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买日系车后换车不再选择日系?

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买日系车后,换车不再选日系车了呢?对于这个问题,真相只有一个:人是会变的,需求也是会变的。当初买日系,是瞄准了日系车的优点去的。再次换车,随着需求,经济实力,眼界,心境的变化,从日系换到德系,法系,美系,国产系等别的车系,都是有可能的。所以,需求很重要,若是日系车不能再满足需求,换别的车也就很正常了。

日系车的优点很多,是一台标准的工具车。它皮实耐用,零部件寿命长,不爱坏,买一台车可以开很久,质量好这点是日系车的核心卖点之一;

它油耗低,因为使用小马力小排量发动机,再搭配CVT这种可以保持经济转速的变速箱,油耗较低,在油耗排行榜上,不说排行第一,但是前几名总能找到日系车的身影。

它保值率高,买一台日系车,开几年如果想卖,还能卖出新车的首付来……这些种种优点,是消费者选择日系车的原因。

但是万物有利有弊,日系车再好,也有对立的缺点。当一个想换车的人,发现日系车的缺点无限放大,优点却不再是独家卖点,那么换其他车系的车,就顺理成章了。作为开过不少车的老司机,对于日系车的缺点也能数出一二三来,本人因为日系车这些缺点,别说换车不买日系,第一台车就没考虑过日系。

日系车溢价高,几乎没有性价比低

很多人嘲讽“大众车标值三万”,却不知道,日系车的车标更贵,不止值三万。我当初买车,对比了国产,德系,美系,法系,韩系等主流车的价格,发现日系车价格最高,性价比最低。

紧凑级家轿这块,国产的帝豪,老牌子,口碑不错,起售价6.28~9.18万,终端还有一万多的优惠。起售价低,加上优惠大,入手价格很低。

德系的大众朗逸,老牌家轿,还挂大众标,起售价9.99~16.19。定价在合资车里头中规中矩,但是抵不住优惠大,优惠二万多块,性价比就出来了。

美系的知名家轿,别克英朗,指导价11.99~12.59万,终端优惠3~4万,价格直逼同级别国产车。

法系跟韩系,过于小众,这里就不提了。

日系车,比如轩逸,卡罗拉,思域,马自达3 昂克赛拉这几款轿车排行榜前十的车,定价虽然中规中矩,但是优惠很少。优惠略微大一点的轩逸,就混成了家轿之王。卡罗拉/雷凌俩兄弟,优惠几千块。思域基本不优惠。马自达只有几千块钱优惠。架子端的高,不愁卖,就是不让利。日系车定价高,溢价高,可见一斑。

参考单车利润排行榜,日系车里头的丰田,本田,终端优惠低,在普通品牌里头,单车利润遥遥领先。同为日系,日产优惠大,薄利多销,单车利润就低。反观德系,国产,法系,美系等车系,优惠大,性价比更高。

对于绝大多数准车主来说,买车时不会不考虑价格。尤其是已经买过车的老司机,会发现身边有车的人,并不全是日系,而且不开日系车,也没见这里坏那里坏。既然如此,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买价格更高的日系车?

日系车省油,但是牺牲了动力,开起来没有激情

日系车省油的秘籍,就是小马力,小排量发动机,再搭配CVT变速箱。虽然省油,但是动力实在不行,开起来没意思。

比如日产轩逸,这台车用1.6L发动机,跑0~100加速的评论成绩在11.6S左右。由于使用了CVT变速箱,再加上偏省油的调教风格,起步转速1800转,起步时比较平淡,基本感觉不到明显的推背感。整个加速顺畅,但是没激情,就是一台普通的家用买菜车。

动力没激情,日系车的操控也很一般。国内市场的日系车,脱胎于日本本土。日本本土的日系车,定位就是低速家用,所以转向调教很轻,就会感觉方向盘轻飘飘的。这种轻飘飘的方向盘,在低速开很友好,新手也很喜欢,适合新司机开。但是一旦上了高速,速度略微快一点,就会觉得方向盘太轻了,觉得车有点飘,开起来就没那么放心。同时,日系车的悬挂也为舒适性妥协,大多数日系车的悬挂都是偏软的,比如轩逸,悬挂比较软。舒服是挺舒服,但是过弯的时候,过软德悬挂必然会导致侧倾变大,坐在车里感觉车身往一边倒,会生出车要翻了了错觉。

这种偏家用,不追求操控的日系车,对于新手来说很友好,会觉得车子很好开。但是开过车的老司机,技术已经练出来了,就会觉得这种车开起来没意思,没有驾驶欲望,不符合自己的用车需求,转而去买德系,买法系,买美系去了。

日系车高端品牌很少,加钱都买不到高端日系车

很多新手司机,第一次买车预算都是不够的,买车都以十来万的普通家用车为主。但是有底气换第二辆车的时候,购车预算就宽裕很多,若是想换日系豪华车,会发现日系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多。

以去年国内豪华品牌的销量来说,日系豪华三巨头雷克萨斯,讴歌,英菲尼迪,只有丰田雷克萨斯以较大优势取得了排名第四的成绩。本田讴歌,日产英菲尼迪完全没有存在感,销量比较惨淡。

这说明,日系车在豪华车市场,并没有足够的历史底蕴,足够的品牌溢价,足够的消费者认可度去撑起其销量,愿意为日系豪华品牌买单的消费者非常少。

当消费者有条件换好车的时候,发现日系车并没有靠谱的豪华品牌车可选,只得去选BBA等老牌豪华车品牌,就会变成第一次开了日系车,第二次买车不会再选择日系车,实在是没得选。照国内豪华车几百万销量的基本牌来说,这个因素不容忽视。

日系车车漆薄,钣金差,安全性较差,司机越老,胆子越小,不敢选安全性差的日系车

日系车安全性差,是有目共睹的,一个非常经典的,用来讽刺日系车安全性差的图就是一台丰田卡罗拉被自行车的前轮给撞的凹进去一大块。虽然现在丰田已经更新到了TANG架构,低配配十个气囊,碰撞安全提高不少,但是还是没有改善钣金差,漆面薄的问题。对于第二次买车的老司机来说,开车小心一点,一般不会出现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但是小碰撞,小刮擦总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日系车钣金差,车漆薄的缺点就会放大。

所谓钣金件,大致指的是车身蒙皮,比如前机盖、后机盖、车顶、左前翼子板、右前翼子板、左后翼子板、右后翼子板这些。这些钣金件,都是些铁皮,占据的全车成本比例不高,如果做厚一点,应付轻微的碰撞时,车身钣金件不会变形。

但是日系车,为了节约这点铁皮钱,也为了略微减重,优化油耗,把车身钣金件做的很薄,用手能够按的动的那种薄。这种钣金件,遇到低速碰撞,很容易就发生变形。

钣金件修复,修车店报价100~150不等,4s报价300~500不等。若是钣金件变形严重,那只能直接换新了,报价以千为单位。这种情况下,日系车钣金薄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小事故都要进修理厂,很浪费时间跟金钱。同时,这种脆皮车,碰撞现场面子也不好看。

除了钣金薄,日系车的漆面普遍偏薄,很多车评人已经测过,证明日系车大部分车的漆面厚度普遍在100~120微米之间,略低于132.6微米的平均值。

车漆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不耐刮擦,开车在路上碰到路上飞溅的石子,路边枝桠的刮擦,二车的轻微剐蹭,倒车不注意擦到东西,很容易把油漆挂掉,露出底漆。

车身上的油漆,金属层之上由内向外依次为底漆、中涂漆、色漆和清漆,一般来说这四层车漆总共有100微米厚度以上,跟一根头发丝差不多。位于最底下的底漆,主要作用就是防锈。若是因为油漆薄,简单刮擦就露出底漆,底漆跟空气接触氧化,就会被消耗,露出车身钢板,车身钣金件存在生锈,烂透的风险。

当换车的老司机,开过日系车后,充分认识到日系车价格贵,动力差,操控差,底盘虚,钣金薄,油漆薄等硬伤后,就会有所思考。

同时,开过日系车后,就会明白,日系车所谓质量好,只是略好,并不代表日系之外的车就会天天坏,而且日系车爆出的质量问题也不少,比如本田机油增多,丰田机油乳化,日产变速箱故障等等。

再者,日系车油耗低早就被证明,只是略低,也没有达到一骑绝尘的领先地位,很多大众车,马力更大,油耗反而更低。日系车所谓的省油,其实是针对美系,国产系来说的。而保值率高,也是一个误区。因为保值率是针对指导价来算的,日系车售价高,叠加略高的保值率后,看起来确实能卖更多钱,却忽略了买车更贵的事实。

总的来说,日系车作为国内卖的比较好的车系品牌,有利有弊,选择或者不选择都是正常的,都是消费者依据自己的购车需求自由选择的。

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买日系车后换车不再选择日系?

我是干机动车检测站的,我可以从机动车年审方面说一点看法,我们站一年检测超过2万辆各类四轮以上机动车,首先日系车是一次合格率最高的车辆,其次日系车也是检测车辆时间跨度最长的车型,来我站检测的超过15年甚至超过20年的车基本就是日系车,其次是大众普桑和捷达或2000,我记得很清楚,最长记录是2015年的时候检过一辆87年的丰田皇冠。我觉得小日本在造车尤其是造发动机方面还是有一套的,应该看到差距,个人觉得比欧美造的很多发动机都要强,日本车尾气检测一次合格率得85%以上,简单说尾气检测其实就是检测的发动机燃烧,日系车发动机密封性很好,在年审外检的时候查看发动机舱,日系车发动机永远都是最干净的,几乎没有渗油的现象。日系车缺点确实是皮薄,钣金很薄,从关门声就能听出来,前盖和车门一按一个坑不夸张,整备质量就很轻,再就是配置很简单,电子设备很少,10万块钱以下的车配置没啥东西,这也是小毛病少的原因之一吧。

我个人觉得汽车发动机就是车的心脏,买车就是开的,配置应放在第二位,何况现在车大部分配置都是鸡肋,有些车主到换车了还没用过一些配置。为啥日本车配置不高,外形也不是最好看的,却有那么多的市场呢,发动机好,小毛病少,车主省心应该是重要一方面。咱们国家车企近几年造车确实比以前强多了,10万的车30万的配置,模样也很时尚,发动机怎么样还真不敢说,毕竟现在私家车6年免检,六年之后见分晓吧,咱们国家车企应该用心研发汽车发动机,配置再高,模样再好也都是羊屎蛋子表面光。

个人观点,只是从检测站方面评论一下日本车,有干过检测站的网友可以出来批评指正一下。

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买日系车后换车不再选择日系?

我表哥是干汽修的,他说了日系车的3大缺点,奉劝想买日系车的人一定要三思而行后行,否则后悔都来不及!

2019年我准备买人生中第一辆车,朋友告诉我,买车就要买销量排行榜上的热销车,这些车已经经受住市场和车主的考验了,它们的故障率低、维修方便、保值率高。

这三个优点正是我所在意的,所以我在懂车帝上看了销量排行榜上紧凑型轿车,发现日系车销量最好的是轩逸和卡罗拉,德系车销量最好的是宝来和速腾。

我综合考虑后发现德系车不适合女孩子开,所以我就准备入手日系车的卡罗拉,这车外观时尚,适合年轻女孩子开。

当我准备买日系车的想法被干汽修的表哥知道时,他没有马上提出反对,而是非常客观地说出了日系车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

他说:“如果你能接受日系车的三个缺点,你才能享受日系车的三个优点,否则买了日系车就会后悔的。”

日系车燃油经济性好

说到日系车,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优点就是日系车省油,省油就是等于在省钱,很多上班族购买日系车正是看中了经济性好的优点。

日系车燃油经济性好,这和日本强大的制造业和日本车企对技术精益求精有关,日本的工业制造一直都是精品的代名词,他们的企业富有工匠精神,日本车企对汽车内燃机的投入很大,一直专注于提升传统内燃机的功率。

其代表技术有丰田的vvt-i,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进气充量,使充量系数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还有本田的VTEC系统,全称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是本田的专有技术,它能随发动机转速、负荷、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变化,而适当地调整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使发动机在高、低速下均能达到最高效率。

日系车经济性好,不仅仅是省油,还有发动机更耐用和维修费用低,很多日系车销售说:“日系车,一车传三代。”说的就是日系车的发动机耐用,故障率低,就算出现点问题,维修费也很低,侧面帮助了车主省心省钱。

日系车为了降级发动机的故障率,大都采用自然吸气的技术,不过这也成了很多人吐槽日系车的点,说日系车万年自然吸气,动力肉,这和国产车发动机动不动喜欢涡轮增压带个T,形成了鲜明对比。

发动机和变速箱水平高

懂车的人,买车只看三大件,日系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是处于世界领先的,这个优点非常的让人羡慕,希望国产车要努力追赶了。

日系车发动机的优点表现在怠速时不抖动、高转速下相对静音、高动力下相对低油耗、发动机磨损相对较小。

日系车发动机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新车和老车在油耗动力方面表现偏差不大,这也是日系车销量高的主要原因,说它好的人在换车时还会再次购买。

日系车变速箱技术也是非常领先的,变速箱好几年前的技术,现在很多国产车还在使用。

日本爱信精机公司生产的变速箱还用在德系车大众polo和高尔夫上,包括德系高端品牌的宝马、奔驰、奥迪,也是用的爱信变速箱。

日系车性价比高

相对于国产车,在合资车品牌中,日系车的性价比是最高的,同样的钱在别的车系品牌买不到的配置,在日系车里都可以买到,这些年日系车的迭代升级也是相对最快的。日系车素来有大沙发之称,坐在日系车里相对是比较舒服的。

外观一般,用料廉价,塑料感十足

日系车的造价相对较低,所以在使用材料上相对比较廉价,非常没有档次,看上去塑料感十足,这可能是有钱人不喜欢买日系车的主要原因,体现不了身价。

日系车这些年出的车,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在外观方面一直在吃老本,没有任何创新。外观设计和配置方面,国产车已经全面超越日系车了。

所以,如果你对汽车的外观和配置要求较高,希望汽车给自己带来面子或者享受更智能的驾驶体验,日系车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车皮薄,安全堪忧

有人说日系车为了省油,所以采用轻质材料;也有人说日系车为了降低成本,所以用料不足,在车身强度方面没有国产车和美系车身强度硬。

日系车在跑高速的时候,经常有日系车主说,开到100公里每小时的车速后,汽车的稳定性降低,胎噪和风噪声变大,所以很多日系车主不敢在高速上开太快,这可能和汽车质量轻、车身铁皮薄有很大的关系。

我记得有次用手按了一下日系车的发动机盖,竟然轻轻地一按就有凹陷的感觉,当时就感觉日系车的车皮真的太薄了,发生事故时肯定是不太安全。

所以,如果你经常跑高速或者对汽车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那么日系车不是最好的选择。

动力肉,提速慢

日系车追求发动机耐用和维修简单,在很多车型上都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输出方面表现一般,所以在驾驶体验上给人感觉动力肉,提速慢,想要超车却没有足够的动力。

想要追求速度与激情,想要更好的的驾驶体验,日系车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为什么有人第一次选择日系车后,换车不再选择日系?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车主亲身体验过日系车后,他可能无法接受日系车的某些缺点,所以在换车时不再选择日系车。

第二个原因,现在国产车发 展迅速,很多原来的日系车主看见了国产车的进步。

同样的价格,国产车比日系车配置更高,所以这些原日系车主可能放弃日系车而选择配置更高的国产车。

第三个原因,第一次买日系车的车主,当时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但是又想要购买合资车,所以只能购买性价比较高的日系车。

几年后,这些车主的身价和能力已经提高了,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他们选放弃日系,选择其它高端的汽车品牌。

综合以上这三个原因,日系车主第二次购买汽车放弃日系车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就是日系车不好,也有可能他们是有了更多的选择,或者是对汽车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还是要公平客观地去看待日系车,平心而论,每个人对于汽车的要求不同,所以在购买的选择上会有自己的考虑,日系车既然能月销售好几万辆,肯定有它独特的优势和能力。

市场检验一辆车好与坏的标准,我要是说日系车不好,那么肯定是我的偏见,每辆不肯定做到完美,只要自己在知道缺点后依然选择购买,那么这辆车就是适合自己的。

写在最后

日系车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的明显,能够接缺点的人,就能享受它的优点;不能接受它缺点的人,肯定是下一次就不会再买了,所以买什么车,主要看自己的需求。

其实我想在这里表达一下对国产车的祝福,希望我们的国产车在三大件方面有所突破,希望我们的国产车可以越来越好,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去支持中国制造,支持国产汽车,让我们自己民族品牌可以越来越好!

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买日系车后换车不再选择日系?

10年经验的汽车修理工说出了日系车的三大缺点,奉劝大家买日系车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否则追悔莫及!

2018年我攒够了10多万准备买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当时对车懵懵懂懂,哪些车好哪些车又差一无所知,朋友告诉我,“不懂车买丰田,半懂车就买大众”,而且还要买销量高的,因为销量高的车保有量大,经得起市场考验,配件丰富且维修方便,保值率还高。

综合这几个优点,我在网上几经对比发现,朋友说的这句话不无道理,这些优点也恰好是我选车的条件,在轿车销量排行榜上确实就日系车和德系车销量最高,轩逸、宝来、朗逸、速腾、卡罗拉常年霸占前几名。

经过几番考虑后我决定既然不懂车买丰田,半懂车买大众,对于我这个汽车小白,那肯定就选择了卡罗拉,外观年轻时尚、动力够用且保值。

在一次闲聊中与修理工表哥谈论到汽车,并告诉他我想买日系车的想法后,他很客观地分析出了日系车的三大优点三大缺点。

他说“凡是都有两面性,只有你接受了它的缺点,才能享受它带给你的优点,否则还不如买韩系车,韩系车除了口碑差,其它优势与日系车没有太大差别,而且经济性还更高”。

优点一,发动机和变速箱水平高

稍微懂点汽车知识的人,买车都会以三大件为重,在全球成百上千的车厂中,能够脱颖而出的汽车品牌不在少数,但能够保持较低故障率的品牌非日系莫属,其发动机与变速箱技术在全球都遥遥领先,早期自主品牌还有不少核心部件都来自于日系。

在国内甚至有着“买发动机送车”的口碑,其足以证明发动机到底有多耐用。日系发动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动力输出平顺、油耗低动力强、高转速噪音小、发动机磨损小。

而经过市场结论,日系发动机的寿命也确实比较长,与同级别车型相比,在10年以上的高车龄阶段,日系车依然有着较高可靠性,并且在油耗以及动力方面,能够与现款车型几乎持平,并不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动力不足、油耗增加、发动机漏油等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日系车情有独钟的原因。

日系车的变速箱也是全球闻名,爱信精机公司生产的变速箱,也就是我们口中的“AT变速箱”,包括国内外都有很多车企在用,并且得到行业中最高评价,质量稳定、成熟可靠、换挡逻辑清晰且平顺、故障率低。

无论是德系低端车朗逸、宝来、桑塔纳,或是高端品牌奔驰、宝马、奥迪都有在采用爱信变速箱,而日系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凯美瑞、亚洲龙更是如此。

目前在自动变速箱领域中,除了爱信以外,其它的或多或少都有较为明显缺点,虽然CVT变速箱也是日系一大亮点,平顺、节能省油,但其内部由多条钢带组成,钢带的耐久性较差、磨损快容易发生故障,一旦故障基本只换不修。而双离合变速箱的顿挫、高温、高故障率基本排除在外,首选AT其次CVT最后DCT。

优点二、日系车燃油经济性好

买日系车除了故障率低、保值率高以外,最重要的卖点就是省油,这也是大多数家庭最看重的一点,省油就意味着少花钱。

日系车的燃油经济性好,与它所处环境有很重要的关系,一是因为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燃料储备非常小,二是因为它们对技艺的追求与执著,常常把工匠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日本汽车对新技术的投入都很大,专注于深挖传统内燃机的热效率。

其比较有代表性的本田i-VTEC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这个系统是本田引以为傲“地球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采用赛车发动机气门工作原理,它能根据发动机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包括转速、车速、水温、进气压力)等运行参数的变化,适时调节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使得气缸内的充其量能够满足发动机不同转速需求,以提高动力和经济性。

丰田旗下的VVT-i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也是丰田独家秘诀,它是由VVT演变而来,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是一项非常可靠的技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发动机状态控制气门凸轮轴,通过适时调整凸轮轴的转角,对配气机构进行优化,提高进气充量,使充气系数增加,让汽油燃烧的更彻底,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与扭矩。

而还有日产的e-VTC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技术,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适时调整电动控制进气门的开关时间长短,速度更快,发动机的动力以及燃油经济性也就更好。

衡量一台车的经济性,不仅仅只限于节油性能多好,还包括了发动机的低故障率,维修保养成本等,所以日系车更多的是改善自然吸气发动机,意在提高经济性。就像上面说的“买发动机送车”,侧面反映了日系车就发动机好,皮实耐用、不容易出现系统性问题。

优点三、日系车更加人性化

目前来说,除了国产车以外,可能就日系更加符合国人审美观,比如日系车在空间上的挖掘确实很实在,并且在布局上都十分方便,能够利用起来的地方绝不空缺,本田CRV之所以畅销,与它紧凑车型的定位,中型车的空间有着重要关系。而且日系车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很有造诣,坐在车内承托性很好。

缺点一、颜值不高,用料廉价,塑料感强

上面也都说到,资源不丰富的因素,做大多数事情都要考虑成本,普通日系车造价相对较低,在材料的选择上通常都比较廉价,因此看起来没有太多高级感,坐进车内浓厚的塑料感扑鼻而来。

日系车对车型外观几乎不重视,纯粹的中庸视觉感,虽然大众也是套娃脸,甚至有些老气,但它还能够给你一股高级气息,而日系车从里到外的廉价,并且在配置方面也不愿意使用新功能,相比自主品牌,日系车的外观、配置及内饰方面简直太差了。

这些也都是很多有钱人不愿意选日系车的原因,即使日系也有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但始终缺少那股高级商务气息。因此如果对外观、质感以及配置有要求,希望能给你带来高端车的优越感,那么日系并不是你的最佳选择。

缺点二、皮薄馅儿大,安全性堪忧

日系安全性不好,一直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有的人认为日系车之所以省油,就是因为车身较轻,使用的钢结构很薄;也有人说因为日系一度压缩成本,部分位置的材质用料强度达不到安全标准,从关门的声音来判断也没有德系厚重,不如国产和德系的车身结实,如果你去德系车4S店,销售得知你从日系4S店来,他多少都会给你整一句,选车还是安全最重要,选择了德系就是选择了安全。

日系车高速容易发飘,稳定性比较差,这也是经常听到日系车主最多的吐槽,例如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旁边经过过一辆大货车的时候,感觉车子很飘,开到120km/h的时候,也会发飘,并且风噪、胎噪迎面扑来,很多日系车主上高速都只敢匀速行驶,这极有可能与车重有关。

日系车皮薄也是公认的,稍微用点力在引擎盖上按压就能凹进去,我之前也学过汽车钣金,碰到这种较大凹陷的,修复机稍微多怼两下就穿了,并且有的低端车连防撞梁都是塑料的,我认为发生事故的时候比较危险。

所以,如果你执著于性能与操控,把安全性看得很重,又经常跑高速,那么日系车或许不是你最好的选择。

缺点三、动力差,提速慢,没有操控性

日系车多采用传统自然吸气发动机,认为自然吸气发动机才是内燃机的精华,挖掘了如何省油、如何提高热效率,但它忽视了一点就是爆发力,动力输出表现比较一般,人们体验惯了涡轮增压带来的爆点、传动效率与操控性能后,在开日系车,都会觉得软绵绵的,一脚油门下去得不到想要的反映,加速超车也没有涡轮增压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原本打算超车,结果超到一半动力跟不上。

如果想要追求速度、操控、涡轮增压带来的快感,那么日系车仍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

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买日系车后,换车不在选择日系?我认为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自主品牌的崛起,外观、用料、配置方面完全超越日系,同样的价格能买到更高的配置,以及更好的动力体验。

第二、车主可能因为当初的经济实惠而选日系,但车主逐渐发现它的缺点很多,例如动力表现差、安全性不高、底盘松散等,在二次换车的时候更愿意选择其他品牌。

第三、眼花缭乱的汽车市场选择性更广,可能一开始选择日系仅是代步,几年后换车已是百万富翁,平价的品牌展现不出高贵的身份。

为什么说还不如买韩系

韩系车与日系车相比差别真不大,只是近几年口碑一直不太好,但买过韩系车的普遍反映不比日系差。首先韩系车在价格上比较有优势,日系相同的价格能买到韩系车中配车型,其次韩系车更注重外观、配置,内外设计相比日系也都更美观精致,后期维护保养也更加实惠。

其次韩系车的性价比也很高,不仅是体现在售价以及配置上,在燃油经济性以及维修保养方面都比较低,三大件的稳定性也不比日系差,韩系在全球“沃德十佳”发动机排行榜上都是常客。

写在最后

综合上面的几个原因,日系车主不再二次选择日系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说日系车不好,能卖到全国销量榜首的车,肯定有它独到的优势,准确的说,应该是这些车主有了更好的选择,或者有了更高的追求。

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选择汽车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找准自己定位是要选择哪一类型的车,找出它的优缺点,只有你正视了它的优缺点,那么才能选择到一辆适合自己的车,如果你不能接受它的缺点,那么肯定二次就不会在选择了,因为我们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能力。

其实目前在中低端汽车领域,国产车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三大件方面虽然造诣没有国外深,但其品质和性能方面也很可靠,这个阶层的合资除了三大件其它真没什么优势,很多日系车主或者德系车主换回国产车也是看重这两点。

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买日系车后换车不再选择日系?

我就是第一次买了日系车,后来换车就不再买日系了。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先后拥有四辆车,德系,日系,美系都有,第一辆是2006款的捷达伙伴,这是一辆二手车,是我刚考票时用来练手代步的第一辆车,现在仍然怀念这款手动捷达的驾驶感受,就是高速风噪比较大,超过150的时候根本就听不清说话,开了两年以后,捷达卖掉了。

当时自己手里有俩闲钱,于是买了一辆2.4的君越,说实话,高速开的真稳,动力的确没有涡轮增压来的猛,隔音和驾驶感受都不错,但是由于别克的6at太操蛋了,保内一年一次故障,出保修一次两万,后来三年后怕修不起,直接出手了。

当时可能是开腻歪轿车的缘故,忽然就喜欢了城市SUV,而且也有一点想野一野的冲动,2014年买了一辆全进口的斯巴鲁森林人次顶配,这辆就是日系车,全时四驱水平对置发动机,驾驶感受非常接近轿车,高速稳定性比较好,低速脱困能力也是同级别比较突出,说实话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在我印象里就换了两个刹车灯泡,故障率是真低,我在东北冬天零下30度,一次打火成功,开着也比较省心。但是这个车是CVT变速箱,冬天存在着低温冷保护,而且隔音降噪非常一般,时速超过120公里,噪音偏大,2.5升自然吸气动力表现也差强人意,曾经想出手,但是贬值太多,所以就留着家里当备用车。

于是就买了人生中的第四辆车,2020款奥迪A6 Allroad,EA829的6缸3.0T、七速湿式双离合、quattro ultra四驱、空气悬挂,说实话,这辆车的驾驶感受真的很棒,舒适性非常好,最关键的是动力,虽然不是特别冲的那种,但是在任何时候,只要你肯给油,动力永远就不会让你失望。现在开了两万多公里,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双离合低速顿挫异响,偶有发生,三联屏死机过两次。有一次冷车启动的时候还没有打着火。

最后说说我为什么从日系换了德系,主要还是对日系车的驾驶感受不是太满意:

日系油门低速敏感,中高速乏力,刹车性能一般,底盘松散,隔音较差,对于成本控制太抠门,虽然不影响安全性,但是的确影响驾驶体验,整的没有一点价值激情。当然可能有人说我是以偏概全了,实际上日系的很多车我都开过,相对高端的雷克萨斯LS、ES300h、英菲尼迪q50等,这种油门调校的感受基本差不多。

而相对来说,德系车在动力调教,隔音降噪,底盘舒适度等方面的确要全面领先日系,油门初段调教的相对偏软,但后段爆发力还是很不错的。底盘韧性十足,给人一种高级感。特别是德系的刹车,虽然不够线性,但刹车距离的确很短。

为什么有些人第一次买日系车后换车不再选择日系?

我第一辆车是日系车,第二辆绝不买日系!

为什么我第一辆会买日系车,有个段子说不管你懂车或不懂车,买卡罗拉就对了,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车型,以卡罗拉为代表的日系车一直给人皮实耐用的感觉。所以不管你懂不懂车,买日系绝对省心省油。所以我第一辆车就选了日系。

日系车有很多优点,我就不一一去说,我说一说不选日系的主要原因:

1、高速发飘,日系车省油,也普遍偏轻。在市区开没什么感觉,上高速就有点虚了。为什么?因为发飘,这种现象尤其以10多万左右的日系车尤为明显。我开过不下10款日系车,就连汉兰达上高速都觉得有点飘,所以了踏实还是选德系。

2、驾驶感差。日系的定位主打经济实用,日常代步为主。当然也有以操控为目标的马自达这种另类。但是大部分的日系车驾驶感都不怎么样,那怕是丰田的高端雷克萨斯ES系列,加速也是很慢。现在都普遍快节奏,加上开车的以青年人居多,驾驶感对司机的体验尤为重要。

3、皮实耐用已经不是当前的用车主流追求。20-30年前,一辆车很贵,当时一辆丰田皇冠30多万,现在它依然是30多万。原来大家买车都希望一辆车开很久,现在一辆车开10年基本都想换了,为什么?不管是空间、内饰还是配置都是几年一革新,10年以上的车很多功能已经跟不上主流。据数据显示,现在一辆车的生命周期大约在6-15年,所以大家已经不在追求皮实耐用了。

我知道很多开日系车的朋友已经准备批评我了,下面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