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100KM/h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发动机越好,是这样吗?

汽车在100KM/h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发动机越好?

汽车在100km/h行驶,发动机转速越低是不是说明发动机就越好呢?那可未必。因为汽车想要往前跑,单靠发动机是不行的,就算把发动机转速拉到红线,时速都不会破百,必须搭配变速箱才可以。所以,单靠转速来衡量发动机好坏是不准确的 。

举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日产轩逸对比奇瑞瑞虎8,再对比宝马3系。

  • 日产轩逸,指导价9.98~14.49万。使用的发动机,是一台1.6L 122/135马力自吸发动机,搭配一台CVT无极变速箱。其高速100km/h,发动机转速1600转左右。
  • 奇瑞瑞虎8,指导价8.88~15.99万。使用一台1.6T 197马力/2.0T 254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时速100km/h时速为1900转左右。
  • 宝马三系,指导价29.39~39.89万。使用一台2.0T 184马力/2.0T 258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8AT变速箱,时速100km/h的发动机转速在1500转左右。

通过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日产轩逸这种十来万的自吸车,马力小,动力弱,但是高速100km/h的转速,跟三十来万的宝马差不多,大优势领先国产阵营以发动机技术领先的奇瑞发动机。

这能说明日产的这台家用买菜发动机,单靠转速就能证明它比奇瑞发动机,比宝马发动机更强吗?肯定不是的。

日产这种小马力自吸发动机,依靠cvt变速箱,通过调整变速箱内部二根锥桶,实时调整变速箱传动比,时刻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较低的经济时速,既可以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动力行驶,还能保持较好的油耗。若不是因为CVT变速箱钢带传动的特性,不能承受太大动力,CVT变速箱就是最好的家用变速箱。

所以,依靠发动机转速来判断一台发动机好不好,是比较片面的。受变速箱影响非常大。

变速箱的作用是什么

既然说到,发动机转速不能作为衡量发动机是不是好发动机的标准,那么就来捋一下,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是如何把发动机拉下来的。搞明白这二点后,就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为什么单靠恒定速度下的转速,不能判断一款发动机的好坏。

变速箱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种:

第一, 通过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区间。

第二:发动机不能倒着转,但是车不能一直往前走,也需要倒车,有了变速箱,就可以在发动机正转的情况下,实现倒车功能。

第三,发动机怠速的时候,也是可以驱动车辆往前跑的,但是要停车怎么办,不能熄火。有了变速箱,利用空挡,可以实现发动机怠速不熄火的功能。

以上三种主要的变速箱功能,跟这个题目有关的其实就是第一个功能,即变速箱通过改变传动比,可以扩大发动机的转速范围、扭矩范围,从而充分利用原动机的功率和效率区间。

比如上面这张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可以看到现在的汽油发动机是有所谓的经济区间的,发动机工作在这个转速内最省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最高。

以图中所示的发动机举例,它的经济转速在1700~2500转之间,出了这个转速,油耗低但是动力弱,或者油耗高动力强,不能在动力跟油耗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

现在油价越来越高,车主对油耗越来越敏感,但是又不想损失动力,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发动机的经济转速尽量做宽一点,这样发动机动作时就可以经常工作在经济区间。

但是,如果没有变速箱,车子想开快一点,发动机转速必定上升,就不经济了。但是有了变速箱,变速箱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齿比,始终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经济转速。

比如通用的9at变速箱,齿比从4.69~0.62,分别对应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保证动力跟油耗之间的平衡。1~6档是行车档,齿比变化低,可以保证换挡的时候更加平滑,消除换挡顿挫。7~9档就是超速档,可以把发动机转速控制的更低。

从实车来说,通用旗下品牌雪佛兰迈锐宝xl,1.5T 169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这台9at变速箱,80km/h发动机转速仅为1300转,时速100km/h也不过1700转左右。

而这台1.5T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就在1700~4400转左右,就可以通过变速箱改变传动比,尽量把发动机转速维持在较低的,较为经济的转速内。

所以,发动机转速低,是通过搭配不同的变速箱,通过改变发动机的传动比调教出来的,不能作为评判一台发动机好坏的标准。

衡量发动机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衡量一宽发动机,不能单看固定时速下的转速高低,还得考虑发动机本身的基本素质。简单来说,看发动机好坏,就看相同排量下,发动机的马力大小就可以了。

比如同样是1.6L的排量,轩逸的最大马力只有122/135马力,但是国产奇瑞1.9T就有197马力,国产海马1.6T就有193马力,标致1.6T 就有170马力。孰强孰弱,一看便知。

也不要觉得凭排量看马力大小,就判断一台发动机好不好过于生硬,其实这是最靠谱的办法。因为现在的家用发动机,是综合各项技术的产物,同排量马力大,必然有深厚的技术底子撑着。

比如日产轩逸的1.6L 122/135马力自吸发动机,虽然比不过同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但是跟1.5L 113,1.5L 110马力等排量类似的自吸发动机比起来,就强不少了。

这背后,是镜面缸孔熔射、e-VTC智能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TCV智能多级扰流控制、EGR冷却循环再燃烧等先进技术加持,才有了这台同排量先进的自吸发动机。

再比如奇瑞1.6T发动机,最大马力197匹,大扭矩290N·m,热效率达到了38%,参数十分惊艳,已经达到了不少国际品牌2.0T低功率的水准。

这背后,是奇瑞智效燃烧系统,高强度滚流进气系统、200/350bar高压供油系统、90毫焦高能点火系统、以及智能高效清洁燃烧系统等顶尖技术加持,才能做出这么一台性能出色的发动机。

如果懂车的,再去看看最大扭矩,最大扭矩转速,最大功率,压缩比,进气方式,热效率等等,那样更直白。但是普通人,看排量,看马力就够了,足够判定这台发动机是不是一台好发动机。

汽车在100KM/h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发动机越好,是这样吗?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被称为汽车“三大件,”一直都是人们选车时考虑的重点,尤其是发动机,是事关汽车的品质的最重要部件。因此,人们在购车时,总是通过各种办法来求证发动机是不是好。什么听声法、憋气法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买一台发动机好的车。

一直以来,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比如速度到达100km/h,发动机的转速越低就说明发动机越好,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关于发 机是不是“好”的问题,目前并没有详细的标准,这台发动机省油,也可以说好;这台发动机动力强,也可以说好;或者皮实而用抗造,也可以说好,没有一定之规。因此,在一定速度下,转速越低并不能说明发动机就一定越好。

一般来讲,在一定速度下,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变速箱的挡位就越多,这和省不省油或者发动机的表现没有太大关系。理论上来讲,转速越低,发动机喷油量越少,因此用的油也就越少,也就越省油。

但这只是理论情况,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比如有的发动机在规划之初就是高转速发动机,只有在高转速区间才能发挥最大功率和扭矩,在低转速时反而因扭矩不足而更加费油,这就是高转高扭发动机。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车型,一般都是使用高转低扭发动机,转速越高扭矩形越大,在低转速时也是它动力输出最痛快的区间,对于这类型的发动机来说,的确是转速越低就越省油。

汽车在100KM/h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发动机越好,是这样吗?

现在大多数人购买汽车的标准就是:发动机质量好,省油,颜值高。

现在就说说发动机的问题,普遍人认为转速越低就越省油,从这里是不是也证明发动机的质量是越好的?发动机在怠速时候转速一般可以达到700r/min,正常运行时候可以带到3000r/min;至于车速120KM/H,转速基本在2500到3000之间。

其实一台发动机的好坏是没有标准的,很多人都是看省不省油,如果你觉得它省油,你也可以说他好,汽车发动的时候很猛,你也可以说他好,每个人都评判标准都是不一样的,但在相同速度下的两台发动机,转速越低并不能说明他的好与坏。从省油的角度上讲,转速越低,那么发动机喷油量就越少,当然用的油就比较少。其实在一开始的设计的时候,发动机的设计就是为了高速发动机,只有在转速高区间才能发挥出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扭矩。

所以我们无需在意100KM/h行驶时发动机的转速是多少,因为厂家调教在这个时速下一般都是最经济的转速区间。例如同一个发动机,标致307的2.0自动变速箱,120KM/h时转速2800。雪铁龙凯旋2.0手动,120时KM/h转速3800最终的油耗差不多。至于省油这件事,而是在相同速度下,转速越低,扭矩越大的,越省油!汽车爱好者,老司机,汽车互联网平台创业者,多谢关注,多谢支持!

汽车在100KM/h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发动机越好,是这样吗?

准确说是转速越低并且能保持稳定,说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越好。因为高速巡航状态下,发动机转速越低,越有利于省油,前提是这个转速能维持当前档位和满足动力需求。

因为发动机在中等负荷(姑且可以等效为油门深度)和较低转速的运转工况下效率最高,换言之就是最省油。当然,也不是档位越多巡航转速就一定会越低,还是要视具体每款车的变速箱传动比以及主减速比的大小而定。奔驰新E级的9AT,时速100公里时9挡转速只有1440rpm左右,这样的传动比在同级别相当优秀了。而上图这辆搭载7AT的S65 AMG在300公里时速下6挡转速4800rpm+,换算成时速100公里对应转速是1600rpm,而6挡只是这台车的次高档,由此判断,S65第7挡的传动比和E级的9挡也差不多。

档位更少的车巡航转速反而更低的例子也是有的。比如大众的DQ250 6速湿式双离合和DQ200 7速干式双离合。同等速度下,前者6挡的转速比后者7挡还低:时速80公里,DQ250(车型为蔚揽2.0t)挂入6挡,转速仅为1400rpm,而DQ200(车型为凌渡1.4t)此时处于7挡,转速却达到了1600rpm。时速100公里,DQ250 6挡转速1700rpm,而DQ200 7挡转速已经升到2000rpm。

之所以说高速巡航转速越低反映出发动机动力性越好,是因为这种路况下对发动机的低转速扭矩输出有一定要求。对于一台1.6L自吸的小心脏,你就算给它配奔驰的这台9AT,它羸弱的扭矩输出,想维持120公里时速的巡航根本挂不上9挡,只能降挡拉高转速来换取动力。

比如答主以前开的1.6L+4AT赛拉图欧风,120公里巡航转速3000rpm,转速再低就带不动了,再加速的话还要通过降挡或液力变矩器开锁进一步拉高转速。所以这样的发动机通常也不会匹配传动比过小的变速箱,否则高档位几乎挂不上,纯属浪费。同样搭载9AT自由光,2.4L车型就因为动力储备不足在日常驾驶中很难挂上9挡,3.2L车型就没这问题。

汽车在100KM/h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发动机越好,是这样吗?

如果用在100KM行驶,那个发动机转速低来判断好坏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因为对发动机转速产生影响的参数太多,只用同速状态下谁的转速低来判断好坏,就太不全面了!

本人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算是同一辆4缸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小轿车,理论应该加4—4.5升机油,结果车主加多了1升(当然这只是假设),导致了发动机的负荷变大,该车的同速、同档位的转速很可能发生改变,因为发动机的负荷增加,为了对抗增加的负荷,发动机只能释放更多的扭矩,那么如何增加扭矩释放?提高转速呗!所以,同款发动机在机油加多的时候同速、同档位的转速都可能增加的,您能说转速低的好?同一台发动机的比较啊对吧,怎么能分好坏?在举一个例子,同档位、同一款车,1.5L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维持在100KM/H可能需要3000转左右,给这车换上个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可能只需要2500转左右,而换上个3.7L的发动机维持100KM/H只需要1900转(VQ37亲测),看到了么如果单拿自然吸气发动机来比较,同速、同档转速越低的只能说明转速低的排量大!众所周知,自然吸气发动机想提高参数,要么提高排量、要么拉转速,排量要是不够,就拿转速来补呗!很简单的道理。就拿某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VQ37相比,假设同车、同档,维持100KM/H需要发动机释放200N·M的扭矩,某1.5L发动机同档需要三千转—四千转才能释放200N·M的扭矩,而VQ37发动机不到两千转就能释放200N·M,为啥?因为VQ37排量大呗。。。这种判断方式几乎只能放在NA发动机的范围内,因为涡轮机头可调教的地方、可变的参数更多了,更没法用转速来判定谁好谁坏!就算同为自然吸气发动,也不能用同速、同档位谁的转速低来判断好坏,上文也说了这本身就是个由排量牵扯到的扭矩释放问题,以前F1用2.4 自吸发动机的时候,维持100KM可能都能达到4、5千转,没办法F1的发动机能达到2万转以上,您能说同速F1的发动机转速高就不好么?当然,这个例子可能有些远了,脱离了民用范围。再老生常谈一次本田F20C吧,这台经典的红头是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可以在8600转释放240P以上的马力,而最大扭矩要在7500转释放220N·M的扭矩,这样就看出问题了吧?VQ37释放220N·M的扭矩可能连3千转都到不了,而F20C却需要7500转,问题出在哪?还是出在排量上!同速、同档位下,日产的VQ37转速肯定比F20C要低的多,难道能说VQ37就比F20C/K20A要好么?当然不是这样了,自吸之王永远是F20C/K20A!所以转速低不代表就是好,那得看多大排量、是不是高转速发动机以及最大扭矩释放的转速都是多少转!总而言之,通过同速、同档位谁的转速低来判断发动机的好坏是很局限的,我上面没写涡轮机头,一个2.0T的机头基本也是2000转以下就破百了,同速远比自然吸气的转速低的多,难道就能说涡轮比自吸好?完全是两条路线没有可比性!所以若同为自吸,同速、同档谁的转速低只能说明谁的排量大,和好坏无关!

汽车在100KM/h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越低说明发动机越好,是这样吗?

主要看发动机的功率以及发力点。

对于很多大排量或者是有涡轮增压的车型而言,他们在低转速区间的扭矩比较大,所以再给变速箱配齿比的时候,就会倾向与将发动机转速压低,从而实现高速低转。

而很多小排量自吸的车型,由于最大扭矩来的比较晚,低扭忽略不记,所以在给这种行车匹配变速箱的时候,就会尽量让发动机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转速,从而获得足够的扭矩来克服行驶中的扭矩。

小排量自吸发动机也有好发动机,大排量涡轮发动机也有不好的。所以,这并不能当做判断一台发动机好坏的标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