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路上撞死狗,是应该停车报警还是继续行驶不用理会?
在高速上撞到小动物是否停车报警,是要分情况的。讲个我亲叔的真实经历。我个人倒是被挂车追过尾,但是撞高速撞动物还没遇到过。
在2018年8月24号,我叔开着车,载着自家大儿子跟侄子往老家赶。这二位都是学生,暑假期间出来东莞做暑假工赚点零花钱,时间到了都要回老家准备开学。
我叔开长途喜欢挑晚上,因为车少,到家正好是白天,可以在家多玩一会。
上了高速,一路无事。
等到了凌晨大概五点钟,天开始微亮。人在这时候也是最困乏的时候。想着还有十多公里就可以下高速了,我叔开始放松警惕了。
突然,“砰”的一声,车子以130公里的时速撞到了什么东西。然后车子颠簸了一下,感觉像压到了什么东西。
这一声响,把副驾驶昏昏欲睡的侄子也彻底惊醒了。据他后来回忆,是看到了一个黑影从路边窜到高速上面。具体是什么,因为车灯没照全,没有看清楚。
这一下把我叔吓得汗毛都立起来了!
要知道,24号出发,隔天25号正好是我国的中元鬼节!照我叔的原话“我怕不是撞到鬼了吧!?”
撞了不知道什么东西以后,我叔也不敢停。高速路都建的偏僻,再加上我们那儿是山区,周围乌漆抹黑荒郊野岭的,谁敢停车看情况啊!
在确认车辆正常后,我叔打足精神一口气开下了高速,到了环城路有路灯的地方才下车查看。
车的保险杆凹进去一大块,还粘着一些灰黑色的毛发。我叔拍了些照片,到白天报了保险。保险勘察员看了照片,围着车转了几圈,争执了好久才给定了损。
按当时的情况,换你,你敢停吗?
所以,高速撞死狗,是停还是继续开,看实际情况!
停车报警的条件有哪些?在高速撞死狗,如果你想停车报警,首先确认这些情况是满足。
- 车况良好,能正常行驶。
你的车况正常,能完成靠边,刹车,开双闪等紧急操作。
如果你车被撞的仪表盘一片红了,先想着保命吧!
- 确认道路安全
主要确认你的后方跟旁边车道有没有车,应急车道有没有停车带。不要在这种情况停在应急车道,要停在应急停车带。一来不安全,二来警察叔叔可能回扣你分。如果没有应急停车带,你可以往前开,记一下路边的公里数牌,到了应急停车带停好车报警。警察叔叔问具体地址你可以说公里数牌加你已经驶过的城市名加预估的米数,比如清远方向,97公里加900米这样。
切忌不看情况急停,变道。有可能追尾甚至连环追尾事故。
继续行驶的情况有哪些?正常来说,高速公路作为封闭道路。大多建在荒郊野岭,远离城市,在高速公里出现动物发生碰撞都是不正常的,一般人很难遇到。
所以发生碰撞,要留点心,毕竟这不正常。
- 情况不明不要停
像我叔那样,太黑看不清情况不要停。毕竟现在坏人还是有的,万一有人借你停车之际敲诈勒索不好处理。
- 黑灯瞎火不要停
高速路车速快,晚上车少,司机车速普遍高于白天。再加上车灯照射范围有限,观察到的情况有限,发生突发情况来不及反应,贸然停车,非常危险。
而且晚上高速路很多地方没有路灯,照明全靠车灯,你想处理也未必看得见。
高速撞死狗如何处理?正确做法应该是确认撞死狗后不要惊慌,稳住方向盘,轻点刹车保证车辆稳定。然后开启双闪,安全的把车停到应急停车带,然后报警。报警后把情况说清楚,方便警察叔叔清障以免影响高速行车安全。车主也要拍照报保险,确认车辆安全后才能再次行驶。
在高速路上撞死狗,是应该停车报警还是继续行驶不用理会?
当大家驾车时,很多时候都会在路上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让人措手不及很难处理。特别是在高速路这样的路况中,高速行驶时会不小心撞上意外闯入道路的狗或者其它动物,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时,有些人会选择停车报警,也有些人会选择继续驾驶不予理会,那么哪种做法才是最正确的呢?
首先,咱们来说一下停车报警这种处理方法,这种行为是很负责的正确做法,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注意事项。第一,将车停在应急车道上,打开车辆的应急双闪灯,在距离车尾200米处的道路上放好警示牌。第二,在等待警察的过程中,检查车辆情况,是否有破损,是否有影响驾驶的故障,并及时的站到护栏以外。第三,警察到来之后,要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车辆有损坏,要让警察出具事故认定书,这样才能更好的找保险公司进行赔偿,同时在安全的前提下,配合警察清理撞死的动物。
其次,若是撞死动物后不理会,继续行驶的话,这种做法就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撞伤或者撞死的动物位于高速车道上,很可能会对后面高速行驶来的车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第二,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撞上狗或者动物,自身车辆也很有可能会受损,这个时候如果继续行驶不检查车辆的话,也是一种对自己安全不负责的行为。
最后,很多选择继续行驶不理会的人,往往是怕担责任或者怕麻烦才一走了之。殊不知这一走才会更麻烦,如果车辆撞上的是流浪狗还好说,一旦撞上的是有主人的宠物狗或者家禽依然一走了之的话,对方选择报警,就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了。
总的来说,如果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撞死狗或者其他动物的时候,基本都可以参照上述停车报警的方法及时处理。这样做不仅符合道德规范,也符合法律法规,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高速路上撞死狗,是应该停车报警还是继续行驶不用理会?
我亲身经历过,有真实经验分享。谢谢邀请!
1.我是前年春节从苏州到扬州时,在高速上撞了狗。狗当时是过马路,我还好没突然变道,或急刹车,只是稍微减速,当时我真怕狗被卷到车底去,事实我想多了,只听嘭的一声,狗居然还保持了往前的惯性,跳到路边去了。
2.我当时没有停车,继续赶路,想着会苏州后再去走保险。
3.年后,过了有10天左右吧,我找4S店的人,问怎么走保险?他问我有当时报警了吗,我说没有;他又说你有那天走高速的发票吗,起码是个证明,我说那几天高速免费,没有。
4.他说就这样报警吧(保险公司),把实际情况讲一下,可能不能全额。后来定损员过来看了车,评估了一下,最终给的是全额。
所以,根据我的经验,高速撞狗后,正常流程应该是要靠边停车报警的,报警记录是后续走保险的依据。但是我觉得高速上停车报警太麻烦了,大家可以根据我的经验自行决定是否要停车,看起来保险不是太大问题,记得保留高速发票!
在高速路上撞死狗,是应该停车报警还是继续行驶不用理会?
我有过一次经历,那是五年前在沈阳环城高速上,远远的看到它过了一半了,我从它后面可以正常通过,不想它突然调头往回跑,不敢大打方向否则容易侧翻又不能踩死刹车,实在躲不开了只能撞上去了,当时就选择从车的正中迎着它开过去,心里想最好是能跨过去,但还是听到“砰”的一声,过去后从后视镜看它动了几下就不动了,心里特难受,开了十几年车头一回,也没敢急刹就慢慢靠边停下来了。然后打了96122说明事情经过,警察蜀黍态度特别好,记下我的电话号码后,告诉我 如果是无主人的狗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如果有狗主人报警找到他们,他会电话通知我,让我们协商。其实别说狗狗,就算别的也与司机无关,因为高速上禁止任何人员通过的,强行通过的发生交通事故负全责,所以个人认为如高速上发生此类事故,最好还是打电话报个警,以防万一是附近有主人的狗,他告你肇事逃逸,虽然最后你无责总是要麻烦你跑几次,最起码我报警了就不是逃逸,不知道我说的对否?
在高速路上撞死狗,是应该停车报警还是继续行驶不用理会?
在高速路上撞死狗,是应该停车报警还是继续行驶不用理会?在高速路上撞死狗,在我认为,应该停车报警,而不是继续行驶不用理会,为什么呢?
狗狗也是一条生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虽然它不是人,但是它也有一条生命。在高速路上把狗狗撞死了,难道就不管不问了吗?这应该是不行的。如果说你继续行驶,不理会的话,那么还有可能会承担更严重的法律责任,属于交通肇事逃避,是违法行,要追究法律责任,从重处罚。停车报警也证明自己在犯了错之后及时改正,不逃避,及时承担法律责,法律会从轻处罚。
狗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希望狗主人千万要把狗系好绳索,看管好,不要让狗在高速公路上走动。驾驶员也要提前呜号,釆取措施,紧急避让狗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善良的心,那么会减少狗非命的发生。
但是,驾驶员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把狗狗撞死了,千万不要继续行驶,一定要停车报警,以免影响在后面行驶高速路上的驾驶员,导致很多严重的后果。比如车轮从狗身上踏过,会导致遍地是血,给人一个惊吓的感觉,这也是非常不好的。当狗死亡之后尸体要及时报警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速路上行驶车辆安全。
所以当我们在高速路上,把狗撞死后,一定要停车报警,千万不要继续行驶逃避法律责任!
以上是我个人意见,网友们的意见,如果是怎样的呢?可以在评论区发言讨论。
我是六年级学生,请网友点评加关注,谢谢!
在高速路上撞死狗,是应该停车报警还是继续行驶不用理会?
1. 如果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撞死狗,自己确认是把狗撞了,撞完狗以后如果车辆前面的水箱或者中冷器都没有损坏,车辆还能够正常行驶,那么就没有必须停车的,把车开到就近的服务站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报保险维修车辆,减少自己的损失,记得一定要及时报保险。
2. 高速路是不允许除了汽车之外的其他动物上路的,当然也不允许行人上路。但行人毕竟是人,生命权大于路权,因此在高速路上撞到行人是必须马上停车报警的。但由于高速公路不允许行上进入,所以,在划分责任上应该会减轻机动车的责任。而动物就不一样了,不管是什么动物,都是不允许上高速公路的,撞死等于白撞;而如果造成车祸的话,可报警并出险由保险公司赔偿。
3. 在高速行驶时,一旦发现车辆前方出现行人或者动物,最好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提前的预判,改变车辆的行车轨迹。举个例子,如果突然车辆前方500米处发现了动物横穿公路,就应该及时打转向灯变换车道。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突然,应该先鸣笛后降低车速,狗能顺利跑开自然好,跑不开被撞身亡也没办法。千万不要猛打方向盘试图避让,很容易让车辆失控,本着让速不让道的原则,即便可能撞上,也不要轻易打方向盘。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全自动智能量化炒币机器人张沫允(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个人发表观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