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
迈巴赫作为与劳斯莱斯,宾利齐名的超豪华汽车品牌,售价高昂。已经停售的迈巴赫57,迈巴赫62,迈巴赫62s,迈巴赫62 齐柏林,售价高达538~1298万元。是典型的“出生买不起,一辈子也买不起”的超豪华车。
这几台车,车头悬挂着迈巴赫家族式的双M车标。这个车标,由2个交叉的M,围绕在一个球面三角形里组成,非常有质感。
不过目前在售的迈巴赫车型,前缀变成奔驰迈巴赫,只有二款,分别是迈巴赫S级,售价146.8~238.8万;迈巴赫GLS,售价174~298万。悬挂的车标,由以前的双M车标,变成了奔驰品牌标志性的三叉戟车标。
奔驰虽然是BBA里头排在首位的,是国人热捧的豪华车品牌。但是跟劳斯莱斯,宾利这种超豪华车品牌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的。举个例子,奔驰的品牌力比不过保时捷,而保时捷的品牌力比不过劳斯莱斯,所以奔驰的品牌力比劳斯莱斯这种超豪华车品牌低了二个档次。
那么问题来了,迈巴赫作为与劳斯莱斯,宾利齐名的汽车品牌,为什么自降二个身价,在迈巴赫品牌的车型上面,悬挂奔驰车标呢?
奔驰迈巴赫只是一个品牌,并不是真正的迈巴赫,悬挂奔驰车标很正常迈巴赫品牌悬挂奔驰车标,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售的奔驰迈巴赫,是基于奔驰S级 AMG车型打造的,跟原汁原味的迈巴赫并没有太强的关系。既然是奔驰S级换皮而来的,挂奔驰车标也很正常。
拿在售的奔驰迈巴赫S级来说,指导价146.8~238.8万。而奔驰S级,指导价91.78~178.17万,所以奔驰迈巴赫只是把奔驰S级的AMG车型改了名字而已。
从内在来说,奔驰迈巴赫S级,顶配搭配的发动机是4.0T 508马力 V8发动机。而真正的迈巴赫,05迈巴赫57,使用5.5T 550马力 V12发动机。
由此可见,奔驰迈巴赫只是奔驰S级 AMG车型改名而来,产品力,价格都跟真正的迈巴赫没啥关系,悬挂奔驰车标很正常。
迈巴赫本身知名度不高,为了提高迈巴赫的知名度,迈巴赫只能背靠奔驰来提升知名度现在提起劳斯莱斯跟宾利,知道的人很多,而且还能报出这二个品牌的某些车型。比如劳斯莱斯古斯特,劳斯莱斯幻影,宾利欧陆,宾利飞驰等等。但是提到迈巴赫,除了名字听起来很洋气之外,有几个人知道迈巴赫,知道迈巴赫有什么知名的车型?确实没几个人知道。
从迈巴赫的品牌发展历程来说,虽然号称百年车企,但是只是建立品牌的时间早,发展品牌的时间并不长,还存在严重的断代。
迈巴赫由威廉∙迈巴赫和卡尔∙迈巴赫父子这对父子创立,在1921年推出了迈巴赫第一辆量产车--迈巴赫W3。这台车敞篷四门跑车,使用一台与德国飞艇一脉相承的直列六缸引擎,拥有70匹马力,并采用了对操控性能大有裨益四轮刹车设定,极速高达105km/h ,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之后,迈巴赫相继推出了不少车型:
1919年:W1
1922年:W3
1926年:W5
1928年:W5 SG
1929年:Type 12
1930年:Maybach Zeppelin DS7(V12引擎)
1931年:W6
1934年:W6 DSG,配备双离合变速箱。
1935年:SW35
1936年:SW38
1939年:SW42
到了二战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迈巴赫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停产。
直到1960年,德国戴姆勒公司出面,将迈巴赫收入旗下。但是,被戴姆勒收购的迈巴赫,并没有马上推出自己的品牌车型,而是被雪藏。
到了2002年,开始复产迈巴赫 57和62,使用W12发动机,起售价五百万起。因车型技术落后、操控性能差,导致实际销量与计划之中相去甚远。于2012年12月17日停产,期间共生产不超过3000辆。到了2014年11月以Mercedes-Maybach品牌重新启用。
由此可知,迈巴赫有个显赫的出身,但是发展的并不顺利,中间存在严重的断层,技术储备有些跟不上时代。而且知名度不高,没有故事可讲,没有情怀,碓不起溢价。本身的产品力也对不起高达五百万起售价的预期。
与之对比的奔驰,却是真正的百年车企,无论是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技术等等都有头有脸。将奔驰跟迈巴赫合体,就可以借用奔驰的知名度,加上迈巴赫的品牌情怀和底蕴,就可以打造出奔驰自己的超豪华品牌。
从实际情况来说,奔驰迈巴赫用着奔驰S级的老底子,价格却比奔驰S级高了不少,这就是一种成功。
迈巴赫挂奔驰车标,可以刺激销量车造出来自然是要卖的,不然拿来钱支撑技术开发,车型生产等支出。迈巴赫当初预设的想法是年产2000台,结果2002年~2012年十年间只卖掉3000台。
之所以销量惨淡,原因在于迈巴赫57/62用的是奔驰S600的底子,但是起售价确实奔驰S600的二倍。消费者一看,除了车标不一样,就是个奔驰S600,价格还贵那么多,自然没什么人买账。
悬挂奔驰车标后,新款的奔驰迈巴赫车型,虽然也是奔驰S级的底子做出来的。但是价格低了很多,起售价百万起,还有迈巴赫品牌的情怀加持。要面子可以拿出迈巴赫说话,要里子则有百年车企奔驰的底子加持,面子里子齐活了。
目前奔驰迈巴赫车型,月销量超500,年销量超5000,比迈巴赫作为独立品牌运营的时候强太多了。
总的来说,迈巴赫自降身价挂奔驰标,是一种被逼无奈的做法。但凡挂着迈巴赫双M标卖的出去,也没必要自降身价,挂奔驰三叉戟标了。
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
说到迈巴赫,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款历史相当悠久的豪华车品牌。是早期德国皇室的御用座驾。很多的记忆可能只存在传说中。后来因为战争原因,迈巴赫停产,随后迈巴赫在1960年被奔驰收购,然后一直没推出新车,我们能看到的或者接触到的很多都是绝版的老车。
奔驰在1990年款W140 S级的基础上打造了迈巴赫57和62两款车型,这是迈巴赫挂的还是M字标,定位的错误以及价格过高,导致销量低迷。而轿跑概念车Exelero则一直未能投产。迈巴赫这个曾经和宾利、劳斯莱斯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手就这样再次隐匿于市。
时间来到2012年8月,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业务部宣布,迈巴赫品牌因销量低于预期而停产。当然这个豪华的不可一世的迈巴赫不可能就这样彻底的消失。一年后,迈巴赫重振旗鼓。不过这时候的迈巴赫已经变了些许味道。它彻底成为了奔驰旗下的子品牌。威廉.迈巴赫也变成了梅赛德斯-迈巴赫。而且这次重大的调整之后,迈巴赫依托奔驰S级轿车而重生。
而在价格上迈巴赫也选择了下调,因为多年淡出市场,这个级别豪华车的竞争中迈巴赫已经掉队。依托奔驰S级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价格定位也卡在了奔驰S和宾利、劳斯莱斯之间。
其实除了这些,我们可以发现,迈巴赫此时已经不再是那个曾经的迈巴赫了。全身上下内内外外都散发着奔驰S级的影子。
所以说,奔驰也是考虑到这些,最终选择了放弃原来车标,而改用奔驰车标。
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
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的车标,对于这一点是什么原因,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虽然迈巴赫这个品牌的汽车很值钱,非常昂贵,但是由于销量的惨淡导致被迫出局,十几年的销量总和只有1000多辆,还不如宾利一年的销量,本来它的身份感觉比劳斯莱斯还要高贵,也许正是因为它的门槛太高,很多大佬都只能望而却步,最后导致它的销量远远跟不上劳斯莱斯,更加跟不上宾利的销量,所以,它只能无奈的退出了超级豪华轿车的竞争行列,不跟宾利和劳斯莱斯玩了。
而为什么现在梅赛德斯奔驰旗下却拥有一款叫做迈巴赫S级的车型,虽然名称带上了迈巴赫三个字,但这并不是原来的那个高高在上的迈巴赫,它只是奔驰S级的加强豪华版,因为价格比原滋原味的迈巴赫低太多,所以只能用奔驰的车标,如果用迈巴赫的M车标,面子上感觉过不去。
原来是超级豪华轿车品牌中门槛最高的迈巴赫,多么难得的汽车品牌,现在就这样落幕了,想想也是可惜又可叹。其实并不是迈巴赫不用M车标,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S级根本就不是原来那个千万级别的迈巴赫。如果继续用M车标,不但显得虚伪,而且也可能会让劳斯莱斯和宾利看笑话,不用是对的。
现在的梅赛德斯奔驰的迈巴赫S级,无论从定位和配置上都不是劳斯莱斯和宾利的竞争对手,目前它是市场上独一份的存在,也许将来它会出现竞争对手。
如果你也觉得曾经的王者迈巴赫令人敬畏,就好好给它点个赞吧。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
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原因很简单因为奔驰集团目前已经放弃拿迈巴赫和劳斯莱斯、宾利去竞争的想法,而是将迈巴赫进行了降级,将目标放在了豪华旗舰与超豪华车型之间的那片目前还属空白的战场!而在这片跨界战场中,迈巴赫S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目前只有它独一份!看上去迈巴赫S级的好日子要来了?其实这只是他的无奈之举!
其实在鄙人心中宾利并没有达到RR、迈巴赫的高度!而随着品牌的发展反而是宾利和劳斯莱斯并驾齐驱,而曾经不可一世的迈巴赫却只能自降身价,变成如今的奔驰S精装版!可以说迈巴赫的精髓、文化早已消耗殆尽,而剩下的就是不断被榨取的“品牌残值”!很多朋友都清楚奔驰收购迈巴赫已经接近了60年,早在上世纪1960年进行了收购,而在1997年才重新复苏这个牌子,这37年的销声匿迹、隐姓埋名早就消耗尽了它往日的辉煌!也正是从97年它复苏时刻起,它与RR、同级竞争,有着比对手更豪华的设计、更高昂的价格,但却没有对手的被认可度,其实在它销声匿迹的37年RR以及宾利早已彻底占领了市场!所以从2002—2013年之间迈巴赫只卖出了不到2000辆,要知道现在的宾利一年的销量就已经接近2700辆,而迈巴赫惨不忍睹的销量也令奔驰清楚的明白这个牌子已经没有资格再与劳斯莱斯、宾利竞争的资格了,也就成了曹操口中的“鸡肋”,放弃吧还舍不得、不放弃吧销量太低造成巨亏!所以奔驰也就将计就计的降迈巴赫降级,作为了S的加强豪华版,也就不和RR、宾利玩了!其实上文也说了,目前的迈巴赫S其实已经将目标盯在了S、7系、A8与RR、宾利之间的空白战场上,可能与未来的奥迪A9展开竞争!要知道奥迪A9的车身长度已经达到了5.3米以上,与奔驰迈巴赫S相差并不多,而在未来估计宝马也会加入到这个全新的级别来竞争!总之奔驰并不是放弃了迈巴赫的M标,而是放弃了迈巴赫车系,只是把迈巴赫作为一个附加价值去使用!现在的迈巴赫已经是奔驰S级的加强版,如果挂M卖S的价格是不是有些面子上挂不住?而如果卖RR、宾利的价格又没有销量,所以只能挂奔驰标了。。如今的迈巴赫早就不是当年了,而是名副其实的奔驰S!
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
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就好比丰田的皇冠标和牛头标之间的关系,而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主要还是品牌知名度的因素,在国内更多人只知道奔驰标,而不知道迈巴赫的M标,而且奔驰标的辨识度也更高,容易让人记住。
说到奔驰的高端品牌迈巴赫,就会和宝马的高端品牌劳斯莱斯,以及奥迪的高端品牌宾利联系起来,虽然大街上的能见度很低,不过这三个品牌足以让车友们作为饭后的谈资。而且三个超豪华品牌都推出了SUV车型像劳斯莱斯的库里南和宾利添越,怎么会少了迈巴赫的旗舰SUV,所以奔驰推出迈巴赫GLS,下面一起来看看
从车型名称,到外观设计,很容易看出迈巴赫GLS与奔驰GLS之间的联系。没错,这款新车就是以奔驰GLS为原型,采用奔驰MHA模块化平台打造,不过重新演绎的外观,使其更为奢华基于硕大的车身尺寸,迈巴赫GLS在视觉效果上很有压迫感,气场甚至胜过添越!大量镀铬饰件的融入,以及更多象征奢华的细节设计,符合顶级豪华车的常规设计手法。
奔驰品牌经典的立标,加之密集的直瀑式前格栅,以及前格栅上沿的" MAYBACH"标识,无不在向世人展露其显赫的身份,而这也是三叉星徽立标首次出现在奔驰品牌SUV车型上。迈巴赫标志性的双色车身,自然也会出现在迈巴赫GLS上。与传统的双色车身不同,除了车顶和AC/D柱之外,发动机舱盖也会使用异色设计,很有辨识度
尾部变化则不太明显,整体依然以柔性的曲线线条为主,完美的诠释了如何处理大尺寸SUV与生俱来的蠢笨感。柔中带刚的细节处理,使其拥有气魄的同时,也更为符合豪华的定义。全LED光源尾灯为奔驰最新家族式风格,纤细且精致。内部双不规则矩形结构的示宽灯在点亮之后很有设计感。与两侧车灯相连的镀铬饰条,起到了延伸视觉宽度的效果,使整车看起来更为宽大。当然,迈巴赫GLS的奢华,不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如实用性上,后车门开启的角度可达90°,配合大尺寸电动伸缩踏板,即便迈巴赫GLS有着较高的车身高度,也能够让乘客地优雅上下车。
内饰整体设计和布局沿用了奔驰GLS的设计,但风格差异所带来的惊喜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外形。车内整体做工以及用料都得到了再度提升,皮质的选料,缝线的颜色以及饰板的选择,都更为考究
动力系统部分,奔驰GLS将搭载4.0L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爆579马力,峰值扭矩730Nm,并配备48V轻混系统,电机可输出最大250Nm的额外扭矩与16kW的额外功率。此外,智能魔术车身功能可独立控制每个车轮的弹簧和悬架阻尼特性,配合创新路面扫描功能以及转向平衡模式,能够大幅削弱侧倾与颠簸,让行驶更平稳。此外,迈巴赫专属的驾驶模式可以对发动机和变速箱进行微调,从而减少噪音和震动,优化行驶舒适性。
迈巴赫GLS为四座布局设计,其中后排为宽大舒适的独立座椅,通过车门上方的座椅控制按键即可实现多角度调节,从而呈现出极为舒适的后排乘坐体验。奢华汽车品牌在近几年的产品规划中,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打造超豪华SUV车型。比如宾利添越以及劳斯莱斯库里南等车型,可见多功能的用车需求已经不再专属于务实消费者了而这类车也有着很多的共通点,首先车身尺寸一定要尽可能的大尤其是要拥有傲人的宽度,才能在视觉上营造出足够的冲击力。这点,相比专注于奢华轿车其它品牌而言,迈巴赫有着先天优势。
结语:总的来说,奔驰这次又出“王炸”车型迈巴赫GLS,而且配V8引擎爆579马力,气场胜过添越!像库里南和添越上大量轿车元素被“生拉硬拽”到一台大型SUV上,难免会有些违和感,而迈巴赫GLS因其基于奔驰GLS打造,有着天生一副好底子所以整体看起来更为协调的同时,还有着奔驰骨子里的那份优雅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迈巴赫的知名度依然与宾利和劳斯莱斯齐平,但价格却有着明显优势。而迈巴赫GLS身上的奔驰属性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优点是消费者非常认可奔驰品牌所蕴含的豪华调性而缺点在于设计与奔驰GLS过于相似,无法满足对个性的追求。对此车友们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评论,谢谢
为什么迈巴赫不用原来的M车标而用奔驰车标?
给你说个段子,在迈巴赫还没成为奔驰S级迈巴赫的时候,山西煤老板进京提了辆迈巴赫,过了1个月跑回京城,去提了辆奔驰S600,秘书问他为什么?不是刚买了新车吗?煤老板破口大骂:迈巴赫什么破牌子,开出去都说我买了一国产车,还是大奔有面儿
奔驰不用迈巴赫,我猜主要还是因为品牌知名度的问题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