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品牌溢价,奔驰、宝马和奥迪在技术上或质量上是否比别的车好?
除了品牌溢价,奔驰,宝马,奥迪在技术上有独到之处,但是单凭那点技术,我觉得撑不起溢价。质量这块,奔驰宝马奥迪未必比市面上的车好到哪去。买奔驰,宝马,奥迪车,买的是底蕴,买的是格调,真正属于汽车本身的东西,反而很少。
奔驰,奥迪,宝马技术盘点奔驰,宝马,奥迪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你说它们一点技术都没有,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都是老牌车企,靠着技术下放,普通家用合资品牌都能依靠技术出名,自家的高端豪华品牌,在技术这块必定有可取之处。
第一,奔驰。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汽车的品牌,奔驰资格非常老。虽然奔驰给人的映象就是豪华,但是实际上,奔驰多次引领了新技术在汽车上的普及。
奔驰第一次推出专门针对侧面碰撞,且前后均增设溃缩吸能区的高强度车身概念,引领了汽车车身安全的发展方向;首次应用了区别于螺旋/钢板等机械弹簧的气液联动悬挂,开启了悬挂系统从被动往主动的跨越;首次在量产车型上搭载ABS,开起启了ABS成为标配的序曲;第一次在量产车是搭载正面安全气囊,提高了碰撞安全性;第一次在量产车上搭载ESP,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第一次推出魔幻车身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悬挂对路面进行主动适应,提高车辆舒适型;第一次在量产车上推出AR与现实结合的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作为一家能长期轻松拿下F1总冠军的制造商,你说奔驰技术不行,还真是没人相信。奔驰的技术在于引领,在于超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第二:奥迪。
奥迪虽然被人叫做灯厂,但是其真实技术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一共有六大出名的技术,分别是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照明科技,车身轻量化科技, 新能源技术, 奥迪虚拟座舱技术,智能工厂技术。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是奥迪非常出名的技术之一。目前奥迪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有二套系统,分别是横置发动机的瀚德中差四驱系统,和纵置发动机的托森中差四驱系统。这二套系统,可以实现机械与电控同步运作,随时随地实现四驱抓地力的完美分配。这套四驱系统,在WRC赛场上所向无敌,垄断了无限改装组的冠军,这个成绩让quattro名扬四海,也逼得FIA取消了这个组别的比赛。
照明技术,也就是成就奥迪成为灯厂的技术。首款搭载LED灯组的奥迪R8,于2008年发布,那时候还是卤素横行,疝气刚刚起步的时候。发展到现在,奥迪的灯早已经玩的出神入化,从LED发展到OLED,再到激光大灯,矩阵式大灯,矩阵式激光大灯,凭LED灯组分辨车型,也已经成了奥迪粉的乐趣之一。
车身轻量化技术,是奥迪一个名为ASF (Audi Space Frame) 的结构技术。ASF技术应用了仿生学原理,结合铝制材料搭建出一个扭转刚度更强、重量却更轻的车身结构,可以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以及驾乘体验。以A8为例,比竞品轻100~150公斤,刚性则提升了60%、油耗大幅降低。
此外,奥迪还有个名为Audi ultra的进阶化技术,是将ASF概念与MSF 整合的轻量化概念。目前已经在量产车上面应用,如14年就在奥迪A6上面使用,在保证车身强度很安全性的情况下,车重比上代车型减低了15%。
新能源技术,就是奥迪的g-tron、h-tron、e-tron技术。h-tron是氢燃料电池供电的电驱动系统,e-tron则是纯电驱动系统,可以快充及无线感应充电。
奥迪虚拟座舱,主要技术点在于将量产车上的导航、电话、设置等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仪表盘展示,然后通过便捷的操作方式,如旋钮,触摸等方式,提供导航,电话,语音对答等功能。
自动工厂,主要技术点在于提供工厂的智能化程度。用机器代替人工,可以实现自动叉车,无人机运送零部件,机械臂抓取螺丝等操作,科技感更强,效率更高。
第三:宝马。
宝马的技术,主要体现在操控方面。虽然操控只是一个词,但是宝马做的最好,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
宝马一直秉持前后50:50的配重,顺便还把备胎都给省了,这有助于优化操控。当车辆在行驶的时候,前后轴的重量转移比较平衡,驾驶时就有更大的余地和极限。
为了达到平衡,宝马车型的前轴距离比较短,除了可以让车身看起来更修长更运动,主要是为了保证前后轴的重量平衡。
此外,宝马的悬挂对于操控的提升也比较大。宝马工程师通过对螺旋弹簧以及阻尼器的调节,让宝马的悬挂软硬适中,追求的目的是平坦坚硬的路面适合“硬”一些,坑洼柔软的路面上适合“软”一些。
综合来说,宝马的技术点就是操控,就是调教,这些东西非一朝一夕能够摸索出来,需要全盘考虑,难度较大。奔驰的技术点就在于引领,引领新技术的产生和普及。奥迪就是技术,各种稀奇古怪的技术,从四驱,到灯,到轻量化技术等等,都是技术奥迪的有力诠释。
奔驰,宝马,奥迪技术虽然有,但是跟溢价比起来,这点技术并没那么值钱。现在有句话叫做“大众车标值三万,奔驰车标值十万”,指的就是合资车,乃至豪华车的溢价都过高,单纯的产品力,卖那么高的价格,完全是唬人。
比如奔驰C级,起售价30万,一个4784mm的车身里,塞进去2920mm的轴距。配上一台1.5T 156马力发动机,变速箱是9AT,底盘是前多连杆后多连杆。内饰用料比较一般,纯黑内饰没啥质感。配置也比较一般,起售价车型居然连倒车雷达,倒车影像都没有,其他的配置,跟国产车十来万的差不多。如果真比配置,不客气的说,连9万落地的荣威i5都比不上。
总之,单论产品力,无论是奔驰,还是奥迪,宝马,全是架子车,高昂的售价,全靠品牌溢价撑着。
如果想要感受到BBA的高端技术,比如奔驰的魔幻车身控制系统,那得S级高配。奥迪的激光大灯,得A8高配。总之,BBA技术是有,但是价格高昂,普通人买不起。普通人买得起的,都是些技术普通的产品,单看参数,其实跟十来万的车是差不多的
而且,奔驰,宝马,奥迪高价低配,质量也未必好到哪去。
根据J.D公司的新车调研数据,2020年度,百辆新车故障数排名,宝马排到了第19位,排名偏后。而奥迪更厉害,排到了31位,已经快要到底了。想想看,国外的宝马,奥迪都是如此质量,国内的合资车质量,又能好到哪去?
参考车质网的投诉量,奔驰,宝马,奥迪的车,走量的A4L,三系,C级投诉量并不少。结合这些车型的年销量,这么多的投诉量,不多,那也不少,跟合资车或者国产车的投诉比例都差不多。也就是说,BBA高昂的售价,并没有带来产品质量这块,明显的提升。
由此可见,BBA的车型,能卖高价,主要原因还是溢价太高导致的。至于技术,不是推高BBA高昂售价的主要原因,而且质量也不是推高BBA售价的主要原因,总之,就是溢价,高昂的溢价。
其实对于BBA来说,卖的不是车,是附加值,也就是溢价,这本来是BBA的核心卖点之一,我们也不必觉得接受不了。质量和技术,完全是底蕴,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买BBA的车主,买车一是冲着BBA带来的面子加成。二是冲着买bba车良好的售前售后体验。三是买了BBA,运作的好,还能进入更高一层的交际圈,可以带来人脉,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东西,也是挺值钱的。
去掉品牌溢价,奔驰、宝马和奥迪在技术上或质量上是否比别的车好?
谢邀,BBA成为中国豪车市场第一梯队必然是有其必然性。
超豪华市场不是一般人都能触及到的,基本不用提。
楼上找出故障:
你给我找个没出过事的车企?
装什么理客中啊,整个全球范围你都找不出来。
12缸发动机是衡量豪车俱乐部的入门券,没有你就不算真正的豪车。
宝马的功底你摸得着再说天下独步的采埃孚8AT调教,都是给一个老板打工。说无出其右绝对是正确的。
其次,宝马的高转发动机也摆在那呢。
第三,宝马的操控性还在那摆着呢。
第四,宝马是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M POWER还有M-performance一直是宝马车迷的追求。
虽然宝马出品了前驱车,后驱车才是宝马的精髓。
汽车鼻祖奔驰:奔驰的2.0T 搭载在AMG A45上面 ,381匹马力。你不服不行。
这台怪兽,比直线加速绝对很给力。
在技术上奔驰自己研发发动机 变速箱动力总成不求人。
科技化一样引领潮流。
为了车主的表不被车门碰触,奔驰修改了座椅调节的位置。
再举个例子 奔驰的贵 就贵在内饰的精致和奔驰努力塑造的优雅感。
传动轴是被塑造成储物箱。
奥迪:说道奥迪,当然要说奥迪的看家本事Quattro全时四驱技术。奥迪的全部性能只有全时四驱的Quattro技术才能发挥。 R8后驱,纯粹是为了赛道规定搞出来的。
奥迪的江湖绰号灯厂也是令人甘拜下风。
早年间玩氙气灯,后来玩LED,现在LED也满足不了奥迪的观感。激光大灯又成了奥迪的新技术。
得益于四驱的加持,奥迪玩直线加速赛确实不错。
榛名总结:其实现在的车还不算疯狂,比如宝马封印的1979 M1,group B里面的奥迪。再到奔驰胆大妄为的把F1引擎削弱给民用车。BBA之所以存在,没有技术功底只靠吹牛是行不通的。
当然说BBA之所以在中国溢价水平和口碑都不错还是得益于进入中国市场早于其他品牌的汽车。
去掉品牌溢价,奔驰、宝马和奥迪在技术上或质量上是否比别的车好?
去掉车标,BBA什么都不是!
看到这个标题,肯定有BBA车主来怼,你开过宝马吗?你坐过奔驰吗?等你有了买BBA的钱再来说BBA的不是。咱先心平气和地讲,我还真都开过。我说奔驰不好,不是说你的奔驰不好,更不是否定你的选择。也不是说你花百十来万买奔驰就是交智商税。消费层次到了,买豪华品牌没毛病。但是你非说奔驰宝马技术上,质量上多先进,那就脱离实际了。
就好像您一万多买一双New&Lingwood俄罗斯小牛皮鞋,咋地穿着鞋能飞啊?还是说你这辈子穿不坏?路易威登的包,你啥材料的?我拿布缝一个是不是一样装东西?你有啥技术含量?能像小叮当的百宝箱一样吗?
咱不吹不黑,理智地说,为啥奔驰一辆车能卖您100万?它最大的功能就是满足您100万买车的需求!您消费层次到了,买20万的车不能体现您的身价。豪华品牌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
说去掉标的奔驰,当年北汽的BJ90就是换了标的奔驰GL,前几批车钥匙和发动机上的奔驰标都没换下去。可是消费者认吗?价格比当年的GL便宜一半,还是没人买。再比如奥迪A3和高尔夫,一样的发动机,一样的变速箱,一样的底盘,同平台生产,就是换了个壳子,换了个标。价格差了5万多。你说是技术质量的差距吗?这5万就是四个圈的钱。
BBA的质量真的好吗?BBA烧机油,能烧得你怀疑人生,车主后备箱常备两桶机油。谁让人家BBA逼格高,现在烧机油都不能算毛病了,叫富贵病。这要是国产车得让人喷死,国产发动机技术就是不行,还烧机油……放在德系身上了,各种洗地。
烧机油家族
宝马5系新能源,曝出大面积电池故障。一个群里400人,有200人换过电池。最多的换过4次,最短时间一礼拜就坏了。在保期间还好,麻烦点也就麻烦点了,要是脱保了怎么办?人家宝马可不是电池终身保,换一个好几万。车主扎堆维权。
奔驰,E级的断轴门应该不陌生了吧?从2016年开始反复报道,召回车辆40多万。其实我对召回这事还是持赞赏态度的,最起码主动解决问题。可是16年的车,到19年才召回……
奥迪,3000多车主投诉车内异味,经过权威部门检测,车内甲醛和苯含量超标!车主投诉维权,其中白血病患者34人,鼻咽癌患者5人。而对此,奥迪官方给出的结论是:我们检测合格。
的确,什么车都不能保证百分百没问题,但是你说奔驰宝马质量就比别的品牌好?那也未必。也是时候破除这种品牌信仰了。
再说技术,你有什么可豪横的?没错,宝马的操控一流,梅赛德斯奔驰是燃油车的鼻祖,奥迪……灯好。
可是,我们要知道,汽车是一种复杂的工业产品,零部件很多,你怎么叫技术领先?发动机技术?底盘调校?还是变速箱匹配?或许你在某一领域是做得不错,真正对同级别实现碾压了吗?
1、发动机:咱们如何界定发动机的好坏?不用研究复杂的技术和参数,咱看实际效果,一是耐用、二是省油、三是动力。耐用性基本上分不出公母来,只要发动机没有设计缺陷,比如说烧机油或者机油增多的问题,导致发动机寿命缩减,一般开个十来年都没问题。
省油和动力其实是矛盾的,这一点要看发动机的热效率。BBA在发动机上有什么过人之处吗?热效率不及马自达吧?甚至和国产奇瑞比也没啥优势。比亚迪的新一代发动机热效率都能达到43%了,您敢说您领先?
2、底盘调校:总说后驱的宝马操控如何如何,总说底盘的豪华感。这东西没有直接的参数,您卖那个价钱,给上个空气悬架的确高级,的确舒服。但是说技术上,您不也是麦弗逊悬架加多连杆吗?底盘调校,一样是奔驰的底盘调校专家,在奔驰那就是底盘豪华,被挖到比亚迪这来了,比亚迪就是底盘一般?
3、变速箱:奔驰奔驰用自己的变速箱,这没问题。宝马用爱信,别人家也能买啊。再说奥迪的双离合真的好吗?一样异响顿挫,投诉不少,和大众使用的是一样的东西。BBA毕竟不是专门生产变速箱的,他们东西真就比采埃孚、爱信好吗?也未必吧?
说BBA技术,某一领域有独到之处我承认,可是说匹配它的售价?肯定远远达不到。奔驰和比亚迪合作推出了腾势汽车,你觉得它为什么找比亚迪合作?看中比亚迪什么了?是品牌吗?是资金吗?他在新能源领域如果比比亚迪强,会和比亚迪合作吗?
过去纯燃油车时代,想要强劲的动力,你就得在排量上下功夫,为了彰显实力,V8,V12发动机鼓捣出来,百公里加速5秒,买不买我放这,证明我有这能力。然后身价就出来了。现在不一样了,咱比亚迪唐,汉20多万也4秒多,宋Pro DM十多万也5秒以内!原来燃油车的优势荡然无存!你还有什么资格买那么贵?靠什么?就只能靠粉丝的信仰了!
最后总结,100万的豪华品牌,最大作用就是满足您的100万买车的需求。车值20万,品牌值80万。
去掉品牌溢价,奔驰、宝马和奥迪在技术上或质量上是否比别的车好?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那么多的豪华汽车品牌,为啥只有BBA成为一线豪华品牌?BBA比其他品牌高出的售价,到底是智商税或者品牌溢价呢?还是BBA本身的产品力就很强,去掉品牌溢价,奔驰、宝马和奥迪在技术上或质量上是否比别的车好?这个问题其实要分两方面来聊。
BBA的技术水平真的比其他品牌更强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一点也没什么可去质疑的。
作为一线豪华品牌,马太效应表现的非常明显,BBA在规模效应下,强者愈强,从产品线看,BBA的产品体系非常完整,比如奔驰有A、B、C、E、S、G轿车和SUV版本,还有迈巴赫和AMG版本,产品序列相当齐全。其他汽车品牌,就算是雷克萨斯这样产品系列比较齐全的二线豪华品牌,也难以和奔驰相提并论,更何况一些普通品牌。
从技术上看,BBA无论是从技术先进性、产品序列,都要表现的更好,比如说宝马发动机,有B、M、N、S系列,涵盖了从四缸、到六缸、八缸再到十二缸发动机,而二线豪华品牌常常是一款2.0T发动机打天下。
但是即使有技术,给不给用是另一码事,BBA的高端技术往往不会轻易下放到低端车型,这样一来可以维持产品阶梯,另外BBA本身具有一定的品牌溢价,比如在奔驰A级、C级上,用的是1.3T和1.5T发动机,只有到奔驰E级才会采用2.0T发动机,这方面其他品牌要更良心。
BBA的质量稳定性真的比其他品牌更强吗?但是从质量稳定性上来说,BBA相比其他品牌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可以说有所不如,这三个品牌的质量稳定性基本上就是菜鸡互啄的水平。原因很简单,一款车越是豪华,其需要用到的零部件就越多,出问题的概率也就越大,而且BBA又不像雷克萨斯那样,把质量稳定性的优先级放在前列,就导致BBA车型的故障率并不低。
根据数据显示,渗油、漏油几乎是BBA三款品牌车的通病,高达6成。全系故障率最高的配件中奔驰机油座漏油高达63%,宝马气门室盖更换率74%,奥迪变速器油底垫更换率为51%,因此,上了年限的BBA维修保养成本居高不下,是业内众所周知的事实。
根据J.D. Power公布的2020年新车质量排行,BBA中质量表现最好的宝马,在质量稳定性上要落后于丰田、雷克萨斯、别克、大众、林肯等品牌,位列第八名,奥迪位列第十六名,奔驰位列第二十三名。有人质疑别克的排名为什么那么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别克跟国内的别克,差的真的蛮多的。
从这份榜单我们也可以看到,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个汽车品牌在质量稳定性上的表现,真的很一般,可能还比不上价格远低于它们的普通汽车品牌。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一点,BBA虽然是一线豪华品牌,但是不代表它们在各个方面都要强于其他品牌,还是要看具体的车型,至于BBA车型和其他车型之间的差价,导致值不值得,还是要看你的用车需求,毕竟BBA在面子加成上,要比其他品牌强得多啊。
去掉品牌溢价,奔驰、宝马和奥迪在技术上或质量上是否比别的车好?
在中国,BBA的品牌溢价真的比较高。在10年前国人眼中都属于豪车范畴,就连宝马3系、X1,奔驰C级,奥迪A4等,只要拥有BBA的标就属于豪华车。
近几年来这种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主要是开阔了眼界,资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网络更加发达,广大群众对于车越来越了解。BBA为了中国市场日益强大的竞争,价格一降再降,不仅指导价下调,落地价更是有着巨大让利。宝马和奥迪让利明显,奔驰让利幅度较小。
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林肯、英菲尼迪等大打价格战,BBA最终也承受不住,毕竟国人已经过了为品牌多花几十万的时代,现在买车已经趋于理智,对于各类配置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BBA除了自己的顶级车型,其他均基本合资国产化,对于一部分青睐于进口车的车主来说,国产化后的BBA车型已经失去了其神秘面纱。
现如今BBA几乎已经成为了街车,国人已经见惯不惯。不过BBA的维修价格之高还是让其他车主遇见他们时尽量远离,零整比高的吓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BBA会逐渐退去豪车的外衣,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走起“平民化”之旅。
还有,BBA的质量不见得要好到哪里去,宝马在韩国的自燃门,牌子都已经臭大街了,在中国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奔驰E的断轴事件。奥迪车主普遍投诉新车内的味道。
相比于其他车型,BBA也许内饰更显豪华,静谧性更好,注重乘坐舒适感,营造豪华氛围,这些BBA都是量产车中的行业标杆。不过大多数二线豪华品牌目前在很多方面都已经不属于同级别的BBA车型。相信在价格更加优惠的前提下会瓜分走一部分BBA的车主。
去掉品牌溢价,奔驰、宝马和奥迪在技术上或质量上是否比别的车好?
首先要说谈豪牌必然绕不开品牌溢价,如果去掉品牌溢价,那么必然存在技术、标准上的差异,不过按照同平台去比较,技术性差异往往不大,而存在差异较大的则是标准的高、低,以及用料、内装方面的差异,我们往往在谈车时,只会针对三大件去比较,但实际上内装、电子系统等部分的成本总和并不比三大件低,所以豪牌与普通品牌的技术性差异有,但影响更多的则是标准。。。
就好比奥迪A3、高尔夫比较,亦或者是雷克萨斯Es、凯美瑞进行比较,实际上技术性差异存在很少,无非就是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而差异较大的则是标准,实际上豪牌的昂贵并不仅仅是品牌溢价,内饰的豪华程度、精细程度也都不是普通品牌能比的,这些都可以算作豪华品牌昂贵的原因;坐进雷克萨斯Es内,与坐进凯美瑞的感觉完全不同,雷车Es就是更好、更吸引人,这些都不必去深究,直接凭借肉眼即可分辨,所以有的时候豪牌的昂贵,并不一定非得贵在技术上,弄个黄金的内饰(夸张),即便是微面也会价格不菲!而标准上的差异也同样很大,还是用A3、高尔夫坐比较,单看配置差异并不甚大,但奥迪与大众的标准则存在不同,比如曾经有个说法就是大众的焊缝在五毛钱硬币厚度以内,就算是合格品,奥迪的焊缝超过一个头发丝厚度,就算不合格;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但也反应了豪牌的生产、装配标准要更高!更高的标准决定了更高的成本,所以即便去掉溢价,豪牌的生产、制造成本还是高于普通品牌的同级别车辆,所以不要说豪牌只是卖牌子;既然大家都认为豪牌是卖牌子,为每个人都追逐豪牌?甚至连三岁小孩都立志长大买大奔。。。
豪牌间的比对鄙人就拿最熟悉的两个品牌宝马、英菲尼迪来做比较;用英菲尼迪3.7l q50对比宝马5系,当然这两款车是不同的级别,但鄙人也没想去比较价格;两车的操控都不错,当然5系没有q50灵活,但不能这么跨级别去比,不过鄙人自信q50的操控不会比宝马3系差,但两家变速箱水平、变速箱与发动机匹配方面,存在的差异就很大了;宝马采用的采埃孚8At变速箱,与发动机匹配到位,驾驶五系甚至都感觉不出来换挡,动力衔接紧密,几乎没有那种动力间断的感觉,给油就走、给多大油就走多快,没有那种深踩一脚后,先吼一声、之后思考、最后才提速的延迟感。。。而q50的7AT变速箱JR710E就比较无奈了,换挡逻辑很笨,尤其是降挡动作很慢,经常是猛踩油门,转速飙升、车速不变,所以这就体现出差异了,宝马主打运动、英菲尼迪同样主打运动,但宝马与采埃孚8AT的组合是绝配,那种感觉是美妙的,单英菲尼迪就做不到,至少在B级运动车上做的就不如宝马;奔驰、奥迪也同样如此,德系三豪中,宝马的变速箱做的最到位,不知这算不算贵的理由?2.0T的五系开起来像自吸,3.7l的q50被这变速箱拖累的却有些开早期涡轮增压的迟滞感;所以即便是豪牌之间也存在差异,所以这就是豪牌之间价格有差异的原因。。。
品牌特色极为鲜明奔驰、宝马、奥迪每一家都把自己的品牌特性做到了极致,比如说宝马、大家就会认为宝马操控最好(难道奔驰、奥迪操控不好?),说到奔驰就是豪华(难道宝马、奥迪就不够豪华么?),说到底就是科技(难道宝马、奔驰就不科技?),说沃尔沃最安全(难道BBA不安全么?),其实豪牌的操控、性能、安全都不差,但产生不同的品牌特性就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其实以前一个老德对鄙人说奥迪在德国本土同样是以操控为卖点(鄙人当时就想纠正他奥迪是主打科技的,后来想想算了,一个机械制品科技什么啊,真当是数码产品?),只不过到了咱们这变成了科技的典范;所以BBA把各自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这同样是它们能卖上价的原因!除了上述部分,豪牌的优势还有对安全的更深理解,相比较之下同级别的豪牌还是要比普通品牌更重视安全性、更严谨,BBA长期处于豪牌顶点位置,所以更脆弱、更无法承受任何的伤害;道理很简单坏人做坏事、天经地义,人们也会习以为常,但好人做坏事、瞬间传遍千里,BBA长期被捧得太高、所以一旦摔了就是狠的;所以单反BBA有一点风吹草动,瞬间全国皆知,就好比奥迪用什么沥青之类的,用沥青的多了,别的怎么不被揪出来呢?道理很简单,卖的贵会许是因为如屡薄冰吧!总而言之豪牌卖的贵、绕不开溢价,去掉溢价在技术上有优势(多大具体看车型),而占据主导的则是生产制造标准、用料、安全体系、内装、影音系统的差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