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先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和直接启动发动机区别在哪?

汽车先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跟咔咔咔直接启动发动机区别很小,几乎不会多汽车造成不好的影响。

从我个人用车体验来说,确实没啥影响。我自用的是一台宝骏560,手自精英版,属于中配车型,所以没有一键启动。有时候我心情平静,点火的速度也慢,也就是所谓的先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有时候赶时间,就会咔咔咔直接点火踩离合挂档松手刹走人,也就是所谓的直接启动发动机。

从我这四年用车情况来看,无论哪种启动方式对车都没啥影响,能启动的自然会启动,从来没遇到没法启动发动机的情况。

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跟咔咔咔直接启动发动机有很大的时间差,其实并不存在。

以需要插钥匙启动的车来说,拧钥匙的点火开关,一般有四级开关,分别是off/lock、ACC、 ON和Start。off/lock很好理解就是断电了,ACC是指附件(例如音响灯光等)通电,ON就是全车所有电路接通了。如果需要咔咔咔直接启动发动机也是需要时间的。

咔一声,钥匙插入钥匙孔。咔二声,钥匙从lock转动到acc,咔三声,钥匙从acc转到on,最后咔一声,钥匙扭到sTart确认发动机启动后自动返回on挡。

这样一通流程下来,就算不缓一缓直接启动发动机也需要2~3S的时间,就算放到一键启动的车上,也要经历踩刹车,确认档位在n/p上,然后通过长按启动按钮启动发动机,这样一来至少需要2~3S的时间。也就是说,无论是手动扭钥匙启动还是通过一键启动发动机,都需要2~3S的时间,不存在瞬间启动的情况。而这短暂的时间足够车辆完成部分自检了。

其实很多人故意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就是为了给车辆留出自检的时间,但是对于车辆来说,2~3S已经足够完成部分自检了。试想一下,如果车辆只靠发动机启动前的时候完成全部自检,那你怎么进到车厢的呢?是不是说明防盗系统,开关系统早在全车通电前已经自检完成正常运转了呢?

或者说,启动发动机前缓一缓只是为了检查各部件感应器是否正常,仪表盘上面的故障灯是否正常亮起。因为车辆发动机在未启动前,仪表盘上面还是会留下黄色的发动机故障灯,红色的机油压力灯,等到启动发动机后这二个灯就消失了。这就说明,汽车自检只是部分自检,发动机模块完全无法在启动前完成故障检查,不然就无法解释机油压力灯跟发动机故障灯只有启动发动机才能消除的原因。

既然只是部分自检,无论是全车通电后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还是通电后直接启动发动机,效果都是一样的,因为通电后直接启动发动机的时间足够汽车完成部分自检程序并建立油路压力了。而通电后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除了感觉更稳妥外,对车辆并没有实际的作用。

如果硬要说这二者有啥区别,区别就是慢一点启动发动机可以通过自检后的故障灯发现车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确定还要不要启动发动机,要不要去修一下。如果想着靠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的时间帮助车辆完成自检就没必要了。现在的车辆都是电信号传输,速度以毫秒计,速度极快,正常启动车辆的时间足够完成自检了。

汽车先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和直接启动发动机区别在哪?

汽车直接启动与自检完成后在启动还有有一些区别的。

钥匙扭到ON档位时或者一键启动开到ON档位时,整车所有电器设备开始供电,电子电器设备处在工作/待机状态。接通电源后ECU首先会执行一个自检程序,同时汽油泵也会工作几秒钟提供足够的汽油压力。此时如果直接启动车辆,ECU则没有机会自检/初检,而汽油泵则不能提供预压力。但是通常情况下很多人都是上车后一次启动,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从ECU说起,ECU是电喷发动机系统必出备的电脑管理系统,自1992年后的电喷发动机都配备了ECU。电喷发动机想要正常运转需要多个传感器来配合,ECU通过读取各个传感器数据来判断发动机当前状态/工作参数是否正常,并且依照传感器反馈数据来不断的调整发动机工作状态。而ECU收到开机信号后,默认的启动程序就是检测各个传感器信号是否正常,各种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检测到不正常信号/数据,可以判定为某模块失效/损坏,此时可以在仪表盘上显示出来。汽车不止一个发动机电脑模块,还有车身控制模块、辅助安全控制模块等、甚至自动空调都具备程序。这些模块上电以后第一个动作就是自检。例如气囊、ABS、ESP等。所以要是开到ON挡位时,稍等几秒钟气囊/ABS/ESP等指示灯都会逐个熄灭。这就代表这些系统都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指示灯就会一直亮下去。有些指示灯则是车辆启动后才会熄灭,例如故障灯、助力系统指示灯、机油压力指示灯、发电机指示灯等。启动后无故障后会逐个熄灭,如果有故障则会一直点亮,提示驾驶员及时检查车辆。

等待车辆自检后启动车辆,可以提前发现某些不正常工作的模块,例如与安全有关系的模块/功能。ABS、ESP、气囊等。而发动机控制模块则是在通电瞬间完成自检,是不需要等待的。即使有传感器数据不正常,参照比对其他信号后仍然可以启动发动机,这时候就由缺省数据代替,跛行模式开启仍然可以让车辆启动。启动后数据不正常则故障灯会点亮,提醒驾驶员及时修理车辆。汽油泵也是如此,通电后会短暂的工作几秒钟,提供足够的汽油压力以便车辆顺利启动。如果直接启动点火,汽油泵也是在工作的也可以提供足够压力保证发动机启动。

汽车先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和直接启动发动机区别在哪?

汽车没那么娇贵,直接启动与缓一缓再启动都可以。首先汽车是由油路电路配合工作的,这是汽车最初的状态。造车技术的越来越好,把各种简单和复杂的机件工作交给电器控制,自动化来完成了,减轻司机了操作。比如,最早是用摇手柄插进反动机的启动马达里,用人力让启动马达转起来,从而发动汽车。后来的流程是,扭动车钥匙,第一档通电,第二档电器工作启动马达,让车发动起来。一个车钥匙就完成了所有工作。现在更有“一键启动”,物理钥匙都可以不要了,一个按键按一下就全部完成。造车技术的日益先进,工程师们,把汽车的各个系统都分别装上了电脑程序,比如发动机启动程序,配气程序,供油程序,灯光控制程序,刹车控制程序,等等。把汽车各个系统分块装上相应的电脑程序,让它们即独立又协调的工作。减轻人的劳动强度并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但汽车的基本形态还是油路供油,电路点火。开车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行车安全上,去琢磨怎么把车开好,安全行车才是发挥汽车最好的功效。

汽车先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和直接启动发动机区别在哪?

壹车热评,原创不易,谢绝搬运!

上车后是先通电源还是直接启动,恐怕很多人都纠结过这个问题,虽然这个细节并不会给你的爱车带来很大的不同,但缕清一下这个问题还是会少一些纠结。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汽车通电自检有这样的好处:先通电,让油泵开始工作,提前给汽车提供一个油压,便于发动机的顺利启动。

这里说的油泵指的到底是燃油泵还是机油泵呢?

这里说的通电后启动油泵,指的是燃油泵。

汽车在熄火后,不仅机油会慢慢回落,燃油也是这样,这时油路中的油压会下降(这里主要指长停,短停则不存在油压降低的问题),而当汽车自检车通电时,燃油泵会瞬间对油路供油,并在油压传感器的检测下达到一定油压。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顺利启动发动机,而且车主在汽车自检时,如果你仔细听,还能听到从汽车底盘传来的油泵加压音,而如果你的爱车隔音很好的话,也可能听不见。

不过燃油泵自检时的启动只有短短几秒钟,它的目的只是一个,给油路提供足够启动的油压,但如果你自检后并不立刻启动发动机,燃油泵又会停止工作,然后待你启动发动机后再恢复供油操作。

当然,汽车通电自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启动油压,它更重要的目的主要还是对汽车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进行自动检查,并通过对相应感应器的回馈数据进行分析,来检查此时的汽车状态。

汽车自检是如何检查各类电路或者部件的状态呢?

壹车热评无法对每个检测过程都进行解释,但控制这一切检测的关键正是汽车的大脑:ECU。

每辆车在生产制造时,工程师都会在ECU内部设置各个传感器的正常数据(范围),如果ECU检测到某项实测数据与预设数据之间出现异常,ECU就会仪表盘上报出故障。

比如我们有时常见的一个故障是,安全气囊提示灯在汽车启动后会一直亮着,这就说明此时你的安全气囊有故障。

汽车也不是只在自检时才会检测这些问题,汽车在通电,启动直至熄火的整个过程中,这种自检控制都是存在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上车后先等完成自检和直接启动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熄火停车一段时间后,为了能顺利启动汽车,我们还是可以先等上几秒也不迟。

此外,开柴油车的朋友可能需要更加注意汽车自检这个预热过程,特别是在天冷的季节,在通电后,我们在柴油车上能看到一个类似电热丝的指示灯,这是柴油发动机在进行预热的信号。

因为温度越低,柴油的流动性会降低,再加上柴油本身就难易挥发,所以冷天如果不对柴油机进行适当预热,发动机可能会出现启动困难的情况,所以开柴油车的时候就特别需要进行通电、自检,然后预热的操作,最好等指示灯熄灭后,再启动发动机。

汽车先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和直接启动发动机区别在哪?

汽车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我们可以称之为“2次启动”。直接启动发动机,我们可以称之为“1次启动”。这两种做法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有细微区别。

1、自检和启动顺序不同

2次启动就是第一次将车钥匙拧到ON位置,让全车自检3秒。然后再次将钥匙拧到Start位置,启动发动机。如果是无钥匙启动的汽车,则第一次不要踩刹车按1次启动按钮,让汽车自检3秒。然后踩住刹车,再次按启动按钮来启动发动机。这里,汽车首先执行了全车自检,车辆的仪表盘上会短暂亮起告警灯,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告警灯会消失。自检完成后,汽车才启动发动机。

1次启动就是将车钥匙直接拧到Start位置,汽车直接启动发动机。无钥匙启动的汽车,则直接踩住刹车的同时按下启动按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行车电脑ECU会首先启动发动机,然后在发动机启动的状态下进行自检。

自检顺序的不同,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2次启动多浪费了3秒钟。当然,有很多人觉得1次启动会增加汽车电瓶负担,1次启动无法预备好汽车启动需要的油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2、1次启动会增加电瓶负担?

这其实是错误的,现在的汽车ECU是比较智能的。在汽车一键启动时,需要瞬间电流比较大,ECU为了保护电瓶及电器,会瞬间断开汽车的高耗电电器。比如空调、中控屏、音箱。在启动发动机后,又会瞬间接通。

从上面看,无论是1次启动还是2次启动,启动的瞬间,电瓶都只为起动机提供高电流输出。所以,1次启动并不会增加电瓶负担。相反,2次启动时,因为电器在第1次自检时已经加电,在启动时必须短暂断电然后再次通电。不过这个通断时间非常短,不会有什么不良的感受。

3、1次启动无法预备油压?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其实也是错的。现在的电喷发动机在汽车熄火后,汽车油泵上的压力开关会保持供油管道里有一定压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压了。同时,现在ECU比较智能,在你按下启动按钮时,会判断保留的油压是否足够启动。不够会以极快的速度补足油压,立即启动发动机。所以,1次启动根本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厂家为什么叫做“一键启动”的原因了。

总结

总之,汽车自从有了ECU后,就越来越智能。无论是在启动、还是在行车过程中,它都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检查和判断的工作。作为车主,只要按照车辆说明书去操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现在的车辆说明书关于汽车启动的章节,基本都是1次启动。不会要求先自检再启动了。

汽车先通电缓一缓再启动发动机,和直接启动发动机区别在哪?

区别有多大不好说,因为没有统计数据支持,应如何操作也需要以启动方式区分。

汽车启动之前“通电缓一缓”并不是为了让发动机做个“心理准备”,而是让油路系统先“热一热身”。车辆熄火后全车只为防盗系统供电,其他电器设备是全部断电的,其中就包括油泵电机;汽车的发动机喷油需要足够高的压力,因为喷油嘴是在油泵从油箱内抽出燃油并通过油路系统达到油嘴后才能建立油压,运行的过程是蓄压再利用高压雾化喷射燃油。

没有足够的压力则喷油嘴无法喷油,那么熄火后油压消失则无法正常喷油,想要正常喷油就需要在启动发动机之前为油泵电机供电,在油路系统形成油压之后再启动发动机才能顺畅。这是发动机在启动之前需要在Start挡停留几秒的原因,因为在这一档位油泵才会通电加压。使用机械钥匙启动的车辆建议养成这一习惯,插入钥匙后直接启动发动机会延长点火时间,因为油路蓄压的过程转移到启动发动机的过程中。

如此启动发动机对于油泵实际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油泵只是台直流电机,只要通电能正常运行它是不在意发动机能不能正常运行的。但是发动机启动瞬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喷油则无法正常启动,必须在启动过程中形成合理油压后才能真正点火开始自循环运行;启动发动机依靠的是起动电机,这台电机需要通过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的圈齿运转,启动的阻力很大所以电机会消耗很大的电流。那么启动时间的延长则需要蓄电池以更长的时间高倍率放电,这种状态对于蓄电池会有损伤,对于电池容量衰减也会有一定影响,所以这种用车方式主要会伤蓄电池。

一键启动特殊

安装一键启动的汽车不用这么麻烦的操作,即使有说明书也只是说明踩住刹车踏板后直接按按键即可。但是一键启动并不是忽略了对蓄电池的损伤问题,而是在按下按键后会按照顺序自动的建立油压、自检、点火,很多使用一键启动的汽车在启动瞬间会感觉有延迟,原因正是ECU在按部就班的做准备工作。

所以一键启动要省心省力一些,需要人工操作的步骤都由电脑替代了;至于机械钥匙启动的车辆建议还是要养成好习惯,对于发动机蓄电池和油路系统总是有益无害的。进入车内后先插入钥匙,之后系好安全带开始启动发动机,启动后等待几秒钟转速开始回落即可换挡走车了。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请勿站外搬运内容(保留全网维护版权权利),欢迎转发转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