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以色列能发展成今天这样,美国的援助、德国的赔款、海外高素质犹太人迁入、欧美犹太财团的支持,都至关重要。
20世纪20年代,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后,限制犹太移民购买土地。出于这个原因,犹太人最初更倾向于城市化,工业占经济活动的比例很高。1911年,俄国犹太裔工程师Moshe Novomeysky对死海进行了第一次调查,1930年巴勒斯坦钾肥有限公司成立。1923年,俄国犹太裔工程师宾哈斯·鲁滕伯格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电力的独家特许权,他创立了巴勒斯坦电力公司,后来又成立了以色列电力公司。1920年至1924年间,该地区建立了一些最大的工厂,包括Shemen石油公司、巴勒斯坦硅酸盐公司和巴勒斯坦盐业公司。
基里亚特阿塔的阿塔纺织厂于1934年成立,后来成为以色列纺织业的标志。1937年,犹太人聚居区有86家纺织厂,雇用1500名工人,资金和技术来自欧洲犹太财团和犹太裔工程师。纺织业在二战期间经历了快速发展,收到了大量来自盟军的订单,到1943年,纺织工厂数量已增至250家,拥有5630名劳动力,产量增加了10倍。
以色列还未成立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聚居区就有了一定工业基础。
以色列建立后,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除了受到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打击之外,还要接收数十万来自欧洲的犹太人,和一百多万阿拉伯难民。以色列财政不堪重负,失业率居高不下,外汇储备匮乏。
但很快,德国的赔款让以色列缓了过来。
1952年,以色列和西德签署赔款协议,接下来的14年里,西德向以色列支付了30亿马克(相当于目前的1115亿美元)。赔款成为以色列的主要收入来源,1956年占以色列收入的87.5%。
海外的犹太人也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资金。
1950年,以色列发行债券,供美国和加拿大犹太人购买。1951年,债券获利超过了5200万美元。此外,许多美国犹太人直接向以色列提供捐款,1956年达到1亿美元。1957年,债券销售占以色列特别发展预算的35%。
本世纪后期,以色列严重依赖美国的经济援助。截至2013年,美国援助以色列共计2337亿美元(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上的资金和技术。21世纪后,美国每年仍直接援助以色列几十亿美元。
这些资金被投资于工业和农业发展项目,包括哈代拉发电厂、死海工程、国家水运公司,海法、阿什杜德和埃拉特的港口开发、海水淡化厂和基础设施项目。
以色列优先考虑在部分地区建立工业,包括拉吉、阿什凯隆、内盖夫和加利利。到20世纪60年代末,纺织业已成为以色列仅次于食品业的第二大行业。纺织品约占工业出口的12%,成为仅次于抛光钻石的第二大出口商品。20世纪90年代,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了该行业的盈利能力,以色列服装公司开始在阿拉伯国家开设工厂。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两个重大事件推动了以色列的经济发展。一是犹太人移民潮,主要来自东欧,这给以色列带来了100多万新公民,其中许多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刺激以色列新兴的技术部门。二是1991年10月马德里会议开始的和平进程,使以色列未再进行大规模的破坏性战争,以色列本土获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
911事件后,对安全和国防产品的需求激增,这让以色列得以将更多的技术销往国外。
21世纪初,大量国际投资涌入以色列。2006年,以色列获得外国投资总额为130亿美元。自2001年以来,以色列已成为净贷款国,截至2012年6月,净外债盈余为600亿美元。该国还保持着相当于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左右的经常账户盈余。
以色列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指数中排名第35位。它拥有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初创公司,以及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英特尔、微软、和苹果等美国公司在以色列建立了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其他高科技跨国公司,如IBM、谷歌、惠普、思科、Facebook和摩托罗拉等,也在该国开设了研发中心。
以色列是世界钻石切割和抛光中心之一,占制成品出口的18.2%。以色列资源比较匮乏,石油、原材料、粮食、汽车等依赖进口。不过本世纪10年代以来以色列海岸附近发现了储量可观的天然气,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摆脱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以色列的经济活力吸引了国际富豪的关注,比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投资者沃伦·巴菲特以及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每一位企业家都在以色列的许多行业进行了大量投资,超出了他们在本国的传统商业活动和投资。200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沃伦·巴菲特的控股公司)以40亿美元收购了一家以色列公司——ISCAR Metalworking,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美国境外的首次收购。
2010年9月,以色列被邀请加入经合组织。以色列还与美国、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土耳其、墨西哥、加拿大、乌克兰、约旦和埃及签署了自贸协定。2007年12月18日,以色列成为第一个与南方共同市场签署自贸协定的非拉美国家。
以色列也是一个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对那些犹太后裔而言,2019年有455万外国游客入境以色列,带来了84亿美元的收入。
很多国家在建立初期都一贫如洗,缺少发展的本钱,但以色列是“含着金钥匙”建立的,海外的犹太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加上美国的援助和德国的赔款,可以让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国家很快发展起来。
以色列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虽然在《圣经》记载中,迦南是一片“流淌着蜂蜜与牛奶的地方”,然而现实中,以色列狭小的国土荒漠遍布,周围强敌环伺,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连生存基本的水资源也相当匮乏。但以色列却成为了中东唯一不靠石油的富有国家,经济相当发达。
以色列的经济发达,依赖的是强大的科技实力,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荒漠之中的经济奇迹巴勒斯坦地区面积狭窄,几乎全都是荒漠与戈壁,虽然当年“巴以分治”协定分给以色列的大多是相对平坦肥沃而且水资源比较多的地方,然而实际上也没好到哪儿去。
如今实际面积大约2.57万平方公里的以色列,一半以上被沙漠覆盖。除了西部狭窄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其他大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少雨而炎热。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以色列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奇迹。
以色列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即便依赖石油的沙特、巴林、阿联酋等也无法相比。基尼指数之低位居全球第五,贫富差距极小。在荒漠遍地的以色列,70%的粮食能够自己供应,还成为中东最大的农业出口国,是全球著名的鲜花、水果、蔬菜出口国之一。
没有资源,人的智慧就是最好的资源说到犹太人,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富有和聪明。作为全球唯一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是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
以色列是全球科技投入占据经济总量最高的国家,人均科技出版物的数量位居全球第四,人均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倍,平均1万名职工中有140人是科创人员,远远高于日本的83人与美国的85人。
在以色列,12%以上的普通公民与四分之一以上的劳动力都拥有大学学历,而整个中东10所最好大学中有8所位于以色列,前5所都位于以色列,正是以色列对教育、科技的巨大投入,使得以色列创造了奇迹。
以色列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不靠天、不靠地、以色列的经济靠科技!想想以色列的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国土面积2.57万平方公里,一半多却是内盖夫沙漠,身处世界石油心脏的中东,却没有石油,自然资源极其匮乏,而且1948年在阿拉伯人的世界里复国后,一直面对着整个阿拉伯民族的敌意,外部环境恶劣。这样的一个没有天时和地利的以色列,经济发展不考科技还能靠什么?
以色列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大国,成为中东唯一发达国家?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美国每年的援助和世界犹太财团的匿名捐款对其有很大帮助,不否认美国和犹太财团对以色列的帮助,但这些帮助并不是主因,就拿和以色列冲突不断的巴勒斯坦来说,美国同样每年对其有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可如今的巴勒斯坦还不是穷的叮当响。
以色列能够成为经济大国,最主要还是依靠其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的基础是教育,以色列人非常注重教育,教育的支支出仅次于国防,占到政府总支出的8.8%,免费教育长达13年,如今以色列国民平均受教育年数亚洲第一,世界排名22。以色列的教育不同于注重成绩的应试教育,其更加开放和自由,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和动手你能力,这导致了以色列学生在国际赛事中没有什么好成绩,但是长大后取得的成就极高,以色列目前人口才900万,可是却出了12位诺奖得主,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14位。
(学习中的以色列儿童)
以色列重视教育的策略为其带来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人均工程师数量世界第一。同时在重视科技创新的思想下,色列也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其国民研发支出占GDP4.5%,位居世界第一。丰富的人才资源+创造性思维教育+注重科技创新的环境,使得以色列成为了创新之国,其在军事、IT、医疗器械、新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业等等领域都具有世界领先技术,最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有农业的滴灌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计算机方面的闪存技术和压缩算法,医疗方面的以色列绷带等等。以色列的创新能力全世界有目共睹,世界500前企强中又超过300家在以色列建立了研发中心。
(世界第二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
以色列如今GDP超过3500亿美元,人均超过4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最大的功臣就是科技创新,是科技创新为其带来了90%的GDP,是科技创新让土地和水之源匮乏的以色列95%的粮食自给,是科技创新让不生产石油的以色列成为了中东主要石油加工国,是科技创新让不生产钻石的以色列成为世界钻石加工和贸易中心,是科技创新让以色列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
以色列科技兴国的战略,自然资源匮乏就发展人才资源的策略,值得世界所有国家借鉴和学习。
以色列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2017年世界GDP排名,以色列排名32位,略高于香港,以色列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
32、以色列:2017年GDP总量为3480.06亿美元
33、南非:2017年GDP总量为3440.64亿美元
34、香港:2017年GDP总量为3341.04亿美元
35、爱尔兰:2017年GDP总量为3256.49亿美元
以色列人口有700多万,其中犹太人大约500万人。以色列的高技术企业比较发达,创业企业也很多,但大企业并不多。
军工、化工、高科技是以色列的三大支柱产业。
以色列最大企业仿制药公司TEVA是世界五百强2017年梯瓦制药工业公司,在世界500强排名第496位,销售额235亿美元。远远逊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
但以色列只有这一个世界五百强,在中国和印度仿制药的夹击下,近几年梯瓦的业绩不断下滑。
TEVA制药公司可以排入世界制药企业前20名,是世界最大的非专利药制药公司,也就是仿制药公司。
2016年,梯瓦制药以40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Allergan的仿制药业务。梯瓦面临巨大债务运营压力,已被惠誉将其评级降至垃圾级。2017年12月14日,梯瓦制药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4万人,引发以色列大规模罢工。
以色列的三个高技术初创公司Gett
Gett是一个提供打车应用的初创公司,主要在英国、以色列、俄罗斯和美国,相当于以色列的滴滴打车,Gett仅专注在高级轿车服务,减少与普通出租车司机的竞争。
Gett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大众汽车向Gett进行了3亿美元的投资。
Waze
Waze是一个GPS导航软件公司,被Google于2013年以11.5亿美元收购。
Mobileye
Mobileye主要做无人驾驶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
2014年,MobilEye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募得资金高达8.9亿美元,创下以色列公司在美国IPO的最高纪录。
以色列四大军火商排名进全球前100名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srael Aircraft Industries)
拉斐尔武器开发集团(Rafael Arms Development Authority)
艾尔比特系统公司(Elbit Systems)
以色列军事工业集团(Israel Military Industries)。
以色列化工企业占GDP的四分之一以色列化工集团的化肥和基础化工
以色列炼油集团的石油化工
马克西姆阿甘公司的的农业化工
以色列建国前的复国主义截止1947年,大量的富裕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地区,总人数约有63万犹太人,给巴勒斯坦的犹太社群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
美国及欧洲的犹太人大量为以色列捐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在1922到1947年间,巴勒斯坦犹太社群的NDP(国内生产净值)增长率约13.2%。
早期以色列工党执政从以色列建国开始后的30年,都是被首任总理本·古里安创立的工党把持政权。工党本着社民主义,建立了国家规划下的混合经济。以色列有大量国有企业垄断,并鼓励工会企业和集体农庄。采用大量的补贴政策和贸易壁垒,保护以色列产业。
从1950年到1965年,以色列的GNP以11%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并保持了以色列的福利待遇平等。
早期以色列的优异外部条件从1952年到1966年,西德向以色列支付了总额近30亿马克的赔款。
以色列政府在北美向犹太人大量发行债券。美国政府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1948年到1973年,以色列大量接收欧洲和苏联犹太人移民,人口从87万增加到330万,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以色列失去的十年(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和叙利亚、埃及狠狠打了一仗。随着形势恶化和移民减少,以色列的人均增长率几乎为0,通胀达450%。
80年代的以色列改革右翼的利库德集团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多次执政,进行自由市场化改革,最终使以色列复兴。
以色列成了一个自由开放、高技术繁荣的国家。以色列科技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居世界第一,其人均科技出版物排名世界第四,而人均发表科技论文数量10倍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一万个雇员中就有140个科技人员。在美国和日本,这一数字分别是85和83。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以色列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谢邀。我是庆阳亲王,我来回答。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现人口850万。
以色列是一个历尽苦难,而又非常坚韧,再到十分强悍的国家和民族。
公元前以色列被巴比伦所灭,犹太人被赶到巴比伦为奴。在巴比伦为波斯帝国所灭后,犹太人被允许返回家园建国。公元1世纪,犹太国又被罗马帝国所灭,犹太人被迫流落世界各地。二战时,希特勒德国疯狂屠杀犹太人,杀害犹太人超过600万,这引起世界人民极大的愤慨和同情,并通过联合国决议,使以色列得以于1948年5月得到复国。
以色列刚建国,即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出现了激烈的利益冲突。这又是一个史无前列的建国阅兵,参阅官兵直接开往前线开战的传奇壮举。阿以打了几十年,历经5次大规模中东战争,奇怪的是,整个阿拉伯世界起过10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两亿,却打不过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只有几百万人口的以色列。5次阿以中东大战,以色列均取得胜利,其中第三次阿以战争,以色列仅用7天,即轻松碾压百万阿拉伯联军,创造了战争史上又一个奇迹。
那么,人们不经要问,小国以色列如此强大,如此发达,这是怎么得来的?我看有下面几点:
聪明勤劳:犹太人勤劳聪明,善于交际人缘好,世界公认的犹太人脑袋和钱袋都是双丰的。
教育:以色列教育发达实用,公民全程义务教育,全国50%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中东10所最好的大学,以色列占其8,人口素质极高。
科技创新:十分注重科技创新,是以色列的国策,国家和企业科创水平非常高。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以色列已有8人获诺贝尔奖,非常了得。
国防科技:以色列国防科技非常发达,武器出口仅次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列世界第五,雷达、预警、反导、火箭等,处于世界顶端,而且都是经过实战检验。
农业:以色列在这狭小和大部半荒漠国土,创造为世界学习效仿的以色列经验,粮食基本自给,大量出口鲜花、水果、蔬菜,非常难能可贵。
最后,美国因素:以色列是美国最忠实牢靠的盟友,没有美国这个靠山和后盾,前面诸事或许难以成立,大家都懂,这点无需深挖。
以色列为何能成为经济大国?他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中国有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色列所处的地缘环境十分恶劣,他的四周全是阿拉伯国家,在以色列建国后,先后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进行了五次中东战争,到现在以色列还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龃龉不断。
正因为恶劣的地缘环境,使以色列人需要始终保持对周边国家的警惕,否则,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灭国的危险。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养成了以色列人独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以色列人意识到只有时时刻刻地保持强大,才能抵御外来民族的入侵。
一个人四肢的强悍并不能代表其强大,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正是因为以色列有一颗强大的心,这也是以色列能够成为经济大国的最强内动力。
科技创新是引领以色列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的源头是教育,以色列是一个教育强国,政府在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例达9 %—12%,高居世界前列。以色列全民都爱读书,每年人均读书量为64本,高居世界第一。以色列人诺贝尔获奖人数高居世界世界第一,在20世纪诞生的64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其中有121位来自犹太民族,比例高达18.5%。
以色列的科技优势主要体现在两大产业:
一是农业。以色列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并不是像圣经说的那样“是流淌着奶和蜂蜜”的地方。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200毫米,水资源严重缺乏,荒漠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面对如此贫瘠的土地,以色列人充分发挥其智力优势,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硬是将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沙漠绿洲。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无土栽培、喷灌、滴灌等技术都是发源于以色列。在科技的支撑下,以色列的农业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每年生产的蔬菜、瓜果、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
二是科技产业。以色列前副总理兼外长西蒙·佩雷斯曾说过,在以色列这样的国家,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科技。以色列的科技产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他拥有三个世界第一,即研发支出比重位居全球第一、硅谷以外创业公司数量第一、风险投资人均第一。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二,其新兴公司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国的总和。其高新技术出口占全部出口收入的70%,电子产品出口占全部工业品出口的40%。
农业是强国之基,科技是强国之本,以色列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大产业,才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其人均GDP达到了36853.091美元,排名世界第23名,这对一个国土面积只有半个珠三角大,人口还不如我国一个直辖市多的一个国家,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