向下级借调的情况比较多。大家要注意的是借调和借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般借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临时借用,对于临时借用的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借用期间,其工资关系和人事关系在原单位,但工作内容的考核由借用单位负责考核,借用结束以后,借用单位要对借用人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实事求职的鉴定,同时将鉴定意见告诉借出单位组织和人事部门;二是借调一般是属于正式调动之前的中过渡办法。如果上级单位需要某一个干部,或是岗位空缺可以通过借调的方式来解决,借调时间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借调期满如果借调单位认为该通知符合本单位用人要求的,可以正式发出调动函,履行正式调动程序;三是如果借调单位通过一年的借调期考察,认为借调人与本单位用人标准还有差距的,可以终止借调,借调人回原单位工作,借调期间的工资、人事关系由原单位管理,借调期满也需要正式出具现实表现的鉴定材料。

第三,挂职期满是否能留在挂职单位?

如果说借调人员还有可能调入借调单位的话,那么对于挂职的人员是否可以留在挂职单位呢?按照中组部的规定,原则上挂职是属于一种常规性干部培训方式,所以挂职期满一般都要回到原单位,但在实际才操作中,也有挂职期满以后,如果挂职者本人有意愿,挂职单位也需要的在履行必要的干部调动程序以后,留在挂职单位工作。当然这个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挂职者本人有意愿,这个主要是指下派挂职的情况,一般上挂的锻炼的这种机会极少;二是挂职单位有需要。比如很多中央部委的干部都基层挂职期满以后,如果由基层单位党组织提出申请,挂职者本人愿意,还是可以留在挂职单位工作的;三是必须经过必要的组织程序。比如要经过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出面衔接,取得上级组织部门的同意,留在挂职单位继续工作,对工作更加有利,也有利于干部成长和培养的,可以办理挂职干部的正式调动手续。

综上所述,挂职是培养锻炼的干部的一种方式,借调是干部调动的前考察干部的一种方式,如果属于临时借调的,则主要为了完成一些突击性的中心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挂职和借调是两种不同的用人方式,挂职期满是否可以留在挂职单位,这需要根据挂职单位、本人意愿和组织同意等程序,原则上挂职期满应当回到本单位工作。

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

2006年,我正在借调到县里某部门工作,县里突然就通知我,让我去市里挂职。和我一起去市里挂职锻炼的,总共有12个人,我们当时都是优秀青年干部,都是领导干部后备人选。

当时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挂职,和我被借调有什么区别。问了一个老同志,他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恭喜!你运气来了,兄弟。我们常说:上下挂平级借。挂职一般是县里往乡镇、乡镇往村里挂,这种情况是准备提拔人了,但提拔对象没有基层工作经历,到下面挂个职渡渡金的,回去了好提拔,这叫做‘下挂职’。上挂职是镇里往县里派、县里往市里派的挂职,目的是让干部熟悉上面单位的高水平领导和管理水平,提高能力和素质,回来后也是要提拔的。而借调呢?一般是平级单位,或者是高半级的单位因工作需要而借用,是去做工的,没有培养你成为领导的目的。所以,你现在是去市里挂职,恭喜你了!”

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懵懵懂懂就去挂职了。

当时,我只是一般干部。我去挂职的单位,和原单位是同一个系统,我挂的是市里那个单位的一个科室的副科长,相当于副科级干部。在那里,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他们都把我当作领导看待,开会让我坐在领导席上,平时他们的一般工作人员还要我指示工作一番,我真的有一种领导的感觉;吃饭安排我在领导那一桌,还是相当过瘾的。

但是,挂职一年后,回来了。

我们一起去挂职的12个人,只有一个人留在了市里。他是财政部门的,去市重点项目办挂职,主要管重点项目资金。一年后,他负责的项目还是半拉子工程,还没有完工,又没有人顶替他。组织上就再留他在那里一年,连我们召开的挂职收队会他都没有参加。

第二年,他就调到市项目办去了,而且是以副科级领导的身份调去的,不知他什么时候就得正科了。后来问他,他说,他不在县里的原单位,但是县里知道他要调走了,为了给他有一个好的前程,就抓紧提拔他,让他带着一个副科到上面。县里也是有目的的,今后还需要通过他申请市里的项目。

我回来一年后,都没有得提拔,心里着急,就去找我在市里挂职的单位,让他们的领导跟我们县里的领导说一下,毕竟我在那里挂职的时候,工作非常辛苦,也很努力,也是非常出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后来,市里那个单位的领导来我们县视察工作。人家毕竟是正处级领导来,县里的大领导也出来陪同。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过了几天,我就被提拔了。

我们一起去市里挂职的12名青年后备干部,除了有1人留在了市里,11个人全部回来。回来后,有7个人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包括我在内;有3个原地踏步,一直到2015年,才享受副科级待遇,前几年工作满15年,才获得主任科员的待遇,现在才享受二级主任科员的待遇。有1个人,在挂职的时候犯了男女错误,直接就被市里退回来。回来后没脸回原单位上班,直接辞职走上社会,现在也不知所踪了。

这里,回答一下题主,借调和挂职的区别:

  1. 一般是平级借调或者是上级借调,一般不会也不可能下级借调上级的人。但是挂职就不同了,有上级到下级挂职或者到上级挂职的,一般平级的就没有挂职了,因为没有锻炼的价值。
  2. 借调的人选,一般是非领导人员。如果人家是领导,谁也也借啊?!挂职就没有这个要求了,不管哪个级别都可以挂职,挂职的目的就是为了提拔。有些地方甚至是正处级的都有挂职的。
  3. 借调的目的和挂职的不一样。借调是让你去做工的。挂职是让你去锻炼,让你熟悉领导工作,学习别人先进的领导和管理经验的,是准备提拔的。

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能肯定是能,就看3个因素:

一是你是否真的有能力。可以说,能力是决定你是否能留在挂职单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是那个单位是否有空缺的位置。就像当年和我们一起挂职的那个人一样。谁都想留在市里,但是只有那个单位真的缺人了,离不开你了,你就有机会留在挂职单位了。

三是留你的单位有绝对的权力,这样他们才可以留你。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

挂职是在挂职单位或地区担任领导职务,挂职期满后一般都要返回原单位工作;而借调只不过是帮助工作,相当于借调单位的临时人员。1.不论上级到基层挂职,还是基层到上级挂职,都会安排领导职务。

挂职锻炼一般包括上级机关到基层挂职,基层干部到上级单位挂职,同级单位到西部地区或偏远地区挂职。但不论哪种挂职形式,在挂职之前都会任命为挂职单位的领导干部。并且,挂职是上级机关干部积累基层经验最主要的方式,因为干部任免条例规定,提拔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都要求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而对于上级机关干部来说,到基层挂职锻炼是积累基层经验最直接的方式。

2.借调相当于到其他单位帮助工作,一般都是上级从下级单位借调。

借调和挂职是有很大区别的,挂职是有明确规定的,而借调往往都是由各个单位自行掌握。组织人社部门规定,借调期限最长为半年到一年时间,但实际操作中,很多干部的借调期限往往会超出一年时间,有的甚至达到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正是由于借调往往发生在上级单位从下级单位借调,这也导致基层很多单位,尤其是基层乡镇公务员的流失。长期从基层借调人员,不仅仅会影响基层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借调人员,很多时候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毕竟,借调多少年以后,绝大多数还只能返回原单位工作。

3.挂职期满以后都要返回原单位工作的,除非组织部门给你继续任命挂职单位的职务。

挂职期满以后,肯定是要返回原单位的,因为你就不属于挂职单位的干部,除非挂职期满后再为你办理调动或者任命手续。当然了,对于部分挂职干部来说,原本的目的就是到基层任职,只不过是基层工作年限或者资历不够,只能是先通过挂职来积累经验和资历。比如,想任命市直机关一名领导干部担任副县长,但由于这名干部不够两年基层工作经历,这样就先以挂职的形式,担任两年挂职副县长,挂职期满后再正式任命为副县长,这种情况下,由于原本目的就是担任副县长,那么挂职期满后继续任命副县长就可以留在挂职单位了,成为了挂职单位正式的领导干部。

总之,挂职和借调的关系都在保留在原单位,但挂职都要担任领导干部,而借调仅仅是去帮助工作,属于借调单位的临时人员。

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

虽然都是干部交流锻炼的方式,但其作用并不相同,锻炼目的也不相同,我详细说一下:

先来说说挂职:

挂职是一种干部交流锻炼方式,侧重年轻的干部,岁数太大或者没有职务职级的一般不适用于挂职。挂职可上挂也可下挂,基层单位上挂到上级管理部门;机关单位干部可以下挂到基层单位。上挂一般担任副职干部,下挂一般担任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挂职后干部薪酬、待遇、福利均在原单位,原单位的提拔、选推挂职干部也均在范围内。挂职一般是两年,若有特殊情况需由上级领导班子批复,可提前或者稍晚调回。

干部挂职其实是种锻炼,让没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干部,充分了解基层管理和具体工作,担任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以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而基层干部往往对政策把握欠缺,处理问题往往只顾眼前,不着眼长远,挂职到机关掌握新的政策和标准,对其未来发展极有好处。

再来说说借调:

借调可以算是一种交流锻炼方式,主要借调的都是年轻干部(一般无职级、职务),一般都是从基层借调到机关,从事机关部门的具体工作。借调和挂职的管理方式相同,均由借出单位管理,借调一般需要履行借调手续,一年一次,并没有确切的频率标准,也就是借多久都行,但一般不会这样做,毕竟借调的干部都是年轻优秀干部,长期借调影响个人成长。借调后借调部门一般会给予一份工作鉴定,一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有借调经验的干部。

其实,借调是针对年轻干部(无职级)的一种锻炼,一方面完成上级工作任务,另一方面锻炼干部的思维和工作能力,为基层使用干部和机关遴选干部打下基础。

总之,上述两种方式均为交流锻炼方式,但其目的和效果并不相同,员工一般说借调;干部一般用挂职,请分开把握!

挂职和借调有什么区别,挂职期满后能否留在挂职单位?

挂职和借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只会发生在干部(公务员)身上。挂职一般是上级机关拟提拔的干部到下级机关挂职,为的是熟悉基层工作,增加阅历,时间在两年以内。期满后即回原单位提拔任用,或调出原单位提拔,或留在挂职单位提拔任用。借调一般是上级机关从下级机关借调干部,或者经上级干部管理部门批准,两个平级机关之间进行借调,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这个主要看工作需要,没有硬性规定。但干部在借调以后,也不一定会被提拔任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