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老人最大的“毛病”不信儿女信外人。

湘妹儿家住在城乡结合部,她每天骑着电瓶车来城里上班,我做服装导购的时候和她一起共事了半年。说起她那个老母亲啊,她头疼得很。把他爸爸一生的积蓄嚯嚯得差不多了。

湘妹儿爸爸以前是修摩托车的,也挣了不少家业,湘妹儿还有个妹妹叫巧妹。考上大学出去读书了。

父亲走了湘妹儿就把母亲接过来和自己同住,方便照应。

湘妹儿家菜场隔壁是一家卖电疗椅的,最便宜的7000多,高端的好几万。

那些老人天天排队去按摩,坐在电疗椅上的时候,店家还一人给桶中药水泡脚。里面的工作人员超级热情,叫这些老人老爸老妈,嘴巴那叫一个甜。

而且还给他们捶背洗脚,教他们健身操,自己的儿女都没有如此孝顺过自己。把这些老人哄得魂牵梦绕的。

天天可以不吃不喝,但是一定要排队去做电疗。有次湘妹儿母亲给她说,想买把电疗椅,自己没事儿在家坐坐。

湘妹儿说母亲,你去小区花园的健身器材锻炼锻炼不是挺好的吗?高兴就去,不高兴就不去。她母亲没回答,她就以为母亲只是说说而已。

过了一个多星期,家里阳台上多出来了一把椅子,母亲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只听到呜呜的电流声。

原来母亲真的听销售人员忽悠,买了一把最贵的,椅子的功能被销售人员吹嘘得无所不能。母亲没坐几天,感觉没有在店里坐的效果好,让湘妹儿去问问是不是方法不对。

湘妹儿想找他们协商退款,想把这台椅子退回去,哪怕赔点钱也行。

工作人员说你都坐过了,开过机了,影响第二次销售,不能退货。

事到如今湘妹儿还不知道母亲的这把椅子花了多少钱买的。工作人员说记不清,让她自己回家问母亲,因为他们店买出去的椅子太多了!

每种型号价格都不同。

湘妹儿回家让母亲拿发票出来看看,她母亲不给,说不知道放哪里了,晚上母亲睡着了,湘妹儿蹑手蹑脚去翻母亲的钱包,发现那就是一张手写的45600元的收据。连个章都没有。

第二天湘妹儿请假找了面包车,装了椅子去找店家。去哪里店门禁闭,头天还见摆着的一排椅子没有了,屋内空荡荡的。

后来陆续有好几个儿女领着父母来退货的,有人花了几千,有人几万,一圈问下来,湘妹儿母亲花得最多。

她母亲消停了几日,就去学广场舞去了,在哪里碰到了她娘家远房表姐。

远房表姐很热情,教她跳舞,不会的动作慢慢给她拆解,直到把她教会为止。

湘妹儿上班远,中午都是她母亲一个人在家吃饭,远房表姐知道后,几乎天天邀请她去她家吃午饭。

远房表姐和儿子住在一起的,家里装修也豪华,每次吃完饭表姐都让她儿子开车把这个姨妈送回家。

湘妹儿母亲觉得,还是自己娘家人好,人家那么忙,还是做大生意的,都对自己那么好,每次去都烧好多菜。鸡鸭鱼肉样样有。

那儿子还孝顺,给这个姨妈夹菜盛汤剔鱼刺,把湘妹儿母亲感动得老泪纵横。自己女儿女婿天天只知道忙工作。

一天远房表姐又请湘妹儿母亲去吃饭,那天的饭局很热闹,有2桌人。表姐儿子从饭店请的厨师来做的。菜式丰盛可口。

吃饭的时候就谈到养老,谈到投资。谈到睡后收入,湘妹儿母亲听得云里雾里的。

回家给湘妹儿聊起这事儿,湘妹儿叫母亲离她这个亲戚远一点,不要轻易相信她的话。母亲气得直抹眼泪,说湘妹儿欺负她,不孝顺她。

后面就再也没有在她跟前提过表姐这家人,母女俩有了隔阂。

天天看着那些姐妹把钱交给表姐儿子打理,收益不错,湘妹儿母亲眼馋得很。

她就取了一万出来试试,把这一万交给表姐后,半个月表姐就给她300元的利息,月底又给了她300。

湘妹儿母亲觉得,我要是把那30万都交给表姐,那一个月的收入就是18000块,比女儿女婿挣得多得多。那自己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晚上回家,她躺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给女儿讲,上次女儿都叫自己离表姐远一点,说了肯定也不会同意的。

想想就没说。

第二天让表姐儿子开车陪她去取的。

她在做着一个美梦,一个月收益18000的美梦。

自从给了这笔钱给表姐,也不叫湘妹儿母亲去吃饭了,广场舞也没有跳了。

有几个阿姨问湘妹儿母亲,你表姐呢?该付利息了,打电话也不接。发消息也不回。

再打,直接关机了。

湘妹儿母亲晕了过去,在医院醒来,拔了输液管,要回娘家找表姐。

那里还有人呢?一群人又去她家,隔壁邻居说半夜搬走了,这房子是房东的,她们是租的。大家才知道受骗上当了,赶紧报警。

从此湘妹儿母亲一病不起,妹妹在外地工作,照顾母亲的责任自然就落到她一个人的头上。她母亲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睡,湘妹儿要不陪她,她就拿喝水的杯子砸墙。

她母亲口眼歪斜,流口水,不会讲话,半边身体没有知觉。尽管如此,她那只会动的手也不老实。

经常砸东西,一发脾气就把喂她的饭喷湘妹儿一脸。给她穿拉拉裤,她嫌不舒服,就给撕了,所以每天湘妹儿就在给母亲洗澡擦身换裤子换垫子中度过。湘妹儿被折磨得筋疲力尽的。

30多岁的人,硬是被折磨得白了头发,满脸沧桑。

题主问: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1:愚昧无知,像湘妹儿母亲一样。

2:倚老卖老,固执不讲理。

3:无根据的攀比。

4:炫耀显摆

可是我们都会老的,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平时多陪伴他们,多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有情感依靠,情感寄托。

多理解包容他们,

就像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陪伴我们长大一样。

他们没有嫌弃我们在她吃饭的时候拉屎

他们没有怪罪我们在她刚换的衣服上吐奶

原谅我们成绩不好,

原谅我们在学校闯祸。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所有的毛病一笔勾销吧!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妈妈今年85岁了,爸爸90岁差19天刚刚过世。我怕妈妈孤独,白天都会陪伴左右。我有看出她已成为老小孩儿,任性自傲执拗倔强,不肯听我的劝导,我与她聊天总和我拧巴着来。

一次和老妈吵了几句,我一生气就走了。胡同里碰到一个姐妹儿问我:老太太怎麽样了? 我哭着说:唉……!姐妹儿劝我说:过了80岁,说话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不计后果。我惊讶的看着她,半天没有说话。

这几句话一出口,道出了年龄偏大的老人,性格的特点和规律,我老妈可以自理,偶尔会出去遛弯儿,有时候身体不好,还坚持走一走,她说:“我要是不锻炼-身体就完了”。她有心脑血管的疾病,不可活动过度的。

(图片来源外站)

锻炼累了回家就闹脾气,(当然家里的确有几件不开心的事)这几天她病了在住院,看得出来她心神不安,总是不耐烦,我请了护工帮她做事,我妈说一切她自己都可以做,用不着护工。我怕她摔倒,就让护工在后面跟着她。因为耽心!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叙道@总拿我当小孩子似的说我:不会这不会那。我感觉有些倚老卖老无以言表,对外人特别客气,对身边人总觉得不满意或看不顺眼,是否老年人均为如此?真是不得而知?

网友们身边的老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我奶奶干净要强了一辈子,我大奶奶呢,用我奶奶的话说,邋遢享受了一辈子。可是,我们所有的晚辈都喜欢大奶奶,不喜欢我奶奶。

大奶奶是我大爷爷的老婆,是奶奶的嫂子。大奶奶有两个儿子,我大伯二伯。我奶奶生了我爸和小叔俩人。

大奶奶娶了儿媳妇之后就不下地干活了,我奶奶常说她又懒又邋遢,不下地干活,家里还收拾不利索。她说,我去你大奶奶家,连口水都不愿喝,谁知道那杯子有没有用开水煮过。

我奶奶洗碗,洗完之后还得放在锅里煮一煮,那个年代,哪有老太太这么做啊,我妈就说她瞎讲究,因为她也要求我妈这么做。如果我妈没煮,她就一直数落我妈,直到我妈煮过才算!

我妈说,现在人们洗碗用洗洁精,怕有残留,多洗几遍。那个年代,油都舍不得放,清水就能洗干净!即便有油,都是用碱面洗,碱面本来就能吃,还煮啥?她就是看我闲着,难受,想指使我多挑几担水罢了!

我妈最羡慕大伯母二伯母了。因为,虽然大奶奶不下地干活,可是,家里所有的事都是大奶奶做,洗衣做饭洗碗打扫,两个儿媳妇除了干地里的活,啥都不用管,家里大事小情的还有大爷爷掌舵。

更更令人羡慕的是,大奶奶对两个儿媳妇的事从来不干预,大伯母二伯母自在得很!

我妈就不行了,我奶奶和我妈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干家务,奶奶还特别强势,一切都得按照她的要求、她的标准来做。有一点没达到她的要求,她就数落我妈。

有一次,我妈因为来了月事,身体不舒服,去地里晚了些,早就在地里的奶奶对我妈一顿数落。从我妈到地里,一直到干完活回家,奶奶的嘴就没停过。我妈说那么热的天,你奶奶也不怕说多了渴!

我妈说她每个月都这样,奶奶又不是不知道,都是女人,她不说体谅一下我吧,还总是挑我毛病。

我妈就想分家过,分家虽然得一个人忙活地里的活,但是,没人数落,心里轻松啊。可我爸不愿意,他说小叔还没结婚,等他结婚后再说!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我爸的意思是,再攒点钱,小叔结婚时,盖四间房,兄弟俩一人两间。现在就分家,又没房子,咋住?

我妈也没再说什么,可后来的一件小事,让我妈彻底爆发了,逼着我爸分了家。

那年中秋节前后,雨特别大,棒子(玉米)地都涝了。需要人背着背筐,把棒子背出来。我妈背了一上午棒子,累得不行,回家之后没换衣服没换鞋就进了屋。

我奶奶平时要求大家,干活穿的鞋不能进屋,平时外面穿的衣服不能挨床上。

我妈啥也没换就进了屋,可把我奶奶气坏了,一个劲地骂我妈不干净,一个女人家家的邋里邋遢的,地里活干不利索,屋里收拾不干净,衣服脏兮兮的,不成个样子,一看心思就没放在家里的事上!

我妈快气疯了,说奶奶没看到她干活辛苦,光注意这些没用的东西,一个劲地闹着要分家!

气头上的奶奶说,分就分,不过你俩得出去过,我一分钱不出,你们爱咋办咋办!

我妈说她就是睡大马路,也不想再和奶奶住一起了。

第二年春天,我妈从姥姥家借了点钱,盖了两间房,和奶奶分了家。几年之后,才又接了两间房,拉了院子。

奶奶干净要强,也要求其他人和她保持一致,做不到就数落人,弄得家里都怨声载道。可大奶奶家却不是这样的!

大伯母二伯母在地里干完活,回家洗个手就上饭桌吃饭了。从来不担心身上的土,脚上的泥。这点就让我妈羡慕不已。

大伯二伯和大奶奶也一直没分过家,后来孙子孙女大了以后,住不开,才申请了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房。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住旧院,大伯二伯他们住新院。

我小的时候特别羡慕大奶奶家的孩子。他们可以在院子里挖土玩,大爷爷在东南角上挖了个地窖存菜,废弃之后就成了我们的秘密基地,我们经常钻到里面挖土,把自己弄成个土猴。

每次都是大奶奶给我收拾干净了,我才回去,不然我奶奶会骂。

大奶奶还允许我们在她家的炕上玩,窗台上是我们拿手抠出来的一个一个的小洞。我们可以在炕上从这头跳到那头,还可以把被子摞得高高的,爬上去跳下来,这时候大奶奶就坐在炕沿上看着我们笑,从来不骂!

我们还可以披着床单当大侠,白眉大侠、小李飞刀、郭靖、杨过,都是我们争相模仿的对象,大伯还给我们做过几把木头剑。

童年的美好时光,好像都跟大奶奶的小院有关。奶奶家给我的,除了压抑就是压抑!

小时候,奶奶家的好吃的,我们很少能吃到。平时她赶集,买点油条、买点蜜饯,都是用篮子装好,吊在房顶上的,从来不分给我们吃。

可是,大奶奶却不这样,她家不管有什么好吃的,只要我去了,就分给我吃。

分家之后,农忙时节,我妈顾不上我,大奶奶还会喊我去她家吃饭。走的时候,还给我妈带着。我妈总说,她一辈子记我大奶奶的好!

我们长大成人之后,逢年过节,去我奶奶家点个卯,然后就聚在大奶奶家,吹牛打屁的,好不自在!这种事,发生在奶奶家,想都不敢想!在奶奶家,我们吃个瓜子都不敢掉一点皮!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谦宝觉得,以自己的行为标准来要求所有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程式化,但凡有一点不合自己的心意,就会数落训斥别人,这是老人最大的“毛病”了!

我奶奶干净要强,这点在家庭生活中没错,甚至可以让生活过得更好!可是,这种事要求自己就行了,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这样。

用自己的行为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做任何事都是程序化的,如果别人达不到要求,就数落训斥,时间长了,肯定会招人反感。

大奶奶虽然有些邋遢,可我觉得她是生活中的聪明人。她对大伯母二伯母从不多加干涉,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让后辈和她在一起感觉舒心自在。

小的时候只是觉得奶奶事多,现在想来,其实就是控制欲太强了!

所以,我觉得,老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控制欲太强,您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老人,这是一个很难过去的坎!

身体毛病多的人,无疑很难缠!有句俗话说:病人恶郎中。有病的人,心情不好,容易发脾气,往往还容易对那些照料他的护士,医生,家属等发脾气。

年老的人,说话特别啰嗦,翻来复去,爱说重复话,使人听了生厌!

年老的人,爱操空心,爱搭空白,爱管闲事!年老了,体衰了,耳朵背,说话前言不达后语,记性差,视力差等一大堆毛病,然而他还反过来说年轻人,说年青人的不是,指责这指责那,特别令人厌恶,而他还啧啧不休,所以这样的老人最使人厌恶。这一点我感触特别深,因我自己就有以上毛病,但我的亲人,或者我的学生,他们出于对我的尊重,所以不当面指责我,他们给我留下面子!

但我从别人的言谈中,听到年青人对有以上毛病的人的指责中,我深深地感觉这一点。

大多数老人,自己错了,碍于面子,很少人会自己当着年青人的面,承认自己的错,所以年青人和老年人的鸿沟越来越大,很多年青人因此不愿意和老人一同居住,特别是婆媳关系非常紧张。

虽然老年人的经验多,但过去的经验大多已经过迟。而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年人也不是很多,现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文盲人比较多,所以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不过大多数老年人因为年青时过的苦日子多,所以大多老人都很朴素,最爱讲节约,他们对现在人的生活习惯很反感,看不惯年青一代的吃穿用,以及穿着等,有的当面指责年青人,由此也产生家庭的矛盾。

如果国家能办一些供老年人学习,游乐的专门场所,供老年人休闲,让老人接受一些新生事物,逐步适应新生活!效果可能会好些。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我认为老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过分的节俭,遇到生病了,吃个药就好了,这就是他们的口头禅,

刚开始的时候有可能说这个只是个小的感冒,不去治疗,喝点水就好了嗯,拖两天就好了,三拖两拖成了肺炎,你算算怎么合账?

好了,到了医院打针,哎呀,医生呀,我没钱呀,你给我用点便宜的药,什么还要打半个月的针吗?不用不用,我身体好,抵抗力强,七天就好了😁

这刚才说的是吃药的问题,还有我说的过分的节俭嗯,这是我给我家老人买点心,不舍得吃,放那等孩子放学了,让孩子吃,你想想现在的家庭,现在的孩子还缺那点点心吗?他是缺那点糖吧!?三放两放长毛了怎么办?没事没事,吃了没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家有这样同款老人吗?

家里老人喜欢把家里大孩子的衣服都收起来,等着给老二穿,(可能有的还没出生)我是服服的!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老人最大的毛病,我说说我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病呻吟型的。

有的老人在外人面前有说有笑,谈笑风生,眉开眼笑,就是不能见儿女的面,见到儿女就不行了,腿也疼,头又晕,又睡不着,吃啥啥不香。儿女这做得不对,拿又对自己不好。

比如我家公公婆婆,整天在家里躺平,下楼都不带要下,见到我们就“哎哟”,“唉……”,“活不久了”“咋不S”这类的话,生无可恋可怜兮兮的感觉。整天在家里叫唤头疼脑热,腿脚无力,这不行,那也疼,意思是上一趟医院就放心了,去医院一顿检查下来花上几千,心里踏实了,过上一段时间老毛病又犯了,感觉天天呆医院就安心了。

其实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说来说去,还是希望得到儿女的重视,往往这样的老人又是自私的,只顾自己,不去想想儿女有多不容易,但是遇到这样的老人,只能顺着他们,他们开心就行。

第二:拎不清型的老人。

这种拎不清的老人是指好赖不分,儿女无论怎样付出,老人看不见,外人对他们一点小恩小惠,铭记在心,认为这些人就是他们的恩人。

三奶奶就是这样,对自己的儿媳妇从来不当回事,儿媳妇对她的孝顺人人都羡慕,三奶奶不以为然,每当别人说起他的儿媳妇然后的懂事时,她总说一声“哼”,满脸仇视和不满。自己有好吃好喝的宁愿给别人吃,儿媳妇的农活忙不过来,她宁愿忙别人干活,也不给儿媳妇搭把手,最后儿媳妇心凉了,老了不能动,儿媳妇说:你曾经帮忙过的人,此时不伺候你?

这类老人典型的吃里扒外,但是没办法,老人无论怎样做,儿女该尽孝必须尽,这类老人在农村比较常见。

第三:偏心型的老人。

这类老人对儿女偏心,子女关系不融洽,我伯娘家女儿双全。女儿自从能干活起,就帮忙做家务带弟弟,后来儿女都大了,伯娘对儿子的偏心越来越明显,对于女儿却越来越冷漠。

伯娘让儿子上了大学,心里寻思儿子以后有出息了,她能跟着享福,女儿就不一样了,女儿出嫁后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更别指望女儿养老。

儿子有出息了在外地,女儿赌气远嫁,伯娘现在孤苦伶仃一个人在老家,女儿时不时还给寄点钱,儿子连钱也没拿回来。

所以偏心的老人,到了晚年一般都挺凄凉,尽管这样,真有点不值得同情,但是到了晚年,心里多少有点懊悔,可是有点晚。

第四:愚昧型的老人

这类型的老人过度溺爱子女,把孩子培养成啃老族。邻居阿姨从小对孩子百依百顺,无论孩子怎样折腾和不听话,从来没跟孩子说过重话,导致孩子没有上进心,喜欢攀比。阿姨觉得自己年轻时吃苦受累,舍不得孩子像她年轻时那样受苦。自己能赚钱能劳动,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越来越高,阿姨这时感觉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好不容易上了个专科,毕业后一天没出去工作过。一晃阿姨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退休金不高,老人整天一脸惆怅和哀伤,说起儿子就是一声哀叹。

其实这样的老人真是愚昧无知,不仅耽误了孩子,也苦了自己,父母首先应该明白,自己管得了孩子一时,管不了他一世。怕孩子吃苦,不如培养孩子吃苦的本事。事实上这种做法反而会害了孩子,对待子女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是生存的根本。

第五:享受型的老人

养儿只为养老,年纪轻轻就要求儿女赡养自己,自己却毫无责任心,给儿女没有带来任何帮助,只图自己安逸。

我的公公婆婆年轻到老游手好闲,一点苦都不能吃。对于孩子只是任务,生下来就行,至于其他的,听天由命,看孩子自己的造化。

孩子能不能娶上媳妇不管,能不能买上房子和他们没关系,前提是必须要让他们老两口有个住的地方。大多时候,儿女并非在意那点钱,更在意的是父母的态度。

三天两头闹毛病,和他商量儿子手上有重要的事情处理,能不能自己去医院看看,或者忙完了再陪他去医院,绝对是不行的,没人陪着不踏实。事事必须依着他们,否则和儿女掰扯个没完。带去医院大夫说没病,老人怪儿女和大夫串通一气。

虽说赡养父母是孩子应尽的义务,但是儿女有自顾不暇的时候,应该多为儿女考虑考虑。作为父母,应该明事理一点,不能给儿女过多的压力,年轻人活得好过得好,才能给父母更好的晚年生活。老人虽说是享受的年龄,儿女更不会嫌弃,但是老人更需要独立,绝对不要倚老卖老,把儿女的孝敬当作理所当然,未免有点糊涂。

以上这几条,觉得算得上老人的“毛病”,不知道老人是不是到了一定年龄会感到迷茫,老年也是必经之路,分不清好坏是非,搞不清先后顺序,弄不懂轻重缓急,更不知道自己整天该干什么,和儿女墨迹是唯一的乐趣,有时候只能说说老小孩,多理解吧!人老了应该简单的生活,是一种经济的、环保的、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老人之所以不快乐,而且烦恼多,并不是儿女不孝,只是他们整天爱胡思乱想,想得太多。老人在对儿女方面,很多事情做对了,自然晚年会幸福。我的建议,老人不要把养老放在儿女身上,记得这样一句话: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相对养儿防老,靠自己养老更靠谱,更自由,更有尊严。自己要为自己存一笔钱,对自己是最后一重保障。老人晚年要想幸福,离不开一个清醒、明事理的头脑。祝愿每一位老人健康长寿,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