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真的算是明君吗?
如果乾隆算明君的话,那么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上百个帝王估计没有多少不是明君了!我认为乾隆是清朝除了慈禧太后之外第二个最差劲的君王,乾隆自封为“十全老人”,意思是自己是十全十美的人。可是看看乾隆一生所作所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估计和他真的有很大关系。其具体理由由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乾隆目光短视,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乾隆58年,(既1793年)英国使者马噶尔尼率团来到中国并且还带来了当时工业革命中发明的蒸汽机,望远镜等先进设备。当时英国派团来华的主要原因要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和外贸关系,然而乾隆很傲慢的回绝了。不仅回绝了英国的通商外交请求,而且还把马嘎尔带来的东西视作“奇巧淫计”。就这样中国就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彻底无缘了。
第二,乾隆在他统治时期大搞“文字狱”。钳制汉人思想。乾隆当了六十年皇帝三年太上皇,在他统治时期,他大大小小发动了130次文字狱。以至于全国没有一个人敢有自己的思想而是盲目吹捧乾隆。
第三,乾隆销毁了大量中国古代书籍,造成了中国很多书籍不存于世。乾隆虽然让纪晓岚等人编了一部“四库全书”,然而乾隆在审查该书时,对自己不喜欢的书籍要么销毁,要么删除。
第四,乾隆贪图享乐,五下江南,铺张浪费,造成了财富的巨大损失。乾隆帝为了显示自己的恩威和富贵。在他在位期间,五次下江南,沿途并修建了很多行宫。导致其国库严重亏损。
第五,乾隆晚期,吏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乾隆最宠信的大臣和珅,一人在位期间就贪污了8亿两白银,家里面金银珠宝无数,以至于有人说和珅家里宫里面有的他家有,宫里面没有的他家也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当时官员的真实写照。由于大小官员的贪污,使他们对老百姓层层剥削,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导致民怨沸腾,最终导致”白莲教”在全国各地兴起。
因而,我认为乾隆不但不是明君,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你们认为呢?
乾隆真的算是明君吗?
不带有色眼镜眼睛去评价清朝皇帝,假如乾隆是汉人皇帝!实控新疆,实控西藏并设置金瓶挚签制度沿用至今!彻底解决准格尔蒙古!清准战争结束!蒙古全部落归一!乾隆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很多,大小金川,大小和卓,征缅甸等等,可以说十全武功不是浪得虚名,特别是大小金川战争,耗资超过70年的清准战争,中原王朝第一次入主青藏高原,难度可想而知,远超汉武帝北击匈奴!乾隆帝完成全民族大融合,满蒙汉藏回归一!秦始皇统一了汉族,乾隆帝统一了多民族,人口大爆发4万万人口是历朝历代没有的,人口经济军事版图,前古未有!都说乾隆败家,挥霍了雍正的基础,且不知乾隆帝发动了多少战争,战争很烧钱,没有乾隆帝或者说没有清朝,现在的亚洲得多出好几个国家!
乾隆真的算是明君吗?
乾隆好奢迷,大兴文字狱,几乎掏干了国库,奢侈用度,多次下江南游玩,写了上万首水平不高的诗,啥也不是,自号“十全老人”。
乾隆真的算是明君吗?
马戛尔尼访问清朝乾隆时期
得出评价:“这个政府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状况,严格地说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专制统治。”这种专制统治有着灾难性的影响。“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乾隆真的算是明君吗?
说一个例子,明朝穆宗朱载垕,才情中庸,也没什么治国理念,但是,穆宗有一样长处,就是知人善任。朱载垕做太子的时候,高拱为詹事府少詹事,也就是朱载垕的老师,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朱厚璁在世的时候,徐阶举荐高拱入阁,朱厚璁驾崩,朱载垕继嗣,重用高拱,当时首辅大臣是徐阶,徐阶是个老牌名士,居首辅之位,行讲师之责。徐阶最喜讲学,讲的是心学,是王阳明心学传人。
高拱展露了卓绝治国才能,徐阶是首辅,高拱连次辅也不是,排名靠后,但高拱强势,又有穆宗做靠山,任用方逢时,等等好些有才能的大吏,月港开关,史称隆庆开关,国势蒸蒸日上。徐阶不乐意了,打压,造谣,弄得高拱告老还乡。
徐阶得了意,惹恼了一个人,穆宗不乐意了,你怎么闹我不管,但你不能把我最信任的老师逼走,穆宗开始找徐阶的麻烦,徐阶一看,明白了,再请回来罢。
相传,高拱再度出仕,攻击他的言官惊吓死了几个人。你看高拱能力强不强。隆庆四年末,高拱到任,徐阶早已致仕。高拱虽不是首辅,兼任吏部尚书一职,权力大了去了。穆宗也鼓励高拱;’高老师,放心大胆地破除陈规陋习,整顿吏治,改革税制。‘
高拱不负众望,借助达延汗之孙来降之际,一力促成隆庆封贡,从此九边烽烟不起,兵戈不兴,人民安居乐业。高拱步入权力顶峰,开始整顿吏治,革除弊政,改革税制,惩治贪官,包括清算大贪官徐阶。
徐阶贪了多少银子,这个没记载,不好乱说的,但徐阶占有田地,高达二三十万顷,而且是江南丰腴之地,徐阶是华亭人,华亭是哪里,现在中国最富庶的地方。
高拱启用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清官海瑞,举荐海瑞任江苏巡抚,结果海瑞与徐阶交情不一般,清算不利,高拱转而支持松江知府蔡国熙,蔡国熙这个人执着,惩治贪官,不遗余力,一举斗倒徐阶。
不是说徐阶真有几十万顷田地,徐阶的生意经是包庇这些田地不交田税,农户再将地租上缴徐府,几十万顷田地,那得有多少田税,徐阶代替国家收税了,这还了得。你看,国之蠹虫,大贪。
徐阶招架不住了,大诗人王世贞给徐阶支招;‘与其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徐阶醒悟了,给张居正行贿三万金,张居正操纵给事中陈三谟弹劾蔡国熙,海瑞,将蔡国熙,海瑞调离,摆平此事,徐阶得以无事。
后来高拱知道了,问张居正可有此事,张居正指天发誓,矢口否认,高拱也不难为张居正。
红楼梦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王熙凤向净虚老尼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钱银子来,我替他出这口气。’
红楼梦这一段话就是高拱反贪历史,徐阶急了,向张居正行贿,事后,高拱提及此事。你看王熙凤的口气,竟和张居正一模一样。这一段话,就是隐射这一段历史。
有穆宗支持,高拱大力改革,卓有成效。高拱施行新政,大力举荐贤才,涌现了治河能臣潘季训,宣大总督王崇古,山西巡抚方逢时。
隆庆七年,穆宗驾崩,朱翊钧继嗣,高拱因一句话,竟遭罢黜,张居正上位,朱翊钧才五六岁,开始了张居正变法。
言归正传,不是说谁有才,谁就能做好皇帝,而是知人善任,把好舵,才能国富民强。雍正留给乾隆七千万银子,这时候正是大清国茶叶,丝绸,瓷器出口的时候,大清国不强盛都不由人。
乾隆吗,坐在金山上,他就可著劲地败家,搜罗天下奇珍,什么三希堂,什么乾隆下江南,这么大的国家一时半会儿能败完吗,说什么乾隆下江南,中国人最喜欢风流天子祸国殃民,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去了,他是治理江南去了吗。
大家不知道了解清朝历史不了解,满族人坐天下,那是小肚鸡肠,重用满人,汉臣只是点缀。乾隆一朝,还是重用满人,乾隆与和珅为伍,好不到哪里,但是,乾隆不是昏君。
乾隆真的算是明君吗?
首先我个人认为乾隆不能算明君,歌颂的康乾盛世基本上就是红薯盛世。一个攀比心极重、奢侈享受、闭关锁国的君王怎么可能是明君。
坐享其成的攀比皇帝乾隆自登基以来,为君之道处处效仿康熙,变成了爱攀比,好大喜功的皇帝。
康熙喜欢狩猎,乾隆则规模比康熙还要大,这不是彰显国威这是在攀比,虚伪之人才做的事情。如此规模花费要花费多少银两,肯定不计其数,还有下江南、造行宫花费之大简直不可想象,连乾隆晚年都后悔不该江南之行。
乾隆的皇位可以说是坐享其成,不像康熙从除鳌拜、平三藩等历练出来的皇帝,也不像雍正从九龙夺嫡中脱引而出的帝王,康熙与雍正为乾隆登基铺平了道路,乾隆这个皇位无论那个人做都可以称之为康乾盛世。
重用和珅等贪官乾隆重用贪官和珅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贪图享乐之用,如此之为居然被后世评价为平衡臣子,赞赏乾隆为权衡之术,说什么没有和珅清朝会灭亡的更快。贪就是贪,贪的不止是国库,还有百姓的血汗,难道我们只看到乾隆的平衡臣子而忘了受苦的百姓。
在乾隆晚期,甚至出现买官卖官之风,官员犯罪也可以用钱来赎罪,在整个官场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贪者更贪。在乾隆看来有贪官是好事,一是可以让和珅去查抄贪官供自己享受之用,二是可以弱化民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是白说的,一个重用贪官的皇帝算是明君吗?
虚假的康乾盛世,闭关锁国无知从历史上我们知道康乾盛世,所谓的康乾盛世居然以人口来评断。清朝的人口确实比汉朝要多,但是清朝的时间距离汉朝多少年,难道这么多年人口都在负增长??在经历战乱人口也会慢慢增长,生产水平不会增加??这么说来,在清朝时期任何人做皇帝都可以称之为盛世了,只要人口多。
清朝人口多主要原因是红薯等产量高的农作物传入我国,让当时的人们有了基本的口粮,相比其他朝代只是赶上了有东西吃而已,可以说康乾盛世完全是一个红薯盛世 。
康乾盛世还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其他朝代底层不能说是饱读诗书起码会认识几个字,而康乾盛世居然百姓目不识丁。
闭关锁国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这属于狂妄无知,最根本原因怕威胁其地位,害怕损失权利,如此自私自利的皇帝还有什么脸面说乾隆是明君。
没有乾隆依然可以扩充领土乾隆在位最大的功绩就是扩充清朝的版图,这么说把难道只有乾隆可以扩充,换成其他皇帝依然可以。只是乾隆赶上了好时候,有个康熙雍正给他奠定了基础,才有了这个政绩,应该算是两代帝王的功劳而不是乾隆之功。
如果没有康熙与雍正的基础,就乾隆这样好大喜功、贪图享受的败家子能扩充领土,简直是妄想。只能说清朝的版图是康熙奠定的,并不是乾隆,民众人口是雍正的功劳,乾隆只不过坐享其成而已。
纵观乾隆的一生,在现在看来闭关锁国导致与世界脱轨,愚民政策太重,我对乾隆是否明君的评价就是昏君中的明君,明君中的昏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